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红帮裁缝评传:溯本求源,冥钩博罗

红帮裁缝评传:溯本求源,冥钩博罗

时间:2024-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服里的新学问太多太多了,于是顾天云游历欧美十余国,遍搜图册,列访名师,冥钩博罗,如饥似渴地吸纳新的技术知识。顾天云还体会到了完美的西服不仅要量体裁衣、合身舒适,还应该掩盖穿着者的身材缺陷。

红帮裁缝评传:溯本求源,冥钩博罗

二、溯本求源,冥钩博罗

黄浦江水奔流不息,它默默见证着这昔日的小渔港如何日新月异,一步一步成长为璀璨耀眼的东方大都市。外滩上的租界洋房纷纷拔地而起,上海的外国人也一天天多起来,西服也开始受到一些中国人的偏爱,上海的西服缝制市场越来越开阔。在当时的上海西服制作界,像顾天云这样既有一手好手艺,又懂得两门外语的裁缝,可谓甚少,年轻的顾天云可以在上海滩大展宏图了。

但他的眼界比这黄浦江面更加宽广。对于许多从农村来到大上海的青年,20岁风华正茂之际就能在上海立业,那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可对于顾天云而言,他和许多宁波人一样,从不鼠目寸光、安贫乐道。与其说是宁波人的特点,不如说这是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的区别。在顾天云的心里——学海无涯,在达到一个彼岸之后,他不会选择停泊靠岸,他总是一如既往地在学海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驶向更美好的远方。

学一行,爱一行,顾天云对自己投身的行业是热爱的,他也深信这种潇洒、气派的西式洋服迟早会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大放异彩。但西服毕竟是舶来品,中国的西服业刚刚起步,要真正掌握西服制作的真谛,进一步提高西服制作技术,还得到西服业更发达的地方去找寻。在与一些外国顾客的交流中,他得知离中国不远的日本,西服业正蓬勃发展,西服工艺较我国领先不少。顾天云还听说了中国最早的西服裁缝就起源于日本的横滨。同是鄞县的张尚义当年海难中死里逃生,漂流到横滨,凭着自己的勤劳渐渐在日本立足,并自学成才跻身西服业前辈。前辈们的传奇故事让顾天云倍感振奋,他下决心要去日本考察、学艺,自己既有了一定的西服技艺,又懂日语,而且还很年轻,精力充沛,于是,1903年,顾天云阔别了祖国,乘船东渡日本。

1903年的东京,俨然一个国际性的繁华都市,身着和服的高贵妇人,西服笔挺的潇洒绅士,东方文明和西方文化在这里交相呼应。这一切景象都让顾天云兴奋、感叹,更觉自己来到日本是正确的选择。明治维新以后,不少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欧美商社纷纷来到日本经商,欧美风潮从政治经济领域蔓延到文化习俗领域,渗透到日本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这个过程中,日本的服装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很快受到西方潮流潜移默化的影响,西服业一天天兴旺发达起来。顾天云相信自己一定能抓住机遇,在日本提高自己,打拼出自己的新天地。

果然,他很快在东京站稳了脚,重开了自己的宏泰西服店。顾天云苦心经营自己的西服店,闲暇之时,顾天云便在东京四处考察,收集西服式样,研究技艺。而那些早年来日的前辈们便成了顾天云的良师益友,顾天云经常向宁波老师傅们虚心讨教。渐渐的,顾天云西服裁剪技艺日臻完美。(www.xing528.com)

在东京,顾天云对西服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打开国门、发展经济、吸纳西方文化,国力剧增,而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也绝对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误。扬弃传统文化糟粕,将西方先进技术文化为我所用,此乃大势所向。要众多的中国民众了解西方文化,就要从日常生活着眼,模糊性别的长辫子,包裹束缚的长袍,这样的服饰打扮只能让中国人继续故步自封。而西服笔挺庄重,更能显示人体美,穿着更简单方便,这也彰显着更自由、更健康的新生活。

从上海的学徒到东京的老板,在别人看来,此时的顾天云已经到了一个高峰。可是顾天云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东京的西服业虽然比上海起步早、发展快,可毕竟日本还不是西服工艺的发源地。他觉得自己仍是井底之蛙,还没见识到更宽广的天空。于是数年后,顾天云离开了东京,踏上了从日本去欧洲的邮船,继续探寻西服制作技艺的奥秘。

到了欧洲后,各式精美的西服着实让他大开眼界、大饱眼福。让人风度翩翩的燕尾服、令人英姿飒爽的马裤、雍容华贵的西装大衣、简洁潇洒的西装背心……原来西装的种类是如此的繁多。同一种类,款式也是丰富多样,比如普通的西服可以是单门扣,也可以是双门扣。西服里的新学问太多太多了,于是顾天云游历欧美十余国,遍搜图册,列访名师,冥钩博罗,如饥似渴地吸纳新的技术知识。这期间,顾天云饱览了各式各样的西服款式,了解了服装市场的最新动向,并懂得了西服如何与人的气质、身份、活动场所完美契合。顾天云还体会到了完美的西服不仅要量体裁衣、合身舒适,还应该掩盖穿着者的身材缺陷。他曾经很疑惑,欧美人虽然普遍比东亚人高大,但也有身材瘦小者,或是身材极其不匀称者,为什么他们穿上西服后,都能翩翩风度。这里面除了个人气质的因素,应该还有一些制衣诀窍。

欧美之行花去了顾天云多年积蓄,但他觉得不枉此行,对他来说,制作西服早已经不仅仅是谋生发家的一种手段,而是他的生命。尽管在中国,崇尚的是“学而优则仕”,手艺人的地位卑贱。中国有句老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可在顾天云看来,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有气馁的人,没有入错的行。诚如他所言:“农也,工也,商也,苟有一技之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格完全,志趣高洁,皆可贵也。世人徒知穷奢极欲之人,颐指气使之徒,以为此乃尊贵之职业。遂生羡慕之心,而馁进取之志,轻视本业,何能成功?出品日趣寙陋,营业自然衰颓。必须人具向上之志,前途始有光明之望。成功之道,必自尊重本业始。”(3)这一席话后来成了顾天云对后辈们的告诫与勉励。“干一行、爱一行”这不仅是顾天云的成功之道,这也是红帮传人的共同职业守则。

“十日寒之,一日暴之”,“如山九仞,功亏一篑”,这些圣贤之言,顾天云铭记在心。从宁波到上海,从上海到东京,再从东京到欧洲,顾天云从不满足现状,勇攀高峰。在顾天云身上,我们也看到了红帮高瞻远瞩的开拓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