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人生曲线
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永恒存在,不仅跨越人的生死,也跨越宇宙的生死。人,作为“域中四大”之一,与天、与地、与道在道的层面相通,人本身就具备道的精神。于是,道与人生的问题就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虽然这个题目很大,好像没有什么头绪,但是经过《道纪》的探讨,我们手里似乎已经拥有了一些可以依据的准则和可操作的模型。《老子》和《论语》分别侧重谈宇宙和人生,而这两部经典的开篇正是我们着手整理道与人生关系所要依据的准则。
首先,《老子》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说的是:“道是可以描述清楚的,但它违反常理”。通过《道纪》第八章中的分析可以看出“道”会在边界处显现,而违反常理。所谓常理,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例如物体会从高处向下落,水加热到100℃就会沸腾等等,可惜的是,这些日常的规律并不是“道”,而真正创生万物,推进事物发展的真相却和我们习以为常的规律不符,它是反常的。
《论语》开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学习到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被用上了,不是很快乐吗?”。这里讲的是人生观,它阐述了人的一生应该拥有的是快乐的一生。快乐来源于学习、时机、实践三者相遇,要做到这样的相遇,也就是得到快乐人生并不难,它要求我们保持学的状态,“学而不厌”,建设一个学习型的人生。
另外,《老子》第三十八章所提出的“道”、“德”、“仁”、“义”、“礼”的系统模型对我们理清多种不同人生中的复杂头绪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这里总共提到了系统的五种不同的状态:
“上德”也就是“道状态”,是道显现的状态,系统处于认识层面“无为”和操作层面“无以为”。(www.xing528.com)
“下德”也就是“德状态”,此时道是隐性的,而德是显性,由于德是道的蓄积,因此需要有意地去扩大德的容量。此时,系统处于认识层面“无为”和操作层面“有以为”。
而“仁状态”是以仁为主要特征的状态,由于仁是“做正确的事”,需要提供标准供“仁”来比对,用来判断正确与否。因此,系统处于认识层面“为之”和操作层面“无以为”。
同样,“义状态”是以义为主要特征的状态,由于义是“正确的”,此时,不仅要提供标准供“仁”来比对,还需要比对、判断之后的行动。因此,系统处于认识层面“为之”和操作层面“有以为”。
当系统呈现“礼”的特征,也就是将原本相对的“礼”绝对化了,由于礼是人文空间,在宇宙中,如果空间一旦绝对,光速就不能恒定了,这样就违背了光速恒定的原则。对应到人文领域,代表人文空间的礼被绝对化了,与恒定光速相对应的忠信也就不能绝对了,就造成了“忠信之薄”,此时的系统已经无法和“道”相协调,与“道”已经背道而驰了。
关于礼对应于空间,恒定光速对应于忠信,乃至人文思想中的概念与宇宙学中的概念的对应是《道纪》一书所重点讨论的内容,本文以《道纪》所构建的框架和思考方式为基础。而与上述五种状态相关的详细论述请参见《道纪》第十章。
有了《老子》和《论语》所提供的准则,有了上述“道”、“德”、“仁”、“义”、“礼”的系统模型,我们就可以着手分析道与人生的关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