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操作框架研究——基于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的实证分析
一、引言
所谓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目的:为了确保银行业业机构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成为国家调节金融控制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进行控制的一种制度。中央银行控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备金的多少和准备率的高低影响着银行业的信贷规模。这一制度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将吸收的存款全部贷放出去,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或以存款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或以库存现金形式自己持有。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重,称为准备率。
组成:在现代金融制度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业务库,另一部分则以存款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后者即为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两部分。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中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将自己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交存中央银行,这一比率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按这一比率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则为法定存款准备金。而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则为超额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保有的库存现金,构成超额准备金即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金率(即备付率)。银行业金融机构缴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一般情况下是不准动用的。而超额准备金,银行业金融机构则可以自主动用,其保有金额也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一般人们只研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变化、进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而没有研究存款准备金运营问题。
特点:典型的规模可测、可控资金,只要机构专业、规模合理、科学运营,就会发挥既能控制热钱、准热钱,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作用。
好处:虽然法定存款准备金一般情况下不准动用,但法定存款准备金也是财富,是财富就可考虑其科学运营的问题,特别是存款准备金的长效运营,如果运营的好,会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好处。
功能:从历史的发展和职能的变迁来看,存款准备金的功能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种。
一是缓冲功能:通过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助于在流动资产状况发生变动时稳定隔夜利率;
二是流动资产管理功能:为中央银行提供了准备金需求的一个来源,从而可以补偿通过自发性因素产生的流动性资产供给;
三是货币控制功能: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作为一种控制货币总量的手段;
四是收入或税收功能:可以被认为是增加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收入的一个来源。
二、背景
(一)研究的背景
1.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反思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的经济金融体系,一个惨重的教训,就是货币管理当局在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整时,忽视了对金融失衡与系统性风险累积的关注,在银行业个体金融机构看似经营良好的情况下,没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变化、银行-保险-证券之间以及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关联性、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风险隐患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方面,顺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整使金融体系固有的顺周期性导致金融失衡的累积与释放放大了银行业的波动与对经济的影响,进而加剧了银行业流动性的管理难度与金融不稳定;另一方面,随着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创新与制度僵化、管制放松助推了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保险、证券的跟进,金融工具更加复杂,市场活动日益多元化,交叉、混业与跨境经营活跃,金融机构的规模与关联度大幅提升。金融机构不仅通过金融市场横向联系,而且通过金融集团进行纵向关联;全球化的快速扩张与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加剧了金融同步。这就导致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关联升级与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与蔓延。同时,货币管理当局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整时,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与行为,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异质性风险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为目标。调整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否稳健并不能保证金融稳定的自动实现,而且无法管理交叉、混业与跨境经营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关联度风险。
(二)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等方面。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增长动能较为充足,但同时也出现通胀预期加大、通胀压力上升等问题。未来几年,金融改革要建立和完善逆周期的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丰富和补充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进一步深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在有效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将率先实现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并加快改革对外债权债务外汇管理;进一步放松个人其他资本项目跨境交易。
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是流动性总量调节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相结合的体现,通过总量调控和个体风险差异的结合,将起到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信贷合理投放的效果。
(三)我国准备金制度的运用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20多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多次调整。
1998年前,准备金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需要在人民银行开立备付金存款账户用于清算。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为准备金存款账户,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准备金存款账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金融机构自行确定。1999年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下调至6%。2003年和2004年,为对冲外汇占款,适度控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人民银行两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达到7.5%。
2004年以来,人民银行开始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越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综合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资本充足要求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有关思想,体现了中国关于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综合考虑及安排。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一切吸收公众存款或负债并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而不是委托代理或投资的关系。近年来,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加快,对哪些创新产品适用准备金要求关系到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目前在改进金融服务、鼓励直接融资和减轻间接融资压力的背景下,应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如发行金融债券、开办代理理财业务。但是从存款准备金管理来看,不能因为商业银行有关负债业务在名称上没有“存款”二字就不适用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向公众发行的债券或其他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产品应考虑适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恰当地把握存款准备金适用范围,在当前中国金融机构改革、金融产品创新的形势下非常重要。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规范地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改进金融服务。
目前,中国对存款准备金存款和超额准备金存款都支付利息,但是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趋于下降。如前所述,对超额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超额准备金存款调整吸收过多流动性,不利于中央银行预测货币市场流动性。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可以促使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调整利率货币市场交易融通流动性余缺,增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敏感性。
2.研究的意义
首先,构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操作框架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模式。随着金融改革和创新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上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跨行业、跨市场、跨地区的机构快速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日益融合与浸透,组织结构复杂、业务多元化的综合性金融机构不断形成和壮大,实施货币政策的调整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交叉性的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与操作手段。因此必须创新货币政策调整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其次,构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操作框架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当前,人民银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任务艰巨,一方面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非常直接和密切,而宏观经济的调控形势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信贷扩张的动力仍然较强,融资条件较为宽松且承担风险的意愿较强,这为金融体系和褓经济相互作用的加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顺周期的作用下可能使金融体系更加脆弱。另一方面,随着金融机构不断整合并发展壮大,某些系统重要性的机构的成败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金融机构间、金融市场间的依存度日益提高;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游离于货币政策的调整范围之外,存在较大的系统性风险隐患。基于以上因素考虑,迫切需要创新货币政策实施的方法和工具,以维护经济金融的稳定。
最后,构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操作框架为宏观审慎管理提供了平衡干预和市场手段,对促进经济平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不稳定的成本可能很大并在时间、空间上影响每个机构和市场。国际金融研究表明,银行业危机成本很容易达到GDP的两倍。由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实时调整来实现其目的。此外,在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健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也有利于个体机构的稳健经营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三、操作框架
1.含义、目标、范围
所谓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是指人民银行将根据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存贷比、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实际情况,以法定准备金率为基础,以数理统计模型动态计算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以实现对不同金融机构准备金的动态调整。
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基于社会融资总量、信贷投放与社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及具体金融机构对整个偏离的影响,考虑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和各金融机构的稳健状况及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情况等,以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适度、平稳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并为金融机构提供主动按宏观审慎政策要求,从提高资本集聚能力和改善、提高资产质量两个方面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弹性机制,达到防范顺周期系统性风险累积的目的。同时重在引导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是一种正向激励、有弹性的机制,有助于提高金融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流动性管理,促进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提升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
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把总量调控和个体风险差异结合起来,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盲目扩张,是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补充。其目的是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基础货币供应过剩的特殊情况下,把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常规的控制手段,与公开市场操作相互搭配,加强流动性管理的货币政策工具。之所以要搭配使用这两种对冲工具,主要是随着对冲规模不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购买意愿、流动性冻结深度等因素的制约;而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比较及时、快捷,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更适合应对中长期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局面。(www.xing528.com)
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范围由单纯调整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展到地方银行业法人机构,即实施范围扩展到全国范围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状况、杠杆、拨备、审计结论、信用评级、内控水平、信贷政策的执行情况等都将作为参考系数,通过按月测算,对资本充足率低、资产负债率过高、放贷过猛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随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2.计量模型
按照完全市场货币均衡理论的观点,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总量方面的影响,也有速度、结构方面的影响;既有体制方面的影响,也有政策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广泛存在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政府行为之中,构成了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基本因素集合。
①选取计量指标的依据。为了能够客观、准确地计量差别准备金政策工具效应,我们在选取计量指标时,遵循如下的原则:一是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它既能反映政策工具的传导过程及其作用机理,又能体现政策工具、作用的中介目标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同时还要反映金融机构自身状况。二是强调目的性,指标必须与建立政策工具调整的目的相一致。三是可操作性,指标的数据必须能够收集到,可测、可控、便于计算。
②计量指标。依据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内涵、作用机理、体系构成及上述原则,通过对县域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指标统计口径的一致性、连贯性和县域货币政策实施水平及其银行业金融机构差异的研究,我们选取了三个层次的指标:第一层次为货币政策工具指标,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备付金率等;第二层次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指标,主要有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不良贷款率等;第三个层次为结构调整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等。
③计量模型的设定。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除了建立科学合理的计量指标体系外,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数理统计计量模型。根据我们所建立的计量指标体系和完全市场货币均衡理论,运用综合计量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初步构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
动态调整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备付金率-资本充足率系数-流动性比率系数+不良贷款率系数+存贷比系数+资产负债率系数
其中:资本充足率系数=(考核期资本充足率-标准要求资本充足率)/标准要求资本充足率
其中:流动性比率系数=(考核期流动性比率-标准要求流动性比率)/标准要求流动性比率
其中:不良贷款率系数=(考核期不良贷款率-标准要求不良贷款率)/标准要求不良贷款率
其中:存贷比系数=(考核期存贷比-标准要求存贷比)/标准要求存贷比
其中:资产负债率系数=(考核期资产负债率-标准要求资产负债率)/标准要求资产负债率
3.调整
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按月进行调整,上月的实际数决定下月准备金的多少。模型中的系数按顺周期计算,调整按逆周期调整。
四、实证分析
自200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通过对准备金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在金融宏观控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特别是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作为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补充,对于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有了明显的差别调整,而对于个体金融机构而言差别就不是那么明显,且有一刀切的现象存在。因此,本文通过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数量模型的设计,结合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的实际情况,对2010-2011年人民银行公布的差别准备金与数量模型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
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期为2010.9-2011.9,涉及的县域银行业机构为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2家。各项存款、各项贷款数据以人民银行全科目统计口径为准,在人民银行存款数据以资产负债表实际数为准,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不良贷款率、存贷比数据以银监部门监管指标计算口径和标准要求为准,资产负债率数据以金融会计制度规定的计算口径和国际会计准则规范要求的80%为准。基础数据见表1。
标准要求设定:资本充足率最低为8%、流动性比率最低要求为125%、不良贷款率最高为15%、存贷比最高为75%、资产负债率最高为80%。
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低为10、备付金率最低为3,根据计量模型计算所得的县域银行业机构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准备金率与准备金见表2。
2.效应分析
从目前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对增强货币政策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管理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安排信贷投放无疑有明显的功效。但对于同类性质的银行业机构来说就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并有好坏一起惩罚的情况发生。从表1可以看出,盂县农村信用社、盂县汇民村镇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剔除备付金影响后实际上是逐步上升的,并有同类性质一刀切的现象。而对于每个银行业机构来说,就是一项不平等的调整工具,资本充足率高低、不良贷款多少、资产负债率高低、资产结构如何等有关运营规范没有一定关联。即使是经营情况良好、资产质量高、有充足的流动性也必须被人民银行收回必要的流动性,被迫进行资产结构调整。而且,以M2为货币供应控制目标的今年,要想收回足够的流动性,降低信贷投放速度,人民银行同时还辅以贷款规模控制的手段,依然存在行政干预的现象。
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备付金率为3进行了模拟计算(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计算见表2),是随个体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不良贷款率、存贷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准备金率的高低是与银行业机构的经营管理、质量状况、风险覆盖、市场杠杆、结构匹配、内部控制等相结合的。只要资本充足、风险覆盖面宽、资产与负债结构匹配合理、资产质量高就可以在货币当局许可的范围进行业务拓展和创新,不断满足各类客户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
由于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引入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不良贷款率、存贷比、资产负债率等重要考量指标,即将资本充足率监管与货币政策相结合、资产质量与利益相关者相结合、资产结构与客户需求相结合,因此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有利于转变信贷管理和流动性控制机制。有利于抑制资本充足率较低且资产质量较差的金融机构盲目扩张贷款,防止金融宏观调控中出现“一刀切”;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调动金融机构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积极性,督促金融机构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实现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双重目标。
当然,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的实施客观上会给被差别的银行业机构带来影响。实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后,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这有利于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转型,转变主要依靠吃利差的经营模式,经营转型的任务将更为急迫。虽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转型发展上要更加着力,但也有助于引导其信贷合理增长,更好地体现国家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图,有针对性地促使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三农”,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同时促进金融机构稳健、持续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毫无疑问,在建立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上我们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并通过与现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执行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效应也是比较明显的。基于以上计算和分析研究,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对于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和调节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在实施调整时,能通过对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中介目标的调节和控制,来实现对县域流动性和货币供应趋势形成重大影响。尽管由于受到了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效应的显著性仍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认为,存贷款利率具有时滞长、持续久的特点,适合做中期的逆周期操作工具;公开公开操作则相反,时滞短、持续短,适合作为短期紧急启动或制动的操作工具;再贷款利率相对而言比较适合作为日常微调工具,但也是不太理想的。
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则可作为常规化调整工具使用。根据经济周期规律,顺周期性会导致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时期大量放贷积聚风险,助推经济泡沫;经济下行时期引发信贷紧缩,从而扩大宏观经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波动幅度,并最终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不光适用于当前经济上行时期,也应当适用于经济下行时期,从而形成常规化使用,逆周期管理。即在经济上行时期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拨备覆盖率、降低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的监管要求等,而经济下行时期反之。
同时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的实施还应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形成有效组合。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综合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资本充足要求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有关思想,体现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综合考虑及安排。不过,人民银行要确保把货币供应与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货币调控有效性,就必须在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的同时,配合利率、汇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形成抗通胀的政策工具“组合拳”,促使信贷增长与经济发展目标有机结合,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更要促使银行业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
而且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的基础应扩大至整个社会融资总量,特别是信贷增长与经济发展及物价指数的偏离度;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计量模型的重点仍是基于具体金融机构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尤其是造成经济波动的情况,促使信贷投放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而实现资本充足率监管与货币政策的有效结合,达到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双重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张 勇
课题组成员:李涯滨 王 翔 刘俊花 李长青
执 笔:李长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