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共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
刊发媒体 甘肃日报
刊发时间 2012年6月6日
作 者 张学明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现代农业蓬勃发展,通道经济势头强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面对新的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奋力跨越期,张掖市如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在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做靓宜居宜游,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率先实现转型跨越,成为摆在张掖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共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
——题记
记者:陈书记,您好!近年来,张掖市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委书记王三运指出,张掖不仅是一山一水一古城,更是多姿多彩多优势,这是对张掖生态建设成就的生动诠释。请您谈谈,如何理解从“一”到“多”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生态建设对于张掖转型跨越的重大意义?
陈克恭: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的绿洲城市。实现张掖的科学发展,就要把张掖置于一个更为宽广的区域、更为深远的背景下,判定其定位,确定其功能。
近年来,我们坚持“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部优化绿洲生态城市”,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申报建立了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县区全部被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补偿范围,奠定了张掖在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中的战略地位。目前,黑河沿岸甘、临、高生态城市建设方兴未艾,既扩展了城市空间,又提升了城市品位。特别是甘州区,已形成了以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以滨河新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国家湿地公园、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和沙漠地质公园5个新型功能区集成的“1+5”生态城市框架,“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和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张掖宜居宜游的优势逐步凸现。
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山一水一古城”,既孕育了张掖的历史和辉煌,也承载着张掖的未来和希望。保护和彰显“一山一水一古城”的特色魅力,提高在生态背景下统筹一、二、三产业、统筹经济与社会、统筹当前与长远的能力,就会使张掖绿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强。借助这一平台,抓住国家建设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政策机遇,加快建设高原生态特色城市,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绿色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不但使沙漠、阳光、冰雪融合下的绿色农产品和高原特色城市成为独具张掖特色的新“名片”,而且突出了冰川雪山、森林草场、大漠戈壁、荒漠丹霞及绿洲湿地的天然景观,成为发展宜居宜游生态城市的新“优势”。
实践证明,近年来张掖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正是我们持之以恒守“一”的结果,不守“一山一水一古城”,就不可能有“多姿多彩多优势”。牢牢把握“一”这个本质属性,每年干成几件事关长远、事关根本的大事,多姿多彩多优势则是必然结果,张掖也必将成为环境净土、宜居乐土、发展沃土。在全省率先转型跨越的宏伟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记者:据了解,市上确定了“率先实现转型跨越,做靓宜居宜游”的主基调,并连续召开专题会议加以推进,确立这个主基调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下一步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陈克恭:一个地方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游就有可靠保证,就能够聚集人气、聚集商气、聚集财气。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宜居宜游更宜人的生态城市,是张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张掖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
去年,全市GDP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6%和14.2%,全市实现了七个方面的“双突破”,经济发展呈现鲜明特色,各项经济指标开始前移。可以说我们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生态经济的内生动力已开始形成,转型跨越开始向好的方向突破。全市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信心倍增的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奋力跨越期,叫响做大宜居宜游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www.xing528.com)
正是基于对张掖自然属性、历史属性、现状特征的辩证认识和国家对甘肃生态屏障、战略通道的定位,我们确立未来的发力重点和方向是做靓宜居宜游。具体地讲,就是要以大宣传促进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招商,以大招商促进大转型,以大转型促进大发展。
2012年,我们要在生态产业、文化产业、物流产业、旅游产业、富民产业上有实质性突破。
——以争取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县为契机,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对于张掖而言,生态建设不仅是贡献和责任,更是机遇和产业。如果说这几年我们对生态经济只是一种认识和探索,那么今年开始就要全面进入加速推进的阶段。下一步,要联合周边的市县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这样,我们的生态经济功能区就可以拓展到整个黑河流域,整个祁连山脉,整个巴丹吉林沙漠,覆盖的范围更广,涵盖的内容更多,得到国家的支持也会更多,在区域发展中的功能会更全。
——以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载体,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旅游城市。今年,将继续依托张掖独特的西域佛教文化、黑河湿地、祁连山自然风光、丹霞地貌、民族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加快大佛寺文化产业园、祁连玉文化产业园、中华裕固文化走廊、平山湖丹霞国际影视城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功能突出、支撑作用明显的精品旅游项目。
——以实施全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黑河沿线生态城市带建设。去年底,省政府下发《甘肃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将打造六大城市片区,构建组团式城镇化发展格局,甘州-临泽城市片区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继滨河新区之后,张掖又一个列入全省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项目,这使我们的生态城市建设既有了政策支持,又有了规划支撑。特别是甘州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要在“1+5”生态城市框架之内,带动包括临泽、高台在内的黑河沿线水天一色生态城市带建设。
——以国家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节水、高效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一直是张掖的优势,去年,“张掖玉米种子”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全国唯一的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下一步,要围绕这一品牌,把玉米制种产业做精做强,把张掖建成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各县区要继续按照“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强力推动全市的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以现代物流和新型工业为重点,加快发展通道经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新型工业,是我们发展通道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实事求是地讲,这两年我们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工作进展还比较慢,今年必须要加快速度。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依托高速公路建设张掖现代物流城。要以搭建河西走廊的物流集散平台为重点,积极整合现有运输、仓储、信息及旅游自驾营地建设等物流资源,完善市场服务管理体系,健全服务功能,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功能和水平,加快物流园区与城市商贸集市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大开放大开发为支撑,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今年,要组织专门力量,围绕大佛寺、焉支山、湿地公园、丹霞地质公园、沙漠体育公园等10个景区和20个景点进行集中宣传。把文物保护权与景区经营权相分离,把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通过转让景区经营权,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参与景区景点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组织专门队伍赴外招商,做到精确招商、高效招商,招大商、大招商。要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营造一个能够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吸引更多更强的战略合作者。
记者:在省委、省政府提出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为了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目标,在全省范围启动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张掖将如何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这一战略行动?
陈克恭:省委、省政府深入分析省情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形势,确定了“富民兴陇”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明确提出把转型跨越作为解决诸多矛盾问题的根本举措,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经济结构、发展方式进行调整,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新路;另一方面,针对贫困面大、程度深的实际,启动实施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省市县乡四级机关的干部下到基层,与群众一起想办法,解决发展不足、老百姓不够富裕的问题。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切合省情实际,顺应时代要求,顺应群众意愿,对我省当前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张掖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提出实行“市级领导联村联户联重点”工作制度。同时,市上列出了宜居宜游、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滨河新区建设、循环工业发展等21项重点工作,由16名市级领导牵头,每人联系1~2项,盯住目标、咬定不放、一抓到底、抓实见效。通过一手抓示范、一手抓扶贫,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转型跨越,在重振河西雄风中展示更大作为。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好率先转型跨越这个总基调,叫响做大宜居宜游的战略基点,那么“一山一水一古城”,随之而来的一定是“多姿多彩多优势”,我们也一定能够实现张掖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