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红帮第一人:张尚义的传奇故事

红帮第一人:张尚义的传奇故事

时间:2024-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早于张尚义从事西服业的中国裁缝了,因之可以称之为“红帮第一人”。且看张尚义是怎样率先走出红帮第一村,成为红帮第一村的第一人的。横滨,几乎成了红帮人的第二故乡。

红帮第一人:张尚义的传奇故事

二、红帮第一人

在近几年出版、发表的一些著述中,出现了称张尚义为“红帮祖师爷”、“红帮鼻祖”的说法,实际上,时代相去并不很远,张尚义也就是红帮的“老爸”——父辈或父兄辈吧。他的同村人、同乡人和隔江相望的奉化裁缝出现时间,都和他从红帮第一村走出去的时间相距很近,同村同乡的孙氏、周氏、陈氏以及奉化江口镇王溆浦村的王氏、江氏等等,都可以说是同时代人;张尚义的儿孙辈,已经生活在红帮形成期中间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早于张尚义从事西服业的中国裁缝了,因之可以称之为“红帮第一人”。

且看张尚义是怎样率先走出红帮第一村,成为红帮第一村的第一人的。

民国20年(1931)重修的枟东张张氏宗谱枠记载:张尚义祖籍河南,先祖张次宗于唐末迁居鄞县。也是避北方之乱而逃亡江南的。他家居住的孙张漕村是一个孙姓和张姓杂居的小村,只有90来户人家。两姓祖祖辈辈均以务农为生。由于“人稠地狭”,加上原本土质不好,常受卤潮侵蚀,水利失修,常有倒灌成涝之虞。因之仅靠农耕,已经难以维持生计,于是张尚义又学了本帮裁缝手艺,农闲时为人缝衣赚钱补贴家用。但穷乡僻壤之间,要做新衣服的人并不多,迫不得已,他又到渔船上帮厨。不幸的是,在一次出海打鱼时遇上了海难,他们的船随着大风大浪漂流到了日本横滨港附近,他被日本人救护上岸,成了难民

在这个日本的港口城市中,张尚义在善良人的接济下寄居码头附近,为各国船员修补衣服、被袱维持生活。他靠着中国农民勤俭耐劳和裁缝手艺,居然转危为安,在横滨安下身来。由于他本分、诚实,做活尽心尽力,价格公道,很受各国船员、商人、渔民的信赖,收入还算可以糊口吧。

在横滨,张尚义不但看到西方人穿的衣服与中国完全不同,而且看到日本人穿的很多新式服装也与中国完全两样。出于裁缝的本能,张尚义留心观察这些异样的服装,不但简洁利索,而且穿着方便,适体、美体,看上去很潇洒美观,显然比中国传统服装好,于是这个中国裁缝心动了,产生了学做这种服装的想法。自此,他在为外国人修补衣物时,便留心观察,分析这些衣服的式样、结构、裁剪、缝纫方法,进而,他又悄悄地把这些衣服拆开,将其各个部位画成纸样,加以琢磨、研究,接着便开始试做。经过耐心试验,终于成功了。于是,中国宁波第一个做西服的裁缝诞生了!

依靠自己做裁缝的扎实功底,又靠饭里的自俭,菜里的自省,张尚义咬紧牙关,终于有了一点积累,在横滨开起了裁缝铺。由于他精工细作,价廉物美,待客诚实,生意渐渐红火起来。不久,他便办起了一家西装作坊,并且得到了顾客的认同,这大概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西装店吧?(www.xing528.com)

作为小店主的张尚义回到孙张漕村探亲,已经颇有一些衣锦还乡的意味了。他向乡亲们讲述了自己绝处逢生的经历和学做西装的全过程。他那九死一生的经历,令人感叹;而他在横滨看到、想到的一切,特别是西服的有关问题,以及自己学习、试做西服的过程和想法,又令人振奋、心热。他如实地讲,乡亲们却像听传奇故事一样听着、问着、想着、议论着,简直像滚烫的油锅里撒上了一把盐,炸开了!张尚义闯东洋的故事很快就在奉化江两岸热传开来。他让人们知道,外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他让人们感觉到要改变生存环境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他让人们意识到,不能在这一小块土地上死撑活挨,不能守株待兔,在一棵树上吊死,必须出去闯一闯!人们心动了,本未学过一点手工活的人们都想像张尚义那样走出去试一试了。张尚义成为“农民新生活之歌”的领唱者,成千上万的乡亲相继和之唱之。

尤其令大家关注的是,张尚义没有在孙张漕村安心住下来,重操旧业,种田求生,而是决定重返东洋;不但自己重回日本,而且带去了儿子有松、侄子有福。这尤其具有爆炸性,那些学过裁缝手艺和没有学过这一行的,都按捺不住,四出打听。不久,就有人行动起来,通过各种门路,探听到可靠信息之后,相继揖别故乡,奔赴上海、哈尔滨、北京,日本的横滨、神户、长崎、大阪和俄国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等城市闯世界去了。据枟浙江全省旅平同乡录枠1935年10月统计,鄞县当时在北平的同乡会314个会员中,有115人是从事服装业的。不久,就在宁波周边各地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裁缝村。因为都是从事西式服装和现代中国服装业的,又都被泛称为“红帮村”。

张尚义带着儿子有松、侄子有福回到横滨之后,便一方面筹划如何拓展自己的作坊,一方面向有松、有福传授西服的技术、裁缝工艺,让他们心无旁骛,专攻与西服有关的各种业务,从技艺到经营方略、待客之道、职业操守乃至做人规矩,全面实行高规格、严要求,不但一丝不苟,而且一针一线都求精到。工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他们就添置“洋车”(又称铁车,即缝纫机),兄弟二人分别在横滨山丁町31番和16番创立了“同义昌西服店”、“公兴昌西服店”。

日子过得飞快,春来冬去,年复一年,他们的服装店陆续扩大到百余人,做西装兼售呢绒,又在东京、神户开设分号,生意越来越兴隆。此后他又带着同村同县人和江那边的奉化人,一批接一批去日本从事西服业和现代服装业。横滨,几乎成了红帮人的第二故乡。

由于这些前贤的故事已历100多年,又在异国他乡,又没有人为他们写实录、作传记,以致有关他们的事迹,只能从他们后人的传述中以及从某些档案资料的零星记录中略知一些,很难具体备述,很多具体时间、地点、事件,也都难以详实交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