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深层思考:掌握心理学的新解说

深层思考:掌握心理学的新解说

时间:2024-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研究控制,实际上是在探究心理活动的运动规律和运行机理,探究行为活动中的指挥和调节的内在机理,探究控制发生作用的真正原因和本质。

深层思考:掌握心理学的新解说

五、对控制本质的深层思考

控制是心理结构一种相对特殊的机能,它对于普通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来说,承担着指挥、引导和调节的特殊职能,没有它的参与,就无法维持行为的有效性和有序性。我们研究控制,实际上是在探究心理活动的运动规律和运行机理,探究行为活动中的指挥和调节的内在机理,探究控制发生作用的真正原因和本质。那么,控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与普通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操作有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活动尽管复杂多样,但无非都是相应成分、内容的兴奋而已,心理的运行,心理的运演变化,都是依靠不同内容不断的交替兴奋来实现的。哪种内容兴奋着,哪种内容便占据把持着意识中心,便控制着眼下的主体,或者说,主体此时便受该内容的控制,主体也便表现出该内容所决定的行为,表现出该内容所决定的机能。现实中,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主客体的各种内容都可兴奋,进而占据主体,控制主体,由此,也便形成了人们形形色色、花样繁多的具体行为。那么,在行为的运行过程中,在心理内容兴奋的过程中,是不是始终需要一个凌驾于具体行为之上的指挥和控制机能,来对兴奋的内容进行筛选,来对行为进行规范和导向,才能实现行为的正常运转,还是只依靠心理内容之间的特定关系和相互制约,就能实现行为的运行和转换。如果非得有一个指挥和调控的特殊机制,它处于心理系统的何种位置,它的内容来源于何处,这是控制问题研究的根本。

下面,我们就从不同角度,看一看控制的真正本质究竟是什么,控制的过程是如何发动和运行的。

(一)控制的本质是指令性内容对后续行为的影响

1.关于中枢意识调控功能的思考

控制,通常被认为是大脑中枢意识的特殊功能,处于心理机能的最高层次,它具有统摄、指挥、管理和调节的功能,能够有效地组织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以确保主观意志的实现。但是,究竟该怎样看待中枢意识的指挥和调控功能,怎样看待一个有价值有效益活动完成的内在机制呢?鉴于控制的特殊操作过程和功能,以往人们的研究往往把其当成一个十分特殊的心理机制,当成是心理活动的领导者和操控者。但是,从我们的视角来看,控制的这种特殊性只是相对于自然运行的意识活动来说的,它的产生与运作和意识活动的其他普通内容一样,遵守共同的规律和规则。因而,控制只是一个普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操作。

最典型的控制模式一般是主体发出相应的指令和命令,然后,主体再照章执行,当主体通过一定的操作和运作而符合了指令的要求和规范后,控制的目的就达到了,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就完成了。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指令的激活与兴奋,指令的来源,指令的具体内容,有些还涉及指令的设计,指令对主体现状和后续行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

首先,在控制的实质性操作中,最关键的就是指令的产生与兴奋,它是控制作用的基本前提,随后的执行过程是另一环节的问题了。因此,控制的原理及其具体的操作过程,其实本质上只不过是某种具有引导作用的操作指令兴奋了,进而占据并控制了主体所致,随后,主体再在它的控制和作用下发生特定的运动和变化。换言之,控制作用的发挥,必须首先依赖于控制性意念的产生和兴奋,然后才是这一控制性意念具体展开并发挥作用的过程。由此可见,控制性意念的兴奋并对主体中枢意识或意识中心的占据是控制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控制的实施及操作过程,只不过是控制性意念的兴奋及其对主体的控制和决定过程。这和主体其他内部成分兴奋的原理和对行为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在特定的主客观条件下,相应成分的激活与兴奋,进而表现出自己特殊的功能,只不过控制性指令在展示自己的内容外,还对后续的行为产生特殊的影响,产生特殊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当然,也可以说控制性指令的功能与作用正体现在后续的行为中,后续的行为是其效能的进一步表现。因此,从控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基础上来看,是很平常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其二,从控制性指令的出处和来源上来看,控制性指令不是预存于中枢意识中的可以随意掌控的指挥性意念,它和其他普通的行为内容一样,都出自于主体结构的功能库中,按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都来源于长时记忆中。而主体中枢意识相当于短时记忆的区间或功能,其信息处理能力和保存能力都十分有限,大量的内容都储备在长时记忆中,它只提供一个小小的窗口。因此,中枢意识只能短暂地留存有限的信息(正兴奋着的内容),不可能保存大量的信息,它只是一个窗口、一个平台,其所表现的内容都来源于主体结构的功能库,这些内容不仅包括陈述性、描述类的内容,还包括大量的操作性的内容,它们是各种各样的内外动作和程序,同时,还有由上述内容演变而来的大量的策略性内容和指令性内容,它们都是主体结构的组成部分,这些内容的适时兴奋和交替变化便表现出多姿多彩的意识和行为活动。例如,可以是陈述性和描述性的,如想起了一首好听的歌或一段往事;可以是操作性的,如在计划、运筹和构想着某件事情;也可以是意动性、指令性的,如产生各种想法和打算,给自己下达某种行动指令等等。可见,控制性指令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与其他普通的心理内容一样,有着共同的出处和来源。

其三,从控制性指令的内容上来看,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任何指令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提出,因而是有内容的。而这种内容就是某种特殊的操作指令,是对某种操作动作的特殊表征,但它不是操作动作本身,而是操作动作的代码,是操作动作的概括化表征,或对操作动作的指令式或祈使式表征。因此,这些指令是与各种形式的操作动作联系的,是来源于操作动作的。而操作动作具有或大或小,或简单或复杂,或外显或内隐,或主观或客观等无限多样的类型,控制性指令也就具有无限多样的内容与形式。所以,控制的指令是与具体的情境和活动紧密相连的,是活动的内容演化而来的,是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产生的,是非常特异和情境化的。例如,有调节主体身心状态各因素的指令,有指向各种客观活动的指令;有非常一般化、各种活动都通用的一些指令,还有指向各种具体的操作活动的指令:开车有开车的指令,珠算有珠算的指令,写作有写作的指令等等,这些指令就是动作结构的另一种表征方式。当然,当动作的图式和结构表征为指令时,它的角色便发生了转换,它便具有特殊的指挥和调控机能。

其四,从控制性意念和指令本身产生和设计的过程来看,也与主体解决其他问题所进行的思考加工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在主体各种控制性指令的产生或设计过程中,有些是瞬间就完成的,如各种忽然产生的念头、想法,它们可能是各种潜藏的意愿和心理需要必然的或偶然的显现,也可能是受到某种触动和刺激后临时产生的想法和打算,但都是以现成指令的形式来表现;有些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经过特定的认知加工才实现的,表现为某种特殊的行动策略。它们是主体调动相关的智力资源,在对自我及其问题情境进行考察、分析、判断和评价的基础上所构建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种内容作为一种结果而成为我们行动的指令。以上这两种指令的产生和设计过程,与普通观念或思想的产生过程一样,或者是条件充分具备后的顿悟,或者是需要思考加工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发生在中枢意识空间,也可能只以结果的形式来显现,但其所依赖的都是主体认知结构的综合功能。

总之,主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指挥控制功能,其实与主体千姿百态的具体行为所体现出的普通功能一样,都来源于主体异常丰富的功能储备,都是由相关的结构信息的兴奋决定的。哪部分兴奋了,哪部分便占据和控制了意识中枢,便表现出相应的功能特性,该部分在此时也就具有最大的发言权和决定权。而控制指令及其所代表的具体内容只是这众多的可占据并控制主体的内容之一,因此,控制作用的本质只是控制性意念和指令占据了意识进而发挥其决定权的过程。但它不是中枢意识所特有的功能,更不是万能的随意的,它的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是特定条件下的激活和唤醒,是非常具体和情景化的。在这一过程中,中枢意识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和窗口,谁占据它谁就暂时拥有发言权和特殊的优势,哪种心理内容占据它,便是此时整个心理的主宰,便是整个主体的全部。而每一个控制性指令对它的占据,便是此时的心理领袖,便可以发号施令,进而指挥和控制整个主体。通常被认为是中枢意识的许多功能,其实只是主体结构库中的普通功能,只是这些功能占据或借用了中枢意识的区间或窗口,才被误认为是中枢意识的功能。所以,中枢意识所表现的指挥和控制功能,只是主体结构显现区和兴奋区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它所提供的不是超越其他心理功能之上的特殊功能,而只是给提供了一个指挥的平台和场所,就像我们社会领域中领导者的职位角色一样,谁占据它,谁就处于执政地位,就拥有发言权和决定权,便能够指挥和控制其管辖范围内的主体行为的流动和走向。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它的“政策”和“指令”的具体执行,还得看主体结构的整个现状,看其他结构倾向是否同意,这也像我们社会领域中的行政命令一样。

综上所述,人的主体结构中,并不存在一个独立并凌驾于其他心理机能之上的万能的具有指挥和控制机能的特殊系统或区域,中枢意识也并不具有有超越普通心理机能的智慧、理性、评价审视以及指挥调控等特殊的功能,而只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和平台。中枢意识的全部功能都靠与之紧密联系的主体结构提供的,是功能库中的全部内容为其提供支持。如果说有时人的中枢意识似乎有其自由和随意的一面,例如,在某些场合和情境下,我们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可以“任意”发号施令,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发出某种指令,如集中注意、开始、停止、加快、放慢等等,其实,这种看似“随意”或“任意”的背后是有着严格的规律限定的,是条件充分具备后才产生的,是有着特定归属和范畴的。换言之,只有符合规律,才可能是“随意”的,只有在规律允许的范畴内,才可能做到“任意”!即便确实存在着可以随取随调的控制性指令,也只是因为这些指令有着更宽泛的使用范围,在实际中更经常地被使用,使得它们频繁地出入中枢意识的空间,因而与中枢意识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最畅通的通道和最短的距离(在长时记忆功能库中的最表层),由此也便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很低的兴奋阈限,可以非常容易的激活和兴奋,太容易了似乎也就随意和任意了,这些指令也似乎变成了专属于中枢意识特有功能了。

2.控制是结构倾向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特殊形式

上一节中,我们探讨了中枢意识的本质,知道了控制并非中枢意识的特殊功能,而是一个很寻常的心理机能,心理活动并不需要所谓的中枢系统的引导和调控仍然能够正常进行。那么,是什么原因和条件来保证主体行为活动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呢?或者说主体行为能够有序地流转变化的根源和本质是什么?这便是我们本节所要探讨的心理内容和结构倾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其本质不过是主体内部成分的兴奋而已,而意识流和行为流也不过是各种兴奋内容的连接和连缀。但是,任何内容的兴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备了相应的主客观条件的。截取意识流中的任何一个片段来考察,我们都可以发现它的产生和兴奋决不是孤立的,一定与前后内容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和联系,都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后一阶段的开始。换言之,某一内容的激活和兴奋,一定受之前兴奋内容的影响,同时,它也必将对后续兴奋的内容产生影响。主体的意识流和行为流,正是依靠各兴奋内容之间的这种依存和作用关系,来实现行为的连接和运行、变通和转换。

具体来说,一种内容的兴奋会连带出另一内容的兴奋,一种内容的兴奋会影响后续内容的兴奋,会为后续内容的兴奋打下前站、埋下伏笔,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后续行为的输出。也就是说,先兴奋的内容会对后续的内容产生重大影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人与这些普遍联系的事物也存在着广泛的相互作用,而作为这种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产物和心理结晶,也使得主客体之间、主体结构的内部成分之间形成了这样那样的联系和关系。这种联系和关系,使得主体身上发生的事件常常是连锁性的,某一内容的兴奋会条件反射地诱发出另一内容的兴奋,某一内容被激活,常常连带地使这一区域、这一范畴的内容同时被激活,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和系列反应。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正是依靠各内容之间所形成的特定关系,依靠各内容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来实现意识的流动和行为之间的转换。至于哪些内容之间会形成联系和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性质,则依赖于主体所经历的一切,依赖于主体条件作用的历史,这其中一方面有赖于内容之间天然的逻辑联系,另一方面又有很强的个体特点和差异,但不管怎样说,相关性观念的连接方式是多样化的。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每一内容都有可能同时在不同方面和其他许多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某一内容的兴奋,常常可以引发许多可能的相关兴奋,至于最后究竟落定为哪一内容,有时是必然的,有时则纯属偶然。当然,从理论上来讲,对任何一个内容的兴奋,我们都可以分析它的来龙去脉,确定出它能够胜出、得以显露的最具体最确切的主客观原因。例如,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和考察:这一内容究竟怎样就兴奋了,为什么兴奋的是这一内容而不是那一内容,某一内容兴奋后,经过了怎样的环节和路径,就过渡到了现在的内容等等。

总之,任何一个心理内容,一定是受到某种作用后,才被激活,才产生兴奋,才跃升于显意识区间。心理活动正是依靠各种各样力的作用才实现同一内容的连续运行,以及不同内容之间的交替转化,而这种运作,是依靠内容之间所形成的各种连接关系来自动调配的。当然,这种连接关系的种类是十分多样的:从好想到坏,这是对比联想;从大地想到粮食,这是接近联想;从红色想到太阳,这是关系联想。当然,还有许多人为设定的固定联结等等。另一方面,错误的内容通常能引发出正确的和纠偏性内容的兴奋;事实性信息则引发出情感性、评价性信息;疑问性信息引发解释性信息;评价性信息引发出矫正性信息;引发性的大观念带出跟进和隶属性信息;指令性信息带出执行操作类信息等等,都反映了内容之间的某种连接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心理活动的运行过程,就是心理内容依靠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导致的相互作用,彼此牵连着、钩挂着,形成此起彼落的意识流、行为链。即a的兴奋激活了b的兴奋,b的兴奋又带动了c的兴奋,如此连绵不断。在这一绵延不绝的意识长河中,一观念引导出了另一观念,一状态诱发出了另一状态。而这其中所依托的,就是意识流的每一成分与其他成分之间所存在的这样那样、直接间接的联系和关系。至于说,一种内容会对其他内容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以及一种兴奋着的内容会对主体的潜抑成分和主体综合的结构状态产生怎样的影响,则主要取决于该内容的特征和属性、角色和使命,也取决于主体现实的综合状态。有些内容对其他内容的影响很小,如一些描述性的、结果性的、孤立性的内容。而有些内容,诸如一些祈使性的、操作性的、指挥性的、前提引导式的,都会对后续行为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的结构倾向对主体后续行为的影响程度和效能是不一样的,有些内容注定比另一些内容对其他倾向和主体总的身心状态具有更大的影响——结构倾向的属性和功能有重大差异。但是,不管怎么说,某种意念的兴奋,必然会影响到自然运演、变化的意识流,某种意念的兴奋,一定会影响到主体结构现状及未来的变化。话题谈到这里,我们再回到控制的话题上。

所谓的控制,就是通过具有某种内容和目的的特殊指令,指挥和引导我们的意识,按照某种规范向着特定的目标运作。而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控制性意念对主体后续行为的影响和制约,换言之,就是控制性意念影响了主体后续行为的输出和兴奋内容的种类。但是,正如前面我们所探究的那样,这种影响其实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罕见的,而是意识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结构倾向之间的相互影响,只不过控制性意念由于其特有的角色和功能意义,使得它比其他内容对主体的后续行为会产生更为特殊的影响。

综上所述,控制的实质是主体结构倾向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结构倾向之间影响的各种形式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是通过控制性意念的兴奋对主体结构状态的影响和改变,对主体后续行为的输出产生强有力的规导和制约作用。

(二)控制的本质是动作程序的自我联结和自我显现

1.控制是心理动作自身携带的自我保护功能和纠错功能

控制,由于其总是站在意识与行为活动的身外充当指挥与调度的角色,因而常常被人们当成独立于动作模式之外的一种机制或力量。其实,主体的各单元结构和动作模式自身就有一种自我发动和调节机制,当某部分内容兴奋并占据主体时,它就按照其自身的程序展开工作,或张或弛,或起或伏,或转换内容,或变换速度和强度等等。当运行过程中有偏差时,会激活预存的正确模式,在综合比较和对照的基础上,重新调整输出以符合规范。换言之,某种心理动作一开始就不是一个静止的、图片式的动作图式,而是以某种节奏、速度、强度等参数状态运行的动作流,它会按照其自身的规定和设计,结合活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主客观状况,自然地调节行为运行的各种参数和变量。这种调节就是融入技术动作本身的所谓的理智和意志成分,是心理动作自身对自身的保护和纠正。因此,经过客体雕琢和自我训练的主体程序自身就有自调功能,控制是活动程序中自带的,是与整个活动融为一体的,是为了程序与动作的顺利完成,而不得不采取的动作程序对自身的规导和提示,是动作的自记忆,是程序的自我联结!这种自记忆使得我们的动作链自身就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功能的固着性,会在运行时自动地抑制与预存结构发生冲突的不和谐的其他内容的兴奋,于是,动作链自身就带有监控、调节和纠错功能,这样就能保障程序和动作的顺利运行而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因此,所谓的控制只是主体动作的解析成分,是复合活动的某一侧面、某一机制的特征描述,控制是和整个动作、活动分不开的,而控制中的调节性意念也只是整个程序中某一侧面、某一角度的表征,是程序自身的自我调节。研究控制的模式和结构时,实际上表征的常常是整个活动的结构,只是由于任何活动的进行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控制的成分,都离不开控制,控制才被单独提出来。从更本质上来说,一活动之所以是该活动,正是经过活动对自身的控制和限定而产生的,活动就是经过控制、经过规定的心理内容。动作模式自身带有控制、导向功能,不需要额外的所谓控制。

正是由于任何控制都是与一定的具体活动相联系的,控制性意念都是带有某种具体内涵和内容的,因此,我们就不可能预先学会一种应付一切的控制操作和控制程序,而必须通过熟悉和掌握各种实际的具体活动才能实现对相应活动的操控。对a活动的各种控制操作,原则上只适用于a活动,不能按部就班地去指挥控制b活动,不存在万能的适用于各种活动的控制程序。换言之,动作怎样做,如何操作,如何控制,这是动作本身规定的,不是额外的什么力量。具体的动作模式是依靠自身的操作程序、依靠动作程序的连续性来控制意识和行为的流向,控制各内容之间的连接转换。不存在独立的、超越具体加工和操作动作之上的指挥系统,也不存在万能的、知晓一切的理智和评价系统,某一操作动作的学习训练过程就必然加上了分析、评估、比较、调节等所谓的指挥和控制的学习,把这两者分开是不可思议的。动作和对动作的控制是某一动作学习和技能训练不可分开的整体。

总之,一项心理活动之所以能够按照设定的规程顺利运行而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源于结构对自身的强制规定,是有机体功能固着性的表现,是程序自控制之故。一组动作程序兴奋了、展开了,它必然要依循自身的模式和规定运行,原则上不会产生其他兴奋,即便偏离了,高强度的动作结构和自我联结仍然会使行为自动回到原有的路径上来。因此,控制是主体结构各种具体操作动作的自带功能,而不是一个外来的强加的东西。动作就是经过控制的动作!所以,动作的实施过程中就不可能离开控制。(www.xing528.com)

2.控制是一个操作程序的整体浮现

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本质上是不同的心理内容和行为程序对主体的占据和控制。因此,行为之所以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顺利地进行,许多情况下,与其说是主体对行为施加引导和控制的结果,不如说是某种指向特定目标的行为程序和动作模式控制了主体所致,而活动中各个阶段的调控指令,可以看成是整个操作程序的一个缩影,是整个程序进入意识空间的前奏。这一点,无论是开始时的整体指令,还是过程中的局部指令都是如此。

控制,是主体为了保证行为程序的顺利展开和顺畅运行而施加的主观引导和干预,而这一操作的具体过程,就是通过一些关节点上的提示和指令为形式、以一定的意志努力和精力贯注为特征的控制性意念的特殊影响,来维持和保障某种意识流或行为程序对主体的占据和控制。但是,从某种意义或者从某一层面上来看,控制性意念的产生其实绝不仅仅只是一个意念的激活,而是整个程序的兴奋,只不过这个意念是整个程序的浓缩、先导和引子,只是由于空间的限制和程序性知识的特点,因而只能逐渐展开,先出现一部分,一个头绪,实际上它里面往往已包含了十分成熟或尚在酝酿、正在探索的具体的细节内容,只不过尚待展开,后续的执行过程实际上正是这些具体内涵的展开。控制性意念本身就是某种操作动作的表征,是一种浓缩性的动作链,是一种概括化的程序。那么,该怎样看待我们对控制本质的这种形式的解析呢?

我们知道,主体中枢的加工和反映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主体所进行的活动或认知的客体对象,往往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一般都会超过主体瞬时的加工和反映能力。所以,要完整地表征并反映活动的内容和对象的属性,只能一步一步地系列展开。例如,从我们对一棵树的知觉把握来看,我们其实是想一下子把握该树的全貌的,而且也确实看清了这棵树的一些宏观的易感特征或关键特征,如整个树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冠的大小,枝叶的繁茂程度等,但是,这棵树的全部信息,决不仅限于此,要知道树干的颜色、上面的纹理和疤痕,以及各枝条的具体形状、走向等众多更具体的细节,以主体即时的感知能力是无法一下子完全把握的,只能通过不断地变换和转移注意的焦点和中心,进行更细微的观察和审视。因此,不能说我们见到一棵树后所形成的生动的树的影像,便把握了树的全部特征,瞬间所把握的,瞬间展现于意识中的,只能是由主体瞬间有限的知觉加工能力所决定和限定的有关树的部分信息,是以这些轮廓和概貌等关键信息来代替和表征树的全体,而对树的全部认知则依赖于后续进一步的观察而逐步填充。可见,知觉场瞬间所反映出的内容,虽说只是一个概貌和局部的映象,但其实质则是整体信息的代表,剩下的信息,则需要在时间序列中细细展开。而从思维等问题解决的过程来看,当我们面对某个问题情境时,不论我们是当下的直觉构想,还是经过苦心思辨后的顿悟;不论是针对整个问题的宏观构想,还是指向某一具体步骤的方案;不论我们的观点是已经成熟的果子,还是仍在探索中的猜测,一般来说,这些针对问题所产生的思想构想都是以某种整体轮廓或引子的方式来表征,其间可能伴随着清晰的言语,可能只是表现为一种意象,随后,才是更具体的内容展现,上来涌现出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开头或片段,而是整个构想的代表和轮廓,只是由于构想的复杂以及意识场的空间局限,这个构想只能逐步进入意识空间。

可见,由于意识场空间的限制和主体加工能力的限制,主体所进行的各种加工操作,往往都是先产生大致的轮廓、概貌和方向性的引子,然后才是细节内容的展开和具体内容的填充。无论多么复杂的东西,它们对意识的占据,都要一步一步来,当然,随着大致轮廓的进入,随后跟进的可能是成熟的设想,也可能仍然是片段的草图,可能是正确的思想定型,也可能仍然是需要放弃或改进的尝试性建构。

具体到我们所谈的控制,其实也是按照这样的模式来进行的。这是因为,控制的本质是正确的程序或动作程式对意识的占据和控制,但是,由于主体中枢意识的空间限制,尽管兴奋的常常是整个的程序,但整个动作程序不可能一下子便涌现在意识中,无法瞬间实现对意识的占据和控制,只能在时间序列中逐步展开。所以,无论主体所从事的活动或施加的操作内容有多复杂,结构多庞大,也得有一部分内容先进入意识空间,开头出现了,概貌露头了,由于程序固有的联结以及动作图式的内在关系,其他部分就会依次而出。而这一充当动作程序先锋而进入意识的内容,应该是能够代表整个动作图式而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内容,如整个动作程序的概括化、简约性的操作表征,动作模式的开头部分,动作内容的祈使性或意动性表征等等,都是可以以概貌或局部形象代替整个动作图式的代码和引子,进而成为形形色色的指挥与控制性意念。而它们所起的作用便是形形色色的引导和控制功能。因此,引发性意念、起始性意念,仅仅是某种内容或图式占据、控制主体的最初形式,概括性、简约性的意念先占据,随后再展开具体细节,这便是控制的具体过程。换言之,控制性意念的显现是整个程序进入意识的前奏,控制性意念只是整个行为程序的先兆性展示。

总之,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控制的参与下进行的,而这些活动一般表现为以控制性意念为先导的某种特殊的意识流动,其典型特征是在各个关节点上的控制性指令和提示性意念。但是,控制的实质其实不是主体去控制行为的发生、规导行为的运行,而是某种特定的内容和动作程序对主体中枢意识的占据和控制,而控制性指令只不过是整个程序的先导形式!

综上所述,控制是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来审视的,相应的,控制过程的本质和心理机制也就有着不同的思考和解释。我们对控制的研究,是基于三种取向:第一种,把控制当成一种操作指令和操作动作对主体的掌控和对后续行为的引导,这是目前人们最常规的理解,但是,这种操作指令对行为的指挥和引导在我们这里并不是特殊的,无论从它的内容、来源以及产生和兴奋的原理来说,与各种活动中的具体操作动作具有完全一样的特点和功能,体现了主体结构倾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尤其凸显了先表现的内容、在意识中心正兴奋的内容对后续行为、对主体身心状态的强烈影响。第二种,把控制作为动作程式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活动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动作模式的自我联结和记忆,是活动本身的自控制和自我调节,而控制只是在关节点和重要关头的一种自我唤醒和提示。第三种,控制还可以看作是有意义的操作动作和程序对意识中心的占据,不是动作的一部分控制或引导另一部分,而是整个动作的整体浮现并完成对意识空间的占据,之所以把控制单独提出来,只是因为它是整个动作的先导或代码,而动作本身是徐徐展开的。

在这些控制的模式和解释中,第一种是把控制的过程分成两个部分,把控制性指令看成动作的外源部分,这是对控制最常见的一种看法和解释。第二种是把控制与动作结构合为一体,控制已经溶解在动作结构中了,控制是动作程序的组成部分,活动中的控制性操作就是动作本身的自我调节。而第三种,则是比较极端的看法,是把控制和行动看成完全的一体化的,控制本身就是一个动作程序,控制就是整个动作程序的兴奋和对意识空间的占据,进而实现对主体的控制。其中,第一种说法适应的范围比较宽泛,可以说明任何宏观或微观的行为控制问题;第二种说法则比较适宜说明熟悉或熟练的动作模式中的控制问题;第三种说法则是对控制性指令及其发挥作用的本质的一种全新的解读,比较适宜说明熟悉的和局部性的控制问题。三种说法具有不同的理论视角,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本质上都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主体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是不同内容之间或同一内容内部的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引发了特定的行为,也调节控制着行为的顺利运行。而且,三种取向都淡化控制的特殊性,把控制当成一种普通的心理机能,而不是超越于其他心理机能之上的特殊的指挥控制。

(三)控制的条件性和局限性

我们对控制的研究,是把控制当成一个普通的心理机能,而不是一个居高临下可任意施为的万能的指挥系统,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控制的随意性及其效能上得到论证。首先,各种控制性意念不是随意产生的,也不是我们可以随意掌控的,它和普通心理内容的兴奋一样,都是有条件的。在特定的场合和情境下,只有特定的内容能够进入到意识空间,其中就包括各种意愿性和指令性内容。也就是说,控制性意念和指令不是可以随意施加和随时唤醒的,是需要特定的主客观条件的,它们都来源于长时记忆或主体结构的功能库,而不是一个在中枢意识范畴内可随取随调的东西。有些东西之所以显得可以随意取用、任意调配,只是因为它们被经常地和频繁地使用,而处于心理结构的表层,与中枢意识保持着最密切、最通畅的联系渠道,因而,容易激活也容易唤醒,太容易了就似乎可以随意调控了,其实,这些内容的兴奋同样是有条件的,是遵循强度律和相互诱导律的。另一方面,控制的效果,也不是随控制性意念而随意掌控的,要取决于更复杂的身心条件和背景,取决于主体其他的结构倾向与这种指令的关系。特定的条件和关系下,主体便“顺从”、便“听话”,反之,主体便拒绝、便对抗,便达不到控制的效果。绝不存在可以随意发号施令并让主体完全“言听计从”的指挥控制系统和“自由意志”。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具体来谈。

1.控制性指令的产生条件

控制是主体以控制性意念的方式指挥、规导意识的流动与行为的变化,以使其符合特定规范、并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控制对主体产生作用的首要前提,就是控制性意念本身先兴奋并占据意识,进而对主体现实的心理场产生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主体后续的行为输出。因此,控制性意念的产生与行为的顺畅运行是密不可分,行为只有在控制的指挥参与下,才能顺利地到达理想的彼岸,而一旦离开了控制,行为就如无舵无帆的船,是不能够实现远航的。但是,控制性意念的产生与唤醒也不是随意任意的,也需要特定的主客观条件,它和其他内容的兴奋遵循同样的规律。

那么,控制性意念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促使控制性意念适时适宜地被唤醒?怎样为控制性信息的登场创造时机呢?

我们先看一看伴随在技术性动作中的各种控制性指令和意念是怎样产生的。上面已经谈过,控制是主体行为程序或动作模式的自我调节,控制性意念是各种操作动作的简缩和概括化表征,因此,控制性意念的产生及其对行为的引导是整个动作模式和行为程序兴奋、运行的自然产物,是主体在学习和训练某一行为操作时预先就埋藏在行为链中的自我保护程序,这种程序会根据行为的进展情况,根据主客观现实的各种数据适时适势地激活和启动,进而产生各种控制性指令。这种控制性指令和意念,一方面支持、保护正常行为的顺利运行,另一方面对已经走偏的行为加以制止并及时引导回正确的道路上来。也就是说,控制性意念常常是根据变化着的主客观因素,根据活动的进展状况,被条件反射地诱发出来,是油然而生的。一般来说,在行为的开头,每个转向或连接点,遇到障碍和困难时,方向茫然或动力不足而导致的迟疑、停顿、徘徊时,都需要控制性意念的参与,并对行为予以引导和支持。总之,每当行为的正常运行出现困难时,每当行为的运行状况不符合设定的标准和要求时,控制性意念就会或就应该产生,否则,行为就不会顺畅的运行。

但是,实际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主体常常不能很好地施加控制的作用,相关的控制性意念不能适时适宜的产生,致使行为不能按照预先的正确模式和程序而运行。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控制作用的发挥是先产生控制性意念,使其占据意识,进而对后续行为产生引导作用。但是,控制性意念也不是随意产生的,它也要遵守心理内容的兴奋规律和心理运行的自然节奏。当某种高强度的、符合心理运行节奏的内容占据着意识空间时,由于该兴奋内容的遮蔽和挤压,其他内容包括控制性意念本身便无法兴奋,无法浮出水面。一个正兴奋着的内容,只有在其弱下来,停下来,在其运动的间隙,其他内容才能兴奋起来,才能控制和占据主体,控制性意念的产生和兴奋也是如此。因此,许多情况下,虽然行为已经走偏或正被某种错误的内容占据控制着,但主体仍然沉迷其中,醒悟不过来,意识不到已走了神、偏了向、犯了错误,这往往是由于此时正确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控制性意念强度不够高、不够强,相反,错误的、有偏差的内容却强烈兴奋,占据着优势,掌控和左右着主体的现实心理,而正确的控制性意念却插不进来,无法实现对意识的占据和控制。现实中,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往的学习与训练达不到足够的水平和境界,致使所需要的正确内容熟练度不够,强度不够,与偏差行为相比不能形成明显的优势;二是眼下的状态不好。虽然我们平常的学习和训练很到位,但是眼下的状态不好,存在着各种干扰,使得该内容不具有即时的兴奋优势;三是当下控制的不力。虽然学习、训练的水平很高,眼下的状态也好,但我们在具体操作时不精心,不用心,控制不力。上述三个方面都能够导致正确的内容与错误的内容相比强度较低,从而使得虽然偏差行为出现了,但主体仍不能实施有效的纠偏。

因此,为了使控制性意念能够适时地兴奋,最大限度地发挥控制的效能,首先应该强化相关经验、相关动作模式的训练水平,只有高熟练、高稳固、高使用频率的动作模式,才能在实际表现中少出偏差,使正确的内容维持持久的兴奋优势,这样,控制性意念的适时兴奋及其对行为的引导和调控也就更容易了。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在行为运行中的即时控制,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特殊的敏感性。这种在行为运行中特殊而微妙的警觉状态,有助于相应的控制性意念能够适时、适宜地出现,更好地发挥出对行为的指挥和调控功能。但是,这种对控制作用的强调和强化也不是无条件、无限度的,过分的监控会使行为的运行拘谨而僵化,会压抑主体蓬勃的活力,甚至是画蛇添足!因此,强化对行为的即时控制应该与尊重行为的自然运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把握控制的分寸、控制的力度、控制的时机,使自然运行和控制运行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

至于说到日常的生活中与主体意愿和需要相关的各种控制性意念和指令,更是有其自身的兴奋和活动规律,它们都是在特定的主客观条件下,某种欲望和需求的自然显现或偶然触发,它们的产生和兴奋更不是偶然的,是根据主体综合的身心状态和客观情境适时产生的,是为了保证主体健康的成长和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而自然启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防护功能,通过它们的适时启动,能够对主体的综合状况和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调节,使主体成功地趋利避害,从而使自我获得有效的发展和延续。

2.控制效果的局限性

控制的目的在于使主体行为按照某种规范和要求正常的运行,其实质是主体结构对行为的决定作用。但是,众所周知,这种控制常常是不奏效的,是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的。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施加了某种非常强的控制性意念试图来引导行为正确的运行,可是,行为仍然要走偏,主体的各具体成分依旧自行其是。可见,控制不是万能的,理性也是有条件的,主体的理性控制,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有效有益,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知道,控制是主体以特定的控制性意念对主体结构及其相关成分施加作用和影响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主体能够按照控制的要求发生变化、产生运动。但是,控制能否产生预定的效果,就要看控制性意念与主体结构或其相关部分的功能关系,两者之间越一致,越吻合,说明主体的有关条件准备的越充分、越完备,越会产生好的控制效果,控制也就越发的容易;反之,两者之间的差异越大,施加控制的难度也越大,主体也就越不听指挥,相应的,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差,直至完全没有效果。因此,只有那些摸着了主体的纹理和脉络,迎合了主体的结构现状,把握了心理运行的自然节奏的控制,才是有效有益的,才会产生预定的效果。

现实中,某项活动在主体不断地调节控制下顺利地运行,似乎是控制的得力得当,其实,起主要作用的绝不仅仅是控制,而是主体相关的条件准备的充分,有关的动作模式学习的到位,训练的水平高。高水平、高质量、高强度的主体内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输出时只有稍加注意、略加导引,就会有良好的运行状况和上乘的表现,因而似乎是我们控制的得心应手,实际上是我们以往的训练和修养达到了很高水平的缘故。高水平、高强度内容的兴奋常常是无须强制、无须干预的,但却能凭其动作链和程序的稳固联结而不走样地自然流出、自动运行,而这时的控制是似有似无、可有可无的,即达到了所谓的自动控制。这时便会出现不控而自控,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势,这无疑是控制最理想的效果,也是控制的最佳境界。

但是,现实中,我们极少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和境界,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理性和意志,我们的指挥和控制,都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和目的。作为主观意志的体现的控制,常常显得软弱无力,我们常常令难行,禁难止:我们想激扬某种内容,想压抑某种内容,想让某种行为按照我们的意愿去运行,但是,我们虽然施加了控制,也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仍然达不到目的。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作为控制实施的前提条件的控制性意念,其本身是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的,主体的各种需要、意愿和想法都可以转化为控制性意念,因此,在许多场合和情境下,主体可以随意想,任意编撰,可以在思想层面上“任意施为”——可以“随意”施加各种控制性意念。然而,这种意念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主体各方面的实际状况,则是要打很多折扣的。凡是不符合主体结构现状,或与主体现状差异过大的控制性意念都不会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

根据控制性意念与主体结构现状的符合程度,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调节控制容易、简单,有的则复杂、艰难;有的很容易产生效果、达到目的,有的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奏效。其中,两者之间越接近、越吻合,只要略施控制,便会比较容易地产生效果,有效地达到目的;而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要达到同样的效果,施加控制的力度必须加大,所要付出的劳动和消耗的能量也要相应的加大,而且,即便这样做了,也未必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具体来说,造成控制无效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力上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意志努力不够,导致本能够产生效果的意念却没有效果,而这又分为两种,一是违背倾向而导致的动力障碍,表现在操作技术和劳动消耗上都没有难度,就是因违背倾向而不愿意执行;另一种情况是虽不违背倾向,但需要付出很大的劳动代价,花费很大的努力,因而需要更大的动力支持才能完成。二是技术上的原因,是由于主客体之间的差异太大,导致控制无效,而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的不能完成,从技术潜力上主体就根本不具备条件,再怎么努力也不见成效;另一种情况是相对的不能完成,是由于认知的原因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或者虽然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主体现实的能力条件具备的不充分,主体不堪忍受操作上的困难所造成的焦虑和重负而无法完成。现实中各种控制无效的事件通常都可以归结为上述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主体所施加的各种控制常常是无效的。

另一方面,控制的局限性还表现在,控制只能在一定的意识层面上发挥作用,越是宏观的问题,控制越好施加,控制的过程也好掌控,控制的效能也容易检验,而越是微观的问题,越难以监控,难以把握。例如,指令下达后,相应的加工操作常常是在主体内部黑箱中进行的,只有产出后才能加以鉴别和矫正。也就是说,从宏观角度看,主体的认知加工过程似乎都在显意识范围内,我们可以控制和主宰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但追溯到细节,追溯到某一观念产生的内在过程,我们又是难以掌控的,只能靠施加某种粗略的指令做一种大致的引导,而实际的内部运营只能依赖于以往的训练,依赖于深层心理无法控制的潜意识操作。因此,控制常常只能从宏观上做一种粗放的引导,很难深入到微观和细节。当然,这种控制的细化程度还与我们的训练有关,我们可以通过得当的修持和训练,使我们的控制能够深入到更细节的层面。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控制不是一种抽象的指挥调节机制,控制是非常具体的,没有万能的监控能力,我们不可能通过局部意义的活动与训练,培养出万能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控制能力,控制力的培养必须与具体的行为活动相联系,是从特殊到特殊的过程!退一步说,即便有单独的控制结构,实际控制的效能也必须依赖于各种专业性的经验支持和具体的基础训练。控制性意念的内涵与所训练和储存的动作模式的接近程度,决定了动作实际的运行状况以及由此所显示的控制的效能。

总之,控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控制不是万能的,控制常常起不到应起的作用,主体实际的运行常常不听指挥,不受控制,控制作用的发挥要受到主客观条件强有力的限制。因此,主体行为实际的运行状况取决于主客观各种因素的综合,而绝不仅仅取决于所谓的控制。意识运行的好,行为的效能好,绝不仅仅是控制的好,主要看相关经验内存的训练水平以及主体综合的现实状况。所以,控制不是万能的,人的意识活动的运行只能是半自主的,是控制运行与自动运行的有机融合,是既可控制又不可控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