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困境中能掌控欲望,实现自由人生

困境中能掌控欲望,实现自由人生

时间:2024-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困而不学者——不足畏现在只剩下一种人的曲线还没有讨论,那就是“困而不学”的人。这段对话实际上就是“困而不学”者的人生曲线,“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讲的是没有“志于学”的人在壮年之时毫无建树,这样的人多活一天,就向背离道的方向多走一天。其实,《老子》第四十一章也提供了对人的一种分类: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困境中能掌控欲望,实现自由人生

第七章 困而不学者——不足畏

现在只剩下一种人的曲线还没有讨论,那就是“困而不学”的人。由于人在早期离开了道的引力范围,而唯一可以向道回归的手段,也就是学习,并没有被这一类人采用。在30~40岁之间错过了“志于学”的最后机会,到40~50岁时已经是:“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这样的人的曲线倒也简单,它会沿着背离道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当然,考虑到不同的人背离道的速度会有一些差别,但由于都是“不学”,这种差别并不大。因此,这类人的人生曲线会在背离道的路途中呈一个很窄的扇形分布,如图1.11所示:

图1.11 困而不学者

为了对比,图中虚线表示了前面几种人的曲线,由于图的空间限制,在此图里将前面几种人的曲线在纵向进行了等比例压缩。

这幅图并不难理解,没有了学习作为认知道的手段,人在背离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于是,我们发现这样的人生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年龄越大、越老越不好办,而老了以后还不死就更为不好办。《论语》第十四章中的“老而不死,是为贼”说的就是这回事: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有个名叫原壤的人叉腿坐在那儿等人。孔子就对他说:“小时候就不谦逊友爱,长大了又一事无成,到了老,还不死,就是贼。”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这段对话实际上就是“困而不学”者的人生曲线,“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讲的是没有“志于学”的人在壮年之时毫无建树,这样的人多活一天,就向背离道的方向多走一天。这样的人对社会无益,对家庭无用,却在耗费社会资源,更有些人在指挥他的家庭、儿女走上错误的道路,这样的人不是贼是什么。

然而,在背离道的路上越走越远的人,由于生于道,归于道的原则,会在临死前夕突然向道回归,这个时间非常短暂,以至于其他的人都无法意识到。对于人在死亡前夕的这种突变,《论语》第八章中有相应的描述: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病了,孟敬子来探望,曾子说:“鸟在将死之时,它的鸣叫哀伤;人将死之时,他说的话慈善。所以,君子要想获得道,应该从三个方面努力:保持庄重的容貌,就可以渐渐远离粗暴;端正态度,就可以渐渐接近诚信;说话文雅,就可以渐渐远离鄙俗。至于其他祭祀之类的事,自然有专人负责。”曾子的这段话听起来有些奇怪,它基本上分三个部分,先说人将死之时“其言也善”,然后说君子应该怎样做,最后说祭祀是专人的事,三个部分好像各不关联。实际上曾子所说的就是人在死的时候一定会回归道这样的事实,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意思是,不管你在之前是个什么样的人,像“知之”的人一样已经回归了道,还是像“不学”的人距离道已经很远了,他们都会在死的时候回归道。无论在之前是远离粗暴的,还是非常粗暴的人;无论在之前是诚信的还是不诚信的人;无论在之前是远离鄙俗的还是非常鄙俗的人,在将死之时都会远离粗暴,接近诚信和远离鄙俗。既然早晚都会这样,那么为什么不早做呢,这就是曾子为什么在说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之后紧跟着就说君子应该在三个方面努力来接近道。从上面“困而不学”的人生曲线看,如果在有生之年一直在背离道的方向运行,那么在将死之时,人生曲线在道的方向上的大幅度回落会使这样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产生巨大的落差。也许就在这一刹那,以前困扰了一生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很多事情一下子就完全明白了,但可惜的是,这样的清楚,这样的明白有些太晚了,生命马上就要终结了。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局面,为了使人生在最后一刻没有这许多悔恨,君子应该尽早向远离粗暴、接近诚信和远离鄙俗方向努力。曾子的最后一句话:“至于其他祭祀之类的事,自然有专人负责”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很多人在生前特别关注的事,像财富、地位,以至于葬礼,在他将死之时肯定不会再关心了。既然在生命即将画上句号的时候,即将作出结论的时候完全不关心的事,为什么要在宝贵的有生之年关心呢。曾子的这段话实际上向我们描述了人在生命终结的时候必然回归道的事实,为了不使自己在最后的时刻因为明白了一切而后悔,我们就应该努力在有生之年就向道回归,因此“不学”是不可取的。(www.xing528.com)

至此,我们分析了由孔子分类的四种人各自不同的人生曲线。其实,《老子》第四十一章也提供了对人的一种分类: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这里将人分为三种,首先是“上士”,他们听了道就马上去实行;其次是“中士”,他们听了道将信将疑;然后是“下士”,他们听了道哈哈大笑。但是大笑不要紧,没有人笑就不是道了。后面一段的解释可以参看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注释及评介》:

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后面这段主要是在说明为什么有人听了道以后会笑,所有道显示的形象都与人所认识的平常的规律相反,如此的道有些不可思议,自然有人听了会笑,没有人笑反而不对了,这里又一次显示了“道”违反常理的特点。

我们主要关心的是老子的分类,可以看出,老子的分类与孔子的分类很相似,都是基于人与道的关系,只是孔子采用“学”作为分类的主线,而老子用的是“闻道”。老子分类中的“上士”很像孔子分类中的“学而知之者”,“勤而行之”就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形态。而“中士”与“困而学之”的人类似,老子说这种人听了道将信将疑,在上一章中所分析的“困而学之”的人的特点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如果有些晚,就有失之的危险),“中士”这种对道的信念不很坚定,将信将疑的形象正是“困而学之”者的特点。最后,听了道就会大笑的“下士”显然是不会学习道的,他们是“困而不学”者。这样看来,老子所给出的分类与孔子所给出的分类是基本一致的,只是老子只将人分成三类,这里面不包含“生而知之者”。但是如果我们留心一下老子的分类就会发现,这三类人都是以“闻道”为线索的,既然有人听,必然有人讲,而讲的人肯定是“知之”的人。因此,老子对人的分类与孔子一样,也是分为四种人,只不过老子是站在“生而知之者”的角度,而孔子是站在“学而知之者”的角度。

在清楚了全部四种人的人生曲线后,就可以将它们组合起来,从而得到完整的人生曲线分布图。由于是分布图,它就表明了人生曲线可能经过的区域,而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曲线只是分布图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在最终的分布图上应该将它们隐去。这样,就得到如下的结果。图1.12中的阴影部分是人生曲线可能经过的区域,而为了对比方便,图中特意保留了“学而知之者”的曲线顶点“a”的标记:

这样的曲线分布有几个特点,首先在人出生之时都是距离道很近的,随着年龄增长开始出现差别。这样的趋势发展到中年,人对道的认识开始出现分化。一部分人向道回归,而另一部分人则离道而去。

图1.12 人生曲线分布图(完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