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与欲望:管理并创造自由人生

道与欲望:管理并创造自由人生

时间:2024-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道是如何相通的讨论道德不是什么在今天这个语言环境里是必要的,因为这有助于澄清一些概念,消除对古文的误读。然而,当现代物理学家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着手建立了绝对光速宇宙观以来,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恍恍惚惚的,确实有自然界的规律与之相通。作为常态之一的代表,香蕉已经不再是橙色的和球状的了,但是它却在“水果类食品”方面保持了反常态橙子的特征。

道与欲望:管理并创造自由人生

第二章 道是如何相通的

讨论道德不是什么在今天这个语言环境里是必要的,因为这有助于澄清一些概念,消除对古文的误读。但是,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在澄清了“道德”不是《辞海》里所说的“行为规范”之后,我们必须回答它到底是什么。对于道和德,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了,但还需要说得更加清楚一些。

老子》中有许多关于道的定义,例如第二十一章中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第二十五章中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就是这些定义中所使用的“惟恍惟惚”,“强字之曰道”给人一种道是说不清楚的感觉,目前流行的注释就是这样做的,将“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解释为“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将“强字之曰道”解释为“勉强叫它为道”。这样的做法使得道看上去恍恍惚惚,谁也说不清是什么样子,无法给它起名,只能勉强给一个名字。于是,老子的道在千百年来就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当现代物理学家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着手建立了绝对光速宇宙观以来,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恍恍惚惚的,确实有自然界的规律与之相通。《老子》第十四章精确地诠释了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两大基本原理,即相对论的光速恒定原理和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老子》第二十一章、第五十六章又非常准确地指出了黑洞的特性;《老子》第四章中的“象帝之先”原来是霍金用来描述宇宙之初的“虚时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则正是对宇宙大爆炸的准确描述(详细论述请参阅《道纪》第二章,本书第三部分“知礼是德”的第二章)。我们惊讶于老子是如何在两千多年以前就了解了物理学发展到距今天很近的年代才了解了的事情,以至于许多看了《道纪》第二章的朋友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怎么可能”。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偶然?如果仅仅是一处相似还可以说是偶然,如此多的相同,而且都是与《时间简史》中的那些主要原理、主要环节的相同,就不能说是偶然,而一定是必然的了。所谓必然,就一定会追寻到道的相通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万物都由道所生,它们之间尽管千差万别,都会带有创生时的信息,用遗传学的语言说,就是宇宙万物都带有道的基因。于是,无论我们从哪一个方向入手去追根寻源,都会找到那最初的、相同的基因。老子正是这样做的,通过观察人,进而追根寻源,找到了2500年后物理学家从另外一条路所找寻到的万物最初的基因信息。跨越如此漫长的时间,又使用完全不同的观察方法,走了完全不同的路而发现了完全一致的道,恰恰说明了道创生宇宙万物的真相。

既然万物都是道所创生的,那为什么如此地难以发现?既然万物都是相通的,那为什么它们看上去又是如此的不同呢?这一切都是源于道的反常特性,《老子》开篇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说的就是这个反常特性:“道是可以说清楚的,但是它违反常理”。也就是说,道创生万物时所表现的状态,在万物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了,改变成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状态,我们将这样的状态称为平常的状态。正是由于这样的状态是我们看到的、习以为常的,因此,我们会以此为中心去观察其他事物,当然也包括创造了这个平常状态的道。然而,由于经历了“道生,德畜,物形,势成”的发展过程,我们所看到的诸如宇宙空间人文环境都已经处于“势成”阶段,从这样稳定的、常态的角度去看事物诞生时的状态,那就是反常状态了。就如同我们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他们的脖子还不能支撑并不很大的脑袋,眼睛还没有睁开,无法翻身、坐起,就更不用说走路、说话,吃饭了,一切都是那样的反常。可是,就是这样的、看上去反常的状态,才是和道创生万物时距离最近的状态,才是道显现的状态。物理学原理中的光速恒定和粒子的不确定性就和我们平常所认识的自然界的事物相违背,但正是这样的反常原理才是道、才是宇宙运行的最基本原理。

道的反常特性使得我们在认识它的时候遇到了障碍,也许我们不知道一个事物所出现的反常特征是偶然现象,还是道的显现。而另一方面,道所创生的万物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又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违反了“反常态”。这样就使得由一个源头诞生的事物,也就是说拥有完全一样的“反常态”的事物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常态”。这话听上去是如此地绕口,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是站在事物发展的末梢,而不是站在本源处来讨论的。就像站在树梢的人,他将树梢的随风运动当作是“平常”状态,不同的树梢在大风刮过来的时候就会呈现完全不同的运动轨迹,而站在不同树梢上的人会对大家共同拥有的本源,也就是树根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在道创生万物的线索图中,“反常态”,也就是道显现的状态只有一个,而各个事物稳定存在的“平常态”却形形色色、各有不同。这样说也许还是不好理解,用下面这张图或许能够更好地展现其中的奥妙。

图4.3 不同的反常方式

在上图中,我们假设反常态是一个橙子,那么这样的状态所拥有的特点就是:橙色的、球状的、水果类食品。前面说过了,当事物从反常态向常态发展时,反常态的一些特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以至于我们从常态的角度来观察,那个事物的起源是“违反常理”的。就如同上图左侧的橙色的气球,它已经不是食品了,在“水果类食品”的这个特性上,作为常态的气球违反了它的本源,也就是反常态下的橙子所拥有的性质。然而,它并不是将所有的反常态特征都作了反向转换,作为常态的气球,它还保留了反常态橙子的“橙色、球状”的特征。现在,又有另外一个发展途径,也就是图中右侧的香蕉,它也是由代表本源的橙子发展而来的。同样,它也在某些方面与反常态的橙子呈相反的特征,而这次发生在形状和颜色上。作为常态之一的代表,香蕉已经不再是橙色的和球状的了,但是它却在“水果类食品”方面保持了反常态橙子的特征。就是由于这样不同的反常方式,造成了从一个本源出发的事物,在“物形,势成”的稳定的平常状态下呈现了完全不同形态。虽然,事物这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在图4.3中清楚地看到其中的脉络,但问题是我们在平常的生活状态下、使用平常的观察手段是看不到反常态的。如果我们将上面图中代表反常态、代表本源的橙子去掉。当然,各种反常方式也由于看不到本源状态使得我们无法得知,因此也应该去掉。于是,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常状态下所看到的是毫无任何关联的橙色的气球和香蕉:

图4.4 去掉橙子后,常态下的事物看不出有任何关联

如果只观察如图4.4所显示的气球和香蕉,我们可能很难断定它们是否出自同一本源。就算我们知道它们出自同一本源,我们也很难找到发现本源的线索。即使更进一步,我们又知道了从本源出发而形成的不同的事物会带有一些本源的特征,同时它们又在某个方面违反了本源的特征。就算我们知道了这些,但如果不知道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是以什么形式保留了本源的特征,又在哪个方面违反了本源的特征,还是有问题。就像如果我们不知道气球的形状和颜色,香蕉的水果属性保留了本源的特征;而气球的非食品属性,香蕉的颜色和形状违反了本源的特征,那么,根据部分违反常理的推断,我们即可以发现真实的本源:橙子,也可能找到错误的本源:香蕉状的气球。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用平常的眼光去观察天地和人文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是像上面图中所看到的气球和香蕉那样的毫无关联:

图4.5 道隐藏之后,常态下的天地与人文

天地和人文,也可以说是物质与精神,实际上都是由道而生。道就如同图4.3中的橙子一样有部分的基因显性地保留在了天地之中,而又有一些特性以相反的方式出现在常态的天地之中。同样由道而生的人文也是这样,延续了某些道的特征也违反了某些道的特征。当我们将天地与人文进行比较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如果我们清楚了道生万物的过程,了解了道会以部分延续、部分相反的方式显示在常态的万物之中,那么我们会通过万物之间的不同来发现是谁延续了道的特征,而又是谁违反了。通过这样的梳理,或许我们会发现道的真相。但是,就算我们知道这一切,还是有风险的,就如同上面那个例子,从橙色的气球和香蕉即可以推导出真实的本源:橙子,也可以推导出虚假的本源:香蕉状的气球。因此,在发现道的真相的路上一定要小心才是,否则会南辕北辙。幸运的是,霍金和老子的探索给了我们足够的信息,他们分别说出了天地与人文是在什么方面,又是以什么方式违反了反常态的道。而从我们的角度看,道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违反了天地与人文的常理的。

首先,霍金所构造的宇宙模型有生有死,老子也说明了这一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点与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宇宙不符,宇宙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恒定而长久,就连老子也说:“天长地久”,天长地久看上去像是天地的常理。但是,长久不变,永生不死不是道的特征。道虽然是跨越时空的永恒,但它是以有无转换的方式跨越的,天地宇宙作为“有”,不能跨越有无的边界,因此一定是有生有死的。然而,这种对于宇宙来说是违反常理的有生有死,对于人来说却是常理。同样,物理学家所发现的光速恒定原理、不确定性原理以及黑洞都违背自然界的常理,但他们却存在于人文环境的常态之中。上一个部分“知礼是德”所论述的礼的三种边界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用来类比的自然空间的三种边界却是反常的。物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这些在天地看来反常,而在人文看来是正常的特性正是道的特性。同样,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又会得到另外一些道的特性,理所当然,它们应该是在天地看来是正常,而在人文看来是反常的特性。《老子》中有两段话提供了珍贵的信息,首先是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www.xing528.com)

这一章在“人生曲线”的第五章有详细论述,就不在这里重复。我们所需要关注的只有第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天地不仁”正好说出了天地与人文的差异,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天地的正常状态是不仁的,但在人文领域,仁却是正常状态。那么,到底是谁延续了道的特征,而又是谁违反了“反常态”的道呢?紧跟着,老子又说“圣人不仁”,而圣人是人的“反常态”,是人得道的状态。因此,可以说道是不仁的。也就是说在仁与不仁的问题上,天地延续了道的特征,而人文却将这个特征反置了。在讨论是否延续道的特征这个问题时,有一点需要特别澄清,那就是违反道的特征与否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就像天地在常态下展现的是牛顿定律,但这些定律与道的定律相反,例如牛顿定律中的速度是相对的,而光速却是恒定的。难道我们会说光速恒定就比牛顿定律要好吗,显然不能,在研究常态的物质运动的时候,必须使用牛顿力学。因此,探究天地与人文是如何在发展中违背了道的特性完全是为了探究真相,不是为了说明哪一个好、哪一个坏。探究事物的常态是必需的,老子就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如果不了解常态的规律,就如同不了解自然界的牛顿定律,我们将会对身边的物质运动无所适从。同样,在天地与人文所展示的“不仁”与“仁”的特性上也没有谁好谁坏。人文环境中的“仁”就如同自然界中的牛顿定律,尽管它们违反了道的特性,但作为常态的规律,我们不可不知,也不可不用。

与“天地不仁”相同,《老子》第七十七章所说的“损不足以奉有余”也是这样一个人文领域中常态的规律: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之道不就像是拉弓一样吗?高的点要向下移动,低的点要向上移动(如图4.6所示):

其结果就是弓的高点会向下变低,而低点会向上变高,这就叫做“损有余而补不足”,也就是用多余的去补充不够的,这就是天之道。而人之道则不然,它只好相反,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也就是用不够的去补充多余的。如果谁能够用他多余的去弥补天下人的不足,那他一定是一位有道者。依据这样的推论,圣人做事不特意维持,做成了也不居功,不想向别人显示他有多好。

目前对这一章比较流行的解释是认为老子在感慨人情冷漠,不像天地那样公平,可以“损有余而补不足”。但是,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这一章开头老子所举的这个例子就显得有些奇怪了。老子是通过拉弓时弓的高点变低,低点变高而说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现象,例如山体滑坡雪崩,水流等等,这些现象都会造成高点变低和低点变高,使用这些例子都比用拉弓来说明要简单得多,不是吗?我们还需要画张图才能说明什么叫“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一章就会发现实际上只有这个例子是合适的。当我们拉弓的时候,弓的高点变低、低点变高,此时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反过来,如果将手放开,原来紧绷的弓弦就会恢复原位。于是,高点更高,低点更低。此时是“损不足而奉有余”。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要实行天之道,实行“损有余而补不足”,就要像拉弓一样,是需要用力的。而“损不足以奉有余”则不然,只要一松手,弓弦就回归原位,就用“不足”奉献给了“有余”。因此“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不需要用力的,因此是人之道,是如同牛顿定律一样的常态的规律。所以老子才说,如果谁能够用他多余的去弥补天下人的不足,他一定是有道之人。正因为这样的人“有道”,他才有力量去做如同天之道一样的“损有余而补不足”。虽然用“不足”来补充“有余”正好与道的特征相反,但作为人文领域的常道,我们必须了解它,就像了解牛顿力学一样。这就是人之道,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也没有什么好感慨的,就像上一节讲到的“天地不仁”一样,天地用“有余”来弥补“不足”符合道的特性,但在这一点上,人文的常态恰恰违反了这个特性,从而表现为用“不足”去补充“有余”。

图4.6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最后面的这句话“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是对前面的“天之道”的说明。如果有人能做到用多余的去补充不够的,也就是符合天之道的人,是有道之人。正因为他能够用他多余的去填充不够的,因此才不会介意他所做的事是否有所回报,因此才不会居功,不会期望获得好处,甚至不期待别人说他好。这样的人不是平常的人,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做事情是期待有好结果的,是期待有所回报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消耗了有限的时间、空间和精力,而这些有限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足”,我们做事实际上是在减少我们的“不足”。用财富系统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更加清楚了,对于每一个人,钱都是有限的,但同等数量的金钱对于每一个人的含义不一样。例如10元钱对于一个都市白领可能不算什么,而对于一个山区的孩子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都市白领花掉10元的时候可能并不在意,而山区的孩子就不会轻易地去花10元钱,而是一定要掂量一下值不值,有没有精神或物质的回报。这种期待回报的付出就不是“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10元钱对于都市白领来说是“有余”,因为他花的时候不在乎,花掉时可以是“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的。而对于一个山区的孩子来说10元钱就是“不足”。如果钱的数量上升到1000元,对于都市白领来说花起来也不能不在乎了,因此,这样数量的金钱对于都市白领来说是“不足”。但同样是1000元,对于演艺明星就不算什么了,他们花1000元不会在乎,这样数量的金钱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余”。如此这般的推理还可以一直进行下去,但是,到此处已经够我们用了。现在来看,10元钱对于都市白领来说是“有余”,他们会将这样的“有余”拿出来去补充山区孩子的“不足”吗?当然会。但问题是,当他们做这样的事情时需要“用力”,就像拉弓需要用力一样。他们必须要找到需要补充的孩子,或是有一个捐助的机会,这个机会也是社会的“用力”所致。没有这些力的推动,他们的“有余”是无法到达山区孩子的手里,是无法弥补“不足”的。于是,大部分的情况是,他们手中的“有余”——10元钱被随意地花掉了,补给了比他们更“有余”的商家,因为这不需要用力。《老子》第七十七章的最后所说的是圣人做任何事都是“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的,做任何程度的事情所付出的努力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有余”,他们又有足够的力量将他们的“有余”补充给“不足”。显然,这不是常态的人,因此“损有余而补不足”也不是常态的人之道。圣人具有反常态的道的所有特性,就如同自然界中的黑洞,同样拥有了反常态的道的所有特征。

以上几段,我们分析了天地和人文是以怎样的方式保持了道的特征,而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违反了道的特征。在总结了上述的这些分析之后,就可以得出天地、人文与道之间的关系:

图4.7 天地、人文与道的关系

上面这张图使得我们找到了“橙子”,于是,“橙色的气球”和“香蕉”之间也不再是毫无关联的了。天地与人文在这张图中展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虽然,仅仅从常态来观察,它们是那样的不同,但通过反常态的道的联系,它们就完全相通了。就像我在《道纪》第三章中所写的:“宇宙具备人的表情,宇宙在道的层面与人相通”。原来只有追寻到反常态的道,我们才会找到天地(或是宇宙)是如何与人相通的,只有追寻到本源的道,才知道天人是以怎么样的方式合一的。

正是由于这样的相通,老子才能在2500多年以前通过观察人,进而及地、及天、及道,从而了解了自然,从而了解了今天由物理学家通过现代科学仪器以及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积累所认识到的宇宙的起源。而更加令人欣慰的是“物理学家的介入使我们有机会沿着与老子相反的道路去探索自然之道”;“通过霍金,我们可以从天入手反过来去了解人”(《道纪》第四章)。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我一直使用着这样的思考方式,借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来了解人文规律。《玄德》的前三个部分有许多与物理学的类比,例如用相对论中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来类比人的欲望;用黑洞、光速恒定、不确定性原理所规定的三种宇宙边界来类比人文空间——礼的边界。也许有人会因此而推断我们可以借用一切自然的原理来解释人文,现在,这个问题可以澄清了。由于天地与人文都是由道而生,但走了不同的发展途径,它们在违反“反常态”的道的特性上具有不同的反常方式。因此,在借用天地运转的常态规律时一定要采用那些与人文完全相反的,就如同老子所发现的“不仁”和“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是相同的类比则可能会有问题,例如牛顿力学就不能随便拿来研究人文规律,就像我们不能随便将“橙色的气球”拿来研究“香蕉”一样。然而,自然界的那些研究反常态的理论,例如相对论、量子力学,黑洞理论就可以拿来类比,因为那已经是道的特征了,而这些特征又恰恰反映在人文领域的常态之中。

了解常态的规律对于我们是至关重要的,就像是在自然学科的应用中必须要使用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否则就会是“不知常,妄作凶”。对于人文规律也是一样,不能因为“仁”、“损不足而奉有余”这样的常态规律与道的规律恰恰相反就摒弃它,不了解这些“常”,轻举妄动一样会引来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