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阿昌族的取名习俗及命名规则

阿昌族的取名习俗及命名规则

时间:2024-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阿昌族有取名求子的习俗,若家中只生女孩,不生男孩,就给女孩取名叫召娣、焕娣、满娣、有娣、顺娣、长娣、来娣、圆娣、改娣、兴娣等。阿昌族有用其他民族的族称做小名的习俗。阿昌族还有给孩子起贱名的习俗,如“腊狗”“叫花”等,亦是希望自家的孩子不要太娇贵,容易养大。阿昌族民间还有根据体貌、性格特征等给人起绰号的习俗。

阿昌族的取名习俗及命名规则

第二节 取名习俗

一、姓氏

阿昌族取名有姓有名。姓名由姓氏和名字两部分组成,姓氏放在前,名字放在后。姓氏是家族的名号,每个家族都有姓氏。阿昌族严禁同姓男女通婚。户撒、腊撒地区阿昌族的姓氏主要有熊、曹、雷、赖、银、项、石、喃、许、穆、旧、盖、们、腾、刀、线、康、叶、娄、尹、景、金、沙、彭、寸、杨、李、阙等;梁河、腾冲一带阿昌族的主要姓氏有曹、赵、孙、们、囊(朗)、俸、梁、杨、尹、张、龙等;潞西县高埂田村阿昌族的主要姓氏有王、囊(郎)、杨、曹、俸、马、石、赵、张、帕、爨等;云龙县漕涧地区的阿昌族主要姓氏是佐,该姓氏由阿昌族早期酋长“早”姓演化而来。最古老的阿昌族姓氏是囊(喃、朗、郎)、俸、项、们等。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曹姓,在各阿昌族聚居区都有,且在各地所占人数比例都较大。根据历史传说,当过土官的姓氏有早姓、熊姓、旧姓。有文献记载的土司姓氏是赖姓、盖(况)姓、佐姓。

二、名字

阿昌族的名字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过去阿昌族的名字多数以“la鬡31”音开头,音译成汉字“腊”“喇”或“老”。阿昌族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中的主人翁的名字多以“腊”字开头,例如,腊石、腊绛、腊亮、腊乖、腊相、腊八、腊舍、腊纳、腊咪、腊银、腊康、腊焕、腊成、腊良、腊洪、腊依、腊訇、喇呜、喇鲁等(详见《阿昌族民间故事集》《阿昌族文学作品选》)。至今,户撒、腊撒地区的阿昌族仍有许多以“la鬡31”音开头的名字,音译成汉字“老”或“拉”,例如“老赛”“老摆”“老闷”“老杆”“老清”“老忠”“老辍”“老等”“老慢”“老细”“老更”“老代”“拉滚”等。因阿昌语与汉语发音差异较大,许多阿昌族的名字无法准确地用汉字表达,在阿昌语里很动听的名字,音译成汉字后不再优美。过去大多数阿昌族不识汉字,名字由登记户口的村社干部或小学老师代写。在寨子里村社干部都懂阿昌语,不管写成什么汉字,念的时候仍按阿昌语发音。但在学校里老师多不懂阿昌语,按汉字发音念名字,导致许多阿昌族小孩被人嘲笑。笔者上小学时,老师将两个在阿昌语里本来很优美的女孩名字分别写为“赖老杆”和“银老闷”。每次点名念到这两个女孩的名字,班里的同学就大笑,下课后同学还模仿老师的发音戏弄两个女孩。后来两个女孩都改用了汉族名字。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阿昌族的学名很少有以“la鬡31”音开头的。父母一般用汉语给孩子取名,但日常称呼中仍然保持这个发音,假如一个人的名字叫“建平”,则大家叫他“腊建”或“腊平”。

阿昌族还有一些传统的名字,音译成汉字后不失优美,且汉语发音与阿昌语发音相差不大,至今在阿昌族当中仍然广泛使用。传统的男性名字有翁团、翁板、翁迪、翁散、虽过、米过、产过、兴过、相过、岩过、买法、买常、买德、买司、昌板、板莫、软莫等;传统的女性名字有相宝、相软、相团、相焕、相咪、相英、相吞、相罕、品晃、品罗、相啃、买团、买焕、买苟、莲团、宝团、罕岁、囡果、囡宝、囡咪、囡软、囡苟、囡乖、依帅、板岁、板庆等;还有一些阿昌族名字,在阿昌语里只有一个字,但写成汉语时习惯在前面加一个“小(或晓)”字,如“晓买”“晓解”“小莱”“小芹”等。

阿昌族与汉族交往历史悠久,使用汉字命名也比较普遍,堂兄弟姐妹所取名字中多有一字同,以示同胞之情。有些家族有“字派”,名字中用相同的字表示同辈关系。名字由字和名两部分组成,先字后名。字由个人在家族中的辈分决定,名可以任选。例如一个人名叫“曹先荣”,“曹”是家族姓氏,“先”表示他在家族中排行是“先”字辈,“荣”才是他的名。阿昌族男子取名多用德、祥、荣、昌、旺、保、兴、发、顺、才、朴、生、明、友、贵、合等汉字;阿昌族女子取名多用焕、香、芹、团、兰、英、莲、萍、召、娣、秀、美、芬、清、宝等汉字。表达出阿昌族人民对吉祥如意、富贵安康、兴旺发达、机智勇敢和美丽贤能的深切渴望和美好祈愿。土司取名喜欢用君爱、邦俊、邦杰、荣邦、国瑄、朝佐、荣祖、耀祖、承先、奉先、允忠等表达忠君爱国、光宗耀祖的愿望的字眼。

阿昌族有取名求子的习俗,若家中只生女孩,不生男孩,就给女孩取名叫召娣、焕娣、满娣、有娣、顺娣、长娣、来娣、圆娣、改娣、兴娣等。(www.xing528.com)

阿昌族有搭桥求子、认亲的习俗,因此名字中带有“桥”字的不少,如桥英、桥伟、桥运、桥德、桥保等。还有一些小孩因命相太硬或太软,要认大树或巨石做“亲爹”,名字里就有“树”和“石”,例如树生、树留、石保、石英、石才等。

阿昌族取名忌与家族长辈同名,娶来的媳妇名字中若有与家族长辈相同的字,结婚以后需要更名,以免犯忌。

三、小名、昵称和绰号

阿昌族用“囡”作为女孩的昵称,用“孟”作为男孩的昵称,因此,女孩的小名多带一个“囡”字,如囡苟、囡佐、囡宝、囡果、囡卞、囡准、囡点、咪囡、白囡等;男孩的小名多带一个“孟”字,如孟东、孟仰、孟佐、孟占、孟戴、孟丢、白孟、黑孟、咪孟等。

阿昌族有用其他民族的族称做小名的习俗。一般是用生存条件比阿昌族艰苦的民族的族称,例如“山头”“傈僳”“腊吭”等,希望自家孩子不要太娇贵,要像山区民族的孩子一样容易养活。

阿昌族还有给孩子起贱名的习俗,如“腊狗”“叫花”等,亦是希望自家的孩子不要太娇贵,容易养大。

阿昌族民间还有根据体貌、性格特征等给人起绰号的习俗。比如,给瘦小的人起绰号“秧鸡”,肥胖的人绰号叫“山墩”“弥勒”,瘦高的人叫“鹭鸶”或“竹竿”,皮肤黝黑的人叫“佧喇”(缅甸的一种少数民族),老实的人叫“憨斑”(一种生长在阿昌族聚居区的斑鸠,因容易被捕捉而被阿昌族称为“憨斑”),矮胖的人叫“冒磅”或“憨鸡img49”(一种粗杆野生菌),脾气倔强的人叫“牯子”等等。这些绰号一般是同龄人开玩笑时叫的,年轻人不能随便叫长辈的绰号。另外,还有一些根据人的生理缺陷起的绰号或带有贬义的绰号,不能当面叫,只在背地里议论某人时使用,如“拐脚”“歪嘴”“麻子”“凸背”“缺嘴”“黑屎堵”“搅屎棒”“红脖子蛇”“呼嘟”“拱屎虫”“三只手”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