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红帮裁缝评传:开创新局,承接名店

红帮裁缝评传:开创新局,承接名店

时间:2024-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荣昌祥呢绒西服号紧邻惨案发生地,店主王才运目睹惨景,难以抑制满腔悲愤,于是在南京路率先罢市,声援爱国反帝斗争。王宏卿不畏权势,力挽被动局面,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按合约续租。但大新公司财大势大,在它的幕后运作下,最终由大新公司赔偿迁店补偿费而告终。

红帮裁缝评传:开创新局,承接名店

一、承接名店,开创新局

1925年5月末,上海南京路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爱国学生和穷苦劳工惨遭屠杀。荣昌祥呢绒西服号紧邻惨案发生地,店主王才运目睹惨景,难以抑制满腔悲愤,于是在南京路率先罢市,声援爱国反帝斗争。其后,经过深思熟虑,王才运为维护民族尊严,抵制洋货,毅然决定弃商归里,他将“荣昌祥”全部资产盘点核算后,以分红形式将大部分资产分给店中老员工,“荣昌祥”则交给他最为看重的学生王宏卿经营,王宏卿接替他担任经理。非常时期,王才运将一生辛劳的心血交托给他,足见王宏卿的胆识和才能。而作为接班人,王宏卿挺身而出,勇担重任,不仅继承了王才运的经营之道、人格风范,而且在日后历史的风口浪尖上续写了红帮裁缝的壮丽篇章。

图1 王宏卿

王宏卿1900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县江口镇王溆浦村,原名嘉让,父亲在乡镇钱庄任业务经理。王宏卿的岳母是王才运的姐姐,所以从辈分上来说,王才运既是他的族叔,又是他的舅舅。王才运在上海经营西装发迹后,带动了王溆浦一带的众多乡邻投身到这个行业。宁波人有句老话,“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王宏卿父母决定为儿子择师学艺。15岁那年,王宏卿带着亲人的嘱托,从奉化来到了上海,在荣昌祥呢绒西服号学习西服缝制技术,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

王宏卿虽是亲戚,但王才运却并没有对他另行照顾,依然管教严厉,同样先到裁缝工场进行裁缝手艺基础知识的培训。3年中,他刻苦钻研,掌握了扎实的服装专业技术。学徒期满后留在“荣昌样”,被分配在一楼店堂当营业员。在王才运的严格教导下,王宏卿学习经营门道,熟悉面料特性,研究服装样式,日积月累,他不仅裁缝技艺精湛,而且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与外宾对话、洽谈业务。王才运十分赏识,最终挑选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www.xing528.com)

王宏卿执掌“荣昌祥”后,没有辜负恩师的期望。他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使“荣昌祥”继续了王才运时代的辉煌,始终处于上海西服行业的领军地位。

创业难,守业更难。王宏卿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值动荡岁月,帝国主义的压迫,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战争的摧残,诸多难以预料的状况,让“荣昌祥”飘摇不定。但王宏卿沉着冷静,在每次危机面前,都能顺利应对。商场如战场,1932年,广东巨商蔡昌筹建大新公司,看中了南京路西藏路口的黄金地段,强迫“荣昌祥”及其他商店退租迁移。王宏卿不畏权势,力挽被动局面,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按合约续租。但大新公司财大势大,在它的幕后运作下,最终由大新公司赔偿迁店补偿费而告终。“荣昌祥”在得到经济补偿后,于1932—1933年将店迁至新新公司与大新公司之间的南京东路782号。

经过王宏卿煞费心机的设计布局,新的“荣昌祥”很快就在南京路上重新开张了。精心装修的店堂大门,别具特色,门楣上方横悬着黑底立体金字招牌,大门两旁是落地大玻璃橱窗,通透明亮,营业厅内灯火辉煌,气派非凡。王宏卿在处理应对这次危机的过程中,出色地表现了一个现代商人所应具备的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