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西民间工艺-上党堆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山西民间工艺-上党堆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时间:2024-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党堆锦历史沿革上党堆锦最早起源于唐朝,时称堆绢,1964年更名为“堆锦”。抗美援朝期间,上党堆锦《英雄常在》,被有关部门赠给朝鲜友人。1957年,上党堆锦《和平与友谊》作为国礼馈赠来访的前苏联代表团。2008年,上党堆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由于社会变革和缺乏保护等诸多原因,上党堆锦制作工艺面临资金短缺、后继乏人的局面。

山西民间工艺-上党堆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上党堆锦

历史沿革

上党堆锦最早起源于唐朝,时称堆绢,1964年更名为“堆锦”。北京广化寺收藏的《富贵荣华》和《福寿三多》已有1000多年历史。我省芮城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八条屏《郭子仪寿诞图》属明朝物件。

公元707—709年,时为临淄王、卫尉少卿(四品官)的李隆基任潞州(今长治)别驾时,不仅把当时的宫廷音乐带到潞州,也将宫廷里用丝绸制作的工艺品堆绢带到了上党古城。堆绢流入民间后,从此上党就有了一种叫堆花的手工艺品。

千余年的传承,朴实的民风民俗,聪慧的能工巧匠,丰富滋润了上党堆锦艺术。1915年,长治堆锦艺人李模父子带着他们制作的堆锦《春夏秋冬》四季条屏漂洋过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银奖。这是堆锦第一次在国际舞台抛头露面,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引来世人惊叹,蜚声海内外。民国年间,艺人们还为冯玉祥吴佩孚阎锡山等军政要员制作过堆锦肖像,为外国传教士堆制过教皇耶稣像。同时,巨富的晋商争先恐后地将李家父子请到自己的家中,堆制六条屏、四条屏、中堂和规格不同的单幅画等。一时间,收藏上党堆锦成了达官贵人、商贾富豪追逐的一种时尚和夸耀自己身世的资本。现存于祁县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榆次常家庄园的数十幅上党堆锦精品均出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间。

抗美援朝期间,上党堆锦《英雄常在》,被有关部门赠给朝鲜友人。1957年,上党堆锦《和平友谊》作为国礼馈赠来访的前苏联代表团。1964年秋季广交会后,堆花产品《八仙》和四条屏《巾帼英雄》开始出口到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及东南亚。到1969年初堆锦制作人员已达150人左右。

70年代初,弓春香女士担起了振兴堆锦工艺的重担,经过苦心钻研,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既保持了中国画的燥润干湿、虚实并重的笔墨韵味,又借鉴了浮雕强烈的立体效果,并兼容了绸缎的雍容华贵,经过精良的选材和技术的改革,还具备了不生蛀、不褪色、永久保存的特点,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手工艺品,把“堆锦画”工艺推向了鼎盛时期。

“堆锦画”是中国民俗艺术的精华,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渊源的完整性和异曲同工之妙。在经济日趋繁荣的今天,堆锦画远销香港台湾、美国、英国和东南亚地区,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的纽带,也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08年,上党堆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制作工艺

堆锦作为一种装饰画,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其具有浮雕效果。它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画特有的技法,既保持了中国画的燥润干湿、虚实并重的笔墨韵味,又借鉴了浮雕强烈的立体效果,兼容了绸缎的雍容华贵,经过精良的选材和技术的改革,还具备了不生蛀、不褪色、永久保存的特点,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手工艺品。

制作材料包括各色丝绸锦缎及特殊布料、绘图纸、草板纸、白板纸、宣纸、国画色、丙烯颜料、粘结剂、棉花珠宝、金银彩线、金粉、银粉、木框等。制作工具有刻刀、刻板、剪刀、毛笔水彩笔、油画笔、专用竹签、调色盘、小镊子等。(www.xing528.com)

上党堆锦以各色丝绸锦缎为主要面料,草板纸、棉花为骨架,制作时先将图型描在簿纸板上,照线剪裁成若干块,再在这些纸片上“贴飞边”、“压纸捻”、“续棉花”,后蒙上所需绸缎,并按图案要求将蒙上去的这些绸缎经过“拨折”、“软褶”、“彩绘”、“贴金锡线”,成为片状半成品,然后将此半成品平面拼贴在已经绘好场景的底板上,装入玻璃木框,一幅形象生动的堆锦即告完成。

制作中的堆锦

上党堆锦《富贵图》

堆锦单体造型小巧精致,以人物为例,一般身高在15—25厘米之间。因制作中各部分棉花的厚薄不均,边缘粘贴的纸捻粗细各异,再加上拨折叠压时的顺序变化,使画面产生一定的立体感。对人物的头、手、佩饰、道具的制作要求十分精细,直径仅两毫米的手指必须内填棉花,外包绸缎。头饰、道具要用金银箔料刻成十分精美的图案,一些地方还要彩绘。

上党堆锦艺术以壁画、挂画(含中堂、条屏)、摆件等形式为主。代表作有:《四季图》、《富贵图》、《八仙过海》、《红楼梦》、《西游记》、《观世音菩萨》、《毛主席去安源》、《北京建国》等。

重要价值

上党堆锦艺术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古上党地区(今长治市)所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品,也是工艺美术行业中唯一保留的一个地域性民间本土手工艺品种,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上党堆锦艺术在五台山的展示轰动了世界佛教界,很多港台及东南亚游客要求把这些艺术品运往港台及东南亚进行展出,它对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上党堆锦艺术与佛教文化的紧密结合,使佛像在长达2500年平面和立体两种造像形式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种新的丝质软体浮雕造像形式,丰富了佛教文化表现艺术。采用古老的上党堆锦工艺成功研制西方油画作品,使东方古老的工艺美术和西方独特的油画艺术非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为世界壁画创造了一种丝质软体浮雕艺术种类。上党堆锦艺术不仅美化环境,供人观赏,而且极具收藏价值。

目前,由于社会变革和缺乏保护等诸多原因,上党堆锦制作工艺面临资金短缺、后继乏人的局面。为挖掘、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1997年,从艺三十年的上党堆锦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凃必成创建山西省长治堆锦研究所,后又多次参加了全国性工艺美展,并多次荣获金、银、铜及优秀奖。2007年,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凃必成堆锦艺术工作室,同时培养出了凃婕、郭丽梅、韩素文等徒弟和二十多名学生,使得这一艺术得以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