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2011年山西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调查及预测

2011年山西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调查及预测

时间:2024-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稳健货币政策下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稳健货币政策下的企业融资情况,笔者组织对山西省10市272户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交易费用的不同会导致企业倾向于采用交易费用较低的融资方式,不同的融资方式最终导致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

2011年山西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调查及预测

稳健货币政策下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应客观、全面看待。企业融资难既有信贷收紧因素的影响,也有外部需求放缓、原材料大幅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叠加在一起,放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感。为进一步了解稳健货币政策下的企业融资情况,笔者组织对山西省10市272户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当前企业融资结构呈多元化趋势,但融资成本上升,资金逾期率高,且债务率不断攀升,值得关注。

一、企业融资相关理论研究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策略与发展需要,经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通过采用一定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资金,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企业从不同渠道获取的资金,在融资成本、融资风险、净收益、税收方面各不相同,股东和债权人在企业治理结构中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企业面临投资机会时,能否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成本效益原则,选择最佳的资本结构,使企业价值最大,成为衡量企业融资行为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西方国家,先后出现过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及新资本结构理论几个发展阶段。其中以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的影响较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MM理论,以及对MM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权衡理论等;新资本结构理论是在MM理论和权衡理论基础上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信号理论等,深入到企业内部和制度方面研究企业的融资理论。

(一)弗朗科·莫迪格里安尼(Franco 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 Miller)(1958)提出MM理论。他们认为在理想条件下,如没有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不存在交易成本、资本市场充分有效运作等,公司无论借款还是发行股票都不影响其资本成本,进而也不影响其市场价值。此后,该理论加入公司所得税因素后得出的结论为:企业的资本机构影响企业的总价值,负债经营将为公司带来税收节约效应。但随着公司负债水平的增加,破产风险加大。综合债务融资的避税利益和破产风险,每个企业都存在一个最优负债水平。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行为将会逐渐符合MM理论的分析,借鉴西方经济学家对MM理论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对我们研究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尤其是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国有股等问题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二)斯蒂格里茨(Stiglitz)和温斯(Weiss)(1981)提出均衡信贷配给理论。他们通过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来研究企业融资问题,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基础建立了S-W模型,对信贷配给生成机制做出了解释。他们证明:由于借款人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是产生均衡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面对市场贷款的超额需求且银行无法辨别单一借款人的风险时,银行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不会进一步提高利率,而是采取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但能使银行预期收益最佳化的利率水平上对贷款申请者实行配给。

(三)梅耶斯(Myers)和麦克拉夫(Majluf)(1984)提出融资次序理论。他们假定,经理人都是为股东着想的,他们清楚所要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经理人在发现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也不能将此信息传递给投资者,投资者也不会轻易相信经理人。从而会造成新发行的股票的价格会低于其实际价格,进而会导致能够为企业带来净现金流量的投资项目也被迫放弃。如果采用内部融资的方式,也就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项目就会被接受。当内部融资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企业会优先考虑低风险的债务融资,最后才会考虑高风险的股权融资。

(四)伯杰(Allen N.Berger)和尤德尔(Gregory F.Udell)提出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随着企业成长周期而发生的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的变化,是影响企业融资的基本因素。在企业创业初期,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封闭的,由于缺乏业务记录和财务审计,它主要是依靠内源融资和非正式的资本市场融资;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增加,信息透明度逐步提高,业务记录和财务审计不断规范,企业的内源融资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这时企业开始较多地依赖于来自金融中介的债务融资;在金融稳定增长为成熟阶段后,企业的业务记录和财务记录趋于完备,逐渐具备进入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资产规模和信息条件。随着来自资本市场可持续融资渠道的打通,企业债务融资的比重下降,股权融资的比重上升,部分优秀的中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大企业。

我国韩雪亮认为上述有关企业融资经典理论大多是从某一视角来研究企业融资行为的,但各个理论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他通过整合相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企业融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①信贷配给是指即使当某些借款人愿意支付合同中所有价格条件和非价格条件时,其贷款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的情形。该理论认为,价格因素是指银行要求的、且不受货币当局约束的贷款利率水平。只要存在利率上限,就一定会出现配给现象。

图1 企业融资理论系统模型

在上述的图示中,把每一笔、每一种形式的融资都看做是一次或一种交易。由于交易费用的不同,企业会采取不同的融资行为。在企业成长阶段和再生与成熟阶段的前期,企业融资行为的关键是由交易费用所决定的。交易费用的不同会导致企业倾向于采用交易费用较低的融资方式,不同的融资方式最终导致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在再生与成熟阶段的后期和老化阶段,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调整财务政策,企业资本结构趋于行业水平(被假定的最优资本结构),在考虑再融资的时候,为了维护既有的资本结构,会引起融资的交易费用大小发生改变,从而在原有的偏好低成本的情况下,会产生新的融资次序。所不同的是,在前者中其主导作用的是交易费用,资本结构所起的作用相对很弱(在图1中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在后者中,资本结构的影响会明显上升,进而通过改变交易费用改变融资次序,而融资次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很弱(在图1中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

二、我国经济体制变迁与企业融资机制

我国经济体制变迁经历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双轨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企业融资机制(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统包统配、统一核算、统负盈亏”就是这一体制的明显特点。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形成了财政拨款型融资机制。这种企业融资机制呈现出以下特点:

1.企业不是独立的投融资主体,企业投融资决策由上级行政机关作出。企业没有独立的融资决策权,企业既不承担资金筹集的风险,也不享受资金筹集的相应利益。资金筹集上的统负盈亏和职责不分明,形成了资金使用上的“大锅饭”机制。

2.企业筹资方式单一。国家计划统一安排的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是资金筹集的主要渠道,其中又以财政拨款为主体,形成“大财政、小银行”的格局。由于传统机制否认和排斥商品货币关系,金融市场几乎不存在,企业难以利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筹资。

3.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资金筹集和使用上“统收统支”的体制,决定了企业资金的筹集就是在国家资金使用的制度规定下,企业对资金的需要和国家给企业拨款的可能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资金供需的均衡点。在统一的计划下,国家每年的投资计划先是逐层划拨给地方和各部门,再由地方和部门依次下拨给企业。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与企业利润分配体制的变化直接联系。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交纳的利税越多,企业可支配收入越少,企业内部资金积累能力就越低。当企业利润全部上缴财政并且不存在外部融资手段时,财政就得向企业提供全部资金。这一时期,我国企业利润分配体制经历了五个阶段:(1)新中国建国初经济恢复时期,实行企业利润全额上交制度。(2)1952—1957年实行企业奖励基金和超计划利润分成制度,1955年以后实行了大修理基金制度。(3)1958—1961年实行利润留成制度。企业实现利润不区分计划利润和超计划利润,实行全额分成。(4)1962—1968年取消利润留成制度,恢复企业奖励基金制度。(5)1969—1978年取消企业奖励基金制度,实行利润全部上缴。

(二)双轨体制下的企业融资机制(1978—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走上了改革之路。随着改革的推进,计划经济的成分逐渐削弱,市场经济的成分逐渐加强。但是,计划经济的成分并没有完全消除,从而形成计划与市场混合发生作用的双轨体制。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并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全面改革的新阶段。《决定》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即“国家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金融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核心是改变过去那种高度集中型的“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实行了多元化,金融市场有了较大发展,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已形成网络,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国库券企业债券和股票经过批准,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卖。上海深圳两地也建立了证券交易所。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信用商业信用等信用形式的发展,我国已有股票、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等多种金融工具。到1993年,我国除中国人民银行和工、农、中、建4家国有专业银行外,还有9家全国性和区域性商业银行、12家保险公司、387家金融信托投资公司、87家证券公司、29家财务公司、11家金融租赁公司、5万多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和3900家城市信用社。此外,还有225家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302个代表处和98家经营性分支机构。

随着改革的推进,银行贷款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其他融资方式虽然也有发展,但都处于萌芽或不规范状态,最主要的有商业信用、证券融资和利用外资。其中,企业证券融资是随着1984年开始的股份制试点而发展起来的。到199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股份制试点企业3220家,其中工业企业1781家,占试点总数的55%。但是,试点企业中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只有89家,占3%,其余都是法人持股和内部职工持股。89家企业共公开发行人民币股票12.86亿元,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2.8亿元。

在双轨体制下,企业融资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企业仍然不是独立的投资主体,没有独立的融资决策权。企业仍然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的。其次,企业不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对融资的风险并没有硬约束,因而企业往往不顾成本地大量筹资,而不考虑资金在使用中是否获得收益、收回成本。由于企业获得资金后并不负担风险,企业形成了强烈的“投资饥渴”。再次,企业融资中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由于软的预算约束,企业拖欠银行贷款的现象非常严重,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第四,从融资技术上讲,由于企业未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也就无法根据市场变化采纳融资技术。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融资机制(1993—)

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的目标经济体制。在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又进行了财政体制改革、工商税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对外贸易机制改革,并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各项改革的整体配套推进,企业的融资机制也呈现出多种模式。总体上,我国企业外源融资结构中,主要以间接贷款为主,其余顺序分别是民间融资、股票融资、企业债融资、私募股权融资。

1.银行贷款。在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的背景下,银行贷款是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渠道。我国的融资结构基本上偏于间接融资,有80%左右的资金来自银行,资本市场占比较小。2003年我国非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总额达29936亿美元。

2.股市融资。我国企业股票融资的结构变化呈现如下特点:(1)B股融资额在1998年之前占比较大,之后占比较小。(2)大部分时间里,国内股票融资占据主导。近些年,国内掀起了海外上市热潮,海外融资占比不断上升,2005年达82.4%。

3.发行债券。我国债券市场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债券品种结构失衡问题严重。在我国债券市场中,国债和金融债占据了大部分,其他债券占比很小。二是主要为政府提供融资服务。三是企业融资虽然有所增长,但仍处于低水平。近几年,我国企业债发行规模快速增长,其在债券总规模中的占比也有所上升。短期融资券的产生,将可能在未来改变我国债券结构失衡的问题。

4.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一般是指外资参股本土企业的比例超过20%甚至50%以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影响力和控制权。一些没有上市的企业通过合营和参股的方式吸收的外资金额并没有超过外商独资或者外商在中国本土购置房地产等资产的总额。

5.民间融资。民间融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和农村广泛存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相对区位优势、行业优势的民间融资也相当活跃。据人民银行2005年发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对民间融资的调查显示,2004年我国民间融资的规模在9500亿元人民币左右,占GDP的6.96%,占本外币贷款的5.92%。融资主体呈现多元的特点,涉及面较广。

6.私募股权融资。目前在国内活跃的股权私募投资机构,绝大部分是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相比较,中资和中外合资的私募股权基金数量较少、规模较小,主要存在形式有:(1)风险投资公司;(2)投资管理公司;(3)中外合资基金;(4)产业投资基金。其中,2006年风险投资资金总额达143.64亿元人民币。

三、山西企业融资现状

今年以来,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导致市场流动性明显减少,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加剧。据人行太原中心支行以稳健货币政策下的企业融资为重点,对山西省大同、忻州朔州吕梁阳泉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10市(以下简称“10市”)272户样本企业融资结构情况调查,当前企业融资结构呈多元化趋势,但融资成本上升,资金逾期率高,且债务率不断攀升,此次调查对山西省2011年1-5月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走访座谈和填报问卷及调查表的方式,涉及山西省272户样本企业。其中,大型企业27户、中型企业64户、小型企业181户。2011年1-5月,272户样本企业累计融资139.61亿元,较2010年同期减少37.96亿元,下降21.2%。其中:向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126.08亿元,同比减少42.8亿元,下降25.35%;向其他组织融资均呈现增长态势,如:向典当行、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1200万元,同比增加350万元,增长41.18%,而2009年同期此项业务尚属空白;向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融资9822万元,同比增加4204万元,增长74.83%,相当于2009年同期的6倍;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4040万元,同比增加2478万元,增长158.65%,相当于2009年同期的2.35倍;向其他企业、社会自然人等民间组织融资120201万元,同比增加41357万元,增长52.46%,较2009年同期增长24%,具体融资情况见表1。

表1 2011年1-5月样本企业融资情况

四、山西当前企业融资中呈现的新特点(www.xing528.com)

今年以来,样本企业融资虽仍以传统银行贷款为主要方式,但同比增幅出现下降趋势,而与此形成显明对比的是企业向其他金融、类金融组织融资均呈大幅增长态势。

(一)传统银行贷款仍为企业主要融资方式,但同比增势趋缓。据调查,2011年1-5月末,272户样本企业融资总额为139.61亿元,其中向传统银行贷款及贴现126.08亿元,占融资总量的90.32%,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中仍占绝对优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银行贷款同比减少42.8亿元,下降25.35%,说明企业融资开始投向银行体系以外的其他渠道。

(二)企业融资渠道呈多元化趋势,类金融组织融资总量大幅增长。2011年1-5月末,272户样本企业融资总额为139.61亿元,除银行贷款同比减少外,其他融资规模均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向典当行、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1200万元,同比增加350万元,增长41.18%,而2009年同期此项业务尚属空白;向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融资9822万元,同比增加4204万元,增长74.83%,相当于2009年同期的6倍;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4040万元,同比增加2478万元,增长158.65%,相当于2009年同期的2.35倍;向其他企业、社会自然人等民间组织融资120201万元,同比增加41357万元,增长52.46%,较2009年同期增长24%。

(三)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多少与企业规模大小成正比。2011年1-5月末,272户样本企业中大、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总额分别为87.69亿元、33.79亿元和18.13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分别为80.86亿元、30.38亿元和14.84亿元,银行贷款在三类企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92.22%、89.91%和81.85%,呈逐级下降趋势,说明当前银行贷款首选大中型企业。具体情况见下表2。

(四)民间融资与企业规模成反比。2011年1-5月末,272户样本企业中大、中、小型企业的民间融资总额分别为6.79亿元、3.0亿元和2.22亿元,在其融资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7.74%、8.91%和12.27%,呈逐级上升趋势,说明中、小型企业对民间融资的依赖程度大于大型企业。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2011年1-5月样本企业融资情况

(五)不同行业融资待遇不同。如:侯马市普天电缆,由于所处电缆生产行业过度竞争行业,几年内未获得任何贷款支持,目前生产所需资金仅靠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内部职工集资的1900余万元支持。与此相对应的是,侯马汤荣汽配获得多家银行青睐,甚至是长期以来受到外地多家银行的支持;2011年1-5月,运城市万荣县民间融资在当地主导行业化工制造业中的比重开始上升,占其融资总额的11.5%,较2010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六)内部集资成为企业融资趋势。目前,由于银行贷款手续烦琐、标准要求过高,好多企业被拒之门外,所以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大规模内部集资以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如:运城市瑞马纸业限公司向企业内部职工集资150万元,用于弥补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柳林县一些煤焦企业出现程度不同的内部集资行为。

五、应关注的问题

(一)正规银行贷款大幅减少,其他类金融组织融资规模则迅速扩大。2011年1—5月,272户样本企业向传统银行贷款及贴现126.08亿元,同比减少42.8亿元,下降25.35%;而同期累计向各种类金融组织融资13.53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4.84亿元,增长55.76%;比2009年同期增加3.57亿元,增长35.86%。其中:向典当行、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1200万元,同比增加350万元,增长41.18%,而2009年此项业务尚属空白;向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融资9822万元,同比增加4204万元,增长74.83%,相当于2009年同期的6倍;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4040万元,同比增加2478万元,增长158.65%,相当于2009年同期的2.35倍。具体情况见下表3

表3 2011年1-5月样本企业融资情况

(二)融资成本上升,企业负担加重。今年以来,受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不断上调的影响,民间借贷利率随之上涨,企业融资成本急剧增加。以2011年6个月至1年短期贷款为例,21户大型企业银行贷款、民间融资平均利率为12.05%,分别比2010年、2009年同期高出2.3、2.6个百分点;64户中型企业平均融资利率为15.63%,分别比2010年、2009年同期高出2.73、2.92个百分点;181户小型企业平均融资利率为18.705%,分别比2010年、2009年同期高出2.59、5.98个百分点。如:长治市样本企业各类融资加权平均利率9.27%,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上浮幅度由2010年的-5.4%上升为5.9%;运城市样本企业各类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6.88%,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上浮幅度由2010年的14%上升为17%。具体情况见下表4

表4 2011年1-5月样本企业融资成本(利率)

(三)企业债务率攀升,生产经营困难。如:2011年1—5月,晋中市样本企业各类融资73906万元,较2010年增长9.3%。样本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达47%,比2010年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融资性负债占其总负债的比达31.3%,比2010年上升7个百分点。大同市样本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达71%,比2010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融资性负债占其总负债的比达15%,比2010年同期上升了13个百分点。

(四)短期资金长期占用,资金逾期率高。如:截至2011年5月底,大同市有21%的样本企业到期资金不能及时归还,逾期资金占样本企业融资总量的18%,资金逾期率比2010年同期上升2.9个百分点。其中: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逾期率38%,民间借贷资金逾期率达21%。临汾市有60.7%的样本企业到期资金不能及时归还,逾期资金占到样本企业融资总量的98.4%,资金逾期率比2010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逾期率98%,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逾期率99%,民间借贷资金逾期率达98.2%。

(五)还本付息负担加重,引发信用风险。企业面向社会融资渠道增多,还本付息负担加重,遇效益滑坡或生产经营困难,难以支付到期债务,引发信用风险。如:沁水县顺世达铸业有限公司2010年民间融资1000万元,其产品主要销售美国等地,今年受美国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公司经营出现困难,难以支付到期债务。中阳县宏源砖厂从2009年起开始陆续借入150万元高利率民间资金,由于还本付息负担过重,企业的利润全部按月转为借贷资金的利息,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中,目前该企业已资不抵债停产,仍有120万元民间资金未得到清偿,另有233万元农村信用贷款在2010年就形成不良。

(六)原材料成本飙升引发融资潮。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导致企业在购原材料的生产成本大大上升,资金需求量加大,不得不大量融资。如:2011年以来,运城市恒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成倍增长,企业产品成本急剧增加,特别是镨钕金属(稀土)年初购进价为每吨28万元,目前已上涨至每吨150余万元,上涨达5倍多;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材料柴胡由每公斤30元上涨到40元,生地由去年的每公斤7元上涨到目前的15元,丹皮由每公斤25元上涨到31元,资金占用量增加,迫使企业大规模融资。

六、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部门应在财税支持、信用评级等方面为企业出台更多优惠政策,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如,政府投资建立相应的企业信用制度,可以产生较大的外部性收益。通过建立一套企业诚信等级评定系统,把诚信企业和不诚信企业分别划分为不同等级,以此作为企业贷款的依据。同时,为了保证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在积极财政政策框架内必须保证相关财政资金的及时到位。

(二)重视搭配信贷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控。在金融资金供求偏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扶持对象的合理融资需求不受影响,应继续坚持“有保有压”信贷政策,对信贷结构调整加以引导。同时,进一步完善信贷政策执行评估办法,加大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力度,以适当的方式公布评估结果,督促金融机构强化信贷政策执行力。

(三)出台企业投资、融资指引。尽快出台企业投资、融资指引,引导企业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进入国家鼓励发展行业,合理规划融资规模,避免盲目融资扩大生产。同时,建立健全企业融资风险评估制度,适时向社会进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防范企业融资风险。

(四)适当降低直接融资门槛。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企业上市、债券发行管理办法,适当降低企业上市融资的门槛,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在具体方式上,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创业板市场、票据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券市场,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集合债券进行融资,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通过并购重组促进结构调整。通过资本市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支持上市公司参与海外并购。

(五)引导企业间建立不同形式的互助资金平台。各级地方政府、企业主管部门、工商联以及行业协会应引导和扶持企业按照自愿结合、互利互惠、自我管理、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不同形式的互助资金,增强企业之间的互助合作,提高资金利用率。

(六)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一是国有银行适当下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企业可以发放信用贷款,积极推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抵押等业务,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的管理成本。二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应努力实现金融理念、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创新,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七)加强对企业融资规模的监测。应加强对企业融资的日常监测,真实、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融资动态,重点对企业融资总量、融资方式、变化趋势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企业融资途径、资金流向和利率走势。

(八)完善企业财务公开制度,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企业应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负债情况,并加强负债管理,防范债务风险的形成,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光溪:《中国企业融资途径现状、问题及展望》,《理论视野》,2008年第2期

[2]里维宁、应惟伟:《中国企业融资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3]杨斌红:《浅谈企业融资模式》,《煤》,2011年20卷第3期

[4]武福平:《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动趋势》,《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年第2期

[5]马建春:《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与企业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陈光、熊智华:《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中国经贸》,2010年第24期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张 杰

执 笔 人:赵俊仙 张晋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