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河集: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塞残堡仁义堡遗址保存完好

南河集: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塞残堡仁义堡遗址保存完好

时间:2024-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残堡仁义堡,位于东圪塔和西圪塔之间的北山上,左道而立,形如龙盘,势若虎踞,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塞。古堡的地面建筑已基本毁坏,只在堡上南面遗有窑洞三孔。作为堡寨的基本形态,保存基本完好。仁义寨指的就是这个堡寨,距今已经一千多年。现在堡寨岿然屹立。残破的堡门,残阳夕照;遒劲的唐槐,历尽沧桑;还有遥遥相对的烽火台,仿佛都在凭吊着冷兵器时代的古战场。尽管如此,古堡仍然还有很多解不开的谜团。

南河集: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塞残堡仁义堡遗址保存完好

残 堡

仁义堡,位于东圪塔和西圪塔之间的北山上,左道而立,形如龙盘,势若虎踞,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塞。史书有记载的战事不下数十次。

古堡的地面建筑已基本毁坏,只在堡上南面遗有窑洞三孔。从现在到处乱扔的石条、柱础石和大量的砖头瓦片判断,堡寨中曾经有过相当规模的建筑。堡门上有一通补修堡寨的残碑,碑高1.7米,宽0.8米,青石质,碑文为楷书体。碑头三个字,仅有下端一个“堡”字可辨。

碑文大意溯自明代嘉靖年间曾经历了一次兵匪祸患,到隆庆元年(1567),“胡虏屠石州,历汾阳,至灵石诸镇乡村多被劫掠。及承平日久,各武备松弛”,仁义堡受到较大的损坏。

万历十年(1582)修建后的堡寨,“周围三十处险,唯北面似为受敌,上盖箭楼一十三间;东面转用旧楼六间;南面有明舍九间(仓库),所有砾机火器兵械等皆整备。中有一井,上备井楼,表祀井神。南建太极崇奉门(内堡门),中设骑楼堡障。西大门(外堡门)门楼高峻,虑自敌掳,截为禁冲数间。内之官舍民居,外之墙垣豪堑,威震四方,有备无患”。

就残存的石碑来看,当中窑门槛下还压着一块当垫门石,究竟还有没有石碑被埋在什么地方,这很难说。透过这些表露的蛛丝马迹,能够推断出这个堡寨非同一般。这些碑记的内容太重要了,其中少量文字被录入县志。

作为堡寨的基本形态,保存基本完好。四围的基石、石砌的墙壁,只有少量塌陷。堡门的门洞、引道、暗房等都在,并有大门栅栏可关。所以,现在还不能说成是遗址,可以作为古迹看待,因为没有了地面建筑,名胜是够不上了,非常可惜。

堡寨有很高的文史价值。五代时后周显德元年(954),世宗柴荣派建雄军节度杨廷璋攻打尚在太原作乱的后汉余孽刘崇,进军途中在仁义打了一仗。《宋史》记载“拔仁义、高壁等寨”。仁义寨指的就是这个堡寨,距今已经一千多年。如果以“二十四史”为依据,正史最早确切地记载到一个村名,先是南北朝时北周建德五年(576)记录高壁,灵石置县后,最早入记的就是仁义。

据明万历版《灵石县志》记载:

“仁义堡,在县南四十里仁义镇北山上,即刘武周修筑屯兵以拒唐兵之处。四面斩削,山崖壁立,峭拔若天成者,极为完固。”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刘武周。

刘武周,马邑人,即现在的朔州地。此人性情暴烈,善于骑射。隋朝末年,在隋炀帝军中当过小官。当时马邑太守王仁恭收受贿赂,十分腐败,刘武周看到民怨沸腾,估摸着社会必将出现动荡。大业十三年(617)二月,他与张万岁等十余人,竟在公堂之上把太守王仁恭给杀了,并自称太守。

刘武周起事之后,很快就和外敌突厥的始毕可汗串通一气,侵占了周围一些地方。三月间,突厥可汗立刘武周为定阳可汗,可汗就是王的意思。他又胆大妄为,自称皇帝。就其军事角度来说,他这种与隋为敌的行动,客观上起到了推翻隋朝统治的积极意义,被太原留守李渊任用为朔州校尉。

但是到了唐武德二年(619),刘武周终于执意夺取并州,占领河东,在山西称王。四月,刘武周率军攻破并州。十一月,打到晋南新绛。直到武德三年(620)四月兵败,前后在山西作乱不到四年。从太原北撤后,又想回马邑杀害突厥人立脚,不料事情败露后被突厥人砍掉了脑袋。

再看刘武周修筑堡寨屯兵以拒唐兵的这一场战事。

唐武德二年(619)四月,刘武周攻打太原时,留守太原的是李渊的小儿子齐王李元吉,李元吉是个懦子,安排了手下将领守城,也不管守得住守不住,自己却悄悄地带着妻妾丢弃并州而逃奔长安去了。之后唐朝虽有一些地方官吏进行过小规模的抵抗,终因刘武周兵锋甚锐,致使山西大部分地方归刘武周统辖。

晋阳是李氏开唐的发迹之地。形势发展到这个地步,唐高祖李渊也束手无策,他说:“贼势如此,为防备刘武周进一步袭扰,可以把黄河以东的军队全部撤出来,严密守卫潼关,确保京城的安全。”大臣们都不敢吭气,唯有秦王李世民坚决反对,他说:“太原,是我大唐王朝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根本。河东物产丰富,京城的生活所需大部来自那里。今日要是把那个地方丢了,大臣们没有一个不气愤的。我愿意带领三万人马,去和刘武周对阵。”唐高祖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决定由秦王李世民统帅,兵伐河东。

十一月,秦王李世民领兵从河津入境,派兵部尚书殷开山、行军总管秦叔宝,在美良川大战刘武周的干将尉迟敬德,美良川就是现在闻喜县的秦王涧一带。从此开始,秦王率领唐军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武德三年(620)正月,秦王李世民引军北上,当时仁义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唐史上只写了一个大地名,笼统地概括到灵石古称雀鼠谷的地段,在这里打了一场决定刘武周生死命运的恶仗。主战场在汾河两岸的高垣河川,在西山垣留下一个秦王岭,在南河川留下一个仁义镇。

事实上这个堡子其规模之大远远不是刘武周一年半载能修筑起来的,或许刘武周防卫时作了一些必要的加固,这个很有可能。现在从堡寨西墙塌陷出露的夯土碳化程度,恐怕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不过是历代为了功能完善,陆续进行过大小不等的整修,因为刘武周的部队占据时间不到一年,根本不可能是他们起始创建的。退一步说,他们也不可能作长期打算而修筑屯兵以拒唐兵。

那么,这个堡寨和仁义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可以这样说,关系确实很大。且看,堡寨方园里许,高约数十丈,仅有一个靠山的西门可通。秦王用当地民众之计,火烧寨门,才攻进去拔掉这个据点。李世民辞谢当地父老,称“仁义之举助仁义之师”,仁义地名由此而定。换句话说,假如没有这一场著名的战役,假如不是刘武周在这里据守,假如唐军不是秦王统帅亲征,仁义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所以,只要这个堡寨不倒,仁义这个地名就永远存在,它已经成为仁义镇立名的象征。

仁义堡到清代嘉庆年间仍有驻军。县志记述有马兵五名,分防本营险要路口十一处。守兵五十五名,分防本营所有小道。难怪碑记上有“有备无患”的字样。

现在堡寨岿然屹立。残破的堡门,残阳夕照;遒劲的唐槐,历尽沧桑;还有遥遥相对的烽火台,仿佛都在凭吊着冷兵器时代的古战场。

尽管如此,古堡仍然还有很多解不开的谜团。仁义堡在唐朝以前究竟住过什么人?这些人在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是谁最初要在这里修建堡寨?县志上并没有说这个堡就叫刘武周堡,那么它还有什么名字呢?这些,都有待于史学家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仁义堡绝对不是一个土圪堆,请看法国汉学家爱德华·沙畹于1907年10月1日在仁义驿馆房顶上所拍摄仁义堡的影印件。

仁义有两堡,这是北堡。与北堡夹古道而隔河相呼应的还有南堡,早已荒废。从遗址看来,其规模比北堡还大,或许后人有能力还它以本来面目。

官驿遗址

古驿藏深谷,盘回到水涯。

茨菰秋涧叶,荞麦晚山花。

徙倚青藤杖,纵横白鼻驹。

苍崖土五色,或可就丹砂。

这首诗的题目是《过仁义驿》,非常写意,就像一幅浓郁的地方风情水墨画。品味这首诗,前一句用深谷和水涯,概述了驿站所处的地理位置。第二句用蔓草叶和荞麦花隐喻时间是在秋天的傍晚。第三句说他自己拄着细软的木棍,摇摇晃晃走在良马穿梭的路上,够丢人现眼的了。最后一句自我解嘲说,路边各种颜色的石头不是都混在一起吗?我就像那种红石头,用水研磨后照样可以写诗作画。

这首诗出自明末清初人吴雯之手。过往灵石的大家在灵石留下很多诗作,但像吴公这样能注目仁义特有的红石,并且以石明志,却是绝无仅有。吴雯这个名字我们应当记住,在以后的叙述中还会提到。吴雯是个什么样的人?且看《清史稿》是如何记载他的。(www.xing528.com)

吴雯,字天章,蒲州人。吴雯小的时候聪敏过人,悟性很高,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喜好作诗。跟随父亲到京城时,交往中结识了很多人物,如刘体仁、汪琬,这都是朝中三品大员,一个是画家,一个是文学家,好友相聚,免不了吟诵唱和。吴雯兴之所至,常常出口成章,语惊四座。父亲害怕伤了大人们的面子,可是大人们都不以为然,极力夸奖,甚至把他的诗作送给王士祯看。王士祯是当时的文魁,入直南书房,也就是说他供奉的是一个给太子辅导功课的差事。王士祯称吴雯是“诗中仙才”,这也怪不得吴雯从小就名扬天下。大学士冯溥偏偏就不相信,差人送去一把扇子让吴雯题诗,吴雯在纸扇上回敬了两首绝句,让冯大学士最终以没有机会和吴雯相见一面而为憾事。名声大了,血气也盛,到清康熙初年应考,因触怒主考官而被取消考试资格,一辈子不能做官。写有诗本《莲洋集》,“诗体竣洁,有其乡人元好问之风”。

从吴雯《过仁义驿》的诗意中猜度,诗人是由北京返回晋南时途经这里,应当是他早期的作品。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仁义留下一首诗作,可见仁义驿也不是一个等闲的地方。

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礼部侍郎沈荃奉命出使河南捕盗赈灾。他带领亲兵从韩信岭下来,把沿途的所见所闻写在《过仁义驿》一诗中。

层岭郁岧峣,盘纡望转劳。

云垂大壑暗,雪积乱峰高。

畎亩依垅坂,人家半穴陶。

駪駪行役者,未敢学卢敖。

这首诗从古道绕转的山上看到石膏山、仁义河入笔,写到山下的驿站所在地,形容仁义地方的田地就跟挂在山坡上一样,人家都住在像窟窿一样的窑洞里。尽管三个半世纪过去了,这种景象依然没有改变。诗人公务紧急,但在繁忙中遗诗一首,也为仁义驿扬名于世留下重重的一笔。

康熙十三年(1674),走马上任灵石县令的汝州人任枫,走到仁义时遇雨耽搁,在驿站小住时写了一首《仁义驿阻雨》的诗。

镇日潇萧雨,邮亭解佩刀。

长官盹破炕,饥马齿空槽。

已被微名误,难言稳卧高。

吏人皆散去,吾意寄酕醄。

从诗意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此人豪爽大气,心直口快。另一方面,也可以想象到驿站当时的冷落景象,他用破炕、空槽几个字,虽然不能全面反映出驿站建筑的形制,但是基本上勾勒出设施非常简陋,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连个泰式按摩、卡拉OK厅也没有。

嘉庆版《灵石县志》记载了乾隆年间仁义驿的盛况。仁义驿建有窑洞八孔,马号十六间,马棚三十间。马王庙在马号西边。驿站门前的街道上建有两个大牌坊,迎恩坊在驿门东,驻节坊在驿门西,高高矗立,成为驿站明显的标志。驿站的脚力、邮差设有专厂管理,最多时有马七十七匹,役夫三十八名,服务于汾西、浮山岳阳、隰州和乡宁五州县的官方差遣。马匹从偏关、高山站、永宁州三地调拨,草料由汾阳、孝义、襄陵、汾西、浮山五处协办。年支用银一千余两,分别由通达的各州县筹措,仁义驿丞统一结算。

正因为有仁义驿,历代过往名人从不同角度或写景、或抒情,为秦晋古道上废弃的仁义驿留下浓浓的文化意蕴。

康熙乙丑(1685)进士,官至河南巡抚、内阁学士的汪灏有诗《仁义驿北岭晚眺》:

霸业三分不可追,

谷陵满目总堪悲。

王孙草冷韩侯岭,

寒食烟销介子祠。

山色阅残乘马客,

河声听老蛰龙枝。

上头霜雪还周到,

惆怅西风晚照时。

乾隆壬子(1792)科举人王志瀜,嘉庆十四年(1809)至二十二年(1817)任灵石知县,有诗作《仁义镇驿馆秋夕》一首:

碌碌黄尘久,星星白发增。

乱山烟外驿,新雁雨中灯。

逝水年光迈,凉宵远梦乘。

何堪怀往事,寥落半同僧。

仁义驿废弃的时间并不太长。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二,即1900年10月5日,急于往西逃命的慈禧老佛爷从县城起身,经过惊死吓怕的韩信岭,还在仁义驿喘气喝水吃干粮。仁义驿遗址在今228号院一带,仍留有旧窑三孔、残墙一道。遗址上的残迹不会说话,古道上古驿站的过去,只能靠古人的古诗词去讲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