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性与道:揭示《论语》的五项人之本性及人生的稳态

人性与道:揭示《论语》的五项人之本性及人生的稳态

时间:2024-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二章人性与道通过以上章节的讨论,在这一部分开始时列举的《论语》中的五个“吾未见”所表达的五项人之本性已经较为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具有欲望·包含无为·倾向无为·自成逻辑·需要社会在分别讨论这几项人性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无法回避地会涉及道。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子》第二十三章会将人生定义为三种稳态,在“人生曲线”部分的第八章对这三种稳态有所论述,在“道”与“德”之外,“失道”也是人生的稳态之一。

人性与道:揭示《论语》的五项人之本性及人生的稳态

第十二章 人性与道

通过以上章节的讨论,在这一部分开始时列举的《论语》中的五个“吾未见”所表达的五项人之本性已经较为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具有欲望

·包含无为

·倾向无为

·自成逻辑

·需要社会

在分别讨论这几项人性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无法回避地会涉及道。道与人性如此紧密的关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详细的讨论之后,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了。

首先,人性由道所生。人人都具备的欲望,不仅和存储道的德共同具有容器的特点,而且还共同具备填充物可以用来建造新的容器的特性;人性中所包含的“无为”正是道的最基本的特征;人性倾向“无为”是“无为”的道可以“无不为”体现;道从创生天地万物开始就遵循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逻辑规律;道所创造的时空具备有限性,这种有限的时空缔造了人对社会的必然需求。

然而,由道而生的人性并不一定会永远保有道,因为道是流动的。在人生与道渐行渐远的路上,失去了道的人性还是以上述五种方式存在着。更有意思的是,失去了道的人性会走向道的反面。欲望的特效药是“无名之朴”,就是道,当道被隐藏了以后,欲望就失去了制约的因素而无限制地膨胀。人性中所包含的无为以“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仁”的“为之而无以为”中的“为之”,就是寻找正确的标准,如果这里的“为之”所提供的标准不符合道,那么包含无为的人性将自动走向道的反面。人性之中倾向无为的特点也是一样,如果有如同欲望这样自动变大的“恶性无为”的存在,这一项人性就会引导人走向道的反方向。在以上几项人性都失去了道的控制,走上了与道背离的路之后,自成逻辑会使这样的路在自己看来非常合理。最后一项人性更是如此,社会对人的帮助是使人能够在自己无法找寻道的时候可以通过对社会的认识而发现道。社会由很多人组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疆界都是认识道的良好素材,了解社会中的礼,就是了解人文空间中的边界,就是“知止”,“知止”的结果就是获得了对道的认识。但是,如果这个社会失去了道,也就是背离了绝对光速宇宙观,那么,人对社会需求这样的人性也会将人引入岔路。

综上所述,人性由道而生,人生的早期是道显现的时期,“人之初,性本道”。但是,当人性失去了道,它会引导人走向道的反面。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子》第二十三章会将人生定义为三种稳态,在“人生曲线”部分的第八章对这三种稳态有所论述,在“道”与“德”之外,“失道”也是人生的稳态之一。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可以着手将人性与道的关系梳理清楚了。

1.“欲望”是人性中的核心

在我们总结的五项人性之中,欲望就像物质的质量一样,人人都有,它是人性中的核心。但欲望只是人的容器之一,人还有一个容器,就是“德”:

图2.7 两个容器

欲望和德同为容器,同样具有填充物可以转换为新的容器的特点。它们的区别是欲望的填充物转换为新的欲望是自动进行的,因此欲望是“无为变大”的。而德的填充物道转换为更大的德却不是自动进行的,它需要通过学习来完成,因此,德这个容器是“有为变大”的。

2.“倾向无为”的作用

上述两个容器的存在使得“倾向无为”这一项人性在填充容器时会倾向欲望而忽略德。于是,这一项人性对欲望就起着加强作用。与此同时,对德的忽略就对德的变大起到了制约作用:

图2.8 倾向无为的作用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到,“倾向无为”对欲望起着加强作用,而同时制约了德的发展。对于欲望这个容器,也不是没有制约,德中的“无名之朴”恰恰是制约欲望的唯一特效药。因此,德就是欲望的制约方。然而,如果德没有加强的因素存在,就会被“倾向无为”的人性压制而无法变大,也就无法制约欲望了。加强德的方法是学习,通过对礼的认识,通过用道纪的方法学习,可以加强道的蓄积,增大德的尺寸。同时,无为变大的欲望由于毫无止境的增长会向人提出质疑,试图寻找这种没有极限的增长的合理性。上面这张图就反映两个容器之间的加强和制约因素,在这样的模型下,另外几项人性会主导人这个系统走向“道”、“德”、“失”三种稳态。

3.“包含无为”与“道循环”

人性中所包含的“无为”会以仁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之而无以为”的仁之中的“无以为”会使得学习成为自动的行为,也就是“志于学”。因此,人性中所包含的这个“无以为”会给学习提供源泉。而学习又是德的加强因素,德被加强了,也就是道蓄积多了,又使得人性中的“无为”得以放大。如此下去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道蓄积的良性循环,道会越蓄积越多,德也会越来越大:

图2.9 “道循环”的中间状态

上图表现了“道”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之本性中的“包含无为”起了主要作用。其实,在学习道的过程中另外几项人性也会起到作用,例如,逻辑性可以帮助我们将所学的内容“一以贯之”;人对社会的需求会使得我们“知礼”。但是在“道循环”中,“仁”所包含的无为使得学习成为自动的,无为的过程,这才是可以源源不断给德提供变大加强的最重要的因素。虽然德的制约因素还在,但由于“道循环”的建立,德对欲望的制约得以加强,欲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向外寻求合理性的需求也就不那么大了。“道”循环由人性中的无为加强了学习,学习可以加强德,从而使其变大,增大的德会导致更多的无为。这是一个包含了“德容器”的正反馈循环,因此,上图只是“道循环”过程中的一个中间过程。(www.xing528.com)

由于德一直由于学习在增大,而对德的制约因素并没有增加,因此德会一直增加下去,直到德大到一定程度,而进入到自动蓄积的“上德”:

图2.10 “道”稳态

图2.10表现了当德蓄积为“上德”以后的情形。“上德不德”,此时的德已经可以自动蓄积,也就是说自动将道蓄积进来,并将蓄积满的德当作建造更大的德的材料,这样的过程是自动进行的。此时,德这个容器也和欲望一样,是无为变大的。于是,“倾向无为”的人性就不会再成为德的制约因素,而成为德的加强因素。失去了制约方,而又有源源不断加强因素的德会快速蓄积至玄德,达到有无不断变换的状态。此时,“德容器”已经没有固定的尺寸,它体现了道的运动性。由于德的增加,制约欲望的力量也在增加。虽然“倾向无为”的人性还在为欲望提供支持,欲望虽然还是无为变大,但由于制约因素太大而使它被压制到最小。由此,“道”循环会使得系统在“德容器”进入自动蓄积后达到稳定,在这个状态中,道是显性的,道的蓄积是主动的、是自动的。“包含无为”的人性已经不再体现为“仁”,而是体现为“道”,用于增强德的“学习单元”也在这个稳态中消失了。德已经变为可以自动蓄积的“上德”乃至“玄德”,有无不断变换的容器不再有任何固定的尺寸和形状,“上德”乃至“玄德”已经完全不再显示德的特征,而显示道的特点。因此这样的稳态是“道”稳态。《老子》第二十三章中“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所说的正是这个“道”稳态。道之所以“乐得之”,是由于正反馈环会将系统推向道显现的状态。

虽然在最终的“道”稳态中,“包含无为”的人性已经从“仁”变为了“道”,学习也在这个稳态中消失了。但是,它们却是达到这个稳态所必需的中间步骤,是“道”循环还没有稳定时的关键环节。由此,我们或许可以体会到为什么在《论语》里会用很大篇幅来讨论仁和学习了。

4.“自成逻辑”与“失循环”

看过了“道”循环,我们可以看一看“失道”的稳态是如何形成的。在欲望这个容器自动变化的过程中,那种没有止境的感觉会使人感到困惑,因此会提出欲望这样的自动增大到底应该如何收场,它的合理性在哪里。如果这样的质询遇到了人的本性之一“自成逻辑”,则会发生像“道循环”一样的正反馈。不过这次不是道增加的正反馈,而是欲望增加的正反馈。如图所示:

图2.11 “失”循环的中间状态

对欲望增加的合理性质询找到了“自成逻辑”,自然会自己说服自己,自己以为这样的增加很合理,并支持继续其增加下去。于是“自成逻辑”会成为欲望的又一个加强因素。“自成逻辑”由于形成了内循环,人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使得人与学习之间的形成障碍。学习的减弱,减小了对德的增强作用,德的增强因素减弱,制约因素未减,于是德会变小。德的变小,就减小了对欲望的制约作用,欲望会更加迅速地增大。这样一来,就在上图的左侧,围绕着欲望这个容器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循环,这个循环会导致道的缺失,因此,它是“失循环”。同“道循环”中的“包含无为”一样,“自成逻辑”是“失循环”中的主要因素。当然,其他的人性也会导致人走向道的反面,例如,仁的“包含无为”,如果标准选择错误,则会使得仁中的“无为”自动走向背离道的方向。“需要社会”这一项人性,也可能由于社会的问题而给人提供与道背离的信息。但是,在人走向“失”稳态的路上,“自成逻辑”所起的是主要作用。

由于“失循环”是一个正反馈环,因此,不可能在中间的状态稳定下来。这个循环会一直作用下去,直到“失”稳态的形成:

图2.12 “失”稳态

由于“自成逻辑”加强了欲望,进一步增大的欲望使得人更加地自成逻辑。所谓“自成逻辑”,就是在一个不一定符合道的前提下进行的逻辑推理,就像前面第十章中宰我讲的歪理。在这样的内循环作用下,人的学习大门彻底被关闭了,人就成了“困而不学”者。“学习单元”变成了“不学”,德就失去了加强因素。此消彼长,对于没有加强因素的德,制约因素变得很大,德的尺寸会进一步被压缩,直至为零。当德变为零以后,就无法再继续变化了,德对欲望的制约也完全消失,“失循环”进入到了一个稳定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道是隐性的,隐含在系统运行之中而无法被发现。“德容器”由于尺寸被压缩为零而消失,系统没有任何道可以得到蓄积,在这样的系统中无法找寻到道,系统显示为“失道”的状态,因此这样的稳态是“失”稳态。《老子》第二十三章中“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所说的正是这个“失”稳态。失之所以“乐得之”,是由于以“自成逻辑”所主导的正反馈环会将系统推向失道、“德容器”的尺寸为零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存在着风险,因为欲望不能像德一样可以一直增大,并且达到有无变换的玄德状态。欲望在稳定的“失”循环的加强之下不停地变大,由于没有极限的增长同以道为基础的绝对光速宇宙观相冲突,因此,必然会发生问题,许多心理问题不能不说和这种冲突有着直接的关联。

图2.13 “德”稳态

5.“需要社会”与“德循环”

“道”稳态和“失”稳态反映了两个极端的状态,之所以极端,是因为导致这两种稳态的循环都是正反馈循环。在这两种稳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稳态,是“德”稳态,它由“德循环”带来,而在“德循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人“需要社会”的本性。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人的欲望增加没有止境,而使得人寻求其合理性的时候,对自身欲望的思考没有走“自成逻辑”那条路,而是遇到了人性之中对社会的需求。人膨胀的欲望在社会中遇到了其他千千万万人膨胀的欲望,在人与人之间必须划定彼此的疆界是社会给人带来的启示,这样的启示就是对人文空间——“礼”的认知。对于空间的有限性和相对性的认知促进了学习,也就增加了道的蓄积,加强了德的扩大。德的变大使得制约欲望的力量得以增强,欲望得到控制。这个循环从欲望增大开始,通过对社会的学习,对礼的学习增强了德,也增加了制约欲望的因素,最终制约了欲望的增大。这是一个包含两个容器的负反馈环,由于有负反馈的存在,“德”循环可以在中间的,某个加强和制约因素达到平衡的点得以稳定。在这个稳定的状态中,道是隐性的,除了隐藏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之外,还蓄积在德里面,与“失”稳态不同,我们知道哪里可以找到道;同时,这个稳态之中的德以一个固定的尺寸存在,德是显性的。因此,这样的稳态是“德”稳态。在“德”稳态中,道的蓄积是被动的,是为了解决身心的问题所进行的学习蓄积了道。《老子》第二十三章中“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所说的正是这个“德”稳态。德之所以“乐得之”,是由于一定尺寸的德成为欲望的制约因素,与欲望的相互制约使得系统达到稳定。

以上叙述了五项人性与道、与德的关系,在“人生曲线”部分提到的人生三种稳态,也在人性的演绎下显现了它们各自形成的原因。实际上人这个系统并不只反映其中一种稳态,不只包含其中一种循环,他是一个包含了所有三种循环的系统。

在这样的系统中,三种循环并存。既有“道循环”中对于道的主动蓄积,也有“德循环”中对于道的被动蓄积,还有“失循环”中对于道的不蓄积。“道循环”和“失循环”相互制约、抵消,如果它们的作用正好完全抵消,则系统就反映“德循环”的特性,德这个容器也由于“德”循环而具备一定的尺寸。如果“道循环”的作用大于“失循环”,德的变大会得到加强,系统中的“德容器”会具有更大一些的尺寸。反之,如果“道循环”的作用小于“失循环”,德的变大会受到制约,系统中“德容器”的尺寸会小一些。由于三种循环在不同人身上的强弱各不相同,形形色色的人也就反映出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德的尺寸。

图2.14 三种循环并存

三种循环并存的关系图比较清晰和直观地反映了人性与道、与德的关系,在看清了其中的关系之后,我们或许会设想是否能够通过对人性中那些失道的部分加以改进,从而使得系统朝我们期望的方向运行,即通过“道”循环进入“道”稳态。在我们研究的五个人性之中,欲望是人所固有的,它的增大自动进行,无法进行控制,限制欲望的发展只有通过“无名之朴”,也就是通过对道的认识。人性中的“倾向无为”也是一样,在无为和有为之中,人会自动地选择无为。而只有将“德容器”蓄积到“上德”,使得道的蓄积也自动进行,也无为地进行,此时的“倾向无为”才不会产生问题。于是我们看到,对于“具有欲望”和“倾向无为”两项人性,我们无法通过对其进行改造来增加对道的认识,因为,它们恰恰需要通过增加对道的认识才能得以改造。这样一来,可以调整的只有剩下的处于三个循环之中的三项人性了。从直观上看也很合理,“包含无为”,“自成逻辑”和“需要社会”分别处于三个循环链之中,调整它们就可以使得其所在的循环增加或降低效益。处于“道循环”中的“包含无为”由于是以“仁”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简称为“仁旋钮”;处于“德循环”中的“需要社会”由于会提供人文空间——“礼”的信息,因此可以简称为“礼旋钮”;而处于“失循环”中的“自成逻辑”由于是以逻辑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简称为“逻辑旋钮”。这样一来,三种循环就以如下的图表现出来,在循环中的旋钮就是可以调节的量,使得我们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调整三个循环的强弱,使得这个系统朝向我们希望的方向运行:

图2.15 三个调节旋钮

调整“道循环”中的“包含无为”,使其向着坚持更长时间的“仁”来发展,这样就使得自主的学习状态得以延长,从而加强道的蓄积,增强德。这样的调整,可以通过“用道纪的方法学习”来完成。例如,通过系统思考和向婴儿学习,可以增强对事物整体的、本原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积累可以使得“仁”得以延续更长时间。同样,对“自成逻辑”的反思,可以减弱“失循环”的作用。《老子》第十章所提供的六层修炼中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正是针对“自成逻辑”的修炼。在我们自以为合理的逻辑中或许没有逻辑问题,但问题出在使得这些逻辑成立的那些预先的假设,“涤除玄览”,即擦拭心灵镜子,就是要将这些假设拿出来检验。这样检验的结果是,人可以不断修正自身的逻辑,从而使得自己这个系统中“失循环”的效益降低。

三个旋钮之中,对“仁旋钮”和“逻辑旋钮”的调节属于对自身的认识。改进它们的状态可以通过《道纪》第十一章所描述的方法,也就是《老子》第十章所提供的六项修炼来完成。而“德循环”中的“礼旋钮”则是需要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人文空间中的限制在哪里,做到知礼。知礼就是了解边界,就是知止,“知止而不殆”,道在这样的知礼过程中得到了蓄积。调节“礼旋钮”,使得我们更加知礼,可以加强“德循环”的效益,也就使德可以进一步增大。礼到底有什么特点,礼和知礼又是什么关系,在“人之本性”部分结束的时候留下了这样一个不小的题目,在这样的疑问引领之下,我们会走进第三部分来讨论礼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