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主体结构的变化性
(一)“变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主体结构是人的身心组织,是自然界高级的生命存在形式,与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活动性和变化性,主体结构就是以特有的机能运动灵活地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结构,主体结构就存在于形形色色的运动和变化中。这些运动和变化,既是指主体表层意识的流动变化(意识兴奋区内容的瞬间变化、转化),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流、信息流的动态变化,同时,也是指主体内部结构成分和状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主体一些稳定的结构和行为背景成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所涉及的方面及其具体的形式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例如,这种变化可以是接收了某一新信息,学会了某种技能,改变了某种习惯,调整了某一心态,遗忘了某一公式,转变了某种观念,加深了对某事物的认识,对某事物不感兴趣了,以及情绪由高涨变低落、由精神饱满到身心疲惫等等。
那么,该怎样评价和看待主体结构的各种变化呢?
首先,主体结构的变化有绝对与相对之说。如果从主体的意识流动、表层兴奋区内容的瞬间转换来说,主体的变化一刻也不停息,即便从整个主体结构来说,其变化也是不断发生的,主体内部任何一个具体成分的变化都可以引起整体结构的变化,每一时间断面的主体结构状态都不会完全一样。所以,从绝对意义上,主体结构的变化是永恒的、永无止境、永不停息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主体结构尤其是基本的心理结构和个性结构,又是相对稳定的,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范围内,主体的性格、能力、人生态度等又都是大致不变的,如果这些大的方面不断发生大的变化,人也就变得不可思议和难以把握了。因此,实际中,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许多小的变化我们可以忽略不计,只注意那些大的、宏观性的变化,这样的话,许多实际上已经发生变化了的主体,我们仍然把其当作没有变化的同一主体。当然,具体该怎样看待主体的这些变化,还要根据所探究问题的性质来定,有些可忽略不计,有些必须分出细节上的差异。总之,主体结构是可变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其次,主体结构的变化是复杂的,引起的原因是复杂的,具体的形式和特点也是多样的。例如,这些变化中,有生理的变化与心理的变化,表层变化与深层变化,外显性的变化与内隐性的变化,暂时变化与永久变化,周期性的变化与随机偶然的变化,局部变化与整体变化,边缘性变化与核心性变化,机能性变化与器质性变化,渐变与突变,可恢复性变化与不可恢复性变化,封闭性变化与开放性变化,自然变化与强制性变化等等。上述这些表征变化特点的词语,都可能涉及主体人格的各个方面和生命历程的各个阶段,这些变化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以是进步、发展,也可以是扭曲、退化、变质;可以带来人格的增值,也可以造成能力和能量的衰减或消退等等。
总之,主体结构的变化是持续一生的变化,外表与内心,生理与心理,体力与脑力,脾气秉性与知识经验,习惯和爱好,世界观和自我意识等各方面都要发生各种形式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主体的自然属性与自然规律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自然运行的结果。了解这些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变化发生的时机和条件,努力促成积极的变化,减弱或避免消极的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变化”的现实意义
主体结构是一种动态的生物结构,运动变化是主体结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主体结构的可变性特点及其规律,有着积极的适应性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它一方面使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主体的各种功能特性,另一方面使我们从动态的角度看待主体对行为的影响。
1.从发展的角度看主体结构的变化
主体结构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种运动和变化是受着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制约的,也是有着许多规律性的。
首先,主体的发展与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形式,而是一个不断起伏变化的过程,期间有一些快速生长的时期,也有一些缓慢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积累期,也有一些质变的关键期;既有发展和增强,也有退化和削弱;有些变化个体或外界可以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影响,有些变化无论哪一方面都难以发挥作用。
其次,主体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各组成要素的均衡变化,而是不同的成分各有自己的发展程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节奏和周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发展变化的常常是主体的某些特定的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的变化也构成了该阶段的特色。另一方面,在发展变化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虽说从整体上都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但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变化要素和内容,对变化起主导作用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
总之,主体结构的变化是有着许多规律性的,尤其是站在个体成长、发展、壮大直至消亡的生命全过程来看,更是可以看到许多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在这些特殊的人生阶段中,每一个体都有一些该阶段特有的结构特点和行为方式,也都有着该阶段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和社会责任。因此,了解人生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予以积极有效的干预,对促成个体在该阶段的良性发展,保持发展的连续性,把个体引导到更高的生命境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这方面,许多心理学家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武器。
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两位在此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的理论,以增加我们对主体结构的变化性和人格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又称发生认识论,是探究人的智慧行为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学说,是迄今为止有关认知发展的最详尽、最全面和最权威的理论,也是皮亚杰最主要的成就之一。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主要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婴儿期(0~2岁)。此时儿童尚未掌握语言,主要依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该阶段儿童只有动作智慧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慧。
前运算阶段:学前期(2~6、7岁)。此时儿童的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从而使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但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还没有达到守恒。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儿童可以频繁地使用表象符号来代替事物,用表象和语言描述事物。但此时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即考虑一切事情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为中心,总是从一个角度来观察事物,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他们还不能从事物的变化中掌握事物概念的守恒性和可逆性。从4~7岁开始由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但仍要直接活动的帮助。
具体运算阶段:小学阶段(6、7~11、12岁)。出现具体运算的图式,儿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推理,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但这种思维运算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运算具有可逆性,并获得守恒概念(如物质、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分类概念、序列概念和关系概念,标志着思维水平的一次飞跃。
形式运算阶段:初中阶段(11、12~14、15岁)。此时的儿童思维与成人接近,儿童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演,而能对抽象和表征性材料进行逻辑运演,进而形成认知结构的整个体系。这时儿童“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是单纯地处理客体”,“认识超越于现实本身”,“无需具体事物作为中介”。”简言之,这时儿童能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及命题运算,它属于儿童思维的高级形式。(www.xing528.com)
针对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有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状态,从而表现出该阶段显著的心理特征,这种不同的年龄阶段出现的心理特点是阶段划分的依据。其次,各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恒定不变且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由低到高,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这个顺序是不变的,既不能跨越也不能倒退。但是发展阶段同年龄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个人素质及社会环境等的不同,有些儿童可能发展得快些,有些儿童发展得慢些。另外,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建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前面阶段的延伸,每一阶段的发展又为下一阶段打下基础,而且前一阶段所形成的认知结构都被融入下一个阶段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最后,发展的阶段不是阶梯式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准备期和完成期。在准备期内,心理发展的特点同前一阶段都同前一阶段保持密切的联系,还没有完全形成该阶段应有的特点。在进入完成期后,本阶段所应具备的认知结构才达到平衡状态,并为进入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总之,儿童的心理成熟和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其中,感知运动阶段出现思维的萌芽,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才出现比较复杂的逻辑思维。
(2)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但反对把人的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生物学方面的原因,他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埃里克森在研究了多种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情况后推断说,尽管不同文化中存在某些差异,但情感的发展变化及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却遵循着相似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埃里克森提出了把自我发展和环境影响结合起来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该理论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上个体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的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0~1.5岁)。在这一时期,儿童的无助感最强烈,什么都需要成人的照顾,对成人的依赖性也最强。如果这一阶段父母能够给婴儿以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婴儿就会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可靠的,周围的人是可以信任的,就会产生基本信赖的情感,由此会进一步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反之,婴儿如果得不到父母持续稳定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就会产生不信赖的情感。如果婴儿的基本信赖的成分居多,危机就得到了积极的解决,就达到了第一个社会成就,反之,就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第二阶段,自主对羞怯和怀疑(1.5~3岁左右)。这一阶段,儿童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开始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于是,儿童与父母之间便展开了一场“意愿”的拉锯战。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如孩子由于不小心打碎了杯子,或尿湿了裤子,成人就对其打骂,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那么,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7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语言也更加的丰富、精炼、流畅,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都大大增加。除了模仿行为外,儿童对自己及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常常问问这,动动那,不知疲倦地探索。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挖苦,更不是指责、禁止,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总是采取批评否定的态度,儿童的主动性和勇气就会受到压制和打击,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是无能的和遭人厌弃的,就会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7~11、12岁)。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在学校系统地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适应将来的职业,同时努力接受自己所处环境的文化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智力和能力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此相伴的,儿童还产生了一种勤奋感,这种情感将使儿童乐于从事各种工作性活动,努力完成任务,努力追求成功,对自己充满自信并怀有一种成就感。勤奋感占优势的儿童,其人格中就形成了能力的品质——相信自己的实力,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反之,则会产生自卑感,人格品质中形成无能感。这一阶段,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
第五阶段,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是青少年迈向成年人的关键期。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非常复杂的含义。例如,“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生活的感觉”,“在说明被预期的事物时出现一种内在的自信”。其核心意义是个体准确的自我认定,自我的前后一致性和连续性,以及自己对自己的预见和掌控。
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
第六,亲密对孤独(18~24、25岁)。这一阶段,是个体寻求获得亲密关系,尤其是异性之间亲密关系,避免孤独感的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关系的形成,意味着关系双方的相互肯定、接纳和包容,意味着要把自我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就需要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相互帮助,需要必要的付出、投资和自我牺牲,当然,也需要特定的外在环境、机缘和运气。能够在这一阶段成功地建立起各种类型的亲密关系,尤其是找到了异性之间的爱时,便能够体验到情与爱所带来的温暖和放松,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充实,进而形成了“爱”的品质;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没有形成亲密的尤其是异性之间的爱侣关系,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进而引发出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第七,繁殖对停滞(25~65岁)。这一阶段是人生的中年期与壮年期,大多数人都已成家立业,开始生儿育女。他们的兴趣也开始扩展到下一代,关心下一代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为后代营造更好的条件。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了关怀自己的子女等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社会上的其他人,愿意给他人以温暖和爱,由此发展出关心的品质。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但绝不仅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家庭的小圈子里,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同时,对工作失去兴趣,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第八,自我整合对失望(65~死亡)。这一阶段是老年期,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的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都能够顺利地渡过,整体上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和充实感,回顾—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做了许多错事,或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痛苦,许多目标都没有达到,许多心愿也都没有完成,而眼下已到了人生的暮年,觉得自己白活了,于是产生了—种老朽无用和孤独绝望的感觉,这样的人到离开人世时,也不会走的心安。
总之,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埃里克森把这一过程分解为相互联系、逐渐递进的八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这一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把握好每一个阶段,使每一阶段充分延续和发展上一阶段的成果,并通过本阶段的努力尽可能为后一阶段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将给我们带来健康、丰富、完满的人生。
2.从变化的角度看主体结构对行为的影响
人的任何活动都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都是主体以其现有的结构与某种客体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内部的各种因素,活动对象及其环境的各种力量,都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活动产生影响,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就取决于主体的结构特点与客体对象的相互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主客体之间越相匹配,主体各方面的条件状况越多地符合活动的客观要求,活动进行得就越顺利,活动的效能就越高。而具体需要主体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产生更好的活动效果,则取决于活动的性质、目标及其对主体各方面的客观要求。例如,对于某项体育运动来说,就需要特定的身体素质和相关的训练,如体能、爆发力、耐力、灵活性以及专业性的动作技能,而对于学习来说,主要需要主体特定的智力、能力、知识经验等。当然,必要的活动动机和个性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如兴趣、热情、决心、信心、意志品质等等。至于说这些因素在活动中具体发挥怎样的作用,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影响,以及作用力的大小,在哪个方面、哪个阶段发挥作用等等,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有一条却是一般的法则,这就是,一切根据活动的客观需要,活动需要哪些因素参与,哪些因素便被激活和唤醒,进而参与到具体的行为活动中。其中,条件充分具备的,达到了所要求的状态和水平,所起的作用便是支持性的,条件欠缺的,达不到所要求的标准和量值,便会影响活动的效果,甚至是阻力作用。可见,不论是什么活动,主体结构的水平和状况都对活动的效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为了促成各种有价值有意义活动的顺利进行与高效完成,就要强化主体结构的良性构建,努力学习各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断进行相关的人格品质的修持与改造,以便为这些有意义活动提供最充分的技术准备和最有效的个性支持。
但是,众所周知,人的身心结构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在组成主体的各种结构要素中,许多因素自身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而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带来整体结构和状态的改变。另一方面,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处在与外部世界持续的相互作用中,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也会对主体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从而引起主体相应成分的感应和变化。所有这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都导致了主体身心结构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这种变化是必然的,是主体结构的固有特征。例如,有时我们精力充沛,有时又精神萎靡;有时思维敏捷,有时又大脑迟钝;有时注意集中,有时又注意涣散;有时心情愉快,有时则又心情郁闷;有时热情高涨,兴致盎然,有时又热情低迷,兴致索然;有时对自己特有信心,有时又怀疑自己的能力;有时我们特别想干某件事,有时又毫无兴趣,甚至厌恶反感;某一活动刚开始时精神头十足,热情高涨,而持续一段时间,就会转为消极和低迷;受到某人成功的事迹激励后,往往会唤起万丈豪情,可是这种激情维持不了多久就会自然消退等等。而现实中,主体对行为的参与决不是以其一般的、稳定的结构,而是以不断变化的各因素及其整个结构来参与行为,是以即时的身心结构及其各因素状态来参与和影响行为,如此,才是主体结构参与影响并决定行为的真正本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主体结构对行为的参与和影响,这样,才能确切地理解和把握各影响因素对行为的特异性影响,也才能更准确地预测与解释行为。
具体来说,参与影响活动的各因素变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以学习活动为例):主体即时的脑力和精力状况,情绪状况,一般的兴趣和态度状况,此时特殊的心向,各种知识、技能等主体内存的临阵状态,包括此时最想学习什么,对哪种对象的敏感度高,某种具体内容实际的兴奋度等等,所有这些,作为影响主体结构状态的要素,作为从事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和心理准备,将决定着主体在此时从事某活动、学习某内容会有怎样的状况与反应。因此,了解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状况,把握它们对活动的影响性质及其影响力的大小,在可能的条件下,对其中的一些要素予以积极的调整,尽可能激发出最佳的活动状态,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活动的效能,更好地达到我们的目标。
总之,主体结构及其所属的各个部分不是静止地保持在一个特定的状态,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是受着种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的变量。而这些要素和身心结构的改变,有许多要影响到人所从事的活动,影响到人的能力和技术的发挥,影响到人们面对问题时现实的能力水平。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和应对主体结构对行为的影响,对于我们把握主体结构的本质,对于深刻理解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个人资源,最大化地开发自身的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