忙碌奔波型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从来不为未来担忧,他每天的生活都充满着惊奇与兴奋。不过,从六岁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一生就开始了。
他的父母和老师经常提醒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有个好未来。然而,没有人告诉他学校也是个可以获得快乐的地方,或者说,学习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由于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中有错字,蒂姆极其焦虑并且背负着很大的压力。他每天盼望的只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因为只有那时他才不需要为功课和分数而烦恼。
蒂姆逐渐开始接受大人的价值观——成绩就是成功的唯一标准。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他还是努力学习。当他成绩优秀时,父母和老师都会夸奖他,被灌输了同样观念的同学们也非常羡慕他。升入高中后,蒂姆对成功的公式更加深信不疑:牺牲现在的快乐,才能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虽然他对学业和校园活动并无好感,但他还是全力以赴,荣耀的光环推动着他。当压力大到无法忍受时,他会安慰自己说:“考上大学后,一切都会变好的。”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地落泪了,他感到喜悦和释然。那一刻,他郑重地告诉自己,终于可以享受幸福了。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天,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不能在与同学的竞争中取胜。周围的同学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如果无法击败他们,将来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呢?
他继续忙碌奔波着。四年大学期间,他努力地为未来打造了一份漂亮的简历:他成立了一个新的学生社团,在另一个社团中担任主席,做志愿者帮助无家可归的人,参加各种运动项目……他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而这完全不是出于兴趣,仅是为了让自己有一张光鲜的成绩单而已。
当然,蒂姆或多或少也有些开心的时候,特别是在完成了一些艰难的任务之后。但这些快乐完全来自于如释重负的感觉,它们并不持久,焦虑很快又会如影随形般降临。
在大四那年的春天,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他再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终于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但他很快发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0小时的高薪工作让他倍感压力。他说服自己,小小的牺牲没关系,只有努力地工作,职位才会更稳固,才会更快地晋升。像读大学时一样,他偶尔也会开心一下,因为加薪、奖金或升职等原因,但这些满足感同样很快便消退了。(www.xing528.com)
在多年的超负荷、超时长的努力工作之后,公司邀请他成为合伙人。他依稀记得当初曾认为如果有一天可以成为合伙人的话,一定会非常幸福。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他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快乐。
蒂姆在大学里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现在是一家知名公司的合伙人,和家人住在一栋豪宅里,开着跑车,银行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但是他并没有感受到丝毫幸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蒂姆被身边所有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们把他视为偶像,教育小孩时也会以蒂姆为榜样。但是,蒂姆为可能和他拥有一样命运的孩子们感到悲哀,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他甚至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难道告诉他们,在学校不用努力,不用上好大学,不需要找好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想要成功就必须忍受痛苦呢?
虽然蒂姆是一个不快乐的忙碌奔波者,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还有很多每星期工作80小时的人,他们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并且完全自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从来没有谁规定,成功一定要以牺牲快乐为代价。有很多人为了学业、工作每天努力奋斗,他们也过得十分开心。“忙碌奔波型”和这些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懂得去享受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还坚守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一旦目标实现,就会开心快乐。”
为何有这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化造就了这种信念:如果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我们奖励;如果工作表现好,就会得到奖金。我们习惯了去关注更远大的目标,却不在意当下的感受,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我们从不会因为享受过程而得到奖励,我们认为能否达到目标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在努力的人——只看结果,而无视过程。
一旦达到目标之后,我们经常会把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当我们拥有这种错觉时,就不由自主地对这种生活方式屈服了。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是它绝不等同于幸福。
这种幸福可被称为“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长久维持,因为它本身就是与负面情绪共生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了而高兴。然而,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当痛楚消散,我们很快就会把健康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病愈的喜悦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反思:回想一下,你是否在某一段时期,曾经忙碌奔波地生活。如果有,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给自己一些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