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揭示人性之初现象

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揭示人性之初现象

时间:2024-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吾未见和人的本性虽然我们知道了人在生命的开始具备接近道的相似的本性,但是真的要归纳出这些相似的本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通过第一个“吾未见”我们发现了一个人的本性,那就是:具备欲望。

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揭示人性之初现象

第一章 吾未见和人的本性

虽然我们知道了人在生命的开始具备接近道的相似的本性,但是真的要归纳出这些相似的本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诸多的人性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样带有善的特征的,也有像嫉妒,任性,懒惰这样带有恶的特征的。要从中找出哪些才是人人共有的本性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是做最为广泛的统计,也无法得到确切的结论,因为人人共有的本性不能有反例,不是仅仅统计一个大多数就能说明问题的。再者,人的本性往往隐藏在人的行为之下,不容易察觉,即使是本人也不一定就了解自己身上所具备的那些本性。就像前面“人生曲线”部分第八章里所描述的,要采用“希言自然”的方法才能发现自身的一些特性。如此一来,就算是统计工作做到了极致,能够将统计结果包含所有的人,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统计中所记载的人性有可能是那些表面的,不真实的。这也不能怪统计的时候大家说了假话,就是说真话,也不一定真实,因为人对自身的了解不够。如此一来,似乎讨论人的本性有些无从下手,好在我们有古道可循,从《论语》和《老子》这样的思想中发现自古就有的道,进而采用道纪的方法“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可以发现我们要寻找的东西。

这一部分的开始所给出的图中显示了人在生命之初的人性相对接近,同时又接近道的特点。而随着生命的进程,人彼此间的距离也逐渐增大,不同的人显示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有的将婴儿时期的道保存得很好,有的需要通过学习来寻找迷失的道,也有的干脆完全离道而去。如此一来,就有这样的可能,如果有一些特性(X)没有人具备,也就是在世界上看不到具备(X)特性这样的人,那么“不具备(X)特性”就可以被认为是人的本性。这样说好像还是有些无从下手,我们怎么知道人都不具备什么特点?此时需要经典帮忙,孔子就知道并且告诉了我们。在《道纪》中的“《论语》读书笔记”里曾经讨论过《论语》中的量化语言,孔子会使用“吾未见”或“我未见”来量化人文环境中的一些概念,它要表达的意思是“没有”、“不存在”。虽然“我未见”会给人一种“我没有见到过,也许有人见到过”的感觉,目前大多数的注释将其解释为“在当今社会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人了”。比如《论语》第九章中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就会被理解为“在当今社会上找不到好德能像好色般的人呀”,这样的理解带有感慨的成分,给人一种以前有这样的人,并且自己就是这样的人的感觉。好像孔子是在用自身的品德来批评世人,是对世间的无奈的感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论语》的价值将被大大地降低,对世间的无奈感叹只能是些漂亮话而没有任何建设性作用,如果孔子真的认为古时候有好德超过好色的人,或是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他就应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而不是只在那里发一些感慨。例如《论语》第五章中的: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在这里孔子清晰地指出了同样具备忠信本性的人,人生的发展却不尽相同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学习程度的不同。这才是孔子的语言,有价值,具备建设性。因此,《论语》中的“吾未见”或“我未见”就是“没有”、“不存在”的意思,这样这句式所说明的人就是“不存在”的,包括孔子自己。孔子没有直接说什么什么样的人是不存在的,而是采用“我未见”来表达,这只是孔子谦逊的体现。于是,我们需要在《论语》找到什么样的人不存在,而只要找到“吾未见”或“我未见”就可以了。如今写文章真是方便得很,在电脑搜索一下,很快完成任务,总共有五处出现了六个“吾未见”或“我未见”: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论语》第五章)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第四章)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第五章)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第九章)

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论语》第十六章)

有必要依次将这五段话解释出来。第一段中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根据前面的研究,孔子说的是:“根本就没有刚强的人。”于是有人质疑,并提出一个反例:“申伥就刚强。”而孔子的解释是:“申伥有欲望,怎么会刚强呢?”如此简单的对话,信息量却很大,这里所提到的申伥只是孔子在说明问题时所涉及的例子,这段话与申伥本人的品行没有任何关系。孔子首先说出一个观点:根本就没有刚强的人。而当有人质疑的时候,孔子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重要观点:有欲望,就不会刚强。这也就是“无欲则刚”。我们通过“根本就没有刚强的人”和“无欲则刚”可以推导出“根本就没有不具备欲望的人”,也就是人人都有欲望!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用古来就有的道来检验一下“今之有”,这样的结论似乎是正确的。于是,通过第一个“吾未见”我们发现了一个人的本性,那就是:具备欲望。

第二段的内容我曾经在《道纪》的附录“《论语》读书笔记”里有专门的论述,现在就将论述的结果直接引用在这里:

喜好仁而同时会厌恶不仁的人不存在,因为,喜好仁的人,不会将仁作为崇尚、标榜的对象;而厌恶不仁的人为仁的方法是尽量使有关不仁的种种远离他们。有没有一天之中用力于仁的人,我还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有,但几率很小。

这段话中的第一个“我未见”,即“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说的是“喜好仁而同时会厌恶不仁的人不存在”,它是在说明“好仁”和“恶不仁”之间存在逻辑矛盾,由于是逻辑矛盾,自然这样的人不存在,所以这个“我未见”与人性无关。而这段话中的第二个“我未见”,也就是“我未见力不足者”,说的是在一天之间用力为仁的,也就是在一天之间致力于做正确的事的人,没有力量不够的。用更为简单一些的话说就是:人具备做正确的事的能力,至少可以做到在一天里做正确的事。这里孔子没有斩钉截铁地使用“我未见”,而是在“我未见”之后加上了“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或许有,只是我没有见到过而已)。如此一来,“在一天之间致力于做正确的事而没有力量不够的人”就变成了一个小几率事件,而不是零几率事件。尽管如此,孔子还是说了“我未见”,总的来说做正确的事都不能坚持一天的人实在很少见。因此可以将这一点近似认为是基本人性之一,那就是:人具备做正确的事的能力,至少可以做到在一天里做正确的事,而超过一天不一定了,也就是不一定能坚持。(www.xing528.com)

第三段的“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说的是“不存在面对自己的过错真心批判的人”。乍一看,好像这样的理解有些过分,难道人真的没有自我批评的能力吗?但仔细分析一下这样的解释是很合理的,因为它说明了人的逻辑性。不仅人,任何生物如果它自己不成逻辑,早就灭亡了,怎么会如此旺盛地存在于天地之间呢?当然,人也会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错,而且这种反省是认知什么是正确的以及如何做正确的事的必要手段。就像孔子说的:“观过,斯知仁矣”。但问题是当人能够反省自身的过错时,他一定认为今天的他是正确的,所谓“觉今是而昨非”。否则,他是不会面对自己的过错而加以批判的。从这段的“吾未见”可以得出又一条人的本性:自成逻辑。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知第四段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意思是:像好色一样喜好德的人是不存在的。好色说的是人的感官需求,这里不仅指的是美色,还包括美味美景、好听的音乐、炫目的舞蹈等等。这些美的事物对人的身心有滋润作用,人之所以好色是因为有身体,不给自己的身体以养料,它就会枯萎。虽然相对于色,德更为重要,德是人回归道的必经之路,但是德对人的作用药效缓、来得慢,尽管它的作用持久,就像老子说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但是德的作用没有色的作用那样明显,那样立竿见影。因此,我们的身体在面对德与色的时候会首先选择色。我们无法选择摆脱自己的身体,因此必须正视他,老子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像重视大的疾患、隐患一样呢?那是因为我们有身体,如果我们没有身体,又会有什么疾患、隐患呢?)因此,对于身体在面对德与色的时候会首先选择色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要我们能够正视它,就能够将其导入良性的轨道。在这里,“吾未见”提供了又一条人的本性:感官享受的需求超过心灵的需求。

而最后一段的“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也可以将“不存在”代入:通过隐居来达到自己的志向,通过行义来达到“道”,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而这样的人并不存在。通过行义来达到“道”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根据“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顺序,通过行义只能达到“仁”,认为正确就有意地去做就是行义,而这样的行为久而久之成了习惯,见义而行成了自动的过程,于是就转变为“仁”了。而要想达到“道”的状态必须经历“仁”和“德”才可以,因此通过行义来直接达到“道”是肯定不可以的,这样的事也就是说说,真的没有人可以做到。显然,这是“道”、“德”、“仁”、“义”、“礼”的顺序所致,与人性无关。与人性有关系的是“通过隐居来达到自己志向的人是不存在的”。到底隐居的人要达成什么志向呢?说到底还是追求内心的快乐与平安,追求那种跨越时空的永恒。而这样的追求在以宇宙为永恒背景的物性宇宙观下是找不到的,人性的绝对光速宇宙观提供了可能:

将人比天,可以如老子一般,早于物理学家2500年就发现宇宙的起源;将人比道,可以如老子一般,早于物理学家2500年就发现我们所处的宇宙之种种限制。同人一样,宇宙不再是由造物主创生;同人一样,宇宙不再是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物质世界。宇宙具备人的表情,宇宙在道的层面与人相通。人既不是上帝统治的宗教世界里的奴仆,也不是无边无际物质世界里可有可无的小小微粒。与道、与天,与地一样,人是我们认识范畴中的“一大”而共同具备道的精神。(《道纪》第四章)

人只有学习道,走上向道回归的路才能摆脱造物主的奴役,才能不再为“无限”而迷茫,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快乐与平安,才能获得跨越时空的永恒。而这样学习道的过程是无法通过回避人群而达到的。学习道的过程,也就是体会人性宇宙观的过程,人性的宇宙观只能在人群之中才能发现。在《论语》里有很多关于隐士的段落,孔子也遇到过很多隐士,但孔子非常清晰地告诉了我们:通过隐居来达到自己志向的人是不存在的。虽然,这一条只是说明了无法通过隐居来完成对道的认识,但它还是间接地说出了一个人的本性:需要社会。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通过《论语》中的“吾未见”总结出五条人的本性:

·具有欲望。

·可以将事情做对,但不一定能坚持。

·自成逻辑。

·感官享受的需求超过心灵的需求。

·需要社会。

我们或许很难在婴儿身上找到对真、善、美的追求那样善的特性,也很难在婴儿身上找到像嫉妒、任性、懒惰那样所谓恶的特征。但对于刚刚总结出来的五个特点是很容易在婴儿身上看到的。现在来看这五个特点,如果我们将其列为人之本性的话,它们是善还是恶呢?都不是。欲望既是贪得无厌的基础,又是求知变革的动力;超过心灵需求的感官享受需求既是将人导向错误方向的诱惑,又是推动社会发展、创造社会繁荣的基础。因此这些人的本性谈不上善恶,只是真相。如果要找到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运动,这些特点都会导致人本身或是人周围所能影响到的环境发生运动和变化,在这一点上,人的本性具备道的特点,“独力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运动是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因此可以说“人之初,性本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