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地关
渡为水建,关为路设,有水必有渡,有路便有关。《新唐书·地理志》载:“灵石西南有阴地关。”特别是唐末五代时,几十年间,梁、唐、晋、汉、周反复搏杀于阴地关,令后人不能不从军事角度去审视这个地方。
《读史方舆纪要》载:“阴地关,县西南百二十里,出汾、晋间之间道也。关盖扼束之要地矣。《通志》,阴地关在县南二十里,恐误。”清人顾祖禹在纪要中列举了几次大的战事。
唐大顺元年(890),张睿建议讨李克用,会诸道兵于晋州,出阴地关。游骑至汾州,为河东军所败。光化四年(901),朱全忠攻太原,遣其将侯言以慈、隰、晋、绛兵入阴地,取汾州。既而克用遣将李嗣昭等出阴地关,攻隰、慈等州。
后梁开平三年(909),晋将周德威等复出阴地关攻晋州。又贞明二年(916),梁、晋相持于魏博,梁将王檀请发河中、陕、同、华诸镇兵袭晋阳,自阴地关入,掩至晋阳城下,晋人大惧,力战,梁军乃却。后晋末(947),刘知远称帝于太原,引兵南下,自阴地关出晋、绛。后周广顺初(951),北汉主刘丞钧屯阴地关,进攻晋州。既而北汉复合契丹兵出阴地关攻晋州。显德元年(954),诏王彦超等自阴地关入攻河东汾州。
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想象到马踏雄关,血染残阳的历史画面。(www.xing528.com)
唐末五代是一个社会大动乱时期,六十多年间阴地关打了七次大仗,说明它在军事上起的作用尤为重要。回顾这几次大战,多数发生在晋州与汾州之间。其时,晋州(临汾地)在南,汾州(隰县地)在西,双方直接对攻,中间有汾水相隔,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天然障碍,只有借道阴地关,占据有利地形,开辟布兵摆阵的战场,才能稳操胜券。就退防而言,当关拒险,可保无虑。所以从军事意义上讲,阴地关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战略要地。
灵石县位于汾州之东,晋州以北。隋唐之际,本属晋州,贞观十七年(643)后,又属汾州。到五代时,由于晋州、汾州已为敌国所据,祸起萧墙,分庭抗礼,故而隶属多变,阴地关成了交战双方的必争之地。阴地关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史志的记载中多方质疑,曾有三次误传。明万历《灵石县志》记述:“阴地关在县西南五十里,即南关镇。唐、宋以来,雄关横亘。今已废。旧志载仁义镇为阴地关者误。”此为其一。《通志》记述:“阴地关在县南二十里,汾水西,恐误。”此为其二。其三者,如果县南二十里不确,县“西南百二十里”也未必正确,照此里数早已延出县境,当不能成立。
阴地关的作战方向主要是东西进攻或防御。灵石县向南到晋州,有驿道可通,自不必说;西向到汾州,非得过汾河而别无他路。其时,过汾河有三个渡口。夏门渡,经秦王岭、段纯、上庄、双池镇出县境,为州县间道;冷泉渡经孝义县抵双池;南关渡经汾西县抵双池;三路于双池镇会道入回龙印马峪达汾州。这三个渡口只有阴地关能主要作用于晋、汾的战事,而且利于向南、向西机动兵力,以保障作战意图的实现。
南关,位于仁义河入汾的交汇处。汾水由北向南,仁义河由东向西,两水形成一个丁字形,造成好大一片冲积滩。汾河大峡谷在这里被撕开一个大口子,地面开阔,雁过天高。南关村逆仁义河向东,二十里许就是韩信岭驿道,向北经韩信岭可通县城,向南经逍遥岭可达州府,再向东走“灵沁古道”,径指上党。南关虽在深凹之地,山环水绕,但它正是一个全方位的交通枢纽,被历代军事家所看重。南关镇设镇于现代,远没有冷兵器时代的军事意义。曾经存在过的古关、古渡、古风、古貌,只能在史书典籍中去追忆、去回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