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制作工艺
一、陶瓷的原料
黏土是陶瓷的主要原料,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铝矿物。黏土可分为普通黏土和高岭土。普通黏土分布广泛,但含杂质较多,用于制作一般陶器。高岭土,又称瓷土,纯度高,质地好,色呈白或浅灰,无光泽,有滑腻感,干燥后有吸水性,耐火度高,用于制作瓷器。黏土原料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需经过风化、粉碎、淘洗、过滤、炼泥、陈腐等一系列加工处理,才能用于陶瓷的成型。
在原料中加入石英、燧石等可减弱黏土粘度,减低收缩率。加入长石、伟晶花岗岩等可缩短烧成时间,加大制品密度,增强坚固性。
二、陶瓷的成型
传统陶瓷成型基本是手工操作的,采用手制和轮制等方法。
1.手工捏制:是制陶最原始、简单的方法,主要用“捏”的动作来塑形,适宜做小件器皿陶塑制品。
2.泥板粘接成型:用手直接将泥料拍成或碾压成泥板,之后将泥板裁割成所需要的大小和形状,再粘结成型并修刮平整。这种方法多用来做方形器物。
3.泥条盘筑: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4.模制成型:将泥料放在模具中,用手或工具从不同部位加以拍打、挤压成型。稍干后,把坯体从模具中脱出。模制适合做小件器皿、不规则形器物及造型附近等。
5.轮制成型: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制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于土内,上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旋转,利用轮车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厚薄一致。
6.注浆成型:将泥料配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然后注入多孔模具内(主要为石膏模),水分在被模具(石膏)吸入后便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均匀泥层,即可脱模成型。一般器形复杂不规则,难以轮制的器物可采用注浆成型。(www.xing528.com)
7.干压成型:将湿度较小的泥料装入模具内,通过机械对其施以外力,使泥料压成至一定形状坯体的方法。
三、陶瓷的施釉
从商代开始,制陶人就利用经过焚烧的植物灰烬制作灰釉。因为草木灰中含有钙、硅、钾、钠、磷、镁以及某些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具备了釉的基本特性。草木灰釉是普遍使用的沿用最久的一种制釉原料。
施釉时,釉浆的含水率约为48%—60%,釉层厚度需根据器形、坯质及釉类不同而定。多数陶瓷是在生坯上直接施釉,也有煅烧后再上釉的。施釉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浸釉、浇釉、荡釉、刷釉、吹釉、洒釉、喷釉等。
四、陶瓷的烧成
将生坯或半成品在高温下处理,使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得产品的过程。入窑焙烧是制陶器的关键工序,烧成温度一般为800℃—1000℃。最初人们可能在平地上堆放柴草,将坯体放在其上点火烧制,这种方法由于火力不集中达不到一定温度,致使所烧陶器质量差,成品率低。
后来,出现了穴式窑。新石器时代主要有横穴式窑和竖穴式窑两种。横穴式窑较典型,它由火口、火膛、火道、窑室和窑箅组成,窑室呈圆形,底上有窑箅,箅上有许多火孔,由火膛进入的火焰,经火道和火孔到达窑室。竖穴窑的窑室在火膛之上,火膛是口小底大的袋状坑,有多股垂直的火道通向窑室。
汉代,北方烧制陶瓷开始用圆窑。它能使火焰在窑室内的流动从简单穴窑的升焰式变成半倒焰式和倒焰式,增加了热的交换,使窑内温度更加均匀。
龙窑为长隧道形窑炉,常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龙窑最大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
五、陶瓷的装饰
在陶瓷上运用各种方式、技法进行艺术加工。装饰可在施釉前对坯体进行,也能在釉上、釉下和对釉本身进行。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单色釉、杂色釉(窑变釉、花釉)、结晶釉、裂纹釉、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金银彩、斗彩、贴花、喷花、印花、刷花、刻花、划花、剔花、塑雕等。这些装饰方法,可以单项运用,也可综合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