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阿昌族婚姻习俗及变迁

中国阿昌族婚姻习俗及变迁

时间:2024-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转房婚建立在婚姻双方同意的基础上,若兄或弟已有妻子,还必须经三方同意,才能达成婚姻关系。被退婚的女子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因而阿昌族女子不会主动提出退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近亲结婚的习俗逐渐消失。

中国阿昌族婚姻习俗及变迁

第三节 婚姻习俗

一、婚姻制度

(一)一夫一妻制

阿昌族传统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单偶婚。历史上也有极少数一夫多妻的情况,大多是因妻子不能生育又不愿退婚,而同意丈夫再娶。多个妻室中,不能生育的妻子地位较低。另外,统治阶级或土豪,依仗权势或财力,娶妻纳妾,实行一夫多妻。众妻妾的地位与女方外家(即娘家)权势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娘家势力大则女子地位高。

(二)转房制

历史上阿昌族社会存在夫兄弟婚的转房制度。即兄死,弟娶其嫂;弟死,兄纳弟媳。原先兄或弟所生子女,按其原来的关系称呼。夫兄弟婚后所生子女,按父母称呼。夫兄弟婚,新夫不需再给女方父母聘礼,婚礼从俭,不必大宴宾客,只要请内亲吃顿饭便算履行了转房手续。阿昌族实行转房制度主要是为了避免劳动力的外流和节约娶亲的费用,另外,转房婚可以继承和维护原有的亲族系统,维持原有两个家族间的和睦关系。转房婚建立在婚姻双方同意的基础上,若兄或弟已有妻子,还必须经三方同意,才能达成婚姻关系。按照阿昌族过去的习惯,丈夫死后,寡妇不得随便改嫁;只有在夫家兄弟不愿意接受转房时,寡妇才可改嫁他人,改嫁必须征得亡夫家族的同意,外嫁时所得彩礼,全归亡夫家所有。寡妇如果不愿在夫家转房,也不愿外嫁,仍然可以留守亡夫家。

(三)换亲

阿昌族地区过去有“换亲”的习俗,即双方父母为了节省钱财,各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对方的儿子,婚礼可以从简,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无力支付娶亲所需费用的穷苦人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此俗在阿昌族地区尚有所闻,如今此俗已基本消失。

(四)招赘

阿昌族家庭若有女无子,一般用长女招赘婿。阿昌族歧视入赘男子,有句俗话说:“上门汉,软一半。 ”阿昌族男子很少入赘,阿昌族地区的上门女婿一般为外地汉族或本地其他民族男子。入赘前,经人介绍,双方同意后,择吉日完婚。结婚当日,女方父母将姑娘送到亲戚家暂避一下,先将赘婿迎接进家,然后赘婿以亲生儿子的身份将姑娘迎娶回家,举行结婚仪式。招婿一般只在女方家里举行婚宴,一切费用由女方家承担。赘婿享有与亲生儿子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所生子女从妻姓,对岳父、岳母尽养老送终之义务,可以继承他们的财产。

(五)离异与再婚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约束,阿昌族离异现象不多。阿昌族离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家,一种是退婚。分家是离异后女方不再结婚,仍在男方村寨居住,并分得一部分财产;退婚是离异后女方回到娘家居住或另嫁他人,丧失一切财产继承权。夫妻双方生育子女以前,因感情不和或不能生育而离异,通常会选择退婚。退婚一般是由男方提出,若因女方有过错而退婚,女方不得带走任何嫁妆,男方还会要求女方父母退回结婚时所支付的聘金;若女方无过错,可以带走一部分嫁妆。被退婚的女子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因而阿昌族女子不会主动提出退婚。夫妻双方生育子女后离异,一般会选择分家。离异多因男子另有新欢或沉溺于赌博、吸毒等导致。无论男女,若丧偶通常会再婚。男子再婚若娶未婚女子,程序与聘礼和初婚相同;若娶再婚女子,婚礼简单,所需聘金也较少。若丈夫早亡,且尚无子女,女方征得男方父母同意,可以另嫁,其新夫要向前夫的父母支付一定的聘金;若已生育子女,尤其是生育男孩后,寡妇一般不外嫁,而是在夫家招婿,与新夫共同养育儿女、侍奉公婆。

(六)结婚顺序

阿昌族结婚按长幼顺序进行,先大后小,兄弟姐妹间,若年幼者要先于年长者成婚,必须给哥哥或姐姐一笔“跨头钱”,以示道歉和补偿。阿昌族青年把被“跨头”视为一种羞辱,有些心胸狭窄的人,会在弟、妹的婚礼上捣乱,甚至会因被“跨头”而耿耿于怀一辈子。

二、通婚范围

阿昌族普遍实行族内婚优先制,明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五说:“峨昌虽与蒲蛮杂处,而婚娶不杂,惟求其同类而已。 ”阿昌族选择配偶首先考虑本民族,在本民族内无法觅到合适对象时才与其他民族通婚。历史上阿昌族族外通婚范围主要限于傣族和汉族(不少阿昌族人有其祖先是汉族“娶夷婆变夷人”的说法),与其他民族通婚较少。20世纪80年代以后,阿昌族通婚的范围逐渐扩大,近年来阿昌族与周边傈僳族德昂族景颇族、缅族等通婚的不断增多。其中,阿昌族与汉族、傣族的通婚是双向的,有娶、有嫁。而阿昌族与周边其他民族的通婚一般是单向的,通常是阿昌族男子娶傈僳族、德昂族等民族女子为妻,很少有阿昌族女子嫁给这些民族的男子。

阿昌族的婚姻原则是“同宗同祖”不通婚,即禁止同姓氏通婚。但不同姓氏的亲戚之间“亲上加亲”的血缘婚姻较为普遍,阿昌族谚语:“表哥表妹表成对”是姑舅表婚,“姨兄姨姊姨成双”是姨表婚,即阿昌族男子可娶父亲姐妹之女或母亲兄弟姐妹之女为妻,但不能娶父亲兄弟之女为妻。部分阿昌族地区有舅家优先娶外甥女为儿媳的习俗,外甥女只有在舅家不娶的情况下才能他嫁。还有部分阿昌族地区则实行姑表单向表亲婚,阿昌族有句俗话说:“侄女跟着娘娘(即姑姑)走,只准淌出不淌进。 ”即女子可以嫁给父亲的姐妹之子为妻,但不能嫁给母亲的兄弟之子为妻。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近亲结婚的习俗逐渐消失。

三、婚姻缔结过程

(一)恋爱

阿昌族青年男女婚前通过“串姑娘”活动相识、相爱。“串姑娘”就是谈情说爱,通过对歌相互交流感情,表达爱慕之意。它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方式。阿昌族小伙子一般到十五六岁开始“串姑娘”。一般在农闲时节的夜晚进行,地点通常在姑娘家的火塘边或村庄外的山坡上。姑娘、小伙子通常在节日庆典活动或赶街[1]时相识。小伙子会主动与姑娘搭话,并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打探姑娘的姓名,小伙子问姑娘:“有亲人家,把你好听的名字说来给我听听! ”姑娘回答:“我的名字不好听,爹妈叫我某某”。得知姑娘与自己不同姓氏后,又开始试探姑娘的心思,如果彼此有好感,小伙子会和姑娘预约晚上对歌,并送姑娘回家,顺便了解姑娘家的位置。姑娘回到家后会准备一些食物,用于招待夜晚前来约会的小伙子们。夜深人静时,小伙子约着几个能说会唱的男性伙伴(已婚或未婚的均可),来到姑娘家大门口吹葫芦箫、唱山歌,请求姑娘的父母把门打开,姑娘听见箫声,会马上起来梳妆打扮,然后避于灶房。姑娘的母亲或嫂子听到箫声后,随即起床把堂屋的火塘烧旺。小伙子们则不停地在大门外吹葫芦箫,并唱山歌恳求姑娘家开门。一切准备就绪后,姑娘的父母或嫂子才去给小伙子们开门,待小伙子们进屋后,姑娘的父母或嫂子会借故回避,然后小伙子们就开始小声地跟躲在灶房里假装做家务的姑娘对起歌来。用对唱的方式邀请姑娘一起向火[2],小伙子唱道:“我远路当做近路走,一心想见你的面。只听山歌不见人,单面向火心头冷。 ”姑娘接着唱道:“我人丑难见光,对面向火就怕吓着哥! ”唱完,姑娘提着板凳走出灶房,到火塘边坐下。接着,小伙子们用对歌的方式委婉地打探姑娘的心思,夸赞对方的心灵和相貌,表达自己的心愿。姑娘则谦虚地用歌声对答,同时仔细观察小伙子的行为举止。小伙子的同伴用唱歌的方式向姑娘介绍小伙子的家庭背景、品行、才艺等。姑娘小伙对歌时,姑娘的父母一般不会入睡,而是躺在床上认真聆听年轻人对歌,从而对小伙子的基本情况和家庭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歌始终在礼貌和相互尊重的气氛中进行,歌声轻柔优美,抑扬婉转,男唱女答,女唱男应,此起彼伏。对歌一直持续到黎明时分,小伙子才离开。姑娘与小伙子若情投意合,从此以后便可以单独交往,当感情发展到可以定终身时,小伙子会送姑娘一件贵重的首饰或一笔“过当钱”(又叫“黑洞钱”)作为定情物,姑娘若收下,则表示接受了小伙子的求婚。

(二)订婚

阿昌族青年男女一般奉行自由恋爱和自主择偶,但婚姻缔结必须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选择对象一般都有一定的标准,无论男女首先看品行是否好,有无不良行为;是否勤劳、会过日子;身体是否健康,有无重大疾病或遗传病;是否是干活的好把势等。其次男的要看他家园田地有多少,是否掌握一门手艺;女的要看她是否心灵手巧,脾气性格是否温顺,是否会做家务和农活等。此外,还要看双方家庭的名声好坏,看双方父母是否心地善良,是否会为别人着想,待人处事是否宽容,有无“会放歹”的恶名。青年男女双方私订终身后,小伙子便向父母说明择偶意向,请托媒人向姑娘的父母求亲。阿昌族提亲一般由男方母亲邀约一个能说会道的媒人同去,去提亲要带草烟、红糖茶叶各两小包和两瓶米酒,包装礼品时,要在外面贴上一道红纸。初次提亲,女方父母不会欣然同意,一般以“女儿还小,还不懂事”或“家里人手少,不能没有女儿”之类的话推托,也不接受男方家送来的礼品。求亲的人也不会把礼品带走,而是强行把礼品放在女方家的供桌上,女方家在同意亲事之前不会打开礼品。男方家一般要多次去提亲才能成功。

女方父母在答应亲事之前,要请几个亲戚去男方家“看家”,深入了解男方家的情况。若不同意亲事,要将男方家提亲送来的礼品,请人给男方家送回去。女方父母若同意这门亲事,则择吉日请家间、内亲、寨老和青年头(见本章第六节“家庭和团体”详解)来吃“许口酒”(即参加订婚仪式)。届时双方要具体商谈彩礼和女方家举办婚宴所需的费用。彩礼名目繁多,数额较大,包括奶母钱、寨子银、家间银、青年银、购买嫁妆和筹办婚宴所需的一切费用。女方家宴客所需的一切开销由男方家承担,在订婚仪式上,双方要明确商定各种物品所需的数额,一般肉、酒、烟、茶、米等大宗物品,结婚前由男方家如数送来,其他物品折合成钱,由女方家置办。新婚夫妇所需的家具电器、衣物等由女方购买,但费用从男方所付的彩礼中支出。阿昌族村寨每出嫁一个女子,都要向村寨上缴一定数额的“寨子银”,给家族交“家间银”,给本村青年组织交“青年银”,这些费用各寨各家族都有统一的标准,不容讨价还价。其他费用多少因双方家庭的情况而定,可讨价还价。此外,订婚当日,姑娘要给家间和内亲送一包喜糖和“一img50(zhua )i”(即三斤)猪肉,叫做“过当礼”,凡是收到此礼品的亲戚,姑娘出嫁时要给姑娘“压箱”,即给姑娘赠送一些钱或布匹、衣服、被单、毛毯等。一切谈妥后,要将商定的肉、米、烟、酒等各是多少,奶母钱、寨子银、家间银、嫁妆钱等各是多少写在两张红纸上,双方各持一份为据,女方家举办婚宴的第一天,男方家必须把这些费用如数送来。

拦门(www.xing528.com)

待一切商量妥当,姑娘的父母当众允诺把女儿许配给男家,并将姑娘的“生庚”交给男方母亲,正式宣布从此两家缔结婚姻关系,今后永不反悔。男方家要给女方家一笔“定钱”,若女方反悔,要翻倍偿还“定钱”,若男方反悔,不得退回“定钱”,还要向女方道歉。订婚过后,男方父母请人合八字,选定婚期,筹办婚宴。

(三)结婚

阿昌族婚龄一般为16~22岁,婚礼一般选在秋收以后的农历十一月、腊月或正月逢双的日子举行,婚期确定以后,双方开始积极筹办结婚的用品,尽量想方设法把婚礼操办得丰盛体面。

阿昌族结婚,要分别在新娘和新郎家举行一次婚宴,婚宴一般持续三天。女方家的婚宴要先男方家一天。女方家婚宴的第一天叫“送肉”或叫“过礼”,第一天男方家一大早就开始杀猪,并从最先杀好的猪身上割几斤肉送到女方家,供女方村寨祭祀寨神和家神之用。女方家准备好供品后,由本寨的男子去祭祀寨神,祭完寨神后还要给姑娘家的祖宗和家神献饭。下午男方家派人将猪肉连同烟、酒、大米等按订婚时所商定的数量送到姑娘家,“送肉”队伍离开男方家和到达女方家时都要放鞭炮。送肉人不能进女方家堂屋,只能将送去的物品全部放在女方家院子里等女方家来验收,如果不够数,送肉人忌说“没有了”,否则认为很不吉利,要马上回男方家去拿。女方家取肉时,忌全部取光,要留下少许在篮子里,以示礼貌。一切齐备后,举行“过礼”仪式,女方家在堂屋中间放一张桌子,铺上红布,摆上烟、酒、茶等,姑娘的父母、舅父、寨老、家间代表、青年头等围坐在桌旁,叫“坐堂”;男方家派一个代表将奶母钱、寨子银、家间银、青年银等一一付给相应的人员,同时请求坐堂的长者确认男方家送来的礼金和酒肉与订婚时约定的数额是否一致。交接完毕后,大家喝酒庆祝。接下来,坐堂的长者将男方家送来的四个鸡蛋、一瓶米酒、一对香烛、一对碗、两双筷、两包盐、两包茶、两包烟、一对生姜、两蓬韭菜根供在家堂的祖宗牌位前。请祖宗保佑姑娘成家后日子像韭菜发蓬一样快速兴旺发展,像姜一样生许多儿女。

婚礼的第二天是接亲,媒人事先要将接亲的时间告知女方家,好让女方家做好安排和准备。接亲队伍由新郎、伴郎、两个未婚姑娘、两个少妇、一个媒人和搬运嫁妆的青年男子等组成。接亲队伍的人数必须为单数,伴郎和随行的少妇一般是能说会道,且熟知阿昌族礼节的人。新郎出门前,由一位夫妻双全、多子多孙的男性长者给新郎挂一道红,即在新郎身上斜系一条红布。新娘的朋友们会在进入村寨的路口以及姑娘家的大门和堂屋门口设置各种障碍,戏耍新郎,这个仪式叫做“拦门”。拦门的花样繁多,各寨有各寨的招数。新郎来到新娘家,先要到家堂前磕头,届时新娘家也会请一位家庭和美、多子多孙的男性长者给新郎挂一道红,并念诵吉利话。接下来,青年们开始戏耍新郎,用锅烟子抹新郎的脸,用篾子拴几根光骨头挂在新郎的脖子上等等,并向新郎提各种怪异的问题,若答不上就罚喝酒。通常伴郎会用巧妙的方式为新郎解围,倘若伴郎不善言辞,新郎又腼腆,会陷入尴尬的局面,有时会把新郎逗哭了。

出发以前,新娘的父母和近亲中的长辈坐在堂屋,新郎和新娘一一给长辈们磕头。长辈们要说一些吉利话祝福新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教育姑娘到男方家要孝顺公婆,与男方兄弟姐妹及妯娌等和睦相处,并给新人几块钱,作为“钱种”。跪拜完毕,新娘与母亲、嫂嫂、姐妹们哭别。新郎则给新娘家的孩子们发内装几元钱的红包作为“改口费”,从此孩子们按姑娘家的辈分称呼新郎为“姐夫”“姑父”等。新人出发时,新娘的弟弟或妹妹会在堂屋门口伸开双臂阻拦新郎把姐姐带走,新郎要给弟弟或妹妹送红包,方能通行。新娘在接亲的两个未婚姑娘的搀扶下,伴随着鞭炮声,走出家门。全村男女老少都会来给姑娘送行,送行的人每走几步就停下来不走,并要求新郎唱歌娱乐大家,新郎要唱歌满足大家的要求,同时新郎和伴郎要给送亲的人传烟并鞠躬作揖,恳求道:“大爹大妈、哥嫂姆舅、兄弟姊妹们,劳累大家,再送我们一程。 ”这样,送亲的人们继续走,走一截又停下来,接亲的人又鞠躬作揖、传烟恳求再送。这样反复几次,才把姑娘送到寨门口。到了寨门口,就不再送了。但女方家有一些女宾作为送亲的“高亲”(即贵客)与新娘同去。离别村寨时,一对新人要向着寨神祭坛所在的方向磕三个头,祈求寨神保佑一路平安。

绕七星灯

迎亲队伍回来时,男方村寨也有迎亲队伍在村寨门口迎接新娘。新人进村前,也要先派几名男子带着供品去祭拜寨神,禀告寨神本寨某家今天娶媳妇,请寨神保佑新人清吉平安、白头到老等等。新娘来到新郎家大门口时,不能直接进家,要等老人们先祭祀门神,向门神禀告该户娶了新人,请求门神不要将新娘的灵魂阻隔于大门外;然后,还要由福寿双全的老奶奶用筛子端着七支点燃的红烛(叫“七星灯”)在新娘身上转三圈,驱除姑娘身上的邪气,并祝福姑娘寿命延长,早生贵子。这些仪式结束后,新娘才能进入新郎家。进到院子里,一对新人要在院子中央事先摆好的供桌前跪拜,供桌上摆放着猪头、斋饭、酒、茶等供品,用于祭祀天神和东、西、南、北各方神灵。祭拜由一位老者主持,老者念完吉利话后用树叶蘸几滴清水洒在一对新人的身上,以表示清吉平安。接下来新郎身背长刀、肩挎包裹(内装新娘的一套媳妇装)引领新娘进入堂屋。新郎家事先在堂屋门口用金竹枝和羊奶果枝搭起一道拱形门。金竹发蓬快、羊奶果树果实累累,象征着子孙、家道、财运蓬勃发展,儿孙满堂。进门时新郎抽出长刀在拱形门上象征性地比画一下,以示斩断荆棘,开辟新生活。新郎、新娘通过此门后,随即将拱形门抬进洞房,立靠于床头,并忌其他人再从此门下穿过。新郎跨入堂屋时,要从筒帕里掏出一只小母鸡抛向脑后,让在场的人争抢(但同姓氏的家族成员不能去抢),据说拿这只抢来的鸡做种,鸡繁殖得很快。

新娘经堂屋进入洞房,在洞房举行“换饭碗”仪式,新郎、新娘同坐在一条长凳上,由一位女方家来的已婚妇女双手交叉捧着两碗糯米饭和鸡肉,让新郎、新娘吃,每吃完一口,就将饭碗调换一次。“换饭碗”象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新郎、新娘将像糯米饭一样黏在一起,永不分离。“换饭碗”仪式结束后,新娘换下从娘家穿来的姑娘装,由男方家的一位家道齐全、家庭美满的妇女(叫“圆成婆”)替新娘梳挽发髻,戴上包头,穿上新媳妇装。打扮完毕,新郎和新娘来到堂屋举行拜堂仪式。首先在家堂前磕头拜天地和祖宗,然后,给新郎家的长辈和寨老行跪拜礼并赠送礼物,长者们借此机会对新人进行教诲,叮嘱新人要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并说一些祝福新人的吉利话,还要给新娘一些钱,作为见面礼。

拜堂结束后,新郎家在堂屋设宴招待新娘家送亲的女宾们。阿昌族平时请客只有男性才能在堂屋就座,这天将新娘家来的女宾们请进堂屋就座,用最好的菜肴招待,尊为贵客,实显礼数规格之高。席间,小伙子们会来劝饭,双方对唱劝饭山歌。小伙子们先唱道:

砍开树木见村寨,割倒茅草现篱笆;天点灯来风扫地,一干二净是空家。竹编桌子堂中宴,无脚板凳摆两边;土碗竹筷桌上摆,腌菜素饭摆中间。糙米粗饭不合口,别嫌清汤素菜馊;各位高亲不要走,围坐竹桌吃个够。

女宾们接着唱道:

三步并作两步走,匆忙赶路你家投;贵府别致多阔气,头顶璃瓦脚踩楼。红漆桌子黑漆边,金碗银筷摆两边;九碟八碗菜合口,红米香饭样样鲜。

夜晚闹洞房,由两位家庭和谐的中老年妇女分别扮演新郎和新娘,躺在床上表演恩爱夫妻,这叫“老人压床”。外面由一人学公鸡打鸣,听到鸡叫后,“新娘”爬起来说:“公鸡叫啦,天快亮了,我要起来挑水烧火,给爹妈热洗脸水。 ”“新郎”也跟着爬起来说道:“我也要起来耕田犁地了。 ”“夫妻”俩以对话的方式不断谈论如何孝顺父母、如何管教孩子、如何勤俭持家等道理,表演过程中会穿插一些滑稽的言辞和动作,惹起围观客人的阵阵笑声。通过这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对新人进行家庭伦理教育。

次日清晨,新娘很早就得起床扫地,公婆事先会在地上撒一些零钱,以奖励新人的勤劳。公婆起床后,新娘要为他们打洗脸水。

午饭后,新娘要携新夫回娘家,叫“回门”。同行的还必须有男方父母、两个少妇、两个已婚男子、伴郎和两个未婚姑娘。到新娘家后,新娘带着新郎、伴郎和两个小姑娘到亲戚家认亲,其他人员留在新娘家交流感情。认亲时新人给每个亲戚家赠送一小块猪肉和一小罐酒,各约二两。认亲时新人在亲戚家的祖宗灵位前点一对香跪拜,主人向祖宗禀报新人的到来,祝福新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并给新人一包盐、一包谷子和几块钱。

驮“米驮”去赴宴

晚饭时,新人双方父母在新娘家吃“认亲饭”,吃饭时亲家母相互用筷子给对方喂饭;亲家公也相互给对方喂饭,边喂边说一些认亲的客气话。女方家的亲戚们乘男方父母不注意时,用锅烟子抹亲家的脸,意思是给亲家打记号,以免以后忘记。吃“认亲饭”主要是通过捉弄男方父母,逗大家笑,在娱乐中增进感情。当天夜晚,“回门”的队伍回到新郎家,结婚仪式宣告结束。

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新娘要给娘家寨子的各家各户拜年,拜年的礼品一般是一对糯米粑粑和一筒炼乳。春节前几天,男方家将所需的粑粑舂好,送到新媳妇的娘家,由新娘的母亲或兄弟去派送给各户。正月初二,新娘携新郎带炼乳等礼品回到娘家,由新娘的弟弟或哥哥陪同新郎去给各家各户拜年,新郎要到寨子里各家的家堂前磕头或行鞠躬礼。

四、婚宴

阿昌族把婚宴叫做“吃酒”,婚宴一般持续三天,其中第一天和第三天宴席相对简单,只有寨邻和内亲参加;婚宴的第二天叫“正客”,所有寨邻、亲戚、朋友都来参加。酒席一般都在家里办,在堂屋、院子、厢房和楼房摆流水席,客人到了就入席就餐,除了内亲和本寨人外,客人一般只吃一顿就走,临走要“挂人亲”,即送礼钱。主人家请两位有一定文化的人在大门外置一桌子记“人亲”,把每个人送的礼钱都登记在一个红色的礼簿上。除了人亲钱外,来做客的亲戚,根据亲疏程度,还要赠送大米、画镜等礼物,普通的亲戚送两碗大米,关系亲近一点的亲戚要挑“酒担”,挑“酒担”的箩筐很有讲究,要一大一小的箩筐,一头装几升米,一头装一罐水腌菜,箩筐上还要插上一把小红旗。娶媳妇的婚宴,新郎的舅家和姐夫要驮“米驮”来,即用马驮着几百斤大米、一驮干柴和一个画镜作贺礼,驮运的马要戴上铃铛,套上彩色的笼头。“米驮”到达时,主人家要请两个能说会道的青年男子用托盘端着酒盅在大门口给客人敬酒致辞,驮运的马进入庭院后,要燃放鞭炮,安排专人接“米驮”。办婚宴时,一些远方的亲戚要留宿,因此,婚宴前一天,新人的姑妈、姨妈、姐姐等要从自己的村寨借几十床被褥挑着来供客人住宿用,这叫“挑铺盖”。

挑“酒担”去赴宴

挑铺盖去赴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