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关
综观灵石的历史,尽管朝更代改,隶属频变,但是山川地貌,依然故我。在《全唐诗》中收录有唐代诗人张祜一首《过汾水关》,诗云:
千里南来背日行,
关门无事一侯嬴。
山根百尺路前去,
十夜耳中汾水声。
总共四行二十八字,属七言绝句体。诗中用不同的数字来叙事、述人、绘景、抒情,一气呵成。这些数字在艺术形式上,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但是仔细研读,原作注“十夜一作半”,都不尽然是绝对的数目,而是用数目来张扬耳濡目染的感觉,创造出身历其境的氛围。这首诗不仅好在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描画出一个即将湮灭的古代地名。
前半首说了两层意思,一是诗人此行的路线,二是汾水关当时的景象。(www.xing528.com)
灵石县境南北走向的韩信岭古驿道。盘山越岭于汾河大峡谷以东。时至明、清,灵石县城西南到南关,河谷地段根本没有大路可行,南同蒲铁路的开通、富家滩的兴起都是民国年间的事,大(同)运(城)二级路走三弯口不足四十年,经夏门西向出双池到隰州的灵回公路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才陆续修成的,所以诗人到汾水关大有可能走的是韩信岭驿道。
诗人由南向北一路走来,汾水关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雄关当道、壁垒森严,而是关门冷落,残垣颓败,大有一种睹物伤情之感。悲凉之余,相对来去匆匆的过客,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类如军爷的看门人,百无聊赖,不免用无所事事来加以宽慰,自我解嘲。由此可以证明,古关早已废弃,关虽败落,但毕竟有关。
后半首情景互动,让我们触摸到汾水关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
诗人从汾水关出来,顺着山根的道路前行,不远处就到了投宿的所在。时已入夜,在驿馆中听到汾水的响声,虽然一天旅途劳顿,却被惊扰得半夜不能入睡。灵石地形多山而险峻,谷深而流急,仁义当时即便有驿馆,与汾水相距二十里,不会听到这么大的响声。从仁义驿下一站就是县城左近的瑞石驿,如果从瑞石驿或县城往南推断,“山根百尺”指的就是韩信岭驿道从玉成入雀鼠谷近山临水、中穿一途的五里浦。
城南七八里许,古道边立着一个奇特的村庄,名叫玉成村,民间俗称钥匙村。县志记载这里曾有竹竿铺、竹竿坂,有人还记得有竹竿坊,人们常把村、铺混同,或许本来就在一片地方,如此一地多名,县属少见。此地背靠韩信岭,左抑大泉岭,右止石村沟,是向北防御的最佳位置,正北即是汾水东西经流的雀鼠谷。谷口开敞,傍河依山一东一西两条大路,东向是进入县城的五里浦,西向是到隰州的夏门渡。就在这样数里平坦的三角地带,一个数十米高的山包从中隆起,形若鹤立,势如虎踞。现在还有人家住在上面,古时韩信岭驿道就从下面经过。
灵石有汾水关,早在置县之前。据《周书》记载:建德五年(576)十月,武帝伐齐而东攻打晋州(今临汾地),人马分为三军八路,兵力总数达八万五千余。为防齐后主自并州(今太原地)驰援,“派齐王宪率精骑二万守雀鼠谷,陈王纯率二万守千里径,柱国公宇文盛率步骑一万守汾水关”。三路人马约五万,把三分之二的兵力放在灵石南北,难怪这里经常发生战争。据《括地志》云:“灵石有汾水关。”《山西通志》载:“汾水关在县城西南,扼要道古关。”就其地理位置而言,史志记载与张祜诗意基本相符。
张祜是唐代的写诗高手,常把数字嵌入诗中,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清晰而又准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在《过汾水关》诗中,他用数字一、十、百、千,把汾水古关的概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