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穷人的经济学探讨:经济学的滥用问题等

穷人的经济学探讨:经济学的滥用问题等

时间:2024-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这段话已经在我国广为流传,而且“穷人的经济学”问题也因此成了热门话题。本文借此话题谈谈与其相关的另外问题——关于“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滥用等问题。首先,“穷人的经济学”究竟是否能够名正言顺地成为一门经济学,是大可置疑的。其次,从“穷人的经济学”联想到现阶段我国出现的“经济学热”。将其比较普遍地译为“经济学”,便进而造成“经济学”一词在中文文章中的滥用,形成词不达意,贻患无穷。

穷人的经济学探讨:经济学的滥用问题等

从“穷人经济学”谈起(1)——关于“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滥用等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79年在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说过下面一段很著名的话:“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穷人的经济学,那么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依靠农业为主,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许多穷人的经济学。”目前,这段话已经在我国广为流传,而且“穷人的经济学”问题也因此成了热门话题。本文借此话题谈谈与其相关的另外问题——关于“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滥用等问题。

首先,“穷人的经济学”究竟是否能够名正言顺地成为一门经济学,是大可置疑的。按照刘树成主编的《现代经济辞典》的“经济学”条,经济学是“泛指研究人类各种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规律,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生、演变及其规律的学科。”它可细分为:(1)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即理论经济学);(2)研究某一部门或产业的经济运行规律的部门经济学(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人口、国防等等);(3)研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经济问题的生产力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等;(4)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数量关系的数理经济学等等;(5)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世界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等;(6)研究厂商、家庭等经济活动的微观经济学;(7)研究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学

据此,则专门研究某一人群的经济问题的学问,便难以包括在上述分类之中。当然,事物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原来没有的学科可以创造出来。不过,“穷人”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与“穷人”有关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富人”并存的。从而,即使硬要建立一门“穷人的经济学”,似乎必然存在无法回避的逻辑上的矛盾。从网上了解到,著名劳动经济学家蔡昉著有《穷人的经济学》,青年学者卢周来也已经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穷人经济学》。本人尚无缘拜读这两部有关穷人的专著,从而对于其内容无法置评。但是笔者认为,关于穷人问题的经济理论著作,以不称“经济学”为佳,不妨直接称之为“穷人经济问题研究”或者“穷人经济问题探索”等等,以免去大而无当之嫌。

其次,从“穷人的经济学”联想到现阶段我国出现的“经济学热”。不过,这并不是真正研究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热潮,而是许多与“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无关的问题,都要赶时髦,贴上“经济学”的标签,令人感到似是而非、啼笑皆非。下面首先以从网上看到的三篇文章为例。《爱情经济学必读》一文,涉及男女交往中如何花钱、如何提高效益等问题,而且也包括把人体商品化的内容,顶多可称之为“爱情经济问题”。《宁夏经济学》一文,所谈的无非是当前宁夏的几个热门经济问题而已,可是却硬称之为“经济学”,恐怕也属于小题大做。如果说,中国的经济学不同于外国的经济学,因而姑且可称之为“中国经济学”,但是,不同国家的经济学毕竟相同、相通之处大于相异之处,因而也不宜片面强调,那么很明显,一个省级单位,怎么可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经济学”呢?如果改名为“宁夏经济研究”、“宁夏经济问题分析”之类的题目,岂不是很切合实际吗?《超级女声的超级经济学》一文,谈的是在“超级女声”比赛中,主办单位如何千方百计地大赚其钱的问题,这与经济学这门学问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此外,甘肃省委党校宋圭武先生在《经济学消息报》上发表的《“面子”中蕴含的经济学》一文,认为“面子”是“由物质产品衍生的精神产品”;“面子”“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是为一个人带来物质收益的重要保证条件”。然而,这些论述都与“经济学”这门学科毫不相干,充其量可称之为“有关‘面子’的经济问题”,或者改称为“对于‘面子’问题的经济分析”。诸如此类的例子,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其内容当然并不是无病呻吟,但是“提升”到经济学的高度却至少是故作高深。

笔者究竟为什么要反对对于“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滥用呢?是否过于古板、迂腐呢?回答是,经济学既然称得上是一门“学”,就必然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范畴、规律、界限等等,如果任凭一切与经济沾边的研究,都鱼目混珠地称为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则必然会败坏真正的经济学的名声。尤其是,当前人们对于中国的经济学界颇有微词,有些人甚至把中国经济学界说得一无是处,贬低得一钱不值,而这一切都与人们滥用“经济学”这一概念,把并非经济学性质的问题一定要硬称为“经济学”,恐怕不无关系。从而,大家都来尊重经济学,正确对待经济学,不要动不动便拿经济学来“说事”,而且经济学人也应当挺身而出,捍卫经济学的尊严,维护经济学的纯洁性,而不要使得经济学被变为一个四不像的大杂烩,成为可用于任意涂抹的颜料。(www.xing528.com)

再次,进一步追溯“经济学”这一概念被滥用,还有英文的“economics”一词中译时的“英中词义转换失当”这一重要根源。本来,在英文中“economics”一词是多义的,中译时应当认真推敲其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除了译为“经济学”外,还应视情况分别译为“经济问题”、“经济理论”、“经济思考”等等。将其比较普遍地译为“经济学”,便进而造成“经济学”一词在中文文章中的滥用,形成词不达意,贻患无穷。

最后,让我们回到本文的开头,分析一下舒尔茨所说的“穷人的经济学”。其关键在于“economics”一词的中译。在这里,如果译为“穷人的经济状况”或“穷人经济理论”,可能更切题。此外,在舒尔茨所著的《改造传统农业》的中译本中,有“引进技术的经济学”这样一个小标题。从中文的字面上来看,似乎舒尔茨又提出了一门新经济学。但是,从内容来看却是指“引进技术的经济思考”。可见,“英译中”当中的“陷阱”比比皆是,读者可要当心噢!

【注释】

(1)原载《中国经济时报》,2006-03-28,略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