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灵石有贾胡堡:历史重要战役及地名起源

灵石有贾胡堡:历史重要战役及地名起源

时间:2024-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贾胡堡灵石有贾胡堡这个地名,始自隋末唐初。《新唐书·地理志》载:“灵石有贾胡堡,宋金刚拒唐兵,高祖所次。西南有阴地关,又有长宁关。”贾胡堡之所以史载,是因为这里曾经发生过两件大事。七月,三万大军“师次灵石县,营于贾胡堡”。可见在贾胡堡的这次决断是何等重要。史书记载宋金刚在贾胡堡拒唐兵,指的就是这一仗。“蛤蜅(蟆)岭,在县南五十里,以状类名,即古贾胡堡。相传唐兵取霍邑驻此,俗称蚰子(蜒)岭。”

灵石有贾胡堡:历史重要战役及地名起源

贾胡堡

灵石有贾胡堡这个地名,始自隋末唐初。

新唐书·地理志》载:“灵石有贾胡堡,金刚拒唐兵,高祖所次。西南有阴地关,又有长宁关。”贾胡堡之所以史载,是因为这里曾经发生过两件大事。

其一,隋大业十三年(617),李渊父子统军在这里驻扎过,并做出一个关乎李唐王朝命运的重要决策。据正史记载,太原留守李渊举兵起义,西图关中。六月,高祖建大将军府,左军为陇西公李建成率领。右军为敦煌公李世民率领,攻陷西河郡,占领隰城、介休孝义、平遥四县。七月,三万大军“师次灵石县,营于贾胡堡”。此时,吕州霍邑有虎牙郎将宋老生严密防守,顽强抵抗,又遇秋雨连绵,粮草接济不上,大军不能前进,被阻半月有余,高祖准备还兵太原。李世民说:“义师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今还守一城,是为贼尔。”高祖不为所动,李世民在军门大哭。高祖问他为什么,他说:“还则众散于前,而敌乘于后,死亡须臾,所以悲尔。”高祖恍然大悟,说:“起事者汝也,成败惟汝。”当李世民说服了父亲时,左军已经开始退却,他和李建成分头去追,追了半夜才把退兵带回,决定天一放亮即全军进发。及后“斩宋老生,平霍邑”。唐军打开了胜利的大门,成就了一代王朝的霸业。为了记叙这段历史,史家特用神来之笔,说霍山神派白衣使者晋见高祖,口称大唐皇帝,告知“八月雨止,路出霍邑东南,吾当济师”。可见在贾胡堡的这次决断是何等重要。

其二,武德三年(620),马邑校尉刘武周反,军至晋州秦王李世民加益州道行台总管,自柏壁收复晋州所属临汾、洪洞、神山、岳阳、霍邑、赵城、汾西诸县。刘武周及部将宋金刚被唐军一路追击至雀鼠谷,“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获辎重千余辆,金刚走入介州,王师逼之”。刘武周看到大势已去,率五百轻骑弃并州北去,后被突厥所杀。史书记载宋金刚在贾胡堡拒唐兵,指的就是这一仗。

以上两次军事行动,不论由北向南或是由南向北,人有上万,车有数千,不难理解,主力部队走的是韩信岭驿道。驿道从仁义镇的逍遥津入灵石,过韩信岭入雀鼠谷,经县城出雀鼠谷而折东川,从静升镇的集广口出灵石境。所以说“一日八战”的雀鼠谷,均指战争围绕雀鼠谷而展开的广阔战场。后人在寻找贾胡堡时,总是离不开雀鼠谷两侧羊肠小道上的山庄窝铺,其实一千多年前,雀鼠谷三弯湍急,惊涛拍岸,形容麻雀老鼠都畏其难,任何一个军事家都不会把重兵置于如此绝地。(www.xing528.com)

灵石在唐代丢了一个贾胡堡,宋代又冒出一个仁义镇。《宋史·杨廷璋传》载:世宗立(954),拜骁卫大将军,充宣徽北院使。征刘崇,以为建雄军节度。前后率兵入太原境,拔仁义、高壁等寨,获刺史、军校数十人,俘其民数千户,获兵器羊马数万计。

借此,明代《灵石县志》出现了这样的记载:“仁义镇,唐太宗兴仁义之师,既取霍邑,刘武周据高险以扼其后,太宗复破之,故名。”“仁义堡,在县南四十里仁义镇北山上,即刘武周筑屯兵以拒唐兵之处。四面斩削,山崖壁立,峭拔如天成者,极为完固。”“蛤蜅(蟆)岭,在县南五十里,以状类名,即古贾胡堡。相传唐兵取霍邑驻此,俗称蚰子(蜒)岭。”为了说明贾胡堡的具体方位,近代《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对蛤蟆岭作了这样的表述:“蛤蟆岭,霍县东北灵石界,每日暮,群阜深黑,此岭独受返照,青紫万状。”这种特定的地理景观,站在驿道经过的逍遥岭隔仁义河而北眺,清晰可见,岭下即是古堡仍存的仁义镇。

贾胡堡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综合前人所提供的信息,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贾胡堡是一个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灵石不会有“丝绸之路”,贾胡堡的贾字不读坐商之贾(音“古”);仁义镇和贾胡堡不是没有关系;贾胡堡没有消亡,仍然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