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50岁总裁的创业奇迹

50岁总裁的创业奇迹

时间:2024-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位50岁总裁的创业凄凉“50岁”、“执行总裁”,两个词加在一起,应是和阅历、资源、成功联系在一起的。然而要说的这位50岁的执行总裁,在创业后却和失败、困境、凄凉联系在了一起。随即举出一到两位高龄创业成功的案例。因为50岁是知天命的年龄。◎18个月丧气关张在一年半的创业过程中,W张也通过朋友联系了不少房地产咨询项目,但多数都是免费咨询。

50岁总裁的创业奇迹

一位50岁总裁的创业凄凉

“50岁”、“执行总裁”,两个词加在一起,应是和阅历、资源、成功联系在一起的。然而要说的这位50岁的执行总裁,在创业后却和失败、困境、凄凉联系在了一起。殊不知,职场中许多高级经理人的创业都是在逃离火海,而不是选择希望。悲剧由此注定。

很多场合你都会听到那些演讲大师们在鼓噪:“创业不分年龄大小!”随即举出一到两位高龄创业成功的案例。然而你可曾想过:这些成功者毕竟只是万分之一!有人戏称摸彩中大奖的概率,要比你走在街上遇见飞鸟拉屎到头上的概率还要低。那么我告诉你:当你50岁时去创业,成功的概率要比中大奖的概率更要低得多!因为50岁是知天命的年龄。然而偏偏有人不知命、不信邪,在这个年龄下海创业。最终,只是做了中奖者的分母..

这不,2006年冬的一个寒夜,在一间冷清的茶社里,我面前端坐的W张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在知天命之年去创业,18个月后铩羽而归。创业,不仅使他面相老了I。岁,而且几乎削去了他所有的棱角——任何话几乎都能听得进去,好像到了耳顺之年。其实,岁月带走的不仅是青春和财富,还有更多…

◎20年的职场精彩

在聊天中,我逐渐得知了他的整个人生经历、创业动机和大致的创业过程。

W张1955年生人,1978年考上大学。本科毕业后当过两年大学老师,后又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1 986年进入一所比较有名气的大学当老师,1990年就做了副校长。可谓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然而,随后他认识了一位著名的房地产老板,于是他的职业方向发生了偏移——两年后被老板说动,跳槽到这位老板的公司做了副总裁,并直接担任当时非常大而知名的项目做总经理。事实上,他于得也不错。三四年后那位老板犯事进去了,他又跳槽到另外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总经理。随后又跳过两次槽,一直做总经理0 2002年年底跳槽到一家地产集团做了执行总裁,干得也不错。

20年的职场生涯可谓持续精彩:在大学里仅用5年时间就走上了领导岗位;一下海就进入了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行业,做了高级经理人;50万年薪在同龄人里可谓万里挑一。

◎50岁负气创业

然而,2005年5月,正值50岁的他却辞职创业,开了一间地产投资咨询公司0 2006年10月企业关门破产。前后共1 8个月。

为什么辞职创业?从聊天中得知,主要原因是:老板答应把一幢写字楼运作包装转卖后,其毛利部分提取2%奖励给他。他把写字楼运作了大概一年半,差价大概有6000万元,但老板最初的承诺就是不兑现。老板的理由是还有2000万元的尾款没有收回,等全部收回后再提。同时老板还说:写字楼的买进价3个亿,卖出价3.6亿,这3个亿的资金,一年半的时间成本是多少?言外之意,这个项目是赔了。“我给老板赚了6000万,不但不给兑现承诺,连一句肯定的话都没有,反而批评项目赔了。一生气,不干了。”W张在叙述这段话时,语气非常平和,但估计在辞职时肺都要气炸了。

◎18个月丧气关张

在一年半的创业过程中,W张也通过朋友联系了不少房地产咨询项目,但多数都是免费咨询。因为这个行业不规范,签了的四五个项目,只是前期给很少的一部分,而那区区几万元钱,连最基本的成本都不够。为了赚钱,W张联系了山西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楼盘销售,组织了将近20人的销售团队,楼盘卖得也不错,合同佣金有300多万。然而迟迟结不回来款,前后总共也就结回了十多万元,连员工工资都不够,还有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等。因而公司一直亏损。等200万家里老底都花光了,销售人员的卖房提成却还一直开不出来。

员工不干了。他们说:“卖房子是我们的事,要账是您的事情。我们把房子卖完了,您就得给我们提成。至于您怎么搞到钱,那是您的事情。"

W张用尽了各种办法也结不回钱,也借不到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带着近20位销售人员集体到开发商那里去讨债。闹了几天,开发商老板出面说话了:“您问我要钱,我问谁要钱?我这个楼盘还差十个多亿,其他楼盘也都因没有资金停着呢!你要是能帮我搞到十多个亿,让我把项目立即启动起来,我就一分不少地立即全部给您!”这无疑是不可能的。W张的一位销售经理说: “要是不给我们,就告你去!”开发商老板一乐:“这话说得好,欢迎去告,我等着你,反正欠的钱多了,我等着被关起来,还有人管饭,省得目前这样被追债,烦死了!”

无奈之下。W张只得欠着员工百万以上的提成费,让企业破产关门。员工无奈散去,W张也开始重新找工作。

◎60天的无业困局

但W张在重找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之大,令他大吃一惊。(www.xing528.com)

他过去从未因找工作发过愁,都是企业、猎头公司追着自己。可眼前找了俩月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W张已不再要求非总裁不干了,甚至项目公司副总都行;也不再追求过去的50万年薪,一个月有一万就可以;也不要求必须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也行;也不像过去要求得是大公司……然而,两个月下来,一无所获。 W张自我慨叹道:“老了,没人要了。”

W张找工作困难的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年龄太大。像他这样的“高龄高级经理人”目前在职场上已不是主力,在市场化企业里只起到插缺补漏的作用。二是做过老板。因为做过老板的人都比较有主见,比较自我,不符合企业老板的需要。三是健康不佳。W张做过18个月的老板,尤其在50岁创业做老板,其体力透支相当严重。四是老板年轻。我国地产领域起步较晚,超过50岁的老板不多。我曾和一位30多岁的地产老板聊天,他的公司几乎不用比自己年龄大的经理人。五是职业经历断层。假若W张没有创业,一直做经理人,再找工作就比较主动。找得差不多了再提出辞呈,骑马找马,比下了马再找马,速度要快,成本要低,效果要好。

◎50岁创业的人生风险

看着他苍老的面容和体态,我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

如果他没有这次创业,继续做着他的老总,家里存着200来万现金,再每年挣几十万,几年后就退休,生活该是多么悠然自得……而现在,家底花完了,年过半百还要四处奔波糊口养家,而找工作又是那样难。即使找到工作,年薪也只能是逐年递减,而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成本却逐年递增,因而至少三五年不能想着退休。干不动了也得干,否则退休以后的生活根本没有保障,毕竟创业后社会保险就没有接续,商业保险在50多岁再交已得不偿失…..

总之,50岁创业者一旦创业失败后,不可能像二三十岁那样重新来过,也不可能像40岁人那样继续从容执业,还能挣几年高薪0 50岁是创业的高危年龄,其风险是个人和家庭承担不起的。

◎逃离型创业的性格基因

W张的职业路径,有两次重大转折:下海与创业。那为什么他的人生会有这两次重大的转折呢?大的来说是市场客观环境的转变。第一次,从高校领导岗位跳槽到民企,那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的春风,吹得不甘按部就班的精英人士坐不住了,纷纷脱衣下海;第二次是世纪之交,因就业难,社会各个层面都在鼓动自主创业,很多人就被这股创业风吹进了创业大军

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这个内因又是什么呢?就是人的性格和内在追求,外在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人的文化,就是一个人想怎么活着。《中外管理》在总结顾雏军时,作者邓波引用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观点:“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每个人的生命自始至终都具有统一性格,每个人的一生就像用同一主题写就的不同文章而已。没有人能超出自己的个性,总是限定在上苍赋予他的狭窄天空里。”

W张的天性决定了他总是在他认为的狭窄天空内做到一定位置时逃离,而不是去拓展天空。因为他的视野就那么窄。其实职场中许多人的跳槽、创业都是在逃离火海,而不是选择希望,包括高级经理人在内。像W张这样的人士,两次职场的重要切换都是逃离:从高校领导到民企经理人,因为在他看来高校领导的职位是他人生的火海;当他从执行总裁的职位上辞职当小老板时,他同样认为他所在的总裁之位是火海,一刻也不能呆,不然他只会跳槽而不会创业。

至于老板的不诚信,并不是决定因素,但却很说明问题。

◎对老板失信的换位思考

于是,我们就那120万提成的老板承诺,也进行了深入交流。“您现在如何看两年前老板没有兑现那笔提成的承诺?能理解吗?”我问。

W张说:当然能够理解了,由于自己做了18个月的老板,亲身经历了承诺没有兑现,而且为此销售团队闹了很久,最终还是没能兑现。自己欠销售人员的可是员工的活命钱,而老板欠自己的只是不影响小康的一笔提成。他说自己因老板失信而愤然辞职,而自己作为老板对员工也没有兑现承诺,员工肯定也愤然辞职,这时他才尝到了一份无奈。其实作为老板,几乎每天都要面临着这种无奈,而更大的无奈还有更多….

W张回想起自己负气创业,觉得当时很幼稚,看问题太简单。当时他想:自己为老板赚取的毛利有6000万元,尽管还差2000万元的尾款,但有合同在,事情毕竟做成了,老板就应该给提成奖励,至少应该先提已经收回的毛利40100万元。怎能一个子儿不给呢?现在做了老板才明白:老板不给有老板的道理。

收回的4000万元毛利可能对公司来说是亏损的。老板凭什么在亏损的状态下还给提成奖励呢?当时老板只是提到了3个亿一年半的时间成本:如果按10%的借贷利率来计算的话,一年半3个亿的时间成本就是4500万元。只回了4000万,当然是亏损的。其实,作为运作这么大一个项目来说,一年半的时间内,时间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成本,还有更多的机会成本,更多在经理人层面根本看不见的成本。

如果把日常收入比作一棵树的鲜花和果实,树叶是支出的话,那么经理人即便你到总裁,也只是看到了鲜花和果实以及树叶,至于鲜花、果实、树叶下面的树枝则没有看到。而树枝长在什么地方?当然是树干上,树干下面还有树根。树越大,树根越深、越广。而经理人层面看见的成本大多是树冠,但树冠下面的成本则没有看到。所以一般经理人看到的收入有可能是真实的,但支出却不是真实的——只是很少的树叶的一部分,即便权限大一些的经理人也至多看到树枝和树干。就是财务总监也只能看到局部。至于地里面的树根、树根周围的土壤,只有老板清楚。所以,经理人有时和老板谈收支平衡账,怎么能对得起来呢?有人会说:大家都在一起共事,又有很好的职业意识,说清楚不就得了?但要都搞明白了,生意就无法做了。这倒不是说背后有多少见不得人的猫腻,而是因为人心不平、人心难平、人心叵测啊!有些事情就必须暗着做。

从某一方面来讲,企业内部就是生产和分配两件事:生产追求的是效率,分配追求的是公平。无论是生产和分配都涉及信息管理问题:生产就是尽可能地创造信息对称,分配尽可能地创造信息不对称。分配领域一旦信息对称,企业就根本无法经营和管理了。因为组织成员内部,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组织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所有的人概莫能外。一旦信息对称了,全都透明了,组织成员都感觉吃亏了,就都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了,效率就自然下来了。所以,经理人算账时,很难清楚企业运营的成本究竟有多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