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玄德:学习之困境与自由人生

玄德:学习之困境与自由人生

时间:2024-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困而学之——犹恐失之清楚了前两种人的人生曲线,对于第三种“困而学之”的人就相对容易描绘了。因此,很多“困而学之”的人是从孩子的到来开始学习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困而学之”的人“志于学”的时间定义在20至30岁之间。因此,有可能一些人会错过这个“困而学之”的时机。《论语》第八章的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玄德:学习之困境与自由人生

第六章 困而学之——犹恐失之

清楚了前两种人的人生曲线,对于第三种“困而学之”的人就相对容易描绘了。所谓“困而学之”是在生活道路上遇到困惑,为了解决困惑而学习的人。其实,我们中间许许多多的人属于这一类。在这里,应该首先澄清一个概念,我们可能会以为“困而学之”的人是每每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但是每次都因为遇到问题才学习,而解决了或是自以为解决了问题就不再学习的人并没有“志于学”。一旦人能够从学习中发现乐趣,一旦人知道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解决更多的问题,他就会开始持续地学习。此时,由于遇到困惑而开始学习的人,就将这样的学习主动地持续了下去,这一点就是“志于学”。而“志于学”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旦他开始主动学习,就不会停止。因此,与“学而知之者”相比较,“困而学之”的人主要是“志于学”的时间被大大推迟了,是从遇到困惑开始的,所以叫“困而学之”。然而,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困而学而知之”,也就是说,这一类人不一定最终能完全认识道,完全回归道。这样的结果又是由于“志于学”的推迟所导致的。由于“志于学”的推迟,这之后的“而立”、“不惑”等阶段都理所应当地依次推迟。而在“志于学”之前,“困而学之”的人在与道渐行渐远的路上比“学而知之者”走得要远得多,道消失在身后更远地方,寻找道的路标也就更加困难。于是,从“志于学”到“而立”、再到“不惑”所用的时间会更长。因此,有可能在有生之年无法“知天命”,也就无法成为圣人。

现在,我们基本可以画出“困而学之”者的人生曲线了,只要我们确定了“志于学”的时间。要搞清楚什么时候“志于学”,就要搞清楚人通常在什么时候遇到困惑。世界上的人如此之多,人生自然是形形色色的,因此,要统一说出一个人遇到困惑的时间段并不容易。有些人早期的人生经历相对顺利,他遇到不得不学习的困惑就会晚些,于是,“志于学”的时间也会晚些。这就是为什么,人在青少年时期太过顺利不一定就好。人在进入青年期后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困惑,有可能来自学校里的演练,有可能来自工作,有可能来自感情。有些事情,比如工作不顺利,感情纠缠不清,成为一些人的困惑,但不一定成为另一些人的困惑。这些困惑到来的时间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种困惑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而一定会是所有遇到的人都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的到来。当一个人要为人父母的时候,首先面临生活节奏的完全改变。而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你是否对人生有充分的了解,你都要面临如何向白纸一般的孩子阐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这样的问题。如此的状况实在是人所面临的不得不开始学习的一个困惑。因此,很多“困而学之”的人是从孩子的到来开始学习的。不仅如此,孩子的到来,虽然带来了困惑,同时也带来了学习的机会,向婴儿学习是体验道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将“困而学之”的人“志于学”的时间定义在20至30岁之间。当然,有很多人会在更晚的时间要孩子,可通过上面的分析,这样做可能会推迟“志于学”的时间,也推迟一个学习机会到来的时间。依照这样的假设,我们就可以绘制出“困而学之”者的人生曲线了。为了对比方便,需要将“学而知之者”的曲线画上作为参考,而由于图片有限,由“a”所标注顶点的“学而知之者”的曲线在纵向做了压缩:

图1.8 困而学之者1

由于“志于学”的时间推迟到了20~30岁之间,以后的过程也相应推迟。人生曲线的顶点是“而立”,顶点之后向下的拐点是“不惑”。然而,这样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在有生之年无法回归至道的引力范围之内,也就无法成为圣人。但幸运的是,这样的人生虽然无法完全回归道,但却可以停留在德的状态。最后,由于生于道、归于道的规则的作用,在生命的最后,人生曲线迅速归零(关于人在将死之时曲线的突变会在下个部分“困而不学”中讨论)。

虽然孩子的到来使得人有可能因困而学之,但并不是所有刚刚成为父母的人都意识到了这是一个人生中需要解决的困惑,当然也就不会意识到婴儿会成为认知道的绝好机会。因此,有可能一些人会错过这个“困而学之”的时机。但是,错过了20~30岁“志于学”还并没有完全错过回归道的第一个拐点,“志于学”的时间还是可以向后推移的。那么,是否我们一生都有机会开始“志于学”而向道回归呢?不是。如果主动学习开始得太晚,会造成在背离道的方向走得太远,远到了即使通过学习也无法找到道的路标了。或者说,由于距离道太远,人已经不知道如何学习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关心什么时候是最晚的“志于学”的点。《论语》里孔子的两段话给我们关心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第九章)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第十七章)

先不用看第九章那句话的前半部分,后半句说的是:“四十五十不为人所知,这个人就不足畏了”。所谓“四十五十还不为人所知”说的是这个人在这样的年龄还没有什么成绩,而一个人如果能取得一些成绩,一定是学习的结果。那么,这个年龄点至少距离“志于学”有一段时间了。而《论语》第十七章中的这段话说得更加清楚:“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就完了”。四十岁的人如果不学习,在背离道的方向已经走出去太远,很多习性已经养成,不是他不想学习,而是他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学习了。通过这两段的描述,我们可以推测出“困而学之”的人最晚“志于学”的时间是在三十至四十岁之间,晚于这个时间,人就再也不会“志于学”,而一定会进入到“困而不学”的行列了。根据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人生曲线:

图1.9 困而学之者2

上图显示了由于“志于学”的推迟,“困而学之者”的曲线也会外移,而最外侧的曲线则是那些最晚开始“志于学”者的曲线,它同时也是前面所讨论的三种人最为外侧的曲线。最晚开始“志于学”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学习总像是有些赶不上,这是因为学习的进度有些赶不上人生的进度。由于这样的人处于学习与不学习的边缘,一旦发生偏差,就会滑向不学的人群。《论语》第八章的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学习如果有些晚,就有失之的危险”,这之中的“失之”就是失道,也就是说,那些“志于学”开始时间比较晚,像30~40岁才进入主动学习的人,一不小心就会失去道的方向,而滑向“困而不学”的行列了。

看了这样的曲线,我们可能会产生联想:既然我“志于学”的时间开始得比较晚,使得后面的诸如“而立”、“不惑”都相应推迟,甚至无法达到“知天命”的状态,那么,有没有可能加快学习的进程,从而在生命的后半程追上“学而知之者”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讨论一下学习的过程是怎样完成的。

实际上,如果我们想要将吸收的知识也好,技能也好,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都必须经历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过程。这句话摘自《老子》第四十八章,我在《道纪》第十一章中作过引述,在那里用这句话来分析一个组织如何进行良性循环。它说的是一个组织要想持续发展,领导者必须将决策权逐渐下放,因为这是符合道的,这就是“为道日损”。但是这种放权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做的,它必须与“为学日益”相配合。它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要进行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等学习,在这样学习的基础上,领导者要逐渐下放决策权。“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说的是一种节奏,领导者放权太快,会导致没有学习好的员工无法胜任放下来的权利,从而使得组织失控。但领导者放权太慢,会束缚已经准备好了的员工,使得组织的效率无法增长,从而使得组织失去活力。久而久之,会使已经具备一定决策能力的员工由于得不到发展而离开。因此如何掌握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节奏是组织良性发展的关键。这样的学习与放权要一直持续下去,也就是“损之又损”,直到领导者将决策权完全下放,也就是“以至于无为”。

比较一个组织,人的学习过程也是一样的,领导者像是人的大脑,员工像是身体的各个部件。由于人是一个个体,因此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节奏的掌握要比组织好得多。也许这样讲不太容易理解人的学习过程是如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进而“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我们可以通过人学习开车来看一下这样的过程。现在要学车,首先找到驾校,在那里先纸上谈兵,讲交规、发动机汽车的原理。然后再到练车场练习,如何直行,如何转弯,如何过障碍,如何进车位等等,再往后通过各种考试拿到驾驶本。到这里,也许我们会以为学习结束了,因为所有关于开车的知识到此时已经完全了解了。在拿到驾驶本,甚至刚刚开始上路的时候,新驾驶员往往会对开车很痴迷,几乎在什么时候都想着开车,甚至做的梦都和开车有关。不仅如此,每当想到开车,就会想到驾驶的每个细节,遇到情况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等等。表面上看,此时人已经学会开车了,然而,这仅仅是个错觉。此时,对于开车这项能力,人还处于“我知道我了解”的阶段。就是我脑子里很清楚当情况发生时,每一个操作应该如何进行。这样一来,当真正遇到情况的时候,人会有意识地指挥手脚完成他清楚知道的动作。但是,此时的人也许还不知道,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当驾驶的时间变长,天天都开车在路上奔忙,每天路上所遇到各种情况会在不自觉之中由人的中心控制系统吸取,并依照手脚等身体各部分的学习程度将一些决策权下放。这样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而且一直在继续。直到有一天,在路上遇到非常复杂的情况,并且轻松应付了之后却突然惊觉,好像我并没有意识到刚才的情况,也没有刻意地去指挥手脚做出反应,而应付了复杂情况的是手脚自动完成的,而且完成得如此之好,即是我刻意地指挥也是做不到,这样的状态是“我不知道我了解”。实际上,直到此刻,学习开车的这个过程才经过“损之又损”走到了“以至于无为”的状态,刚才熟练处理复杂情况的过程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精彩展示。然而,蓦然回首,此时距离拿到车本已经两年有余了。(www.xing528.com)

由此可见,任何的学习必定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通过时间展示出来,要缩短这个时间是困难的。而最初在驾校里的学习只是为真正的学习过程开一个头,好让“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在一开始就有东西可损。如果学完车就将车本裱起来再也不摸车了,多少年后,你敢说自己会开车吗?今天,我们学习老子和孔子的道也是一样,不是我们想明白了,讲清楚了就完成学习了。想明白了,讲清楚了是“我知道我了解”,这只是为日后真正的学习开了个头,不必着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完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任务,达到了一个不敢想象的高度,而使用的正是多少年前想明白的道理。此时,一定要恭喜自己,因为你达到了“我不知道我了解”,因为一个学习的过程完美地结束了。从“我知道我了解”到“我不知道我了解”是一定要经历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的。

知道了学习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我们就不那么着急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想缩短学习的过程,毕竟由于“志于学”的推迟而损失的时间还想找回来,毕竟,我们也想品尝一下“知天命”的滋味。也许,我们再努力一些,也许,我们再聪明一些就可以缩短这样的过程?首先,在“志于学”之后,学习的快慢就与努力没什么关系了,因为,学习已经成为自动的行为。其次,聪明与否也不能解决问题。从直觉上讲,我们认为人与人的悟性不一样,于是悟性高的人学习的过程会短一些,那些在我们看来的成功人士岂不是悟性很高吗?实际情况与我们的直觉并不相符,绝对光速宇宙观确立了时空完全相对的原则,没有哪一个时空比另外一些更特殊,于是,也就没有哪一个人比另外一些人更特殊,于是,也就没有什么悟性高低的问题。那些在我们看来悟性高的人可能在两个方面特殊一些,一是启动得早,从“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者的人生曲线的对比可以看出,“志于学”的时间在这里起了关键作用。《老子》第五十九章里也有:“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的句子,说的是,了解人、了解天的关键是“啬”,而“啬”的关键是早作准备。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学习效果不佳和我们不太坚定有关,也就是说,面对道我们有些将信将疑,面对宇宙的有限我们还是不太相信,这样的疑问直接传达给了我们自身这个需要进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系统。而那些看起来悟性高的人确是一直坚信道的方向,而且一刻不停地在走。因此,既使“志于学”的时间推迟了,坚定对道的信念于学习是有帮助的。

虽然坚定对道的信念可以使得学习的过程不至于变长,但它无法使其缩短,唯一可以缩短学习所需时间的是时机!《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在所有人看来天资愚笨,而就在他练习刚刚学到的降龙十八掌中的一掌“亢龙有悔”的时候,与这一招匹配的对手就不期而至,郭靖仓促应战,反反复复只能使用这一掌,因为他会的其他功夫都无法应付敌人。就在这样的实战当中,虽然郭靖“天资愚笨”,但这一招掌握得比谁都快。这实在是个天赐的良机,而在这以后,郭靖每每学习新的招数,总有相应的对手前来,降龙十八掌就在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机会中很快学会了。小说写的总是这样,无巧不成书。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把握机会,如何让“学”与“时习”尽快地相遇往往是加快学习进程的关键。《论语》中就有几段孔子等待时机的态度,首先看《论语》第九章子贡与孔子的对话: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问:“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收藏起来呢?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孔子说:“卖掉!卖掉!我正等着识货的人来呢。”显然这里说的不是玉器的收藏,而是一种比喻,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时机的态度。自己有美玉就好像有才学,将它收藏起来是不明智的,一定要找到识货的人,找到可以使用自己才学的舞台。否则,才学不像玉器,收藏可以升值,就像前面讲的,把驾驶证裱起来有可能最后就不会开车了。

《论语》第十七章还有两段孔子遇到出山机会的故事: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第一段是一个名叫公山弗扰的在费邑反叛,召孔子前往,孔子准备去。子路不高兴,就说:“没有地方去也就罢了,为什么一定要到公山弗扰那里去呢?”孔子说:“他来找我,难道是平白无故的吗?如果有人用我为什么不去,难道我就一定为周朝做事吗?”

第二段是一个名叫佛肸的来找孔子,佛肸是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而赵简子以晋侯的名义攻打范中行,佛肸便以中牟为据点反叛,此时,他来找孔子去帮忙,孔子又打算前往。这回又是子路不满:“从前我听老师说过:自己公然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盘踞在中牟反叛,您却要去,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是说过。但我不是也说过坚硬的石头是磨不坏的,我不是也说过洁白的器物是染不黑的。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只能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吗?”

孔子一生虽然没有什么太好的治理国家的机会,但上面提到这两个机会也太不好了。公山弗扰和佛肸都和反叛有关,而且只是盘踞在一个小城,前景实在不光明,就如同今天在市场上风雨飘摇的小公司。面对这样基本算不上机会的机会,孔子的反应都是“欲往”。当然,最后是否成行在《论语》里没有提到,而其他史料没有记载孔子参与过这两件事。之所以在《论语》里提出这两件事,就是要表明当时机到来的时候,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可能学了很多知识,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是为了所学的知识等机会,还是为了到来的机会调整学习,孔子在这里说的很明确,毕竟时机是可欲而不可求的。而“吾其为东周乎”更是非常明确地表明了做事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是治国、平天下,而是实践所学,使自己尽快掌握所学,尽快从“我知道我了解”,通过实践的平台,完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过程,发展为“我不知道我了解”。

由此可见,“困而学之”的人在“志于学”以后,一直面临学习进度赶不上人生进度的问题,随时都有失去道的风险。但是,只要坚定对道的认识,并很好地把握时机,面对来到眼前的机遇,无论它是否符合我们的想象,都不要轻易放弃,那么,在有生之年达到“上德”,也就是“知天命”的圣人状态也不是不可能的。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就将图1.9中最外侧的曲线和前两种人的曲线合并,从而得到一个包括“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者”的人生曲线分布图,同样,图中阴影的部分是人生曲线可能经过的区域:

图1.10 人生曲线分布图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