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气候带——影响气候的主力军
喜欢旅游的读者一定对我们祖国南北方气候差异之大感到惊讶吧?在每年的三月份,东北还是冰雪未消,南方就已经繁花似锦温暖如春了!这样大的差异是因何而来的?这就与我们下面要讲的气候带密切相关了!
要想研究地球的气候变化情况,就不能不提到气候带。事实上,气候带大到对人类的繁衍,小到对我们的生活都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那么,地球上的气候带分为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气候带这两年发生的变化总会造成一些奇异的景观
五彩斑斓的水果是热带地区的特产
“气候带”的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人提出的。在古希腊典籍里,人们分别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把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五个气候带。这种划分方法基本反映了地球气候分布的大致规律。但是由于受科学知识不足所限,古希腊人没有把大气环流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考虑在内,因而划分的气候带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
后来,随着对地球气候认识的进一步加深,人类对气候带的划分也逐渐完善起来。
1879年,科学家苏潘就提出应该以年平均温度20℃的等温线和最暖月的10℃等温线为界,把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五个气候带。这种划分一举打破了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限的传统气候带划分方法。随后,人们纷纷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划分方法!
1900~1936年,德国气象学家和植物地理学家柯本经过多年研究,最后以温度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多雨气候、干旱气候、温暖多雨气候、寒冷雪林气候和冰雪气候五种气候带。这种划分方法虽然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瑕疵,但其采用温度和降水量指标作为划分气候带标准的模式,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气候带的划分方法了。
在柯本埋头研究自己的气候带划分方法期间,前苏联自然地理学家贝尔格也于1925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根据气候与自然景观的关系,以月平均气温为指标,将全球的低地气候划分为了11种气候带。它们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萨王纳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内陆沙漠气候、副热带森林气候、地中海气候、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泰加林气候和苔原气候。毫无疑问,这种气候带划分方法较之以前更为完整了。
热带沙漠的奇异风光
热带草原的秀美景色
1936年,前苏联气候学家阿利索夫根据盛行气团和气候锋位置及其季风变化情况,提出将全球划分为13个气候带。其中包括赤道带、热带、温带和极带4个基本气候带;副赤道带(副赤道季风带)、副热带和副极带3个过渡气候带。按照他的划分理论,除赤道带外,其他各带均是南、北半球各一个。与此前的气候带划分方法相比,阿利索夫的划分方法已经基本全面地考虑了太阳辐射和下垫面因素的影响,此外也反映了大气环流和洋流对热量、水分的传输。就当时的研究条件而言,这已经算是一种考虑得非常周到的理论了!(www.xing528.com)
在阿利索夫以后的几十年里,人们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终于完成了地球气候带的划分工作。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人们将之划为了热带。由于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所以这里终年高温炎热,不仅没有寒冷的冬季,甚至连春季和秋季也不明显。除了气候炎热,热带雨量也非常充沛,年雨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由于这里温度适宜,水草丰茂,因此动植物分布非常密集。这里的热带雨林高大茂密,植物品种繁多,大象、猩猩、蟒蛇、长颈鹿等热带特有动物穿梭其间,真可谓一片生机盎然!
从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区域,人们将之称为温带。位于南半球的温带是南温带,位于北半球的则是北温带。这两个温带的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在这两个温带区域里,春夏秋冬四季明显,动植物种类也很繁多,非常适于人类居住。
北极的寒带气候是冰川常年不化的原因
温带季风气候给树木带来丰沛的雨水
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的极地地区,科学家将之称为寒带,分为北寒带和南寒带。与热带的炎热气候恰恰相反,寒带里终年冰天雪地,气温极低。据科学家观测,寒带许多地方最冷时的平均气温都在-80℃以下——这种温度已经不再适于人类生存了。不过,寒带也有许多令人向往的特殊景观,比如这里所独有的极昼和极夜现象、美丽的极光,还有企鹅、海豹、海象等寒带特有动物。
多种多样的气候带为地球生态多样化作出了突出贡献,那么这些气候带是如何形成的呢?归根结底,还是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高度角,而太阳高度角又会随纬度增高而递减。这样一来,因为纬度不同而造成的热量分布不均不仅影响了温度分布,还影响气压、风系、降水和蒸发等一系列气候变化。这就是地球可以分为众多气候带的根本原因!
人类对气候带的研究并不仅仅满足于准确的划分。事实上,在研究气候带的同时,我们可以将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因气候带的存在而引起的有关地理环境中动植物、土壤、水文以及自然景观的地带性差异等方面。这对我们认识地理环境的结构和演变都有重要帮助。
南极磷虾
在常年温度极低的南极冰层下,生活着一种小小的生物——磷虾。这些靠从冰层上刮擦下来的海藻为生的小生命终其一生都在与低温做着顽强的斗争。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在极冷的时候它们甚至可以收缩身体,把自己变成幼年时期的样子。春天到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海水中的浮藻受阳光刺激开始大量生长,磷虾也就展开了身体,投入到了紧张的“吃饭”大业中。
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们的存在为大多数南极动物提供了食物,而且这种小小的生物还富含蛋白质。据科学家估计,如果每年能够捕捞1.5亿~2亿吨磷虾,那么大致就可以满足全世界人对蛋白质的需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