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仙岩畔,清泉不染尘-龙王洞

神仙岩畔,清泉不染尘-龙王洞

时间:2024-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神仙非所愿岩畔白云时来绕山林亦可取洞中清泉不染尘龙王洞,是石膏山天竺寺文明的发祥地。石膏山供神佛,老龙王最早,位居第一。龙王洞,把祈雨活动引向高潮。石膏山龙王爷尽职尽责,十之八九不负众望。

神仙岩畔,清泉不染尘-龙王洞

五、龙王

龙王洞位于上岩东洞,创始不知何年。

石膏山有很多与龙有关的名称,如二龙山、五龙壑、龙门峪、龙岩、卧龙沟、龙潭、龙泉、龙须瀑,龙松、龙柏、龙麦芽,还有龙头庵、龙门石壁、神龙广场等,而龙王洞,就是这座龙山的首府,里面住着龙王爷。

神仙非所愿岩畔白云时来绕

山林亦可取洞中清泉不染尘

龙王洞,是石膏山天竺寺文明的发祥地。据明嘉靖五年(1526)铁碑记:“境域远近地方,或遇天高,赤阳下火云燎处,家家忧容,户户懊恼。乃有善信厚祭,必去此山拜,祈圣求水,至灵有感,随处普降甘霖,万民乐业,无伸答报。”可见灾民与天命抗争,由来已久。

龙是中华民族的创造,是炎黄子孙的图腾。中国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对于主管行云布雨的龙王爷尤其崇敬,这种崇敬并不盲目,而是由“民以食为天”这一基本的需求所决定。当西天佛爷们排着长队走进国门的时候,才发现龙王爷的威望比他们高。于是乎,龙王爷就当上了洋教头的“顾问”,成了佛门的座上客。石膏山供神佛,老龙王最早,位居第一。事实上,在中国人心目中他永远是中国的神,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www.xing528.com)

(一)有龙则灵

龙王洞有龙水宫,龙水宫有龙泉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神龙现首,这原本是石膏山的一大品牌,现在过时了。龙水宫中的龙王爷龙头圣面,身穿龙袍,端坐龙椅之上,看上去龙颜大悦,无所事事,优哉游哉。时下人们衣食无虑,地也不想种了,他还能干什么?不来石膏山可能不知道,龙王爷已经办了离休手续,足不出户,安享清福。如果来人造访,老爷子三句话不离本行:一是最恨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耍弄了他;二是最怕光绪三年(1877)人吃人的情景再度出现;第三,灾民“祈雨”。

(二)祈雨

祈者,求也。

龙王洞门前的广场,曾经是大山深处最为热闹的地方。每遇天旱,善良的人们把祈雨仪式搞得非常隆重,由当地长者把村民组织起来,编成几个方队。第一方队由旗手组成,旗帜的颜色一般为杏黄色,大多夹杂有黑、白、蓝、绿等,不用红色。古人认为红色代表火,水火不能相容,非常忌讳。第二方队由一位扮相奇形怪状的灵官领头,他一手拿着花枪,一手举着镇符,除妖打鬼,赤膊上阵,遇到看热闹的人群,他便手舞足蹈,叽里呱啦地大声吼喊在前面开道。第三方队是锣鼓队,有东乡的大锣大鼓,有西乡的细吹细打。还有秧歌队、武术队进行表演。第四方队即由纠首香老率领着善男信女,他们手捧香、表、红蜡、祭祀供品,走在队伍的后面,石膏山僧众开斋最大的一次有上百人参加,偌大广场,人满为患。

龙王洞,把祈雨活动引向高潮。洞内由纠首香老为龙王爷披挂彩带,敬献祭品,善男信女都焚香掌灯,三拜九叩。他们的虔诚,惊天地,泣鬼神。洞外钟鸣鼓响,乐声悠扬。最后一项仪程是“请水”,由两个身着玄衣的童男童女,在洞中把泉水舀上,恭敬地举过头顶,走在队伍前面,按着顺序下山。石膏山龙王爷尽职尽责,十之八九不负众望。自从“文化大革命”以后,这种活动已被传为笑谈。观景闲说前朝事,顺乎天道民自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