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玄德:实现自由人生的欲望管理

玄德:实现自由人生的欲望管理

时间:2024-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动态的边界——信是基础了解了礼的动态边界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清楚在面对这样的边界时如何使用它,如何使得自己不会因为触碰这样的边界而越礼。虽然在礼的动态边界公式中有三个参数可调,但随意调高不信任程度是危险的。鱼被困于陆地,处于将死状态是“相濡以沫”的前提条件。在礼的动态边界公式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固然可以远离边界,但这不是一个长久的方法,在“

玄德:实现自由人生的欲望管理

第七章 动态的边界——信是基础

了解了礼的动态边界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清楚在面对这样的边界时如何使用它,如何使得自己不会因为触碰这样的边界而越礼。比较安全的方法是远离边界,一个总在边界上行走的人很难保证自己不会去触碰边界。根据“和×不信×距离>=礼常数”的边界公式,只要调大三个参数的值就可以使得我们远离边界了。但是,在三个参数之中,将哪一个调大最好呢?还是将三个参数都调大呢?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度是不能调大的。《论语》中孔子说得明白: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第一段出自《论语》第二章。孔子说:“人要是没有了信,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像是车失去了轴而无法行走。”在这里孔子说得很清楚,人不能没有信,没有了轴的车就不能算是车,用这个类比,没有了信的人也就不能算是人。这里所提到的信不仅是被人相信,还包括相信他人,总的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第二段出自《论语》第十二章。子贡向孔子问如何为政,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军队和信任就可以了。”子贡再问:“如果这三个不能同时保留,去掉哪一个呢?”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再问:“如果剩下的两个不能同时保留,去掉哪一个呢”?孔子说:“去掉粮食,人总会死,但是人无信就无法立足。”同样这里的信也是包括了被人信任和信任他人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通过这两段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不能没有信,失去了信的系统一定会崩溃,失信的人也无法在社会立足。因此,在礼的动态边界公式中,应该使得“不信”这个参数越小越好。信是礼的动态边界的基础,维持一定的信,才能使得人有立足之地。虽然在礼的动态边界公式中有三个参数可调,但随意调高不信任程度是危险的。当然,在某种情况下,人会面临与没有共识的人同处一室,此时不信任程度会自然上升,在我们了解了礼的动态边界特点之后就知道了,应该迅速结束这种局面,能离开应该迅速离开。

在信不能随意降低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调大“和”与“距离”这两个参数。但是,这两个参数又选择哪一个调大最好呢?感觉应该是“和”,可庄子的一句话将这个问题变复杂了。下面这段引自《庄子·大宗师》: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了陆地上,相互为对方吹湿气,相互用自己口沫滋润对方,与其这样,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因此,与其赞美尧而非议桀,到不如在大道之中彼此相忘。

这一段中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非常著名。但庄子最后想说的是“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关于鱼“相濡以沫”的故事只是为后面的结论所作的比喻。在这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和”与“距离”两个参数中庄子倾向于调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赞美尧而非议桀”显然是说人们在某个问题上所得到共识,这样的共识的取得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有反对意见就会引发讨论、甚至争论,最后,大家得到了尧是好的君主,而桀是坏的君主的共识。然而庄子觉得为达到某种共识而做出如此多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不如大家忘掉这些争论,在大道之中自由地徜徉。庄子所推崇的“两忘而化其道”显然是要增加人与人的距离。为了说明增加距离比增加共识更好,庄子才举了前面的例子。在干涸的河床上,即将要死的鱼们为了延长生命互相为对方吹湿气,吐口唾沫,此时的鱼有着高度的共识,但是这样的情景又哪里比得上大家自由自在地在江湖里。虽然彼此相忘,谁也不认识谁,但逍遥的生活好过大家彼此相依而共渡难关。通过鱼“相濡以沫”的比喻,庄子得出了与其追求“誉尧而非桀”的共识,不如大家相互远离、彼此相忘。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如今很流行,大家喜欢用这句话来说明保持彼此距离的好处和重要性。这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句,用数学语言是个不等式,也就是:

不等式1: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

从上面那个不等式,庄子推出了第二个不等式:

不等式2:誉尧而非桀<两忘而化其道

也可以写成:增加共识<增加距离

虽然不等式1很容易理解,几乎没有人质疑它的准确性,但是,不太引人注意的是这个不等式里含有另外一个不等式。现在,我们经常引用这句话,但很少有人引用全,在“相濡以沫”之前的“泉涸,鱼相与处于陆”其实是“相濡以沫”的前提条件,只有当鱼被困于陆地,才会通过用“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为对方提供水汽来渡过难关。鱼被困于陆地,处于将死状态是“相濡以沫”的前提条件。然而这个前提条件在不等式的另一侧是不存在的,鱼彼此“相忘”,自由徜徉的前提条件是有着广阔的江湖。因此,在不等式“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之中隐含着“将死时刻的环境不如正常的生存环境”的不等式。在数学中我们知道这样的事实:

如果:AX<BY

而同时:A<B(www.xing528.com)

我们能从以上两个公式推导出“X<Y”吗?显然不能,X可能小于Y,也可能等于Y,甚至可能大于Y。现在,我们可以将A、B和X、Y带入到前面的不等式1之中:

A=将死的时刻

B=正常的生存环境

X=相濡以沫(即共识)

Y=彼此相忘(即保持距离)

那么不等式1: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其实就是就是:

AX<BY

将死时刻的相濡以沫<正常的生存环境下的彼此相忘

而这个不等式里含有另一个不等式:

A<B

将死时刻<正常的生存环境

根据数学规则,我们无法通过这两个不等式确定X和Y的大小关系,也就无法确定相濡以沫和彼此相忘的大小关系,也就无法确定共识与保持距离谁好谁坏。因此想通过不等式1(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而推导出不等式2(誉尧而非桀<两忘而化其道)或是(增加共识<增加距离)是不成立的。如果我们将不等式两侧的条件等同起来,都是正常的生存环境,然后我们问:

正常生存环境下的相知相助?正常生存环境下的彼此相忘

在同样的条件下,是相知相助好呢,还是彼此相忘好呢?是增加共识好呢?还是增加距离好呢?这样的对比之下,问号所代表的恐怕是“大于号”。

在礼的动态边界公式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固然可以远离边界,但这不是一个长久的方法,在“人之本性”部分我们就讨论过,“需要社会”是人的本性之一,正是这条本性演化成了人的系统图中的“礼旋钮”。加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就是隐居,这样做暂时还可以,就像孔子说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是不能永远离开人群,这违背人的本性。

看来在礼的动态边界公式“和×不信×距离>=礼常数”的三个参数中,调整“和”是最好的。相比其他两个参数,将“和”调大,将共识提高是最为理想的选择。《论语》中恰恰就有这样一句话“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现在大多被翻译为:“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和谐为重”。这样的解释将礼当做了和谐的手段,认为礼是为了“和”而服务的。然而,这样的解释没有反映“贵”的含义。所谓贵是对比而言的,有贱才有贵。我们经常是这样使用“贵”的:在商店里,我们说这东西很贵,那是同其他的商品比较得来的;在讨论方案时,我们会说,这个方案要好一些,那是同其他方案比较而来的。如果将“礼之用,和为贵”解释为“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和谐为重”,那它是同什么比较得来的呢?似乎是同“不和谐”比较而得来的。但是这不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说一个东西贵贱与否,说一个方案好坏与否,一定有其他东西、其他方案存在才行。现在,面对礼的动态边界公式,有三个参数摆在我们面前,当被问到调整哪一个参数最好的时候,很自然,我们会说:“在礼的动态边界的使用中,调整‘和’是最好的。”原来,这才是“礼之用,和为贵”。当看到这样奇妙的结果时,实在要由心底发出由衷的感慨:祖先给我们留下的道理原来是这样的美!然而,我们却不是第一个赞美者,早我们两千多年,孔子的学生有子就已经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第一章)

显然,“礼之用,和为贵”不是有子最先说出的,因为他也发出了和我们一样的赞叹:“先王之道斯为美”。而在这之后,有子提出了在“礼”中使用“和”所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是指当我们认识到礼的动态边界中参数“和”的重要性之后,听任“和”的大小而不去管它显然是不行的。应该尽量使“和”的值变大,也就是使得共识变大,只有这样才能给降低不信任度,也就是给人与人之间增加相互的信任提供可能。同样,只有使得共识变大,才能给人与人的相互接近提供可能。由于“礼常数”的存在,“和”的大小直接制约着另外两个参数的大小。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了解了“和”的重要性,就一味地追求“和”也是不对的。重要的是“礼”而不是“和”,“和”只是礼的动态边界中的参数之一。因此,在强调“和”的时候,一定要时刻从礼的动态边界的角度来观察“和”,这就是“以礼节之”。如果实在无法到达共识,不能为“和”而“和”,一味迁就,应该知道,礼的这个动态边界中还有两个参数可调。“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在缺少共识的情况下增加距离。而孔子在看到宰予白天睡大觉时所说的:我以前是听其言而信其行,但从宰予这里就改成听其言观其行了。孔子在这里就是被迫调大了不信任程度。因此,在礼的动态边界上调整“和”,也就是增加人与人之间共识的时候,不能“知和而和”,而是“知礼而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