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玄德的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玄德的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

时间:2024-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虽然刚刚讨论了两种人的人生曲线,但这样的结果已经可以用于讨论一些问题了。《老子》第五章正好可以通过以上的成果加以说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图1.7圣人不仁这幅图反映了生而知之者和学而知之者的人生曲线,显示了他们在不同阶段所处的不同状态。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玄德的欲望管理与自由人生

第五章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虽然刚刚讨论了两种人的人生曲线,但这样的结果已经可以用于讨论一些问题了。《老子》第五章正好可以通过以上的成果加以说明: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一段有两个古代的词,一是“刍狗”,一是“橐钥”。“刍狗”就是用草扎的狗,是在祭祀的时候摆在祭坛上的,而“橐钥”是风箱。这样一来,《老子》第五章的字面意思就是这样的:“天地是不仁的,将万物作为祭坛上草扎的狗。圣人是不仁的,将百姓作为祭坛上草扎的狗。天地之间,不就像风箱一样吗?虽然空虚,但不会穷竭;运动起来有喷薄欲出之势。用语言表达总会穷尽,不如守在中间”。这样的解释很有问题,首先,天地和圣人都是不仁的,将万物和百姓作为祭坛上草扎的狗,这有些视百姓如草芥的意思。其次,前面两句关于天地和圣人不仁的话和后面的天地像风箱一样运动不息的几句话似乎没有关联。于是,这样的段落就造成了众说纷纭的解释。主要的看法是将“不仁”解释为没有偏爱,将“以XX为刍狗”解释为对待众生平等的意思。看来这段话中最大的困难来自于“不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可是,老子说:“圣人不仁”,这岂不是说:圣人不爱人。于是,大家就将其发挥为:圣人没有偏爱。然而,在这样的发挥之后,还面临解释为什么圣人将百姓当作草扎的狗的问题。当然,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推想,既然圣人没有偏爱,那么他们看百姓就像看待祭坛上草扎的狗一样,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但是,这样的解释还是不能令人满意。为什么老子要用“刍狗”来形容百姓,用石头来形容不是更好吗,毕竟石头是天生的,不是人造的。而且,在圣人平等地对待百姓之后,怎么就跑到天地运行上面去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将前面几节所讨论的人生曲线拿出来,看看是否有所帮助。

图1.7 圣人不仁

这幅图反映了生而知之者和学而知之者的人生曲线,显示了他们在不同阶段所处的不同状态。在这张图上,生而知之者的曲线很低,一生都非常接近道。在前面讲过,这样的人从道开始,在与道背离的路上没走多远,以至于没有超出道的引力范围,在道的引力下自动回归。如果我们在生而知之者的曲线顶端画一条横线的话,就可以将这条线以下的部分认为是道的引力范围。在这条线以下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出现“仁”的状态。人生曲线落在这个范围的人,自动按照道的指引运行,不会刻意地去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此是“不仁”。而天地就是生而知之者的曲线所反映的系统,虽然在大爆炸诞生之后,天地也离开了道一段距离。诞生之时的宇宙所直接反映的光速恒定原理和不确定性原理在不断膨胀和冷却之后显得反常而不可思议了。但是,天地离开道的距离并不算远,它会在道的引导下自动回归而不需要类似学习这样有为的帮助。因此,天地是“不仁”的。圣人也是一样,无论是生而知之者还是达到“上德”之后的学而知之者都能够自动回归道,他们已经自动按照道的指引运行,不会刻意地去判断对错,因此,圣人是“不仁”的。

但是,在这条横线之上的部分就不一样了,因为它随时会出现“仁”的状态。在“志于学”之后系统处于“仁”的状态,就算进入了“而立”,越过了“不惑”,此时系统处于“德”的状态。但是这样的“德”是平常的德,“常德”有偏离和出错的风险。当“常德”偏离出错时,系统随时会“失德而后仁”而进入“仁”的状态。因此,“仁”不是天地和圣人的标志,而是君子的标志。可以说,当一个人开始“志于学”进入“仁”的状态以后,他就成为君子。成为君子的人就要经历“知礼”,“蓄德”,小心不让“常德”偏离,用蓄满的德作为材料来建造更大的容器等过程,最后达到“知天命”也就是“上德”,这才成为圣人。成为圣人以后,就不会再直接退回到“仁”的状态了。(www.xing528.com)

于是,我们就了解了什么是“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但是,为什么老子用“刍狗”来形容百姓呢。首先要说的是这里面并没有贬义,“刍狗”是用来祭祀的,属于仪式上的用品,是受到重视和尊重的用品。《论语》第十章是孔子用自己的行动进行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就有“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的行为规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品,不管它有多贵重,就算是车马,只要不是祭肉就不拜”,可见祭祀用品是受到尊重的。因此,我们需要抛开现代语言环境中“草”和“狗”的含义来看一看老子为什么在这里使用“刍狗”,而不是像石头之类别的物品来形容万物和百姓。

我们可以先看一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是天地拿着万物去祭祀吗?如果是这个意思,就应该存在第三个角色,也就是去祭祀谁。然而在这句话里只有两个角色,天地和万物。因此可以认为,天地就是那个被祭祀的,无论是神像还是牌位。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一个祭祀场所,上面一尊神像,祭坛上摆着许多草扎的狗。这实际上是一场对话,在神像和“刍狗”之间进行。而这座神像就像天地面临万物的时候,它所看到的就是面前的“刍狗”。“刍狗”不同于其他物品,不同于神殿里的供桌、摆设,它是来与神像对话的。每一个“刍狗”背后都有一个编织它们,送它们到这里来的人。而不同的人又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地位,相邻摆在这里的编织品可能来自身份、地位非常悬殊的人。因此,每一个“刍狗”实际上都标注了祭祀的人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标注了人文空间:“礼”。另外,送“刍狗”来的人在编织它们的过程中寄托了各式各样的期望,因此在制作的时候会将自己的感情也编织于其中。这是一个寄托了人文情思的作品,属于“乐”,也就是人文时间。因此,拿到祭坛上的“刍狗”远远不是草扎的狗那样简单,它是人文时空,“礼乐”的体现。当这样各自独立的人文时空摆在神像面前时,神像是如何看待它们的呢?显然,在神像眼里,他们没有任何区别。无论它们出自高官还是平民,虔诚的信徒还是路过的旅人,在“刍狗”与神像的对话中,看不到有任何差别。如果我们将场景变换一下,假设某个人过生日请亲朋好友前来相聚,很自然,大家会送礼物。曲终人散之后,这位接受礼物的人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礼物时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会如同神像面对“刍狗”一样视所有的礼物没有任何区别吗?礼物同“刍狗”一样,也代表着送礼之人的身份、地位;礼物的选择、包装、贵重程度也是送礼之人情思的表达,礼物也是人文时空的代表。但是接受礼物的人可不会如此的淡定,老领导的一幅字可能在他看来比什么都珍贵;同事、朋友所送礼物中那些包装精美、用心选择的礼物可能会打动他的心;无话不说的密友所送的小物品,由于承载了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而会使他充满感动。是的,在面对所有人,也就是面对百姓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就像这位过生日的老兄面对礼品一样,看到的是不同的人文时空,我们实际上是“以百姓为礼品”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了解了天地在看待万物、圣人在看待百姓时和我们眼中的万物与百姓的不同。

在上面的曲线图上可以看到,在人生命的早期,都有一段圣人期。比如婴儿,在他们眼里的人可曾有区别,就像俗话说的:“有奶就是娘”。可见,当婴儿面对父母、亲戚、邻居的时候,就如同神像面临祭品一样,婴儿也是“以百姓为刍狗”的。

但是,我们错了吗?领导的鼓励不值得珍视吗?不应该被同事、朋友所表达的心意所打动吗?不应该为无话不说的密友送来的祝福所感动吗?当然不是,这些感情中的种种尊敬、友爱都是正确的。况且,我们这样的反应是自然发生的,又不是在公共场合要表演给谁看的。做正确的事没有什么不对,这就是“仁”。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情感,具备这样情感的人是君子,因此,君子仁,以百姓为礼品。然而,天地不像我们,它不会对万物中的某些更加珍视,在天地看来,万物各自独立,完全一样。感天动地是文学的修饰,没有谁可以感动天地,也没有谁可以感动圣人,当然,也没有谁可以感动婴儿。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婴儿不仁,以所有人为刍狗。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君子为何仁,而圣人为何不仁,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小人不仁。小人的不仁和圣人的不仁完全不同,百姓在小人眼里又是什么样子呢?孔子说的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此,说到小人眼里的百姓,场景会再次转换,这次是商场。由于“小人喻于利”,因此,所有的人在小人眼里都是标注了价格的,就像商场里的商品。商品不像礼品,它不包含情谊,完全由价格标注,商品对人的意义是有没有用处。而且,当价格合适,手里的商品完全可以随时出卖。因此,小人不仁,以百姓为商品。

《老子》第五章的前两句相对复杂一些,清楚了它的含义,后面的话就简单了。首先,在圣人眼里,以人文时空为标注的百姓是完全一样的,没有谁比另外的人更特殊,没有谁可以成为别人的标准,也就是说人文时空是完全相对的。在天地眼里,以时空为标注的万物是完全一样的,没有哪个比另外的一些更特殊,没有哪个可以成为其他事物的标准,也就是说时空是完全相对的。由于时空是相对的,因此他们就是运动的,时间可以变快或变慢,空间可以膨胀或压缩。天地之间,不就像风箱一样吗?这就是“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宇宙从没有尺寸的空间“无”开始,而后膨胀,最终还要压缩为零尺寸的“无”。在尺寸归零之后,再来一次爆炸,循环往复,这样的天地可不就像一个风箱吗。它虽然空虚,但不会穷竭;运动起来有喷薄欲出之势。而这样的运动都是由于开始的两句所指出的时空完全相对造成的。要描述这样的运动实在不容易,因为它一直处于运动之中。要描述这样的运动,语言往往是不够用的,这就是“多言数穷”。然而,时空这样的运动并不是随意的,他们围绕着一个恒定值在运动,这个恒定值就是光速。由于速度是空间距离除以时间的结果,如果光速恒定,那么当空间收缩,时间一定会变慢,而时间如果变快,空间一定膨胀。因此,只要找到了这个恒定值,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再多也不会缭乱。恒定的光速就像个中心,空间和时间围绕着它来运动,这就是“不如守中”。宇宙的另外一个基本原理,不确定性原理,也是一样,当粒子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速度和位置的不确定,粒子越小,速度和位置的不确定性就越大。要说清楚粒子的状态的确不容易,然而,这里也有一个恒定值,就是普朗克常数。粒子的位置不确定性、速度不确定性和粒子的质量,三者的乘积要大于等于普朗克常数。可见粒子的位置不确定性、速度不确定性和粒子的质量,三者是以普朗克常数为中心相对变化的。所以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告诉我们要在这纷繁变换的运动中找到恒定不变的“中”,才能摆脱“用语言表达总会穷尽”的无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