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注意的角度考察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注意,是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里我们主要从注意的角度,或以注意的观点来考察心理运行的特点和规律。
(一)注意的功能及其对心理活动的意义
1.注意的概念及其特点
注意是对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所共同具有的指向和集中特性的一种表征,是人在其觉醒状态时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特性。注意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着感知、记忆、思维、社会活动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总是在感知着、记忆着、思考着、想象着或体验着什么。所以,注意本身是没有具体内容的,其内容都是由实际充斥与占据意识中心的主客体内容所构成,意识流的不断变化、心理活动内容的不断变化,正是由于所兴奋内容的不断变化造成的,同时也是注意对象的不断转换引起的。兴奋的内容正是心理活动的内容,也是注意的内容,兴奋着便活动着,也便注意着。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研究注意的机制和规律,就是研究心理活动的运行和心理内容的兴奋规律。换言之,通过对注意现象和规律的揭示,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心理活动最基本和最关键的规律。
注意,是人在觉醒状态下必然要表现出的一种功能和特性,而觉醒状态下人同样表现出另外一种最基本的功能特性,这就是人脑所具有的意识和反映功能,它能够对来自不同渠道并引起其注意的信息和刺激产生认知反应,产生形形色色的意识。可见,注意和意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注意的选择和指向功能通常被认为是意识的前锋、前奏和初级阶段,是认知以及其他活动的准备和定向阶段,同时注意也被认为是为意识活动提供空间、条件和背景,提供维持内容兴奋和活动进行所必需的能量支持。所以,说到注意,人们总是把它与一定程度与水平的认知相联系,与人的意识相联系,因为我们无法做到只注意而不产生哪怕是初级的认知反应,我们也无法把注意从人的各种智能行为中尤其从认知中完全剥离出来,当我们注意某种对象或被某种对象吸引时,一定或多或少地掺杂或伴随着某种认知,或进行了某种浅认知或初级认知、局部认知,随后注意的集中和持续,才产生进一步的深层认知和全面认知。因此,注意尤其是选择性注意,通常被认为是认知系统的子功能,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外部信息进入中枢反应器的门槛或通道,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中的短时记忆,或者说是短时记忆的部分功能,其本身是认知功能开放性和认知加工能力有限性的必然结果,是在纷繁复杂的主客观环境下,保持主体行为有序性和有效性的基本保障。正因为如此,人的注意力及其紧密伴随的认知反应,具有非常敏锐的觉察和反映功能,虽说其提供的心理空间有限,即时的反映能力有限,但却功能强大、敏感无比,它通过特定的神经通道与人的其他系统和部件,与人的四肢百骸,进而与外部世界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可以通过灵活地聚焦和转换,扫视并监视着进入其视野的各种事物,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难逃它的“法眼”。注意的这种特性,使得它与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便有了难分难解之缘,注定成为许多心理活动发生和维持的基本前提和必要保障,也注定了人的注意是非常“忙碌”的:注意的空间必然会被形形色色的内容拥堵着、充斥着,不能有空白,难以有闲置,它不是注意此,便是注意彼;不是被客观对象所吸引和占据,就是被主体自身的信息所吸引和占据;不是被心理方面的信息所吸引,就是被身体方面的变化所吸引;不是从事着外显的活动,就是进行着内隐的思维。而这些被注意着的,或者说占据着意识空间的内容,便是主体形形色色的意识流动和行为表现:它们可能是主体在和别人谈话,在听音乐,在想心事,在背外语单词,在做着某种活计,在被某种病痛折磨着,等等。总之,主体在清醒的状态下,其注意的空间总被这样那样的内容所占据,这些内容的本身及其轮番转换,就构成了主体现实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
那么,这些能够进入注意空间的内容需要哪些条件,具有怎样的特点,遵循怎样的兴奋规律呢?由于注意中心有着有限的空间,其反映能力、信息的接纳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同一时间,只能允许部分信息进入,只允许那些充分具体条件的强信息进入,其他的信息只能退后。也就是说,这些兴奋着、同时也吸引了主体注意力的内容,可以变化万千,但一定都是具备了特定的强度,只有在众多的可兴奋内容中具有相对的强度,才能吸引注意力,才能占据意识的空间。因此,如果一切顺其自然的情况下,吸引注意力、占据意识空间的,一定是形形色色的强势内容,意识流、行为流便是各种强势内容的轮番转换。这种由强势内容引起的注意现象,在心理学中又被称为无意注意或不随意注意。于是,引出了我们关于注意类型的划分。在注意现象的研究中,人们根据注意被激活时有无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一般把注意分成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其中,无意注意指事先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无意注意,它对我们研究自然状态下的心理活动规律,有着更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2.无意注意的心理机制和规律
(1)无意注意综述。所谓的无意注意,是指不受意志控制,不需要主观努力,而完全被注意对象的特点所自然吸引的注意。换言之,如果某些事物和对象的特点天然地迎合心理活动的兴奋规律,它们就会比其他内容更容易吸引主体的注意,更容易地占据意识,并且,这种占据完全是自然的、不费力的,相反,不让这些内容占据,或者说不让主体去注意这些内容却是需要额外努力的。而这种完全由注意对象的身份、特点和属性所决定的无意注意现象,所反映的正是心理运演和心理变化的自然规律。那么,哪些对象能够导致无意注意的发生,这些内容又具备怎样的特点呢?
我们知道,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主体行为的发生和某种心理内容的兴奋,不论这种兴奋是自然自动还是被迫强制的。无意注意所反映的只不过是主客体在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些内容由于主客体条件的充分具备所引起和诱发的自然反应和自动效应。能够被无意注意的对象,或能够自然兴奋的内容,无论从动力角度,还是从技术角度,无论是客观对象,还是心理内容,一定是具备了足够的强度,具备了充分的主客体条件,使得主体能够挣脱其他内容的羁绊和束缚,转而去注意它们。
具体来说,凡是与主体的中枢意识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各种主客观事物,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引起无意注意。而这些引起了主体无意注意的事件或对象,其性质和诱发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它们可能是外部世界作用于主体的各种刺激,如声音,气味,图像,温度的变化等所引起的各种感知觉;可能是对自我身体方面的各种状态和变化的自我感觉,如自己在躺着,在走路,在提一件重东西,以及对咳嗽、恶心、头疼等身体方面的不适的自我知觉;也可能是自我情绪感受方面的体验,如愤怒,沮丧,闷闷不乐,或愉快,狂喜等;更多的则是心理意识方面的种种“心事”,如对某一事件的回味,思考,感想,打算,等等。由此可见,注意的内容或注意的对象是十分广泛的,各种对主体构成了刺激和影响的或主观或客观,或身或心的事件都可以吸引主体的注意,因此,主体中枢意识是十分忙碌的,它时刻面临着来自各方的信息冲击。但是,这并不是说,主体可以同时去注意和处理这些来自外部或内部的身心事件,因为主体意识的空间和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应付和反映如此多的事件,只能在这些可能的刺激和事件中做出有意无意的选择(无意注意便是一种无意的选择),依靠注意焦点的聚散和转移来依次处理这些信息,而这些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也只好彼此拥挤着、推搡着但只能交替着轮番地占据并进入我们的意识空间,进而成为注意的对象和意识区域的主人,由此也就铸成了现实中我们万花筒般的心理世界及其变化万端的心理活动类型。
另一方面,这些能够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进而进入了我们意识空间的内容,虽然形式种类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对象都有特定的强度,都是在主体的身心结构产生了强烈作用和效应的,不论这种效应是外部作用所致,还是内部自然的生发,否则,就不足以引起中枢的关注和警示。
那么,具有怎样的特征又具备什么样条件的内容才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够引起主体的无意注意呢?
(2)引起无意注意内容的特征。首先,从注意对象的客观属性来说,能够引起无意注意的一般都是物理特征等自然属性强烈的刺激,如巨大的响声,明亮的光线,浓重的气味等,只有强烈的刺激和作用,才能够产生明显的作用效果,才能够引起强烈的心理反应,也才具有进入并占据意识的优势,这一点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相一致的,是高级的作用机制借助于低级的作用机制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长期进化所形成的适应机制,对人类的生存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通常情况下,强烈的客观刺激总是比弱小的刺激更容易引起主体的无意注意。然而,另一些情况下,许多其他类型的刺激或对象,虽然它们并不具有通常意义的物理强度,但是,同样能够引起主体的无意注意,如运动着的物体,外形奇特的东西,变化了的情境,鲜亮的颜色等等,而这些刺激物用通常的物理属性的强弱以及常规的强度概念是无法来衡量的和解释的,但是,这些内容相比于其他内容来说毕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效应,引起了主体的特殊注意。那么,该怎样理解这一现象呢?
让我们先看一看那些所谓强烈的物理刺激,它们之所以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反应,肯定是由于这些内容特殊的物理结构和特征特性所致,但我们之所以把其定义为强烈,其实也是在与其他内容的比较中来谈的,因为巨大的声响、浓烈的气味等,其实都是与常规状况或周围其他背景相比而言,才显得强,才显得突出,才引起了主体的注意。因此,透过这些内容所具有的高物理强度的外在表象,本质上所反映的其实是该内容与其他内容或周围背景之间的差异,差异大,特征就突出,强度就高,就容易吸引注意力。换言之,某一刺激对象与其他对象及周围环境相比所具有的特异性和特殊性,该对象与其他对象相互对比所产生的差异性,是吸引注意更为本质的原因。具有这样特征的内容相对于主体认知能力来说,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和可辨别性,在众多的信息群中更“醒目”、更“突出”、也更容易被优先感知。所以,差异性和可辨别性是衡量强度的更重要而基本的指标之一。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嘈杂后的沉寂反而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什么陌生人群中的熟人更容易吸引我们的眼球,为什么“万绿丛中一点红”格外耀眼,为什么巨人和侏儒在我们正常的人群中会被格外关注,为什么我们会对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记忆犹新,为什么一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我们更容易记住等等,以及为什么我们对变化了的情况,奇异的打扮和着装,新潮时尚的新生事物,会有特殊的敏感和关注等等。总之,凡是与周围其他对象或心理背景(储备的对象和先前经验)有明显差异和变化的内容,即具备新、奇、特等特征的对象,相对于我们信息加工系统来说,都会显得突出而醒目,都具有更高的刺激强度,因而容易引起注意。
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发现,其实刺激物特点仍不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本质原因,一个对象之所以引起了主体的无意注意,是因为它比其他内容更容易引起主体的反应,或产生了更强烈的主体反应。因此,造成强烈反应,进而引起无意注意的真正本质不在外部世界,而在人的内部,在于人特殊的认知结构和身心特点,是由人的认知加工系统决定的,更准确地讲,是客体对象与主体结构的相互关系决定的。上面我们所谈的那些强度高的对象尤其是那些强度相对高的对象,不过是这些对象的特殊结构迎合了主体的结构倾向,符合了主体的加工特点和知觉特性,因而在主体的认知加工厂中比其他内容显得突出、强度高,容易与主体发生作用、发生反应,或者产生了比较强烈的相互作用和心理反应,本质上是刺激对象与主体的技术结构或主体的认知加工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产物。也就是说,注意和认知活动中的强度问题,不能单从客观本身寻找原因,而应该从主体特殊的内部结构、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中寻找原因。这样,对象的强度固然是因为其特殊的客观结构所致,更是由于其符合了主体的认知特点,与主体结构形成了特殊的关系,使得它们容易引起主体的注意和反应(迎合或符合就会导致顺利和容易),这些内容也就自然容易进入并占据意识空间,但这种强烈是有条件的,是与主体的信息加工系统、经验结构和身心状态分不开的。
于是,我们对吸引主体注意力的原因,对对象强度的衡量与评价,有了更本质、更宽泛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看对象与主体结构的相互关系,看它们是否迎合主体的结构倾向。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确认,凡是在与主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迎合主体的某种结构倾向的内容和对象,就具有天然吸引注意和优先占据意识的优势和条件,就会更容易的引起主体的注意,更容易占据意识的空间。前面我们所谈的那些能够引起无意注意的客体或对象,它们容易吸引注意、容易兴奋、容易进入意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客体或对象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时,其直接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形式迎合了主体的某种结构,因而,使得这种反应更容易发生,从而引起了主体的无意注意。然而,注意对象与主体结构在上述情况下所形成的特殊关系,仅仅是主客体所能形成的相互关系中的一部分,是对象的直接属性与主体的技术结构发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它所引起的兴奋和导致的无意注意仅仅是由直接的技术性原因引起的,是对象的客观属性所致,是对象的自然属性与主体认知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现实中,注意对象还可以因为其他原因表现出特殊的强度,从而吸引主体的注意,引起主体的自然兴奋,这便是注意对象的主观属性,是对象的直接或间接属性与主体的动力或人格倾向发生相互作用的产物。这样的对象其客观属性可能并没什么特殊,但在主体的心理世界中却具有特别的地位和意义,因而表现出特殊的强度。这种主观强度可以使其从众多的对象和内容中脱颖而出,具有吸引主体注意和抢据意识中心的优势,这时起主要作用的是对象的心理意义和自我价值,它们对引起主体的无意注意,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符合主体需要、给主体带来快乐和满足的内容,那些迎合主体价值观、对主体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那些属于主体兴趣范畴、主体喜好偏爱的内容,那些与主体预期相符的、与主体的愿望和追求相一致的内容,都比其他内容更容易的进入意识,更容易引起主体的无意注意。而这种现象,正是由于对象的属性或意义,迎合了主体的需要和价值系统,而导致其相对强度的增加,激起了主体特别的心理反应,从而引起了无意注意。
至于谈到那些成为无意注意对象的心理内容,也同样是各种从不同意义上来说特征突出而具有强度的内容,只有具备了特定的强度,才能战胜其他可能的兴奋对手,自然容易地进入到意识的区域。例如,从技术角度或从对象的自然属性来说,这些从信息库中跃升到意识层面的内容,一定是具备了一些特点,迎合了主体自然兴奋规律的,如由联想律所决定的内容:某一内容的兴奋,带动了与其时间空间以及意义上相近的、相对的、上下位的、同级的等若干兴奋,这些都是内容之间的特定关系和联结,使得一内容的兴奋会自然连带出相关的兴奋,尤其是那些经常使用的习惯化通路,那些熟练化、条件反射式的强联结,那些必然的公理式的因果联系,那些模式化、程序化的操作链,都具有很高的强度,在某一点受到相应的刺激后,其他部分都会自动地跃升出来,有时想阻止都不可能办到。此外,新近发生的事件,相比于其他早已发生的事件来说,也具有更高的强度,也很容易闯进我们的意识空间。另一方面,从动力的角度或从内容的心理意义上来说,能够自动兴奋、成为无意注意对象的内容,一般都是与人的意愿和需要,与那些重要的、高价值的、对个体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容,与兴趣、爱好等人所关心和关注的内容,以及触动了人的“心结”、“软肋”等敏感神经的各种内容,凡是符合上述特点的内容,从概率上来看,在适当条件下,都更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如主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心事”。但是,这并不是说,只有这些内容才能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其他各种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被诱发和激活,成为即时的强势内容,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而自然运行的意识流和心理活动,所反映的正是无意注意对象在主体内部的兴奋实
况。
其实,对引起无意注意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对象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划分,只是相对而言的,那些能够导致无意注意的客体对象及其特征,是因为它们在与主体结构发生相互作用时,由于其特征和属性正巧迎合了主体的某方面的结构倾向和运动规律时,才表现出了某种相异于其他内容的特殊性,才显得突出而强烈,才引起了主体的无意注意,才比较容易进入到意识的区域。因此,客体对象的强度其实只是心理强度的外在投射,心理上强,其对应的外在客体才强。所以,客体对象所表现出的鲜明特征及其强度,只是在与主体特殊的结构倾向相比时才有意义。而主体内部成分的兴奋,也往往需要外部提供与之相应的内容或条件,否则,这些内容再强也无法得到表现。另外,导致自然兴奋和无意注意的原因,的确可分为技术性原因引起的和动力性原因引起的两大类,但这也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有时则很难做出明确的区分。因为对主体进行结构与倾向、技术与动力的划分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权宜之计,况且在现实中,某一对象必然是作为一个整体而与同样是一个整体的人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引起主体对它们的注意与保持的原因,一定是主观客观的双重原因和动力与技术的综合作用。
总之,在自然状态下,主体总是被这样那样的内容牵着走,不是注意外部内容,就是注意内部内容,在同时面临内外多重刺激情况下,主体总是无意识地去注意其中的强势内容,注意的指向、集中和转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意识流、行为流的运动变化过程。但是,究竟哪些是强势内容,则有太多的说法,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上面,我们主要讨论了无意注意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其中所揭示的,其实正是人的自然属性以及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运演规律,从中我们也发现,完全地由着主体的自然倾向,听任无意注意的自然发生,我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将会是混乱的、无意义的,主体的良知和理性将会被湮没在芜杂的信息洪流中。因此,任何有价值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运演,都不能仅仅依赖于无意注意的作用,要想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要想使我们的注意力有效有益,必须对其实行人为的导引和干预。于是,就有了有意注意一说。
3.有意注意与有意后注意
所谓的有意注意,又称作随意注意,是指主体自觉的、主动的、有目的地把注意力指向并集中于某些事物和对象,这种注意通常需要主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导引,并伴随着一定的意志努力,而这其实已经带有强制和控制的成分了。
有意注意是相对于无意注意的来说的,是针对那些可以自然兴奋、自然吸引注意的强势兴奋来说的,相比于它们来说,有意注意所要注意的,是一些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指向和保持的对象,其本质是要强制激活一些处于弱势状态的内容并使之得到保持。当然,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在某些情况下,也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一致,也就是说,在有些情况下,想要有意去注意的内容,正是可以自然兴奋的强势内容,正是引起主体无意注意的对象。在自然状态下,这种人的理智倾向和意图,完全地迎合了主体的自然节奏和脉动的情况虽然不多,但是相对的吻合和大概的一致却是经常存在的,也是主体想通过一定的训练试图达到的某种境界。
有意注意的加入和参与,使得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和超越强势内容和偶然因素对主体的控制,使得主体更多了一些主动性和随意性,使得主体的理性需要有了更充足的施展空间,充分显示了主体的能动性和决定作用。
至于说到有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沿着设定的方向,但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它一般被认为是有意注意的特殊形式或特殊阶段,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注意的对象和内容经过意志的规范和约束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足够的强度时,这时,去掉主观的控制和努力,该对象仍然会保持在注意中,主体仍然沉浸在对内容的关注中,这种现象称为有意后注意。可见,有意后注意,是有意注意的高级阶段,对主体各方面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只用很少的能量,或只消耗很少的能量,却能保证各种有意义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自动化运行,是我们学习与训练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注意的本质(www.xing528.com)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了注意的一些特点和规律,那么,注意为什么具有上述特点,它的内在本质究竟是怎样的呢?
1.注意的内在机理及其与能耗的关系
注意是意识活性和活力的体现,是主体的各种内存和功能区处于活动和唤醒状态时共同表现出的特征,正是由于注意对某种对象或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才保证了该心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任何心理内容的兴奋和心理活动的运行又是需要能量的支持做保障的。因此,注意的本质可以被认为是主体对某种身心活动的能量投资和精力贯注。所以,探究注意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就不能不涉及能量的分配与消耗问题。
我们知道,注意是主体认知中枢对某种对象主动或被动地指向和集中,本质上是人的中枢加工器能力有限的体现和反映。因为假如我们有足够大的认知与加工能力,我们本可以一下子反映所有内容或同时进行各种不同的操作,而无须通过注意的聚焦和转换来继时性地逐步完成活动。因此,中枢加工器有限的认知和操作能力,有限的能量、资源和空间,决定了认知加工器会根据实际的需要,对客体内容与活动对象自动地进行筛选和剪裁,选择与其能力和能量相匹配的具有不同质和量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然后通过继时性的调节转换,使各种相关内容依次进入,以保证整个活动的连续性。所以,注意本身反映了智能系统和中枢加工器的自我调节能力,注意的指向、集中、分配、转换,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紧张度以及注意的调节功能等特性,本质上反映了中枢系统的资源能量或中枢系统所能调动和掌控的心理能量对活动内容的投资、聚焦与转换,反映了心理能量的使用和分配情况。而这种能量的使用和消耗,本质上是与主体各种心理结构倾向寻求兴奋与表现相联系的,是与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是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和特性,生命的原动力和能量系统支持着人进行着千姿百态的行为活动。
那么,究竟该怎样理解活动内容或注意本身的耗能、耗力这一问题呢?
首先,能量是中性的,它聚集于此,便会使此活动运行,转向于彼,便会支持彼活动的运转。能量总要宣泄,总要消耗,总要流失,不是此,便是彼。哪部分内容兴奋了,哪部分便会消耗这一能量,谁兴奋,谁便“占便宜”。因此,心理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心理能量不同性质、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的聚散、流动与消耗过程。
其次,不同的活动要消耗不同的能量,这种消耗主要表现在使某活动启动、发生,使其从潜抑状态转为激活和兴奋状态的开始阶段,同时也表现在维持其正常运转,使其按照特定的轨迹、规范和节奏运行的整个过程中。显然,与自然界的其他运动形式一样,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心理活动所需要和所消耗的能量是不同的。因此,能量的激发与使用,总是与形形色色的活动相联系,总是随着活动的进行,根据活动的需要,或聚集或消耗。
可见,决定活动的能量投资和消耗情况,主要看主体进行了哪些操作和运作,以及这些操作动作的难度,而这主要取决于主体所从事活动自身的性质及其对主体的客观要求,取决于与这些客观要求相比主体目前的现实条件及所处的状态。换言之,主客体之间的差距和匹配程度,是决定主体能耗多少的根本原因。因此,从整体上来说,简单容易的工作和活动,耗力、耗能自然要少,难度大、工作量大的显然会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从“兴奋”的角度和“强度”的概念来看,阈限低的内容容易兴奋,所以只需要少量的能量便可激活它;而强度高的内容自身就具有较高的冲量和势能,具有自动兴奋、自然运行的趋势,具有优先进入和持久把持意识的优势和能力,所以,只需要少量的能量投资便可维持它的运转。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能量消耗的具体形式。首先,能量的消耗表现在两种方式和渠道上,一种表现在动力上的消耗,是为了驱动并支持活动的正常运行而施加的力,主要体现在意志努力上;另一种表现在技术上的消耗,是指为了使活动按照特定的模式和轨迹运行,所施加的约束力、监控力,主要体现为理智的导引和操作控制上。其次,耗力、耗能还存在着脑力上的消耗和体力上的消耗,存在着生理上的消耗和心理上的消耗,以及身心混合的消耗等多种形式。其三,还存在着客观的消耗和主观的消耗一说,同一活动和操作,客观上的消耗是一样的,但不同的主体状况和条件所体验到的耗力、耗能的水平是大不相同的。
至于谈到如何评价能量投资和消耗的水平和状况,不同的活动当然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各种活动又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和指标,例如,激动水平,焦虑水平,唤醒水平,积极性的高低,注意的集中度和紧张度,意志努力的程度等等。
2.注意的对象、活动的内容决定着能量的消耗
谈到能量的消耗和注意力的关系,就不能不涉及信息加工理论中的所谓的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的话题,而这本质上和我们上面所谈的一样,即能量的消耗与活动的种类和活动的状态有关。
(1)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的概念及关系。所谓的控制性加工,是指有着一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策略,需要意志努力,需要理智的监控与导引,通常是受人有意识控制的加工活动。这种活动的进行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特定的能量投入和能量消耗,有着很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容量限制,需要系列展开,通常都是在意识层面上进行或一般都反映在意识层面上,等等。具有这种特点的活动或工作,一般都是一些低强度的,困难的,复杂的,生疏的,不具备自然兴奋、自动运行的条件,必须依靠控制的参与,才能符合要求,达到目的。
所谓的自动加工,是指具备了充足的主客观条件,不需要理智的监控与导引,不需要动力的督促,无须注意的参与,无须控制的加入,仍能够正常运行的加工活动。这一类活动通常都是由于强势内容的自然兴奋而导致的行为运行,是一些习惯、定势和熟练化的东西所决定的自动化反应,这种加工比较机械和固定,缺乏应有的弹性和灵活性,有着很强的条件限制,需要的资源、消耗的能量很少,加工容易而且速度极快,甚至其过程都反映不到意识层面上,因此许多加工可以平行进行,并且无须控制,有时甚至根本无法控制。
现实生活中,人的各种活动或多或少的都是需要控制的,控制性加工的存在范围也相对的广泛,其意义也是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围绕着自动性加工、无须控制的活动,则存在着诸多的争议,究竟哪些活动算作自动进行的,哪些加工算作自动加工,自动加工的特点和标准该怎样界定,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
首先,“自动”的范畴包括自动加工、自动控制、自动运行、自然兴奋等方面,它们是有着大致相似的含义的。其次,“自动”包括动力上的自动和技术能力上的自动,相应的,“控制”一般也表现为动力上的控制和技术上的控制两种形式,但两个方面有时很难分开,常常是融为一体的。
具体来说,动力上的自动一般表现为,某种活动迎合了主体意愿、需要,符合了主体现实的身心状态,顺应了主体心理变化的规律和节奏,因而无须强制就会自然兴奋;而技术上的自动是指活动的内容是熟悉的,加工的手段是熟练的,主体相关的经验和训练符合加工、操作的技术要求,主客体之间的差距很小或为零,因而,任务或活动相对于主体的技术水平而言显得简单容易,加工操作也就容易简单,无须投注什么精力和能量,无须强制努力,无须精心操控,有意无意之间,操作便能顺利进行,任务也能轻易完成,甚至有些性质的加工能够瞬间完成,因而表现出某种自动的特征。
但是,由于某一活动或任务常常与主体多方面的结构倾向相关,顺应此,可能违背彼,a方面符合的充分,b方面符合的欠缺,同时,客观条件也常常很难具备的完美无缺,因此,一项活动自动化程度和水平则会表现的参差不齐。换言之,自动应该包括多种层次和水平,自动的概念应该是广义的,在这一层面上算自动的,但在另一层面则又是被强制、被控制的,没有绝对的自然自动,在自动与强制、自然运行与控制运行之间是渐进过渡的。
总之,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是认知活动的两种形式,也反映了心理活动的两种大致的类型(有意与无意,自动与强制),其中控制性加工是心理活动的主导形式,人的绝大多数行为活动都需要不同层面和力度的控制才能正常进行,而自动加工是在控制性加工高度熟练或各方面条件充分具备下的特殊情况,是控制性加工的高级形式,也是控制性加工的追求方向。
(2)两种加工方式与能耗的关系。任何心理活动和心理运转,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不论是强制激活和运转的,还是自然兴奋和自动运行的,只不过强制运转的通常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这又需要从动力和技术两方面来分析,从动力的角度来说,符合需要的、满足意愿的,主体都会自觉自愿地去进行,就会自然地产生兴奋,或者说主体就会被自动地吸引过去,而不用丝毫的强制,相反,想阻止活动的发生却是需要努力、需要耗能的;而违背主体意愿和倾向的,主体天然的反应就是回避、排斥,如若某种因素使得主体必须去做,无疑需要另外的能量投资驱使主体强制去做。也就是说,顺应倾向会得到相关的动力支持,从而导致动力上的自动,违背倾向则会遇到反向力的作用,会导致倾向上的强制,后者显然是费力、吃力的,因而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从技术能力角度来说,如果工作或活动的内容与主体相关的技术结构和经验组织有更多的相似,甚至完全一致,那么,这一工作或活动对主体而言就是简单容易的,而从事这一操作、完成这一工作就不用过多的理智监控和导引,也不用费力地去探索解决的方式和办法,靠定势和熟练就完全能够应付,通过训练所培养的高度熟练的技能技巧会自动化地完成一系列的操作,从而表现出技术上的容易和自动;相反,如果工作或活动是复杂的、全新的、与先前的经验很少相关的,那么,主体从事这一工作就必然是费力的、吃力的,甚至是困难重重的,同时也必将需要主体精心的操控和努力的运作,才可能顺利地完成相关的操作,而这显然就会比自动的、容易的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但是,关于自动加工、自动运行的活动是否消耗能量,仍是存在争议的问题。从一方面来说,那些顺应人的倾向和运动节律、并能够自然兴奋、自动运行的内容应该是不消耗能量的,因为它的工作和运行是完全自动的,不需要我们用力和使劲,相反,阻止它的运转却是费力的,需要付出努力的,从这一点来理解,这种自动是不消耗能量的。但是,另一方面,任何活动都是某种内容的启动和激活,无论它是自动的,还是强制的,既然它能够从压抑和静止状态转为兴奋和运动状态,一定是受到了某种力的作用,否则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自然兴奋、自动运行的内容来说,由于它顺应了主体的欲望和需要,它的发动和运行显然是由需要的发动引起的,而需要的自然喷发和宣泄是顺应主体自然倾向和自然节奏的,无须意志努力,因而使主体觉得不费任何力,似乎也是不耗能的。但是,需要的产生和宣泄本身也是受能量支持的,是能量寻求外泄的渠道和表现形式,需要的产生及其寻求满足的过程,是在能量的支持下实现的,这一过程也必然的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自动运行的活动仍是要消耗能量的,只是与靠意志努力支持才得以表现的强制行为相比,只是省略了主观努力本身所造成的额外消耗,它的自然宣泄和自动运行,是靠活动内容自身的势能和冲力来维持的,随着活动的进行,它自身所积聚的势能和冲力也在逐渐的消耗,而势能和冲力的大小则是由需要的内容与强度所决定的,势能越大,兴奋的趋向就越强烈,活动的内趋力也越大,内趋力越大,越不需要意志努力这种相对外力的支持和帮助。
至于谈到技术上的自动,即便是最简单的操作,即便是熟练达到了自动化的水平,即便是把加工过程压缩到极短的时间,以至加工过程成了无意识的,只是最后的结果显现于意识,但是要完成它,仍然会经历信息的输入、编码、加工、组织等操作过程,仍不可避免地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只是比那些困难的、复杂的、生疏的可能要少得多。至于有些活动虽说是纯粹的熟练工,是千锤百炼后的自动化的反应技巧,但是,它的显现仍是要序列展开的,这种活动的能量消耗更是不可避免,如背诵某一首十分熟悉的诗歌、跳一段经常跳的舞,熟练地驾驶汽车等等。这一方面是由于再熟练的东西仍然不可避免地要在关键点上有所提示和点拨,另一方面,任何一项操作都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进行的,能否实现完全的自动绝不仅仅限于某一技术操作的纯熟程度,主客体其他方面的状况也会影响到直接操作的进行。严格地讲,主客观情况瞬息万变,绝对的、完全具备自然兴奋、自动运行的条件是不存在的,要顺利地实现某种操作,主体总是要留一份心,保持一份警惕,以维持某种特殊的定向,压抑并排斥其他兴奋对直接操作的干扰和侵占等。再者,即便是完全的再现性工作,只要其从潜藏和静止,转为显现和运动,它一定是要消耗能量的,心理只要运行,不论是熟悉的,还是生疏的,一定是以一定的能量消耗为基础的,只是一些高度熟练的内容可以省去一些精心操作和严格监控本身所需要的额外消耗。
综上所述,无论是技术上的自动还是动力上的自动,都是要消耗能量的,而作为二者融为一体的实际工作或活动,其能量消耗更是必然的。从任务和目标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无论技术上多么熟练,也无论它多么迎合主体的需要和倾向,在其未实现、未完成时,主体与目标和客观要求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保持着距离,只有投入相应的能量驱使它向着目标运行,才有可能实质性的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直至弥合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主客体的真正同构。
(3)注意与能耗的关系。注意是能量的投资与聚焦,而注意的分配则涉及资源与能量的分配,注意力的状况与能量的投资和消耗有关,而两者又都与所从事的活动、与加工的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越是困难复杂的问题,越需要投注较多的精力和能量,越需要主体注意力的参与。集中注意就是集聚能量,只有集中注意,才能获得较多的能量投资,才能获得深加工,才能进行困难的工作。对于某一特定的主体而言,有些工作要消耗较多的能量,有些工作只消耗较少的能量,当工作或活动所需的能量不超过主体所能调动出的最大能量时,主体便有可能同时进行多种活动,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平行加工一说,而这便与注意的分配有关,注意的分配导致了注意的中心和注意的边缘,注意的中心集聚了较多的能量,能够进行精加工或处理一些困难的、重要的、能量消耗大的问题,注意的边缘只消耗较少的能量,只能进行粗加工,处理一些简单的、次要的、能量消耗少的事件。
但是,这种困难与复杂不仅是从客观角度上来说,更主要是从主观角度上来说,是相对难度。因此,困难的、生疏的工作我们通常要放在注意的中心去处理,以便能集中注意、集中能量,而简单的、熟练的由于只消耗少量的能量,故只需放在注意的边缘或分配少部分注意便能从容应付。与此相应的是,在注意中心范围内的事物能够获得清晰的认知反应,而注意的边缘则只能获得模糊的认识,因为前者进行了深加工或精加工,后者只能进行浅加工或粗加工。但是,这也并不是说只要集中注意、集聚能量就一定能够进行深加工,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对于难度适当、技术条件相对具备的工作,只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就能顺利完成(能量不够当然也不能完成),对于难度过大、技术条件不具备的工作,即便获得足够的能量也无法完成,前者叫做资源限制,后者叫做材料限制,前者主要需要动力性投入,后者则主要需要技术性投入。在注意边缘、在主体不专心时不能完成的资源限制工作,通过转移注意的重心,通过集中精神、加大努力就能完成;在注意边缘、在主体不用心、不尽力时不能完成的材料限制工作,即便转移注意的中心、加大努力同样也不能完成。这两方面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例子都是很多的。例如,有些内容我们不用心、不集中精力既听不清也看不清,只掌握一些大概、轮廓,而一旦集中注意便可获得清晰的认知;而另一些内容,不用心当然不行,用心了也未必就行。
另一方面,同样都是集中注意力,但所能调动、所要消耗的能量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注意力的焦点集中于哪些内容,该内容便是主体能量投资的主要场所,也是能量消耗的主要区域,不论这种活动内容是主动自然兴奋的,还是被强制激活并运转的;不论是简单的工作,还是困难的工作。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同样都是集中注意力于某一活动,但其心理活动的状态及其唤醒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唤醒程度高,激动水平高,紧张度高,自然就会消耗较多的能量,反之,则会消耗较少的能量。而这主要与主体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的种类有关,容易的、轻松进行的,唤醒水平就低,紧张度就低,能量投入也少,哪怕此时我们把全部注意关注于此活动;而当遇到困难的、重要的工作时,自然就需要加大努力,提高唤醒水平,而这时的能量投入与消耗肯定就大大增加,否则就不足以应付活动的需要。这种用于表达心理活动状况的唤醒水平、激动水平等指标,如若从注意力来看则被称为注意的紧张度,唤醒水平、激动水平越高,注意的紧张度越高,相应的能耗也越高。同样的注意集中状态,但注意的紧张度则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注意力全部集中或投资于某一内容的情况是十分复杂多样的,可以是忘我但是轻松地欣赏音乐,也可以是紧张的外语听力测试,二者可能都是全无杂念的精力贯注,但紧张度、兴奋度、唤醒水平和激动水平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应的能耗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