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德不是行为规范
讨论道德首先要面临当前社会上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老子》和《论语》里的“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没有“道德”这个词。查《辞源》可以知道这个词的出处,《辞源》里是这样写的:
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出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礼·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注:“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称。”
今指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
《辞源》中提供了“道德”这个词最早的两个出处,他们都比老子和孔子时代晚,是战国时期的著作。首先是《韩非子·五蠹》中说上古的时候人们相互竞技、比较的是道德,在这里没有解释什么是道德,也看不到这个“道德”是一个组合词还是“道”与“德”合在一起并列使用的。另一个来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的《礼记·曲礼上》中的“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很明显,这里的“道德”不是一个组合词,而是合在一起并列使用的。从这句话的注“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称”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这个注出自汉朝郑玄所注、唐朝孔颖达作疏的《礼记正义》。显然,《辞源》的编纂者知道“道德”这个词在先秦甚至更晚都不是一个组合词,这才在追述了词的来源之后特意注上了今天的含义,于是,也就有了“今指……”一段。通常《辞源》是不讲词的含义的,而在这个词上所做的特殊处理正好说明了“道德”这个词以组合词的形式出现,并完全背离原来“道”和“德”的意思可能只是近代的事。
从郑玄的注将“道”和“德”解释为“通物之名,得理之称”到今天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成为“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我们已经看不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了。所谓意识形态就是一个时期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思想的某种共识,一个人的认识可以说是一家之言,而很多人的认识就成为某种形态。因此,意识形态是我们在上一个部分中所介绍的礼的动态边界中三个参数之一的“和”。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准则”看着也很眼熟,这恰恰是我们在上一个部分中所讨论的“礼”。毕竟《辞源》不是以解释词的含义为主的,查一查《辞海》,今天我们所使用的“道德”这个词的含义就很清楚了: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道德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永恒不变的,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
《辞海》说得很清楚,“道德”是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里所说的规范“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正是我们在上部分所讨论的礼的动态边界和礼的恒定边界。而“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又恰恰是不同时代礼的形成过程。这段解释的最后所说的“永恒不变的,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显然与老子所强调先天地而生、跨越生死之永恒的道完全不一致。而《辞海》中所描绘的“道德”那种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特征则完全符合“礼”的特点。
可以想象的是,当历史发展到距今天很近的某个时代,人们开始用“道德”这个词来描述老子、孔子所说的“礼”。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习惯将一些越礼的行为说成是道德的缺失,说成是缺德。当然,给某个事物起什么名字并不是问题,主要大家接受、知道它的含义、不会造成误会就好。如果将老子、孔子所说的“礼”改名为“道德”也是这样,只要它符合起名字的规则就行。但问题是,用“道德”来取代“礼”恰恰能带来误会,而且是很大的误会。尽管人们将“道”和“德”组合起来使用成为一个新的词汇,它完全可以用于代表新的内容,就像现在一样,我们用“道德”代表本来应该是“礼”来代表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可是,人们很难将“道”和“德”的原始意思忘掉。什么是“道”和“德”的原始意思呢?郑玄的注就比较接近原意,难怪《辞源》会将这个注放入其中:“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称”。从《道纪》开始就一直在讨论道,而本文的前三个部分也一直在涉及“道”与“德”,我们已经可以说出一些它们的含义了。道是万物的本源,是创生万物的力量,同时又存于万物之中;而德是一个容器,用来蓄积道。有了这样的理解背景,在来看现在所使用的“道德”这个词就有问题了。由于“礼”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触犯了这些规范被视为越礼。如果我们用“道德”这个词来代替“礼”,当有人触犯公认的行为规范的时候会被称之为“缺德”。然而,同样是一个行为,用“越礼”来描述则很准确,因为这个人就是超越了他应该遵守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就是一个超越的行为。而“缺德”就很有问题了,因为触犯公认的行为规范与“缺”什么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这个“缺”字与“德”的本意有关,因为德需要道的蓄积来进行积累,老子就说积累德要越早开始越好,“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才会有“缺”的说法。如果仅仅是触犯了某种规范、某种共识,就像现在《辞海》中对“道德”的解释那样,就不该使用“缺”,也就是说“越X”或“触犯X”则更加准确。况且,当一个人有触犯公认的行为规范的行为,如果批评他越礼,还给人以反思改过的机会。对于礼,也许他今天不了解,通过这次的越礼,明天就了解了。但是,如果我们上来就说这个人“缺德”,则没有人会欣然接受并反思,因为,德不是一天、两天就积累起来的。指责一个人“缺德”无疑是将这个人到目前为止的人生都给否定了,又有谁会接受这样的指责呢?其结果肯定是将争吵升级。但是,为什么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个左右为难的状态呢?明明是违犯了公共道德,却不能说公德缺失或“缺德”,非要说“越礼”,原因就是不应该使用“道德”这个词来代表“社会意识形态”,来代表社会中“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应该用它原本的词,也就是“礼”来代表这些内容。
说到这里,不禁使我们想追问一下,到底是从谁开始,到底是从何时开始,“道德”就脱离了原来的“通物之名,得理之称”的含义,而悄悄占据了原本“礼”所占据的位置?是谁使得我们今天在学习祖先的“道”的时候会被这种词汇含义的变迁所困扰?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要通读自《韩非子》和《礼记》以来的所有思想类著作,看一看到底是从谁开始作了这样的改变,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求助专家帮忙。《辞源》以追溯词的本源为己任,任何词汇只要翻开它就能找到它最初的来历,但是,面对“道德”这个词,《辞源》也无能为力了,只是在“道”和“德”并列使用的来历之外单独给出了“道德”作为组合词在今天所代表的含义。看来,专家也不知道是谁做了这样的改变。尽管如此,《辞源》的这种违反自身规律的注释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那就是,在古代文献中找不到“道德”作为组合词使用的出处,看来使用“道德”代替了原本“礼”所具备的含义可能只是近代的事。
近代中国在文字方面所发生的大事件莫过于白话运动,而在这样的运动中,大量的西方著作通过白话后的汉语翻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因此,很有可能,用“道德”来代表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从西方语言那里来的。也就是说,在当初,那些最早的将西方人文著作介绍到中国来的翻译者将西方语言中的“社会行为规范”翻译成了“道德”,进而影响至今。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查一查英语词典就可以了。我先查了《汉英词典》中的“道德”,这里面给出了两个英文词,一个是ethic;另一个是moral。当然,词典里通常还会给出更多的词,但其他的都与moral有关。要搞清楚这两个英文词的含义,当然不能再查《英汉词典》了,因为,它会告诉我这两个词的汉语意思是“道德”,或是“伦理”。所以,一定要查《双解词典》,看一看英文自己的解释是什么。在ethic的条目里,英语的解释是“system of moral principle”,“rule of conduct”。看来,这个词也与moral有关。第一个引号中的解释是:moral原则系统;第二个引号中的解释是:行为准则。虽然,我们还没有去查moral,但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原则、准则这样的字眼,这同我们目前所使用的“道德”所表达的内容一致,但与老子、孔子所说的“道”和“德”不一致。如果谈到行为规范、准则,《老子》、《论语》里都采用的是“礼”。从ethic这个词的解释看,今天“道德”这个词所代表的意思来源于西语的可能性很大。再让我们查一查moral这个词,几乎所有有关“道德”的词汇都指向它。在moral的条目里有这样的解释:“concerning principles of right and wrong behaviour”(有关对与错行为的准则)。而它的衍生词morality的解释是:“principles of good behaviour”(好的行为准则)。尽管还有许多解释,但都很类似,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与moral相关的词都和principles(原则、准则),behaviour(行为)有关。而在中国古思想中,规范人的行为准则的概念是“礼”。可见,将moral翻译为“礼”才对,而不是“道德”。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追问还要继续下去,既然在中西语言交汇的时候“道德”这个词占据了“礼”原本应有的位置,那么,现在汉语中的“礼”翻译成英文又代表什么呢?《汉英词典》给出了三个对应的词,第一个是: ceremony,这个词很常用,它代表各式各样的仪式,这样的含义在汉语里有对应的词,那就是:礼仪。第二个对应的词是:courtesy,这个词意思是符合规范的行为,这样的含义在汉语里也有对应的词,那就是:礼节。最后一个词是:gift,这个词再熟悉不过了,是:礼物。可见,正是由于“道德”占用了“礼”所应有的位置,使得中文中的“礼”在西文看来只是礼的一些衍生概念,是与人的行为规范相关的一些外在的形式,而这些概念在中文里原本应该由“礼X”来表示的。错误地使用了“道德”来代表“人的行为规范”这个原本“礼”应该代表的意思不仅仅造成了“礼”这个词被狭义了,更加令人头痛的是,“德”的含义也跟着改变了。如果继续查《汉英词典》就会发现,“德”也被翻译为moral,这么一来麻烦就大了。如果说“道德”还是一个组合词,还是一个新创造的词汇,用来代表新的意思或许还说得过去。而“德”是一个自两千多年以前,甚至更早就已经出现的词,它原本的意思是“道的蓄积”、是“得理之称”,现在通过西方语言的冲击,它变成了“行为规范”。这样一来,在我们学习中国古文化的时候就遇到前所未有的麻烦,在今天说起“德”的时候就遇到了极大的混淆。我们不知道,原来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重建道德规范”;原来“以德治国”就是孔子所说的“治国以礼”,更令人震惊的是,我们的学校时时刻刻对学生们强调的“德育”原来就是“礼教”!
另外,“缺德”的说法也不准确,如果继续查字典来确认一下“缺德”的含义就会发现,与它对应的英语词是:wicked,而通过《双语词典》可以看到wicked的意思是:morally bad。bad是坏的意思,将“缺德”译为“moral坏了”显然没有表现出“缺”的意思。对于形容词,它可以形容某个事物,但不一定能形容另一个事物。对于可以积蓄的、具有流动性的东西就不能说“好”还是“坏”,而是说“多”还是“少”,“足”或是“缺”。例如,钱就是具备这样特点的东西,钱本身没有“好”与“坏”,如果手中的钞票坏了,到银行就可以换一张新的,原因是这张钞票所代表的价值没有坏。对于钱可以说“多”和“少”,“足”和“缺”,但说“好”与“坏”就不成立了。同样,“德”也具备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才会说“缺德”,可是,当这样的、不能用“好”与“坏”来形容的“德”译成英语后就变成了“moral坏了”。可见,将moral翻译为“德”是不对的,应该翻译为“礼”。“礼”是人文空间,它是可以用“好”、“坏”来形容的,《论语》第十七章中宰我和孔子讨论三年之丧的问题时就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可见,那个混淆了视听的moral应该翻译成“礼”才对。
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个今天我们在《辞海》里看到的关于“道德”的解释的确来源于西方语言,而不是从古文的“道”和“德”中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是当年的翻译者在最初遇到英文的时候将“道德”分配给了moral。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而这个错误使得我们在今天学习老子、孔子的思想时遇到了很多麻烦。虽然我们很难找出第一个这样做的人,但是,历史的发展可以给我们这样的线索,将“道德”分配给了moral的很可能是日本人。由于日本先于我们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工程,在这样的学习中首当其冲面临翻译西方学术著作这样的问题,而当时的日本使用汉字已经有很多年,在没有和中国学者交流的情况下,他们创造出了许多汉语词汇,例如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理论、哲学、原则等等,用来介绍西方文化。在这样大规模的创造中,可以想象“道德”也是其中的一个。而当我们的国家在一片战火中开始向西方学习的时候,日本人的创造就被不假思索地拿来,一直使用至今。
面对这样的局面,应该做一些改变以消除现代汉语同古汉语之间的差异以便我们可以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将词典中“道德”和“德”的含义改变为它本来的面目,也就是“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称。”而将现今词典中有关“道德”或“德”的解释“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送回给它原有的主人“礼”,当然,对待所有翻译著作都需要将moral以及它的衍生词翻译为“礼”。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如下的结果:
以德治国→以礼治国
德育→礼教
道德楷模→守礼模范
遵守公共道德→约之以礼
重建道德→复礼
道德败坏→礼崩乐坏
道德的底线→礼的边界
良好道德风气→礼乐之乡
不道德→非礼
同样,对于所有的翻译作品也要做这样的更换,包括“道德”和“伦理”,由于都来源于moral而应当翻译为“礼”:
休谟所著的《道德原则研究》应该翻译为《礼之规则探讨》(www.xing528.com)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应该翻译为《尼各马可礼学》
叔本华的《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应该是《礼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赫尔穆特·施密特所著《全球化与道德重建》则是《全球化与复礼》
经过这样的改造我们会发现,今天的我们和老子、孔子之间,西方的哲学著作与中国古文明之间就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也许,你会说,这样做太麻烦了,从小就学会的词现在要改变它的含义实在有些不习惯。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认可我们现在所用的词汇的含义,也就是将错就错,但需要将古籍中的“道”、“德”、“礼”按照现在的含义修改过来以保持一致。古汉语中“礼”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人与人、人与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这个含义在今天被说成是“道德”;而另一个含义是“礼仪、礼节、礼物”等等,这个含义在今天还被称作是“礼”。因此,有必要将《老子》、《论语》里表达第一个意思的“礼”都改写为“道德”。如此一来,古文献中的“道”和“德”也需要更改以避免混淆。我们可以用A来代替“道”,用B来代替“德”。于是老子的《道德经》就变成了《AB经》,子思的《礼记》就变成了《道德记》。书名的改变也许还不太直观,我们找一些段落,来看一看更改后的效果:
故失A而后B,失B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道德,夫道德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有道德者也。”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B,齐之以道德,有耻且格。
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道德,亦可以弗畔矣夫。”
为国以道德
上好道德,则民莫敢不敬;
子曰:“上好道德,则民易使也。”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道德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道德,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特别是《论语》第十二章中的第一段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更改后的效果。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向孔子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重建道德就是仁。一旦道德被重建了,天下就归仁了。要做到这一点,只能从自身做起,无法要求别人。”颜渊又问:“请问具体的做法是什么。”子曰:“不道德的不要看,不道德的不要听,不道德的不要说,不道德的不要做。”颜渊曰:“我虽然不很聪明,但已经知道如何去做了。”看到这里,不仅颜渊知道如何去做,我们也知道如何去做了。这就是将古今词汇的含义统一所带来的效果,这样改也可以使我们了解老子、孔子在说什么。
虽然我们可以更改古文以适应我们的习惯,但是为了我们自己方便就将错就错地改变祖先的文字实在有些不敬。因此,还是前一个方案好一些,就是将现在使用的具备“行为规范”含义的“道德”、“德”都改称为“礼”。毕竟这些文字都是近代的、是翻译的,也就是说在面临跨越千年的古文献时,这些文字是完全可以更改的。而在这里需要再次说明是:道德不是行为规范,礼才是行为规范!
说明了道德不是行为规范之后,还有一个小问题需要查清。前面提到了,moral的衍生词morality的解释是:“principles of good behaviour”(好的行为准则)。从这里可以看到,moral以及它的衍生词除了具有行为规范的含义之外还有“好的行为”、“美的行为”的含义。休谟所著的《morals原则研究》中就提到了moral所具备的这些含义:
对于morality(翻译为德性),他们说,它属于可亲的东西,而恶行属于可恶的东西。
从上述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以moral为中心的词汇中带有某种“可亲的”性质,所谓“可亲的”是人们认为好的、美的行为。当把这样的词翻译为中文的“道德”之后,“道德”与“德”也就逐渐带有了“好的行为”、“美的行为”的含义。但是,“好的行为”在古汉语中有对应的词,那就是“善”;同样“美的行为”在古汉语中也有对应的词,那就是“美”。而更加容易造成混淆的是“善”和“美”都不是“德”,当然,就更加不是“道”。《老子》开篇讲完道的特点之后,紧跟着的第二章就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恶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不善的存在”,老子说得很清楚,美和善都是相对的概念,都依赖与相反的概念对比而存在。这样的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靠自己的反面而存在的东西不是道。接下来老子列举了许多相对而生的概念,像“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面对这些相对的事物,圣人应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跟着这些相对的事物去判断谁对谁错,谁好谁坏不是圣人的所为,也就是说不是“道”的所为。显然,英文里的moral并不是这样的,它是“concerning principles of right and wrong behaviour”(对与错行为的准则),它是“principles of good behaviour”(好的行为准则)。因此,moral系列的词汇应当被翻译为“礼”,而它的某些衍生词应该被翻译为“善”,或是“美”,而不是现在我们使用的“道德”。
在做了如上的澄清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道德不是行为规范,同样道德也不是善、不是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