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选材方法技巧:提升写作效果

选材方法技巧:提升写作效果

时间:2024-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仅此还不够,还要从中再进一步选择出具有较高的自身价值的材料。就是说,选取的材料应该既表现一定的写作意图,又新颖生动。③选择典型的材料典型材料,是材料自身价值和材料对于写作意图的价值的高度统一。选择典型材料,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不同的文章体裁有不同的典型要求。

选材方法技巧:提升写作效果

4.掌握选材的方法技巧

材料,指为文章写作而搜集的及已经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或观点。为写文章而搜集的材料,直接来自生活,尚未经过加工提炼,称为原始材料;写入文章的材料,是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加工、提炼而成的,称为文章材料。“材料”在文章写作中,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概念。

谈到材料,必然涉及到素材和题材这两个术语。素材是作者从生活中采撷积累的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题材是经过加工写进作品的那部分材料,是构成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这两个术语,更多地被使用在文艺创作当中。材料作为广泛的概念,既指搜集、摄取到的原始素材,也指写到文章中的题材。

(1)选材要求

选择材料,贵于“严”。所谓选择,就是经过反复分析、比较,而决定取舍。所谓严,就是要选取重大的、有丰富内涵和思想意义大的、突出的、表现力强的材料。选择材料有以下要求:

①围绕写作意图选材

围绕写作意图选材,是选材的总原则,选材的其他原则都依此确立。

所谓写作意图,是指作者在文章未竟时,对文章的基本思想在头脑中的规划和确定。当它通过文章得到实现时,就是所说的“主题”。

材料有两种价值,一是材料自身的价值,如材料的生动、新奇、感人等;一是材料对于一定写作意图的价值,如对于表现写作意图是否妥贴、深刻、典型等。围绕写作意图选材,是指从所积累的大量材料中首先要着力选择具有后一种价值的材料。不具备后一种价值,再生动、再新奇的材料也不能入选。

围绕写作意图选材,不是说只能选择那些直接、正面地表现写作意图的材料。有些材料表面看来与写作意图似乎没有关系,可是经过作者的剪裁加工,它们却可以出人意外地对写作意图起到烘托、反衬、强化等作用。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入笔便写了一段清国留学生在日本的放荡生活。这个材料与作者赞美藤野先生真挚感情的主题好像没有直接联系,可是读罢全文,略一回味,就会发现这个看似无关的材料,实际正有力地烘托了主题。因此,对围绕写作意图选材这个原则不能作刻板的理解。有的材料表现写作意图很直接,有的则间接些;有的从正面表现写作意图,有的是从反面去表现。有时,间接的反面的材料,可能比直接的、正面的材料更有一种特殊的效果。

②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在所积累的大量材料中选出能够表现一定写作意图的材料,这是选材的第一步。但仅此还不够,还要从中再进一步选择出具有较高的自身价值的材料。就是说,选取的材料应该既表现一定的写作意图,又新颖生动。

新颖生动的材料能给人以清新感,有助于唤起读者阅读和思索的兴趣,使预定的写作意图更好地得以实现。材料的新颖生动,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指那些新近发生的或尚不为读者所熟知的事实及观点。这样的材料,往往有较强的现实启发意义。另一方面,材料的新颖生动还包括某些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却是从新的角度去解释、去使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读者虽已熟知,但由于作者从中翻出新意,读起来往往能产生一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感觉。比如鲁迅在《最先与最后》一文中,引用了《韩非子》关于赛马的妙法:“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显然是个“老”材料。但作者在运用时,予以新的解释,赋以新意,用来证明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是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样一来,老材料焕发了青春,产生了强大的说服力。

③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材料自身价值和材料对于写作意图的价值的高度统一。它是指那些新颖生动、最有代表性、最能表现写作意图,因此也最有感染力或说服力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选材尖端,如沙里淘金一样,不占有丰富的材料,不对这些材料有深刻的理解,不进行认真鉴别和提取,是难以获得的。很多文章犯有一般化的通病,往往不在于它的材料不新颖,不符合主题要求,而在于它没有选取典型的材料。

选择典型材料,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同的文章体裁有不同的典型要求。

不同的文章体裁规定着不同的写作意图、不同的文章结构、不同的语言特点等,这些不同就决定了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典型要求。

茅盾的《白杨礼赞》中有一段关于白杨树的生动描述。这段描述,作为这篇散文的材料,无疑是有典型意义的;但如果把这样的材料拿到说明文中,它就不足取了。相反,把说明文中有关白杨树的知识材料拿到《白杨礼赞》中来,也不会有典型意义可言。

第二,同一种文体中,写作意图的微小差异,也会引起材料典型意义的转化。

对于某一写作意图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当这一写作意图发生哪怕是很微小的变化时,材料的典型意义也会变化甚至丧失。明确这一点很重要,有些文章缺乏力量,有隔靴搔痒之感,往往在于对写作意图的微小变化给材料的典型意义带来的影响注意不够。以至当写作意图在不同的规定下或在构思、写作中已经有所改变时,原来选定的材料却未能随之而变。如作“说‘勤奋”’这样的议论文,用马克思大英博物馆刻苦攻读这样的材料,论证“天才出于勤奋”,是有典型意义的。可是,当文题有所变化,改为“勤能补拙”时,再用这个材料去证明“勤能补拙”的道理,就不够典型了。因为“拙”通常被理解为不够聪明。同样,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事例用以证明“刻苦”、“坚韧”等治学精神,有典型意义,用以证明“持以之恒”,就感到牵强。

第三,材料的典型意义决定于质,不决定于量。

材料的典型意义受“量”的影响,但不决定于“量”。同类现象大量存在的材料,不一定就是典型的材料;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的材料,也不一定是典型的材料。材料的典型与否,决定于与写作意图的相互关系这个“质”,有些材料很细小,单拿出来看似乎无足轻重,但对于一定的写作意图,它却可能是典型的。选材时,就要透过材料的大或小,多或少等“量”的因素,从本质上去认识材料的意义。如鲁迅的《祝福》,写到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时,提到了半副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从“量”上看,这是个很细微的材料。可是它对于刻画“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却具有典型意义。

(2)正确地鉴别材料

要正确地选择材料,需要正确地鉴别材料。毛泽东同志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占有材料从感觉开始,但感觉是表面的,正确的鉴别必须基于深刻的理解。鉴别材料的过程,也是对材料深入认识的过程。

魏巍在《依依惜别的深情》中,选取了一个材料:一位朝鲜瞎老妈妈把十几名即将归国的志愿军战士从头到脚地摸了一遍。这个材料粗看好像不如那些赠送礼物、铺路修桥、抢险救人等富于激情的材料生动、有力,遇到粗心的作者,可能会把它忽略。其实,这是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盲人的感情一般是封闭的,而且由于他们的失明,对志愿军战士铺冰卧雪、流血牺牲的行为不能亲见,因此对于战士的离别很可能会淡漠一些。可是这位瞎老妈妈却如此动情,竟把十几个战士从头到脚摸了一遍。这有力地表明了我们的战士在朝鲜人民心目中的分量:瞎老妈妈尚且如此,正常人不是更难舍难分么?所以,这个材料底蕴极深,只有深刻理解了,才会发现它一以当十的力量。

由于材料必须服从主题、典型、新鲜,因此在材料的鉴别和剪裁必须注意选材的方法、技巧。选材的方法很多,以下仅讲几个一般性的问题:(www.xing528.com)

鉴别材料要抓住两点:

第一,真伪的鉴别。

材料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一些写得不错的文章,会因为一个枝梢末节材料的失真而削弱甚至丧失力量。鉴别材料的真伪,是选材时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鉴别真伪,首先要鉴别材料的客观实在性。弄清它是否确实发生过、存在过,是否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生的,是否是按照这样的过程发生的等等。这一步对新闻、公文、调查报告乃至议论文等尤为重要。

有这样两则事例:有一位记者1980年写了一篇批评某些旅社提高房租的消息,里边点了五个旅社的名,广播后两个旅社提出抗议,因为人家没有提价(其中一个旅社的名称错一个字)。问记者时,回答是“听人说的”。他犯了一个大毛病,把道听途说当成了新闻。还有一位记者,根据假手的材料写了一篇报道,说某单位为了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特地建了一栋“独生子女楼”,凡领了独生子女证的职工都可以搬进去住。报道发表后,引起该单位住房分配上很大的纠纷。因为那份材料是半年前写的,现在情况有了变化。这两个事例,都是对材料的客观实在性鉴别不够。它们从反面说明了对材料进行真伪的鉴别是不容忽视的。

鉴别材料的客观存在是鉴别真伪的第一步,但又是表层的一步。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进而鉴别这个材料是否具有本质的真实性。如当代青年里面有人盲目崇拜外国、羡慕外国的物质生活,这是确实存在的现象,但是否能因此就得出中国青年崇洋媚外的结论呢?当然不能。因为这只是个别的现象,不是青年主流。列宁曾经指出:“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地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列宁的这段话对于理解从本质上去鉴别材料的真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上述可见,所谓真实的材料,一是指它在生活中是确实存在的(对于文学作品是“可能存在”),不能随意的编造;一是说它不是个别的偶然现象,而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一定本质。材料,就是要选择这两方面相统一的材料。

第二,程度的鉴别。

同是真实的材料,对于表现一定的写作意图,还有个深浅的程度差别。这个差别在有些材料中表现得很细微,难于一眼看透,但往往在这细微之中能显出文章质量的高低,因此同样需要认真鉴别。如发表在《安徽日报》上的通讯《白衣红心李月华》中有这样一段话:

郑医生为难地说:“李医生高烧三天了,上午还休克一次,我实在不忍心去请她。”

这段话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通讯《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中变成了这样:

郑医生为难地说:“看来要做胎盘剥离手术,我们医院也只有李医生能做,可是,她高烧三天了,上午还休克一次,我……”这两段话,在两篇通讯中都是很微小的材料,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后一段话比前一段话少了“实在不忍心去请她”,多了“看来要做胎盘剥离术,我们医院也只有李医生能做”。记者组在谈体会时分析了这两个材料的差别:

……多了一句话,这是必要的,通过这句话交待出这个医院没有其他人会做胎盘剥离,不然读者就会问:其他医生干什么去了,为什么非让重病的李月华干这件事?我们在写《白衣》时疏忽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对郑医生的最后一句话“我实在不忍心去请她”的修改,稍微细心的读者,读到这句话都会引起一个疑问:李月华病重,你不忍心去请她,产妇流血昏迷,难道你忍心看着产妇死亡吗?当然反过来也还是不忍……现在改为“我……”意思就比较含蓄,也比较准确地表现了郑海泉又想去请又不忍去请的两难心情

这段体会正说出了对材料进行程度鉴别的必要性。见不出程度的差别,就选不准贴切的材料。程度的鉴别,是“量”的鉴别,“量”的任何差异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文章的“质”。因此,要有一个严谨认真的态度,要在对材料“质”和“量”两方面都理解得较透彻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精确的选择。

(3)对材料进行剪裁

剪裁,是指剪掉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保留主要的本质的材料;删略材料中与写作意图无关的部分,突出与写作意图相关联的内容。

剪裁是在鉴别的基础上进行的,已经进入了文章整体构思的阶段。剪裁时除了要依据于对材料价值进行一般性的分析和评价外,还要以这一材料与选取的其他材料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将要完成的文章中所可能处的位置,对材料进行全面的考虑。一般说来,骨干材料、核心材料,剪裁时要注意详尽;过渡材料、交待性材料或意义有所重复的材料,要相应地简略。推动结构主线展开的材料要详;作为副线穿插调解节奏的材料要简。

剪裁,大体有三种情况:

①截取

截取,是指从某类或某个材料中取出与一定的写作意图相关联的材料或材料局部。

截取时要注意把握实质,注意完整。不能舍本逐末、断章取义。

②详略

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详略,只就是一个客观存在、一个客观发展的过程。但作文章却不可能也不必要把一个发展过程原原本本地写下来。这就需要进行详略的剪裁。

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篇报告文学,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时,安排在文章开头的一段材料用去了二百多字:写北京特药经营部的营业员们忙于结账、分联欢晚会的票子、联欢会延期至今的原因、联欢会上将要演出的节目、营业员们的喜悦心情等。《人民文学》转载时,鉴于这个材料对全文的作用,便对其作了删减处理,压缩了一百五十六个字,删去了分联欢会票、联欢会为何延期到此时举行等内容,使这个材料更好地起到了交待情况、渲染气氛的作用,入题快,重点突出,精炼有力。

剪裁详略,是为了突出重点。如果离开写作意图去单纯地求简图略,甚至略去了重点,剪裁也就失败了。

③侧重

侧重是按照一定的写作意图,对材料内在的某种意义加以强调和突出。截取和详略,是见诸于形式的剪裁;侧重,是偏重于意义的剪裁。

如“黔驴技穷”这个寓言,理解的角度不同,表现出的意义也不同。它可以用来讽刺那些色厉内荏的人,可以说明讹诈的不能长久,可以阐述对于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论证以小胜大等道理。具体运用这个材料时,要强调它的哪一重意义呢?这就需要按一定写作意图的需要,对这个材料的众多意义进行有所侧重的剪裁。意义有所侧重后,材料的截取、详略也就有了更直接的依据。

侧重,一是要使侧重的意义真能够突出,醒目会心;一是要注意实事求是、贴切自然。倘若材料本身并无其意,硬要牵强附会,变侧重为强加,那么这样的选材必然会给文章写作带来致命的损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