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张掖绿洲论坛高端专家互动访谈实录精选

张掖绿洲论坛高端专家互动访谈实录精选

时间:2024-05-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届绿洲论坛高端专家互动访谈实录刊登媒体新华网甘肃频道刊登时间2012年8月28日作者王逢杰王建萍李虎8月25日,第三届绿洲论坛高端专家互动访谈在中国·张掖绿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张掖将如何借鉴吸收第三届绿洲论坛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绿洲经济?

张掖绿洲论坛高端专家互动访谈实录精选

第三届绿洲论坛高端专家互动访谈实录

刊登媒体 新华网甘肃频道

刊登时间 2012年8月28日

作  者 王逢杰 王建萍 李 虎

8月25日,第三届绿洲论坛高端专家互动访谈在中国·张掖绿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区域地质学家、地质编图专家、大地构造专家、地质科技管理专家李廷栋,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病毒学家、农业教育家谢联辉,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衣真菌学家魏江春,甘肃行政学院院长、教授石玉亭,张掖市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陈克恭围绕“绿洲·生态”话题进行互动访谈。甘肃卫视主持人王建萍主持访谈活动。

主持人:“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张掖有山有水,生态环境良好,这是我们发展绿洲经济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决策者,您是怎么看待张掖生态的地位和特点的?

陈克恭张掖市委书记

陈克恭:张掖是个绿洲城市,所谓绿洲,就是因水而成,水到之处便成绿洲,有水才有绿洲,无水就是荒漠。生态对张掖来讲具有基础性的重大作用,绿洲、湿地和荒漠之间是因水而变、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这里的生态非常脆弱。张掖不但是一个绿洲城市,更是一个山水之城、历史文化名城。从祁连山海拔4000多米开始,有冰川雪山、森林草原,到荒漠戈壁、丹霞奇观、绿洲湿地、湖泊苇池,是一个把极端地貌聚焦在一个镜头里的地方,这种多样性和特殊性是不多有的。总之,张掖的生态是集基础性、脆弱性、多样性、特殊性为一体的。

主持人:李廷栋院士参加第27届地质年会和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您对张掖借助地质地貌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李廷栋:张掖旅游资源很丰富,地貌景观是国内罕见的奇观,生态环境适宜,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可以综合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来发展壮大旅游业,潜力是很大的。张掖通过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势头很强。但我感觉,生态环境确实非常脆弱,现在祁连山的冰雪开始融化,可能为今后生态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建设生态环境关键的关键是水,要保护好黑河水。

李廷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区域地质学家、大地构造专家、地质科技管理专家

主持人:丹霞地貌大自然赋予张掖的一块宝石,体现了张掖绿洲的特殊性。就绿洲的一般性而言,绿洲地区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是什么?

石玉亭:生态的保护与发展之间有矛盾,既有统一性也有对立性,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相互转化达到理想的发展目标。我在张掖工作了23年,离开张掖也有7年了,我的第一感觉是,现在张掖的做法是对的,方向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张掖做生态、做湿地,才有未来,才会更加有地位,才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张掖的人民才会更加幸福,建设美好幸福新甘肃的愿望才可以得以实现。第二个感觉是起步良好,成果显著。我个人为之拍手叫好。三是保护与发展也是一个不断转化、发展、完善的过程,所以我觉得,张掖的湿地建设还需要提升,特别是这次专家讲的意见应该借鉴,以此来统一思想,坚定方向,形成全市人民的共识和行动,尤其要进一步在这样的理念下做好规划,我觉得张掖的明天会更好,张掖一定会走出一个保护与创新发展之路。

石玉亭甘肃行政学院院长

主持人:水是绿洲发展的第一要素。就张掖绿洲而言,一方面我们看到,水资源相对丰富,我们有大面积的湿地,黑河每年向下游分水;另一方面,他处于干旱荒漠之中,年降水量少,限制了工农业生产,水资源绝对值依然是十分匮乏的。作为地衣真菌学家,魏江春院士特别关注节水问题和干旱荒漠的利用,请您谈谈您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魏江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衣真菌学家

魏江春:所谓绿洲,有水就是绿洲,没水就是荒漠。生物的生长,水是关键。在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远远少于年蒸发量。植物生长,根、茎、叶都需要水,固沙也需要水,怎么办呢?这是自然规律,我们要顺应遵循这一自然规律,通过以地衣为优势的微型生物的物种组成及其固沙、固碳、固氮功能与生理、生态特性及功能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所谓地衣,相当于为沙漠铺上微型生物“地毯”,微型生物“地毯”既能起到固定流沙,缓解沙尘肆虐,又能使沙尘灾源地的干旱沙漠变成微型生物碳汇,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我希望,等生物阶梯这个实验成熟了以后,张掖能在绿洲外围的沙漠也能铺上微型生物“地毯”,我期待着它的成功。

谢联辉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病毒学家、农业教育家(www.xing528.com)

主持人:张掖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依然是张掖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张掖正在建设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对此,谢院士有什么建议?

谢联辉: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现代农业一定要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加以概括,予以传承,不能急于求成。实际上,现代农业的内容是很充实的,农业城变成现代城,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农业生产生活的需要,更要考虑未来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我们现代农业最大的潜力就是光和气。现在,能够利用光合效应是第一位的,如果我们很好的利用了光合效率,就为现代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通过可利用的资源来发展。

主持人:现代农业是生态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现代农业,生态经济应当还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产业形态。石院长在主题报告中提出“绿色转型,跨越崛起”,您认为绿洲张掖应该依托哪些产业来实现转型跨越呢?

石玉亭:我讲到了三个转型,环境转型、产业转型和文化转型。“绿色转型、跨越崛起”是甘肃建设生态文明大省的需要、是发展绿洲经济的需要。金张掖“金”在水,张掖要在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下实现环境转型、在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中实现产业转型、在形成绿色文化氛围中实现文化转型,走出一条绿色创新跨越发展之路,实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绿洲论坛已经在张掖成功举办了三届,专家学者的高端智慧是不是如主办和承办各方所愿,在指导绿洲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想问问陈书记,张掖促进论坛成果转化的成效如何?张掖将如何借鉴吸收第三届绿洲论坛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绿洲经济?

陈克恭:我理解你问的这个问题,是在想张掖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个论坛,论坛应该是大学、科研院所搞的,为什么我们年年举办?张掖是绿洲城市,在绿洲这样一个基本面上,经济社会如何发展,今天和明天如何统筹,一二三产业之间如何布局,怎么样在生态极其脆弱的情况下彰显资源的特色,怎样在生态环境多样的情况下去发展生态经济,所有这一切是极其庞大的系统理论与实践问题,所以我们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请一些院士和专家,用我们的实践去丰富专家的理论,用专家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这既是专家学者所需要的,更是我们所需要的。对我们来讲,每次论坛都要求我们广大领导干部来参加,我认为是个“扩大的中心组学习会议”,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个新的举措。因为我们是绿洲城市,了解掌握我们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非常重要。

新华社记者:张掖重点景区经营权转让的进展情况如何?张掖市推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陈克恭:可能你们前一段关注了我们景区经营权转让的相关情况,包括在本次论坛上我们也一直在推介我们的景区。我们把景区景点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景区景点所有权属于国家,管理权在地方政府,经营权就像土地的使用权一样我们把它分开,推向市场去转让,利用社会的资源、社会的资本和人才、技术,让最有实力、最有潜力、最有见地、最有决心的投资者去建设、经营景区,这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和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联合推出的一项政策,就是景区的经营权可以在银行去抵押、质押,把经营权变为资本权,把张掖大美景区资源变成非常丰厚的资本。同时我们在生态元素之中介入文化元素,使其有机结合,可以开发一系列的旅游文化产品,这是我们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有效保护生态与促进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肉牛繁育及育种专家迈克·布朗:张掖人民在绿洲的保护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想请问各位专家,哪些成绩和经验具有推广价值或给专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廷栋:我1956年来过张掖,过去了50多年再来张掖,让我感触很深,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这一切要归功于历届张掖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归功于张掖人民。我觉得张掖地区绿洲也好,其它一些偏远的人文元素也好,这些资源既是张掖的,也是全国的、全世界的。如何把张掖丰富的旅游资源,天然的、人文的资源推向全国,推向全球,让大家共享是非常重要的。这次来张掖看了很多地方,沙漠、湿地、丹霞等自然景观让人很震撼。但光有好的资源,没有人来做也是不行的。张掖市委、市政府把自然的景观加上人文的元素,搞得更丰富,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成绩,完全可以供其它类似的地区借鉴。我有两个建议:一要加强深入研究,比如说七彩丹霞地貌和整个地貌景观形成历史、绿洲怎么样形成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循环的规律,只有把它的科学内涵了解得更清楚,才能更好的认识它的珍贵性。二要加强宣传推介,要通过各种方式,把丰富、独特资源推向全国、全世界。

主持人:自第一届绿洲论坛之后,我们开通了绿洲论坛官方网站,为关心绿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在第三届绿洲论坛举办期间,许多网民一直在关注着各位领导专家的观点,其中一位叫九月菊的网友问陈书记,张掖提出打造“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中国暑天休闲度假城”,这是宣传的需要,还是专家学者的意见?

陈克恭:张掖境内的的确确存在着集中国一、二、三大阶梯为一体的地貌景观,所以堪称是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这是客观现实。当然这个客观存在的景观,被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所认可,我们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权威,出版《多彩张掖——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这本书,就是国家地理杂志主编邀请了许多地理地质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汇集而成,因此我说它是客观存在的,专家学者认可的。当然,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加强宣传,希望把金张掖建设成为一个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吸引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游客都来大观园里游玩,我们给大家服务,在服务之中建设张掖、发展张掖。

记者手记

甘肃电视台主持人 王建萍

应邀采访并主持第三届绿洲论坛高端专家访谈,心中充满了兴奋和惶恐。兴奋的是,家乡把机会给了我,让我来主持那么重要的一个活动;惶恐的是,时间紧,任务重,要与渊博睿智的院士们对话,我的心里没有底。

踏上西去的列车,一点点接近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张掖,我的心里变得轻快和明朗起来。和我的老朋友们一起满腔热情投身广电事业,经历过那么多的危难险重,赢得过那么多令人心悦诚服的胜利,我有什么理由不自信的呢?家乡已经连续三年举办绿洲论坛,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宜居宜游的金张掖名气越来越大,让我这个身在异乡的游子深感自豪。

参与访谈节目的领导、嘉宾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说到自己的专长,不用担心冷场和跑题。但如何让大家都能围绕“绿洲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充分表达,既不形成某人的一言堂,像是学术报告会,又不失观点的碰撞与交锋,给人以过程的享受与启迪,这对我和现场的嘉宾们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用了一天多时间,我和几位朋友顺利约见了三位院士、一位高校校长,还有中共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同志。几位领导和专家不断被各种事物和来宾所包围,但他们还是在百忙中抽出空来接待了我,使访谈计划得到了及时的修改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