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玄德:掌握欲望,追求自由

玄德:掌握欲望,追求自由

时间:2024-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生而知之者——绝学无忧在《论语》第十六章孔子所给出的这个分类中,只有第一类人与学习无关,他们是“生而知之者”。这样的人在我们的周围真实地存在,从《论语》第十六章孔子对人的分类就可以看出,否则孔子就会说:“我未见生而知之者”。因此,自称是“生而知之者”的人,绝对不是“生而知之者”。由此,我们或许可以体会出“生而知之者”与“学而知之者”的区别。如果人是处在边界状态的生而知之者,就不需要学习。

玄德:掌握欲望,追求自由

第三章 生而知之者——绝学无忧

在《论语》第十六章孔子所给出的这个分类中,只有第一类人与学习无关,他们是“生而知之者”。孔子还对这样的分类进行了排序,并非常肯定地说“生而知之者”是最上面一层的人。

“生而知之”?听上去我们就不服,谁能够生来就知道什么叫风、什么是雨,在野外生长的毛孩连话都不会说,这不是绝对空间吗?的确,这样的天才是不存在的。关键的是生来就知道什么,如果这个“生而知之”的“之”是“道”就不难理解了。人出生时距离道最近,完全在道的作用中无为地运行,此时的人当然是理解道的,换句话说,每个人在婴儿期都是“生而知之者”。然而,在日后的生活中,在人离开婴儿期走向孩童、走向成年的时候,逐渐离道远去。但不是所有的人离开道的程度都是一样的,就存在这样的人,他们在成年以后离开道并不太远,没有经历“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而停留在“义”或“礼”的状态,他们可能就走到了“德”的状态。他们还记住了婴儿期的道,并一直按照道的指引运行,这样的人就是“生而知之者”。这样的人在我们的周围真实地存在,从《论语》第十六章孔子对人的分类就可以看出,否则孔子就会说:“我未见生而知之者”。

对于老子和孔子,人们喜欢讨论他们的相同与不同。他们的思想都是符合人性的绝对光速宇宙观的思想,老子思想更偏重于边界状态下所显现的道,而孔子思想则更偏重于中间状态下平常的规律,也就是中庸的规律。但如果非要说孔子和老子个人有什么区别的话,我想孔子是学而知之者,而老子是生而知之者。孔子是学而知之者这样的结论可以在《论语》里找到,而且是孔子自己的描述: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前面三段都选自《论语》第七章,第一段中,孔子说:“将知识默默记取于心,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也从不感到厌倦,除此以外,我哪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第二段是个影像画面,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后就对子路讲:“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呢:他这个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道老年就要到来了”。

而第三段中孔子说得非常明确:“我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一个好古,勤奋努力求之的人”。这里面的“之”都是“道”的意思,我不是生来就理解道的,是通过钻研古籍,勤奋努力学来的。

第四段选自《论语》第十四章,孔子说:“没有人理解我呵!”子贡问:“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先生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以学习为方法追求对万事的通达,这就是我,天是了解我的。”这几段可以充分说明孔子是一个“学而知之者”,特别是最后一段的“下学而上达”是一个典型的学而知之的过程。

老子是“生而知之者”可不是老子自己说的,不仅如此,所有的“生而知之者”都不会自称是“生而知之者”。一般来讲,人是不会对自己生来就拥有的东西津津乐道的。况且,这生来就拥有的东西是“道”,它能使人“处下”、“为雌”、“不自为大”。因此,自称是“生而知之者”的人,绝对不是“生而知之者”。这正是道的奇妙安排,虽然在道的面前人可以分为几类,但绝不会因为这样的分类而产生歧视,也就不会产生绝对空间。(www.xing528.com)

尽管老子自己没有说,但从《老子》和《论语》里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作为学而知之者的孔子,在学习道的过程中充满了激情和快乐,道可以使他“乐而忘忧”;对于道的认识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最好是乐在其中;“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音乐也能给孔子带来道的启示,以至于感叹,能有这样快乐的感受啊。闻道之乐更是在《论语》第四章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达到了极致。然而,这种带有激情的认识道的过程在《老子》里是找不到的。尽管《老子》的通篇都在讨论道,但那些在我们看来惊天动地的题目,诸如宇宙的诞生,道与人生的关系这些关乎生命终极的问题,在老子的陈述中显得如此之平常。“无,名天地之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这些精确地描述宇宙运行之道的语言是那样的直白,那样的没有感情色彩,像是一个人在对我们讲述他的家。由此,我们或许可以体会出“生而知之者”与“学而知之者”的区别。

在孔子所提供的分类中,生而知之者是唯一与学习无关的。由于生来就了解道,自动按照道的指引无为地运行,此时,学习变得没有什么必要了。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学习不是必需的!如果人是处在边界状态的生而知之者,就不需要学习。《老子》中的“绝学无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绝学无忧”这句话出现在《老子》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中间,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关于这句话的位置历来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种认为它应该属于第十九章,是这一章的最后一句话;另一种则认为它属于第二十章,是这一章的第一句话。于是,我们就将这两章一起引用出来,看一看它们都在说什么:

先翻译出来:

“不再需要提倡圣和智的时候,可以使得民利百倍;不再需要提倡仁和义时候,可以使得人民回归孝慈;不再需要追求巧和利时候,盗贼会消失。这三点,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是不够的。真正做到了这些就可以使人民有所归属,达到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即使放弃了学习,也是没有问题的。”

“放弃了学习,也是没有问题,还表现在人的身上。在这样的人看来,恭敬和呵斥的话语区别不大;美和恶区别不大;别人畏惧的他都会畏惧。广阔啊,好像没有止境。众人都兴高采烈,像是参加聚会,像是春天郊游。我独自淡泊宁静,不炫耀自己;沌沌的样子,像个还没有成为孩童的婴儿;闲散的样子,像是无家可归。众人都有余,而我好像不足的样子,我这就是颗愚人的心。众人都显得光耀自炫,唯独我看上去平平静静;众人都显得聪明精巧,唯独我看上去什么也不懂;沉静恬淡好像深深的大海,飞翔起来好像没有止境;众人都显得很有作为,唯独我看上去愚昧而且笨拙;我和众人不同,而是重视蓄积道。”

从十九章来看,当一个社会运行在道的状态下,具体体现为“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时候,这样的社会是不需要学习的。而不需要学习的人又表现为二十章所描述的情形。如此看来,这句话归属于哪一章都是可以的,它处于这两章之中,有承上启下的功效。如果说“绝学无忧”更多的是对人的状态的一种说明,那么将其归属于第二十章更为合适。而这一章中的“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众人都兴高采烈,像是参加聚会,像是春天郊游。我独自淡薄宁静,不炫耀自己;沌沌的样子,像个还没有成为孩童的婴儿)。”正是对生而知之者的准确描述。而这种对于生活的淡定与平静就反映在《老子》中的字里行间,老子就是这样不需要学习的人,虽然老子自己没有说。和前面说的一样,不需要学习的人自己是不会说的,《老子》二十章里讲的明白“我独自淡薄宁静,不炫耀自己”。因此,说自己是不需要学习的人同说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一样,他还需要很多学习,他还离道很远呢。

不需要学习,这个看上去违反常理的状态,恰恰是道在边界状态下的呈现。对于人的边界状态——生而知之者,就是这样违反常理,在我们看来天经地义的事,例如不学习就无法进步与发展,而对于处在边界状态下的人就不一样了,它是“绝学无忧”的,是“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问题”。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给出生而知之者的人生曲线:

图1.2 生而知之者

在这条曲线中,生来就了解道的人,从道开始,在与道背离的路上没走多远,以至于没有超出道的引力范围,在道的引力下自动回归,就像是在地球上抛出一个物体会自动落回地面一样。在上述的过程中不需要学习,这就是生而知之者与后面几种人的差别。如果用《老子》第三十八章对于系统不同状态的描述来分析生而知之者的话,那么他在出生时处于道的状态,而后向着与道背离的方向发展。但这种发展并不太远,最多运行到了德的状态。由于最终他自动回归于道,并不需要类似学习这样的有为过程,因此,他最远运行到的状态也是“上德”的状态,因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不显示德的形态,它显示道的形态,同时它还有进一步蓄积的能力。可见生而知之者的一生完全是运行在道的无为状态下,一直是“如婴儿其未孩”。

尽管生而知之的人一生“绝学无忧”,实在令人羡慕,但其他的人还是有可能达到同样的状态的。虽然没有生而知之,但还有学而知之的途径。而且最终都会达到同样的目标,就是“知之”。我们不用对没有成为生而知之的人而懊恼,因为,这与我们无关,或许同我们的父母有些关系。但婴儿成长的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到底如何保有婴儿的天性,不使其道流失,从而成为生而知之者,这的确是一个大课题。但没有成为生而知之者也不必灰心,因为还有通过学习而了解道的途径,学而知之者的人生也可以别有洞天、精彩纷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