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千里一线牵:通信战场

千里一线牵:通信战场

时间:2024-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烽火台遗址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烽火台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

千里一线牵:通信战场

1.狼烟四起——烽火通信

长城上的烽火台

战火骤起,强敌环伺;烽燧并举,狼烟纷绕。在古代战争频仍的年代里,烽火传信以通信最初原始的方式扮演着国家第一道安全屏障的角色,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历经沧桑的风化雨蚀中,它似乎向人们诉说着烽火岁月的往事……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用至明清,相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也称烽燧、墩堠、烟墩等。

烽火台

烽火台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之间传遍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观望远方的作用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烽火台通常选择易于相互瞭望的高岗、丘阜之上建立,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和羊马圈、仓库等建筑。

新疆库车县尕哈烽火台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是自从长城出现以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地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设。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

长城沿线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烽火台遗址

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烽火台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有敌台的地方,敌台可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也没有适于点烽的墙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须建有烽火台。烽火台一般独立构筑,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为烽堠群的。

知识小百科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故事。这就是贻笑大方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故事。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很闻名的一个朝代,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周幽王和褒姒(www.xing528.com)

周幽王在位期间,他贪图骄奢,宠爱美色,日夜都在想法讨好爱妃褒姒的欢心。但褒姒却郁郁寡欢,惜笑如金。为了博得爱妃的一笑,周幽王用尽了各种办法,均未奏效。于是他孤注一掷,点燃烽火台,大放烽火。各路诸侯见信后,以为北方犬戎部落大举来攻,率兵马从各地纷至沓来。结果得知是幽王为了看到褒姒的一笑而故弄玄虚,谎报军情,他们含愤悻悻散去。后来周幽王又用同样的办法肆意戏弄诸侯,前几次都有诸侯闻讯率兵前来,但大家还是失望而归。

有一天,犬戎大军真的来攻,惊慌失措的周幽王举烽燧,放狼烟,就是不见各路诸侯援兵来救,原来诸侯们都被他戏弄怕了。周幽王已经失去了人心,西周终于亡国了。而后周平王继位,都城东迁,开始了东周

后来,“烽火戏诸”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历史上帝王贪恋美色、昏庸无道的一个反面教材。

古烽火台遗址断壁残垣

居延是中国西北地区古代军事重镇,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约17千米处,地处中央戈壁弱水三角洲。东邻巴丹吉林沙漠北缘,西界马鬃山地,南通河西走廊,北近中蒙边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894~1200米。地形平坦开阔,戈壁、沙漠广布,植被稀少。弱水南北纵贯,终端汇储成居延海,古称居延泽,历经河道西移,位置向西变迁,面积缩小,中部淤塞,今成东、西二海。弱水、居延海沿岸灌丛密集,水草丰足,利于农牧。居延海及其东部洪果尔吉山(海拔1256米)和西部三座狐狸山构成北部天然屏障,扼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清代通称外蒙古)至河西、西域交通要冲,地位重要。

关于烽火台的详细文字记载,在我国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简就有说明:“高四丈二尺,广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广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汉简中还表明当时守烽燧的人数有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有燧长一人。戍卒平日必须有一人专事守望,有一人做饭,其余的人做修建、收集柴草(包括点烽火时用的柴草)等工作。

“一夫当关”——古烽火台遗址一角

汉代西北烽燧的建筑形式,其主要建筑物有一个高台望楼(亭),作为观望敌情、传递消息之用。望楼(烽火台)一般呈方锥体,高达10米以上,上有住房建筑。有的望楼下面或旁边有戍卒居住的小城(有的称作障或坞)。障、坞一般呈方形,边长都在10米以上;障、坞墙都较厚,一般在2至4米乃至7米左右;障、坞的四周埋有称为“虎落”的小木桩,一些大的障、坞内还有羊马圈、仓库、武器库等建筑。

我国的历史文献中对烽火台也有生动描述。

历史印迹——新疆哈密的南山口烽火台

后汉书》中有记载:“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橰,桔橰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文中的桔橰指可以引物上下的高架子,兜零指笼子。唐代杜佑在《通典·拒守法》中,对当时的烽火台作了详细记载:烽台建于高山四顾险绝的地方,无山也可在不同的平地上设置。台下建有羊马城,高低随意建造,常以三五个为标准。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

宋代曾公亮等人编撰的《武经总要》中提到的古代烽火制度更为详细,大要分为烽燧的设置、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度、放烽火的方法、烽火报警规律、传警、密号、更番法等九类。

到了明代,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制式也有了较大改进。明朝曾规定:各处烟墩要增筑高厚,上面能贮藏五个月的粮食、柴薪和药弩等;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持平,外望就像一重门;很多烽火台改由砖包砌,更显坚固,台距也缩短。

黄昏下的烽火台

明代传报军情除放烽、烟之外,还加上放炮,且点火放烟时还加上了硫磺、硝石等助燃。而且还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在有的防区还有自订的传报方法,如宣府镇上西路各台夜则悬灯。悬灯的长竿分为三等,竿上悬灯均染成红色,以数量不等作为军情缓急、敌数众寡的区分。在管理上,法令也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明长城烽火台

蓟镇总兵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制定了传烽的方法,编成通俗顺口的《传烽歌》,让守台官兵背诵熟记。经过严格训练,负责传烽的守军能以烽火准确传递军情,而且迅速,一般三个时辰就可传遍整个蓟镇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