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知因素在行为中的调节作用
(一)认知因素的功能与作用
行为中的认知调节因素,已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拒绝承认意识,把意识等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排除在科学心理学的范畴之外,把刺激-反应的联结作为心理的全部内容,这种片面夸大外部环境作用,忽视主体的决定作用,忽视人的内部意识的举措,注定了是行不通的。在行为主义后来的发展中,不得不重新正视意识的存在,把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间过程作为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即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必须正视并强调意识及其主体结构的特殊作用。一个刺激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除了与刺激本身的特性有关外,就是与受刺激的主体的结构特性有关,一个刺激只有通过主体的特殊的折射才能产生反应。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感知特点和生物特性,主体的欲望和需要,兴趣和爱好,理想和价值观等各种人格要素,都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主体的反应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便是认知因素,其他因素往往必须通过认知的调节和中介作用才能对行为产生影响。但这种认知究竟怎样充当中介,它在怎样的意义上发挥作用和影响,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1.认知对行为的重要意义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为准绳的,都是在展开自我结构,都是趋乐避苦和趋利避害的。但是,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能够识别哪些是苦哪些是乐,必须能够知道危险在哪里,必须懂得该怎样去追求或者回避,而所有这些无不依赖于人类所特有的认知和感应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得人能够确切地了解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准确地把握客体的禁忌和规定,在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中,根据自我对主客观具体情况的认知把握,灵活地调节自我的作为和反应,进而不断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我的理想和价值。总之,主体的任何行为和反应,都是以主体对自身及其客体现状的认知把握为中介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应用也是以对主客体真实现状的正确反映和认知为前提的。因此,人的认知能力,对于主体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这一点,无论从生物学意义上,还是从社会学意义上都是如此。
谈到人的认知能力及其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人们往往把其作为人类所独有的高级能力,其实这只是一种非常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广义的认知能力及其调节功能其实是任何生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的共性特征,只不过是在认知的特点、倾向性及其水平上存在着差异。作为有机体的生存技能和适应环境的手段,任何生物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必须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本领,否则,有机体根本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立足。在各种生物所具有的花样繁多的功能本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机体对环境和现实的反映性和感知力。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高等级的脊椎动物,只有具备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能力,有机体才能获得必要的食物和营养,也才能成功地躲避时刻都有可能降临的各种伤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所具备的认知能力及其对行为的调节作用,其他生物同样具备,尤其是各种高级动物,常常表现出令人惊讶的生存智慧。当然,这种生存技能可能更多地表现出遗传性和机械性,而人类则主要表现为习得性和灵活性。但无论从认知的功能上,还是从认知的目的上,人和其他动物都表现出了连续性。
当然,人的认知能力及其在行为中的作用,还是有着很多特殊性的。对于人类主体而言,认知,就是通过对作用于主体感知系统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实现对这些信息的识别和理解,进而把握信息所表征的意义的过程。认知的结果,使得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自我及周围世界的真相,知道了某种对象是什么,属于什么范畴,有哪些特征和属性,有什么用途,以及各种事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某种现象背后意味着什么,为什么a事物的出现,必会带来b事物的出现,事物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变化,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主体采取怎样的运作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等等。所有这些,都对主体的生存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有针对性的认知活动,都会在相应的生活场景中,帮助主体更准确地把握周围现实,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行动方案,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避开各种障碍和干扰,使主体始终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关于认知因素对行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实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切身体验,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依靠思想先行和观念引导的: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便有什么样的行为;怎样想,便会怎样做;改变了看法、转变了态度,才能转变行为等等。另一方面,人的任何行为又都是可以从思想上找到依据的,每一行为都有它的理由,都有相关的态度支持,都受对问题的看法、对事情的判断、对行为走向的预期等认知评价因素的影响,行为的内容、行为的方式、行为的效果都与认知因素紧紧相连。其中,有效和有益的行为来源于科学、正确的认知引导,无效或有害的行为来源于错误的认知引导,而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主体便如盲人瞎马,行为便没了目标,没了参照,没了相关信息数据的支持,主体便不能有效地组织行为,也不能有效地控制行为。
2.认知调节能力的来龙去脉
人的任何行为,从内部讲,来源于主体结构的驱动,从外部讲,来源于客观环境的诱导和要求,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以人的认知调节为中介的,都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帮助,没有认知能力的参与和帮助,行为的有效进行是不可想象的。然而,人的这种能力并不是天生就具备,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为了能够有效的生存逐渐发展而来。在这一过程中,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开启了人基本的智慧机能,并在随后不断的应用和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强化,逐渐形成了我们成人后的形态。那么,该怎样看待认知能力的发展变化及其对行为的调节作用呢?
从意识与心理的起源来看,人最初只能算作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人此时所显现和表现的除了与生存有关的各种生理活动和一些最基本的反射活动外,意识尚处于朦胧状态,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行为。只是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凭借着从遗传获得的健全的身心结构(如正常的感觉器官及其神经组织)和有限的无条件反射,首先使人的感知功能获得启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条件反射。感知觉的启动和条件反射的形成,标志着心理真正的产生,也标志着行为真正的发生。
正常健康的人类个体,不仅仅是具有人的外表形态,也不仅仅能进行基本的生理活动,更重要的是具有正常的人类智慧和意识。所谓的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智能系统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当个体能够对自我及周围环境产生基本的认识与觉知后,人的意识和认知功能便真正开始发挥其对行为的指导和调节功能,人的各种潜在的功能特性也在认知的参与和帮助下,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进而成长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和智慧人。
可见,对自我及周围环境的觉知,是任何心理活动必须的前提条件,没有认知的参与,行为活动便无法顺利进行,人的身心发展也成了一句空话。以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来说,如眨眼反射,吸吮反射等,也是离不开对刺激的觉知的,只有遇到相匹配的刺激作用时,才会引起相应的反射活动,而是否相匹配,则是需要辨别和觉知的,尽管这种觉知是无师自通、不学而能的。当然,无条件反射只能对固定的刺激做出固定的反应,相应的,它所能识别的刺激也是非常固定和单一的,远不能适应生存的需要。为了适应生存发展的需要,人必须进一步开拓、强化感知功能,同时形成更加多样、更加灵活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作用在于,主体不仅能够对与生存直接相关的刺激物有所觉知并产生相应的反应,而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直接刺激物与无关刺激物之间关系的觉知,对无关刺激物作出从前只有直接刺激物才能产生的反应,这一点对主体的生存适应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第一,说明主体能够感知并识别无条件刺激物之外的对象,扩大了感知的范围和功能;第二,说明主体洞察了直接刺激物与无关刺激物之间的特殊关系和联系,使无关刺激物负载了某种特殊的意义,同时形成了因果关系的知觉,拓展了认知的深度;第三,能够对无关刺激物产生反应,说明了某种特殊联结的形成,这意味着记忆功能开始发挥作用;第四,能够从无关刺激物产生直接刺激物才有的效应,也说明了联想机制的形成。所有这些都说明,哪怕是简单的条件反射,认知因素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就不能形成各种类型的条件反射,没有对自我及客观现状的觉知和识别作为基础,就不能产生进一步的反应,就无法进行更复杂、更高级的身心活动。当然,认知能力在这种参与和影响行为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总之,以感知觉和条件反射为基本形式的认知活动的产生和运作,是意识产生的标志,也是心理发生的基础。此后,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人的意识活动越发的丰富发达,心理也越加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认知活动越发的复杂多样化,不仅局限于基本的感知觉,更拓展为概念、判断、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更为复杂的认知活动,不仅涉及对个别事物、对物体外表形态的认识,更涉及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以认知为基础和前提的各种心理功能和心理活动也都随之产生并活跃起来,如人的情感、态度,都是以认知为前提的,各种复杂的追求目标的行为也都是以认知来确定行动方案的,执行操作的过程中也是依靠认知来调节的,在与他人的交往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无不是借助于认知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认知活动本身,即通过信息的输入、编码、组织等加工程序,以实现的对信息的识别、解释,实现对事物意义和真相的认识;另一类就是以认知为基础和中介的各种行为,在这一类行为中,认知仅仅是活动的一个部分或一个阶段,认知在行为中只是发挥导向、调节等工具、手段的作用,行为的其他部分或方面都要依赖认知的帮助才能顺利进行。因此,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客观影响都是通过主体的折射作用来实现的,任何行为也无不打上主体结构的烙印,但是,无论哪种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大都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都是以对参与因素的知觉和识别为中介的,否则,这些因素便无法发挥它们对行为的影响。
3.认知因素的具体作用
认知最基本的功能和特点就是把握客观之真实状况,这种功能使得主体能够相对准确地了解自我及周围世界:知道自己都有哪些功能和特性,如记忆力好,口才一般,缺乏恒心,没有魄力,情绪急躁,睡眠不好,容易疲劳,等;知道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体系,如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爱好旅游,把事业看得高于一切,既重名又重利,等;知道自己的情绪状态,是高兴、愉快,还是沮丧、烦恼,是心平气和还是心乱如麻;知道自己的生理状况,是冷是热,是痛是痒,是饿是渴,是头不舒服还是肚子发胀等等。这些有关自我各方面状况的信息,在主体相关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运作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关客体方面的认知在主体的行为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目标任务的明确,有关工作、活动的知识和规律,有关情境或条件的数据,行动方案的制订,解决办法的选择,工作进展状况的评估,偏差原因的分析等等,所有这些,在主体的行为活动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认知在行为中具有如下功能和作用:
第一,目标确立的作用。主体现实中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内部的冲动和外部的诱惑,这些内容都是什么,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我们现实的目标,这就需要主体具有自我认知和客观认知的功能,需要主体根据这些对象及目标的性质并考虑主体的需要、价值体系以及两者的关系,以便从主观上确立是否选择和取用这些对象或目标。而这一方面需要对自我结构及客体目标进行认知表征,以明确自我真实的现状和要求以及客体目标的特征和属性,另一方面就是进行相关的意义分析和价值判断,以便真正确立能够满足自己需要,迎合自我价值体系的目标。
第二,可行性的判定及具体策略的制定。在从主观上初步选择并确立了行动的目标和任务之后,接下去就是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及具体行动策略的制定。对主体有价值、有吸引力的目标是很多的,但是仅仅具有诱因价值是不够的,要确实的产生行为,主体还必须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只有那些可能成功和实现的目标才会真正激发主体的实际行动,而这种可行性分析就需要主体借助于相关的知识经验,通过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才能具体确定。另外,与这种可行性分析紧密相关的就是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解决策略的选择与确定,判断某一目标是否能够有效地达到,往往与我们所选择的策略和办法直接相关,不能撇开具体的解决办法空洞地去谈目标是否可行,只能在具体分析、寻找并论证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确认目标是否可行。
第三,行为运行中的调节控制作用。仅仅有完备的计划策略仍是不够的,目标决不会因为制订了行动的方案和策略就能顺利的实现,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地施加各种形式的调节和控制,才能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而这种调节与控制的实施,必须借助于认知的帮助才可能实现。首先是对目标的清晰的表征,这是引导行为最重要的条件,其次是对行为运行状况的感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出有效的调节策略,用于对行为后续的引导。只有对行为运行中的主客观状况有准确的觉知,才能正确地把握行为的进程,应对行为中不可避免的各种干扰和偏差,以使行为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进直至达到目标。
上面所谈的认知三个方面的作用,其实表征的是认知在一个完整的追求目标的意志行动中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和作用。任何一个完整的意志活动通常都是经过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才得以顺利的实施,而其中无不体现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一项工作或目标只有能够满足主体的欲望需要、迎合了主体的价值取向时,才能构成对主体的吸引力,才有诱因价值,只有真正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才能引起主体对它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再有吸引力的目标,只有在有可能成功的前提下,才会激起主体实际的追求和探索行为,一个不能实现的目标,哪怕价值再高再大,对主体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主体在产生真正的追求目标的行为时,必须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值得追求,以及是否可行,成功率如何等等,而这就必须依赖于认知功能的帮助才能实现。而进一步的具体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同样离不开认知因素的帮助——没有认知,行动方案就不可能制定,没有认知,行为的运行状况和进展情况也不能把握,也就不能实施有效的调节和控制,行为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两种重要的认知行为
1.归因
所谓的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断和解释的过程,是知觉者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分析和解释。
归因,是认知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现实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归因活动,通过归因,使得人们对他人或自我行为的原因和来龙去脉能够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和行动。
最早对归因现象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人们只有了解了事物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才能理解这个世界,预测世界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缺乏了对世界的理解、预测和控制感,人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的确,正如人们面对物理世界所具有的好奇心和认知需要一样,人们对自我及他人的行为也具有天然的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寻求因果解释的需要,这一方面是本能的好奇心在作怪,另一方面则是个人生活实践的客观需要,而归因正是这种心理需要的现实反映,也是对自我及周围环境实现认知把握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归因,人们可以了解某一行为的来龙去脉,理解他人所作所为的原因和动机,认识行为发生的机制和条件,进而更好地应对环境,合理地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www.xing528.com)
但是,要实现正确的归因,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和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一样,原则上必须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做背景才可能实现。所以,海德才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朴素的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行为因果关系的认识,这些朴素的、非正统的知识经验,构成了人们归因的理论线索和知识背景。现实中,人们就是凭借他所理解和掌握的这些朴素的心理学知识和常规的逻辑方法,对自我及他人的具体行为进行非正规的归因和解释。当然,由于人们有关知识的局限性,加之认知能力的技术性限制和个性因素导致的动机性偏差,这种归因与认知常常是直觉的、简单的和有偏差的,而非深刻的、理性的和科学全面的。正因为如此,才吸引了许多心理学家都来关注人类的归因问题,并对这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现在心理学中的各种归因理论,正是这种探索的理论成果。
归因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归因过程中所遵循和体现出的规律,所出现的问题和误区,以及应该采取的归因策略。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全面了解人类的归因现象,了解和认识人们在归因过程中所依据的原则、遵守的规律,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在随后的行为实践中,依据这些原理和规则,采取积极的归因策略,尽可能对自我及他人的行为形成正确的归因,从而实现对自我行为及环境的有效控制。
具体来说,不同的归因理论,都对归因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做了分析和阐释,为我们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和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还为我们展示了科学而全面的归因应该遵循的逻辑原则和注意事项。其中,具有奠基作用的是海德的归因理论,它为我们确立了解析人类行为的两大范畴——主观内部的影响因素和客观外部的影响因素,其中,内部因素是指个体的人格特质、能力、情绪、心境、动机、努力程度等,外部因素是指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所有行为,都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加以解释。当然,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制约着人们行为表现的发生和变化。现实中,根据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产生了外归因和内归因两种形式。如果归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归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当然,这种归因判断是主观性的,不一定就是客观真实。此外,还有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凯利的三度理论,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等等。后面的理论大都是对海德的归因理论的扩充与发展,丰富与具体化,例如,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对影响行为的因素和导致行为的原因分为三个维度来考察,不仅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这一维度,还包括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维度,只有同时在这三个方面得到确认,才能做出正确的总结性归因。
从我们的理论视角来看,寻找行为的原因,必须深刻洞察人的心理结构及其特点,全面掌握心理活动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行为的各种主客观要素及其具体的功能作用,如此,我们才可能对人的行为作出合理而全面的解释。而各种归因理论所揭示的归因原则及其注意事项,其实都是本着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并依托一些具体的心理学规律来展开的。当然,各归因理论不是教我们探求现实中最具体的行为原因,而是在阐释行为归因应该遵循的规则和范式。
具体来说,人的任何行为,都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主体内部结构的驱动和外部环境的诱发或允许共同促成的,人的各种行为都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找到依据,而海德的归因理论其实正是这一原理的具体体现,他把归因的范畴明确为主客体两个方面,从而确立了一种大的归因法则。当然,具体的行为动因可能主要来自于主体,也可能主要来自于客体,而这一切都要在充分了解行为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充分地掌握行为产生的主客观背景等综合数据的情况下,通过适宜的推演或估算才能最后确定。例如,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所探究的便是如何通过主体的行为表现,推测主体是否具有与这种行为表现相应的人格特质。也就是说,通过某种外显的行为,推断主体是否具有某种心理品质,或某种心理品质是否是该行为的动因。为此,相应推断理论给出了一些推理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当一个人表现出某种社会赞许性行为时,我们很难据此作出他具有这样的本质或完全出于个人的动机,很有可能是个体迎合社会趋向或屈从于环境的压力而被迫作出的,这种行为不能反映出内在的真实想法和品质。反之,当一个人的行为与环境要求和社会崇尚差异很大时,这时作出内归因的可靠性要大得多。同理,非共同性效应和选择自由性所揭示的也是在进行归因时,要考虑行为与环境因素的具体关系,要考虑环境的具体状况,不要冒险作出内在品质的归因。
而凯利的三度理论,则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情境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协变关系。而对某一特定的行为进行归因解释,就是要确定一个具体的行为究竟是由上述哪个原因造成的。例如,对“玛丽昨晚为什么对夜总会小丑的表演笑得那样厉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寻找具体的原因和解释的探究就是归因,但这一事实或信息本身是蕴含着多种可能性的,凯利对此设想了三种可能:刺激物(小丑),行动者(玛丽),情境(特殊的原因),三方面的原因都可能导致玛丽发笑,而要作出确定的行为归因,显然不是从一次行为表现就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需要考察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下行为的具体状况,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归因。为此,就需要对影响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行改变,以考察变化的条件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这样,便可以大致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玛丽看到其他小丑是否发笑(改变刺激物)——区别性信息,玛丽在其他场合看到该小丑是否也发笑(改变情境)——一贯性信息,别人看到该小丑是否都发笑(改变行动者)——一致性信息,通过考察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我们才可能对玛丽为什么会发笑做出大致正确的归因。而这本质上也是依据主客体相互作用原理而展开的,是对相互作用公式中的不同因素、变量进行替代和变化的基础上,再考察具体的行为量值,然后再作出推断。
至于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则是专门研究成功与失败的归因问题,他除了把成败的原因归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个方面,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内在、外在的原因还可以分为稳定的因素和不稳定的因素,可控的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个维度去进行考察。其中,稳定的内在因素是个人的能力,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是个人努力;稳定的外在因素是任务的难度,不稳定的外在因素是偶然和运气。现实中,针对某一个特定的成败实例,这些原因都是有可能的:从内讲,可能归结为能力,也可能归为为努力;从外讲,可能归结为问题的难度,也可能归结为偶然因素和运气。例如,关于“张三这次考试为什么没有考好”的原因,可能是能力有限,可能是努力不够,也可能是问题的难度太大,还可能是运气不好而发挥失常。那么,在进行行为探因时,我们就需要从几个方面考察,以获得对归因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他在以往每次考试中的成绩表现,其他人在这一次考试中考得如何,等等。如果他以往的考试成绩总是不好,这一次同样没有考好,而其他人都考得很好,那么,一般来说可以归结为能力差;如果他以往的考试总是很好,这一次没有考好,而其他人也都没有考好,那可以归结为问题太难;如果他以往的考试总是很好,偏偏这一次没有考好,但其他人都考得很好,那么,则归结为努力不够或运气太差。确定了某一具体的原因,还需要确认这一因素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如果是不可控的,如天资或运气,那么个体将承担较小的责任,如果是可控的,如态度不认真、努力不够,则个体将承担较大的责任。总之,维纳的归因理论,本质上也是对影响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行调节变化,考察一系列主体—客体—行为之间的搭配和对应关系,综合各种必要的信息,再对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断,否则,就是武断的,不符合逻辑法则的。这就像数学中的求值一样,要想求出某一个确定解,仅仅知道一个条件或已知数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一些相关的条件或数据,如此才可能得到确定的值。
找到行为的原因,对行为做出了某种解释,就为我们随后的行为决策提供了依据。也就是说,归因结果会深刻地影响到主体后续的行为。例如,如果我们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懒惰、不认真、不努力,而不是难以掌控的外部因素,如内容太难、环境太差,或难以改变一些内部因素,如智力差、身体有病,无疑会使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这样的归因就可能会使我们不去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而是采取痛改前非,加倍努力,迎头赶上的行动策略。同样,当我们被他人踩了一下,如果我们根据综合的情况,认为我们是被无意地踩了一下,就可能原谅对方,从而避免一场纷争,反之,如果我们认为是对方故意的侵犯,则可能爆发激烈的冲突等等。
总之,归因是认知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时时伴随我们的生活事件,对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其中,正确的归因,会使我们真实地把握事物的真相,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而错误的归因,则会使我们获得事物的假象,会把我们引入歧途。当然,归因偏差对任何人都是在所难免的,这一点无论从技术能力上,还是个性动机上都是如此。而且有时候,有意无意的错误和偏差,反而有利于我们采取积极的应对与处理措施。例如,把失败归因于可控制可调节的“努力不够”(可能事实不是这样),而不是不可控制难以改变的“能力低下”,反而有助于激发我们行为的动机,会促使我们加倍努力,从而赢得积极的人生。
2.决策
所谓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是在综合考虑了各行动方案可能的正面或负面的后果及最终结局出现概率的基础上作出决定或选择的过程。决策是选择的高级形式和正规形式。
决策,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决定策略办法的过程,是在实际行动之前拿主意、定方案的过程。对决策的理解一般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是把决策看作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而狭义的理解就是把决策看作是从几种备选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最终的抉择,是决策者的拍板定案。不管是哪种层面的理解,决策本身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模糊的、不确定的特征。如果问题及其结果明白地摆在那里,一眼就能看透,就无所谓决策;二是多选择、存在着变数。如果只有一种选择,或者结果已经固定,怎样做都是一种结局,也就无所谓决策;三是决定和确定。如果总处于思考阶段,总是犹豫不决,主意定不下来,办法确定不了,那也无所谓决策。
人是一种智能性生物,而且是有着高度智慧的智能性生物,智能性生物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其行为方式的灵活性,应对环境的有效性,不像低等级生物那样仅凭遗传获得的有限的反应模式,机械地产生相对简单和固定的反应。而且智慧程度越高,越能够灵活而有效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这其中所依赖的,就是该生物特有的认知与学习能力。依靠这种能力,有机体能够根据环境的要求和自身的需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行为能力,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能够对自身的条件及所处的环境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作出符合客观情境并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好处的行为选择。现实中,有大量的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都需要有机体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引导行为,需要进行这样那样的选择和决策。因此,选择与决策,伴随着有机体生活的各个场景和各个阶段,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和过程。
对于人来说,人的生活总是充满形形色色的问题,遭遇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面临多种多样的选择,而且会经常性地处于各种冲突情境中,所有这些,都需要人拿出有效的办法和策略予以应对,需要人作出决策和选择,以确定一个最好、最有利于个人利益的方案。例如,同样价位的两个车型,每一车型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如A车动力性和操控性好,而B车则注重舒适性,究竟该买哪种车,便需要我们进行决策;再如,当股票上涨到某一点时,我们是该抛售还是继续持有,两种选择都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后果,这时我们便处于矛盾冲突中,就需要我们作出决策等等。总之,决策现象非常广泛地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从最宽泛的理解,人在其生活过程中的每一个时段,面对每一种问题情境,往往都面临着多种可能性,都需要主体进行选择,都需要主体拿主意、想办法,都需要进行决策,最后实际的行为表现,便是决策的必然结果。至于遇到各种复杂的、重要的问题,遇到不是仅凭习惯、定势等自动化反应就能应付的问题,则更需要真正意义的决策,需要动用我们的智力资源进行分析、思考、设计和评价,以确定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正因为如此,决策才被从人们日常的自然行为中单独提出来进行系统研究,以寻找决策所遵循的规律,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决策,这便是所谓的决策科学。
决策科学是有关决策的科学原理,它主要建立在早期企业家从经营管理的实践中所总结出的一些思想和方法上。决策理论相信,在一个特定环境下,人的行为是符合一定逻辑的,因此具有可预见性,而决策的过程也是可以理性化和系统化的。基于这个前提,人们创立了一些决策理论或决策模型来解释人们的决策行为,尤其是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行为,以帮助人们了解这些决策过程背后所遵循的原理与规律,同时,利用这些原理、操作模式作为决策的软件包和分析工具,应对和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以便作出更科学、更有效的决策。
但是,怎样看待决策的本质以及人在其中的作用,不同的决策研究者却存在着很多的分歧。例如,以英国经济学家J.边沁、美国科学管理学家F.W.泰勒为代表的完全理性决策论认为,人是坚持寻求最大价值的经济人。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能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而作出最优的选择。其在决策上的表现是:决策前能全盘考虑一切行动,以及这些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决策者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选择最大价值的行动对策。这种理论相信决策过程可以理性化和系统化,只要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模式去操作,便可以作出积极有效的决策。此外,还有以美国的H.A.西蒙为代表提出的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他认为人的实际行动不可能合于完全理性,决策者不可能是完全意义的“理性人”,而只能是具有有限理性的“行政人”,“行政人”不可能考虑到情境中的一切复杂因素,预见到一切结果,而只能看到有限的几个方案及其部分结果,并从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比较“满意的”方案。用行政人代替理性人,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是西蒙理论的最大特点。与此相类似,还有美国的政治经济学者C.E.林德布洛姆所主张的现实渐进决策论,其理论的基点不是人的理性,而是人所面临的现实,并对现实做渐进的改变。他认为决策者不可能拥有人类的全部智慧和有关决策的全部信息,决策的时间、费用又有限,故决策者只能采用应付局面的办法,在“有偏袒的相互调整中”作出决策。该理论要求决策程序简化,决策实用、可行并符合利益集团的要求,力求解决现实问题。这种理论强调现实和渐进改变,受到了行政决策者的重视。
以我们的观点来看,决策,不管是人们生活中的决策,还是工作中的决策,不管是小事的决策,还是大事的决策,不管是个体的决策,还是团体的决策,其本质都是人们面对特定的问题情境制定策略、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决策主体以其特有组织结构和条件与特定的问题情境相互作用并最终拿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因此,决策的过程,是一种典型的认知活动,需要调动我们的智力资源,进行特定的信息加工,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同时,决策本身与其他类型的认知活动一样,受着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决策者的个人条件对决策的过程与结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到我们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呢?
首先,对决策的过程及其结果产生影响的首先是决策者的智力因素。决策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它需要主体在全面地审视问题情境及自我想要达到的目的的前提下,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等认知操作,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或在多种备选的方案中作出抉择。而这一过程显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考虑。
第一,不同的问题种类,不同的选择情境,是需要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来支持的,如果我们对该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一窍不通,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展开有效的思考,制定出正确的方案和策略,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抉择。例如,商业上的决策就不同于军事上的决策,个人生活问题上的决策就不同于一个单位部门问题的决策等等。
第二,决策过程毕竟涉及一些共同的内容与程序,包括决策本身的各种规律及遵循的原则等等,否则,决策本身就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例如,决策的过程就表现为一些基本的程序和步骤:(1)确定决策目标。决策目标是指决策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而设定的行为意向和准备达到的目标,或者根据外部的现实情况而确立的行动目标。(2)拟定备选方案。决策目标确定以后,就应拟定达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3)评价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拟定以后,随之便是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看哪一个方案最有利于达到决策目标。(4)选择方案。选择方案就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总体权衡后,由决策者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
第三,决策本身还需要采用一些思考的方法和决策的技术,例如,经验判断法,概率分析法,决策树,列表比较法等等,通过科学地使用这些方法和技术,进行有效的判断和评价。如决策树法有利于使决策问题形象化,决策人员可把各种可以更换的方案、可能出现的状态、可能性大小及产生的后果等,简单地绘制在一张图上,以便计算、研究与分析,为最终的决策提供直观明了的信息和数据。
其次,对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的还有决策者的动机和价值体系,以及其他一些个性因素,尤其是当决策的困难是由于不同的选择方案对应着不同的利益结果时,动机体系在决策中的作用就更加的直接和明显。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我们的行为更有效地达到预定的目标,是为了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最有利于我们的结局,而目标和结果直接与人的需要和价值体系相关,我们想达到的目的和想得到的结果,引导和左右着我们的决策方向:当不同的办法和对策对应着不同的行为结果,给我们带来不同性质和等级的价值利益时,我们将以自己的期望和价值追求来决定行动方案的取舍。具体的决策标准和价值尺度,取决于个体的独特的需要和价值体系。但是,一般性的选择标准和原则还是可以列举出一些的。例如,在同一种性质的利益和价值面前,选择等级和量值更高的利益;在不同性质的利益和价值面前,选择更迎合我们个性倾向和价值取向的内容;在利弊掺杂的不同选项中,选择综合效能更大的内容;在不同努力和投入的方案中,选择消耗最少的;在怎样做都不得不承受难以避免的伤害和损失面前,选择损失或痛苦最小的等等。总之,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人的意愿和需要以及与此相关的价值体系来展开和实施的,是为了最大化地得到正面的利益和好处,最小化地承受伤害和损失,人们才有目的地调动自己的智慧,进行积极地思维操作,以期探寻到更有效的应对与解决办法,为行为提供更清晰的引导,更有效地达到符合自己意愿与需要的目标,这便是决策所担当的使命。可见,动机体系是行为背后的标准和航标,决策只是实现这些目标的真正手段。
至于说到个性因素对决策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针对不同的问题种类,决策者总是选择与其个性相吻合的应对方案,而绝不仅仅是客观的判断和理性的分析,这一点与动机因素对决策的影响类似。例如,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有的人选择起而攻之,马上报复,有的人则选择沉默和消极对抗,这些就与人的个性有关。其二,表现在决策者的个性对决策过程和风格的影响。例如,冒险型的人更偏好高回报但高风险的方案,或高价值但低成功率的方案,他们更关注行动方案的正面后果,忽视或淡化行动可能的负面后果,他们只是尽可能追求最大的利益;相反,谨慎型的人更关注方案和行动的保险系数,总是把危险尽可能降到最小,哪怕这样做会带来利益上的损失。他们对事情可能的消极后果更加敏感,在做决策时通常选择低价值但高成功率的方案,不愿意做任何冒险。此外,独立型和依赖型,情绪型和理智型等个性类型,都会对决策的具体过程及结果产生特定的影响。
总之,决策的过程是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不同的决策情境和问题类型,如确定型的决策情境和风险型决策情境,对决策主体都有不同的操作要求和程序,决策者必须有效地调动自己的智力资源,调节和控制好参与决策的各主体因素,尽可能按照决策的科学原理和问题的客观要求进行有效的操作。具体的办法和原则可能有若干,但是无非是围绕着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而运作的,即最大程度地符合规律,追求最大的现实性、可行性和成功率,同时,最大限度地迎合主体的心理倾向,追求最大的效益、利益和价值,这是任何决策永远遵循的原则!
最后,决策是决定行动方案和对策的过程,而方案和策略将直接影响到行为的内容、形式及未来的走向,因此,决策就是为了对主体的行为提供策略准备和理论指导,以便使主体的行为能够科学规范、迅捷有效地运行,进而产生更有利的结局。另一方面,决策反映了认知因素对行为的引导和决定作用,是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主体决定作用的集中体现。因此,把握好决策的机会,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以便为我们赢得更积极、更有创造性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