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高处流——记水利工程师韩国栋先生
“有女不嫁汤进村,担水磨破脚后跟”,这是灵石河东地区流传久远的一句民谣。
汤进村,原本是两个自然村,一个叫汤村,一个叫进村,由于区划管理多次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地方上习惯统称为汤进村。这里纯属土石山区,十年九旱,地瘠人贫,特别是常年水荒,闹得全县都出了名。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一家人畜吃水工程在汤进村建成,3000米管道,400米扬程,使用电机水泵加压,硬是把深沟里的甜水送到山上,近百户人家从此摆脱缺水之苦,让全县所有受到生存环境威胁的村民倍感兴奋。灵石县解决人畜吃水首开先例,完成这项引水工程的人,是水利局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技术员,他的名字叫韩国栋。
韩国栋,山西清徐县城关镇人,1957年由省水利厅下放到灵石县工作,在水利局任技术员。我印象中他从来没有年轻过,一直就是个小老头,满头白发,脸颊泛红,瘦削的体态经常裹着一身劳动布工作服。他比我年长十几岁,我一直尊称他为老韩,因为工作关系,我们交往甚深。老韩为人随和,但说话过于直率。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农业战线掀起战天斗地的狂潮,干部队伍中像“大跃进”时期那样的卫星没人敢放了,但冷不丁甩几个手雷还是有的。上级领导提出“一社一库”的响亮口号,即每个公社修一座水库,要在沟壑纵横的山圪梁梁上看到水浇地。深井水库上来了,田家洼水库上来了,三齐沟水库上来了,等等。面对如此形势,行政领导要求加温,技术人员强调降压,双方关系紧张,免不了擦枪走火,尤其像老韩这类固执己见的人,试想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技术员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财富不仅仅是物质,还有一种是精神。石膏山白杨河修建一座清水库是最为理想的所在,库容量大,工程量小,落差高易于自流,输水成本低。老韩和一班技术人员出没在深山老林,用标杆塔尺绘制出白杨河水库的蓝图。其时,一是库址与沁源县交接,两县纷争,寸步不让;二是整座石膏山划归太岳林局,和灵石分界的红线压到山外,远离白杨河水库约二十公里。因为这两个死结没有解开,他梦寐以求的事业泡汤了。白杨河水库下马,峪口一级电站上马,这中间几乎没有间隙。建水电站面临最大的难题是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刚好浮山县魏兆林从太原工学院水利系毕业,分配回不了晋南,在灵石搁浅。那时我在科委任职,建议他到水利局上电站工程,去当老韩的助手。新老结合,在上级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长夜的石膏山亮了起来。1988年,在县长张棨和省报记者宋健合编的《森林公园石膏山》一书中,峪口电站被誉之为“峡谷明珠”。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灵石也不例外,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春天来到了。他和局里一伙新老技术人员,更加忙碌在解决人畜吃水工程的工地上。科委成立了科技人员技术职称初评委员会,最先评定的八名工程师、农艺师,报经地区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批准,老韩是其中之一,取得水利工程师资格。不久,担任水利局副局长。1984年4月,政协灵石县委员会成立,老韩是科学技术界委员。在首届一次全体委员大会上,县委以科技干部、爱国民主人士提名,当选为灵石县政协副主席,从此走上县级领导岗位,除坚持水利局的本职工作外,认真履行政协委员和政协领导的双重职能。直到1990年在政协连任两届期满退休,他为自己的苦乐人生划了一个完美的句号。(www.xing528.com)
据《灵石县政协志》记载:“1984年7月6日,在政协一届二次常委会上,韩国栋副主席提出了关于开发石膏山自然风景区的建议。”经讨论后作为常委会建议案,被政府采纳。之后的二十多年,石膏山旅游景区建设从立项到组织实施,虽然几经周折,工作却一直没有中断,终于在2010年10月10日,名胜相对集中的佛寺区正式对外开放。史料记载寥寥数语,但这一跨世纪工程的提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后来听到有人争功,不妨直言。2006年我在总纂政协志时,翻看原始记录,石膏山旅游景区开发,是老韩带头建言,与会常委附议,形成集体意志,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这次会议由政协主席刘贤杰主持,县委书记杨大椿参加,杨书记在讲话中对常委们的意见作了肯定。当时老韩还提出续建小水电二站、三站和根治仁义河的建议,常委会只作为愿景。现在看来,水电站续建虽然落空,但仁义河的根治已经变成现实。
韩国栋经手的灵石县数十处人畜吃水工程,颠覆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千古不变的教条。石膏山旅游景区开发和仁义河彻底根治的建议得以实现,他尽力了。看待一个人,是看他说得好,还是看他做得好?着实让我两难。我和老韩最后一次会面,不期而遇石膏山。2005年初夏,我因整理石膏山的资料住在水电站,那年水丰,两台发电机昼夜不停地隆隆作响。老韩参加完每年一度的政协会议,专程到石膏山看望儿子韩中书,彼时小韩已是电站技术员,子承父业,这也是我意想不到的事。老韩年近八十,谈吐之间,没有流露出半点儿荣辱得失的眷顾之情。老韩和小韩父子俩,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似水流年知何去?疑把他乡作故乡。
水往高处流,是凝聚和发挥各种力量的结果。人尽其才,事业兴旺。
(原载《灵石县统一战线史》2010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