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河集:探古道遗风,汉唐风景依然

南河集:探古道遗风,汉唐风景依然

时间:2024-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道尚遗汉唐风元代地理学家胡三省在评论太原府地理形势时说:“太原东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岭,北扼东陉、西阴关,是以谓之四塞也。”侯墓草衰,古道有痕,汉高祖的《大风歌》犹在耳际,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二郭家沟,是古道两山高峙、中界深沟的咽喉地段。郭家沟是个古战场遗址。人心不古,大道通天。劝君莫嫌山道古,汉唐遗风思悠悠。

南河集:探古道遗风,汉唐风景依然

古道尚遗汉唐

元代地理学家胡三省在评论太原府地理形势时说:“太原东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岭,北扼东陉、西阴关,是以谓之四塞也。”高壁岭就是现在灵石境内残存秦晋古道经过的一段,史称“燕赵之冲,秦蜀之径”。后至民国十年(1921),被太(原)风(陵渡)公路取代,历经两千余年。解放战争中,徐向前指挥临汾战役,派出两个团阻击阎匪赵承绶南下之增援部队,他在兵志地图前沉思良久,把手指向“韩侯岭”。

韩侯岭,上有高壁村,因有西汉古墓,内葬淮阴韩信的首级而盛名。韩信其人,原为韩国世家子弟,韩国被秦平灭之后,祖上流落淮阴。他先在项羽帐前执戟,“鸿门宴”罢,又被刘邦拜为大将军。楚汉相争,无疑给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他敢于在十万军中去取霸王的人头,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项上人头会被一个后宫女子轻轻摘去。可见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人生沉浮,变幻莫测。

后人对韩信的死因,争议颇多,太史公的《史记》也没明说该不该杀。盛唐之际,言禁大开,“怪的行人都立马,争听村叟说淮阴”。延至清代乾隆皇帝斥责吕后族诛大臣为“牝鸡司晨”。雍正十二年(1734),庄亲王允禄路经此地,在韩侯庙留下一块“汉代人杰”的牌匾,湖蓝底色,鎏金楷书,用满汉两种文字排列,高悬殿门,熠熠生辉。

现在的韩侯庙已经败落,光绪三十年(1904)二月二十日西藏活佛达赖喇嘛晋京议事,地方约请石膏山的尼姑参与接待,随着妙婵的故去,这里的香火便灰飞烟灭。侯墓草衰,古道有痕,汉高祖的《大风歌》犹在耳际,仿佛听到了历史回声

郭家沟,是古道两山高峙、中界深沟的咽喉地段。南有幽壑岑楼,北则深沟固垒,明嘉靖年间,已建客厅三楹及窑洞数十孔,酒旗高挑,客栈人满,形成一定的规模。现在这些已不复存在,就剩路边单立的一个石狮子特别显眼。

明朝末年,李自成义军兵败北京。传说退兵途经灵石,有一军汉气愤难平,竟把县衙前的一对石狮子双臂夹起,行至郭家沟向店家讨水喝,小二婉言戏说:“来到郭家沟,只给吃馍头。”也许郭家沟的馍头有名,他吃了两筐,放下一个石狮子权当饭钱。过了仁义镇向南七里,见路边红土坡下山泉涌流,痛饮数日而失伍掉队,从此便隐姓埋名定居下来。后代念其祖先是闯王义勇,村名就叫李家庄,开山列祖尊称“李勇”,现在在村头还有一个石狮子,面对长天,西向而立。(www.xing528.com)

郭家沟是个古战场遗址。站在“义勇武安王庙”的废墟上,可以看到四个擎天的烽火台柱。庚子年(1900)闰八月二十日两宫西逃至此,慈禧太后不敢稍歇,紧遮轿帘匆匆而过,可见这段山道的险恶。谷底有一连接古道南北的小桥,名曰“天险”。明万历二年(1574),知县白夏仅依砖石,精工造就。说来也奇,此桥有根无基,却能拔泥土而出,至今保存完好。经中国建设部专家论证,在北方黄土高原造桥史上堪称一绝,并载入我国古代造桥艺术史册

仁义镇,有古道所建的驿站。“仁义镇”三个大字的石刻地标,镶嵌在古道当间的瓮城门上。门底的青石路面,有两道深深的辙痕,如同逝去的岁月难以尘封。由此而北,就是有名的“石板坡”,过去,这里经常马踏蹄碎、人喊声裂。至山神庙,长约五里。乾隆二十八年(1763),仁义驿官设巡检并兼管驿务,所辖汾西、浮山岳阳、隰州四地驿马六十匹。可想南来北往的木板车、铁轮车、有钱的商贾名流,没有当地马夫的帮忙,是无论如何也爬不上这段陡坡的。就是这些盘坡帮套的马夫,促成最早仁义村落的形成。

仁义镇,依山傍水,民风淳朴。隋大业十三年(617),高祖李渊从太原起兵,途经这里直迫霍邑,陷隋虎牙郎将宋老生全部。唐武德三年(620),山西刘武周反,西圪塔有个古堡,方圆里许,高约数十丈,仅有一个靠山的西门可通,被刘武周扩筑成寨,屯集重兵。秦王亲率精兵联合当地民众,火烧寨门,守将宋金刚向北而逃,唐书有在“雀鼠谷一日八战”之说。秦王李世民辞谢当地父老,称“仁义之举助仁义之师”。仁义地名由此而定,及后农家男耕女织,工商市集佐道绵延。

“山南柳半密”,仁义村(镇)的兴衰,无一不和这条古道的存亡有关,古往今来,天也,道也。人心不古,大道通天。

劝君莫嫌山道古,汉唐遗风思悠悠。

(原载《山西政协报》2001年6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