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西漆器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漆器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间:2024-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山西漆器制作技艺上古时代,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着漆树。2006年5月20日,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稷山螺钿漆器制作技艺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保护项目。稷山螺钿漆器三、新绛云雕漆器云雕漆器是采取漆、画、雕相结合的综合工艺技法,以制作精巧取胜,它是中国漆器工艺中的珍品。

山西漆器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漆器制作技艺

上古时代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着漆树。据考古发现,汉民族的祖先最早在7000年之前就学会提炼漆树皮的汁液髹饰木制或皮制器皿。山西的漆艺主要以平遥推光漆、稷山螺钿漆器和新绛云雕漆器著称。

一、平遥推光漆

平遥推光漆器同北京的金漆,福建的脱胎,扬州的点锣并称为我国四大著名漆器,它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2006年5月20日,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遥推光漆器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便用漆树的浆汁涂抹食器,春秋战国时期,平遥漆器已初具雏形,到汉唐时开始兴盛,明清时期进入鼎盛。明清两代,随着晋商的崛起及地理位置和商业经济的支持,平遥推光漆器工艺得到长足发展,产品风靡三晋,出口英、俄、新加坡等国家。平遥漆器选用优质木料制胎、上灰、背布、裱纸,用天然大漆和合成大漆刷涂,漆面绘有古典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配有铜饰件。推光漆器工艺,从底漆到面漆,每一道大漆都有不同的工艺要求。平遥推光漆器最后一道面漆工序是用手掌推磨抛光的,通常的做法是先用细砂纸把漆面打磨光滑,接下来要用优质椴木烧制的木炭块蘸水打磨增加漆面的黑度,再用头发蘸油打磨,最后用手掌蘸上特制的细砖灰和麻油推光。平遥推广漆器漆面光亮如镜,富丽堂皇,造型古朴典雅,色彩绚丽,有耐高温、耐酸碱、耐老化等特点。产品具有描金彩绘、堆古罩漆、骨石镶嵌、雕填呛金等工艺,有屏风、柜、桌、小件漆工艺等数百个品种。

晋中,“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山药”的俗语可谓家喻户晓,而漆器就列为榜首。平遥推光漆器素以制作工序繁琐、复杂著称,光是刮灰就需要五到六次,而且每次都必须等到刮上去的灰完全干透,才能进行下一次刮灰。平遥推光漆器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精雕细琢,用料也颇有讲究。平遥推光漆器使用的是在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着的漆树刮掉树皮后流出来的一种天然漆料——大漆。

平遥推光漆艺有精湛的成套技艺,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用特殊配方、技艺及设施炼制大漆;

2.以大漆和天然桐油炼制罩漆;

3.木胎披麻挂灰,生漆灰须褙布,猪血灰须披麻,黄土胶则需褙纸;

4.以人发、牛尾制作漆栓(髹饰工具);

5.在特设的阴房内阴干漆器;

6.描金彩绘,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勾金、罩金和蛋壳镶嵌等传统技法;

7.用砂纸、木炭、头发、砖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漆器光亮如镜;(www.xing528.com)

8.采用镶嵌、镂刻、罩金、刻灰等技艺进行装饰。

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分木胎、灰胎、漆工、画工和镶嵌等五道工序。木胎车间使用松木做出各种家具的木胎后,灰胎车间就用白麻缠裹木胎,抹上一层用猪血调成的砖灰泥,这叫做“披麻挂灰”。底漆多以墨黑、霞红、杏黄、绿紫为主,上面绘以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如古典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绘,或刀刻雕垫,或堆鼓镶嵌,线条流畅,色调和谐,富丽堂皇。

平遥推光漆器

漆工车间的工序是非常细致和复杂的。每一件漆艺品“髹漆”是最关键的工序,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纸蘸水擦拭,擦拭毕,再用手反复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进行刷漆,每件产品一般上五道到八道漆,每上完一道漆干后需打磨→再上漆→再打磨,最后出光。出好光是每件产品质量优劣的关键。推光漆工艺,从底漆到面漆,每髹饰一道大漆都有不同的工艺要求。平遥推光漆最后一道面漆工序是用手掌推磨抛光的,通常的做法是先用细砂纸把漆面打磨光滑,接下来要用优质椴木烧制的木炭块细细蘸水打磨增加漆面的黑度,再用头发蘸油打磨,最后用手掌蘸上特制的细砖灰(用水将砖灰反复过滤)和麻油推光。漆面要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推磨次数愈多出的光愈亮,以后会越擦越亮,适于长期摆放。

画工和镶嵌车间,对技术的要求更高,画工必须学习绘画四年以上,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才允许在漆面上勾红点翠独立操作。刻绘工人的刀锋,要求像笔锋一样,粗细相间,深浅适度,起落自如。镶嵌原件的制作台上,团团烟光紫气,叮叮有声,工人们把河蚌壳、螺钿、象牙以及彩色石头加工成各种原件,由镶嵌工人根据图案的要求,巧妙地镶妥粘牢。清朝以前,推光漆器为素底描金,清初开始以金漆器为主,中期创出了增厚漆层、推出光泽新工艺,自此,平遥推光漆器形成以磨推漆面与描金彩画相结合的独特工艺风格。

二、稷山螺钿漆器

稷山螺钿属细软螺钮,是选用内陆湖泊特产贝壳珍珠层,与金银扁丝制成各种精美图案,镶入漆器后反复磨研而成。稷山螺钿漆器色泽斑斓、玲珑别致。螺指贝壳,钿指金属,软是指贝壳中的珍珠层,用贝壳中的珍珠层与金银丝组成图案,镶嵌在推光漆上,故称软螺钿漆器镶嵌工艺。这一工艺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创始于唐宋时期,传至清明时已经成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几经失传,解放后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努力,在继承民族工艺遗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这一工艺珍品得到了新的发展。稷山软螺钿漆器镶嵌工艺工序复杂,做工精细,形式古色古香,实为室内案头陈设观赏,又能实用的多功能工艺珍品。2009年稷山螺钿漆器制作技艺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保护项目。

稷山螺钿漆器

三、新绛云雕漆器

云雕漆器是采取漆、画、雕相结合的综合工艺技法,以制作精巧取胜,它是中国漆器工艺中的珍品。云雕漆器制作十分精细,首先在做好的木胎上涂上朱、黑颜色的漆层,相间堆起,一般要漆70—80道,最多可达百道以上,然后用刀剔刻出图案云纹。剔刻斜刀深约5毫米,刀口上宽下窄,从刀口上显露出不同颜色和层次的花纹,看上去宛如各种形态的彩云,别有韵味。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使云雕漆器成为著名的工艺珍品。

“云雕”工艺始源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时期达到第一个鼎盛时期。当时主要供宫廷使用,民间极为少见。清朝末年,皇室衰败,战乱频发,宫廷艺人组织纷纷解散,流落民间。而当时的绛州正处于工商业的兴盛期,享有“南绛北代”的美称,并被誉为七十二行城,城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在这种背景下,宫廷云雕艺人纷纷汇聚于此,重操旧业。在清末民初,至上世纪30年代初,新绛已有王思恭、赵普元、薛仙基、王小虎等12家漆器作坊。1958年,新绛县委、县政府为恢复云雕往日的光彩,让这一从宫廷流传出来的艺术获得重生,召集从事云雕漆器生产的民间艺人,成立了新绛工艺美术厂。从而使新绛的云雕、刻灰、螺钿、描金、彩画等传统漆器工艺品生产,走上了规模发展的道路,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将“云雕”这一工序繁杂,制作艰难,生产周期长的工艺进一步发展、创新,新绛云雕这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精湛工艺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新绛云雕漆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