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外挂的“云世界”
几千年来,人类的大脑加工信息、思考问题、记忆事物的能力,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脑的生理结构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从个体的角度看,我们能说今天我们的大脑比古代人要聪明吗?恐怕不能。古人虽然知道的不如我们今天多,但其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今人自叹不如。今天考古发现的一些神奇的建筑、一些古代文献和艺术品,达到了极其高明的程度。古代的思想家大师在抽象思维方面比今人也毫不逊色。
根本的区别可能只有一点:现代人接触到的知识信息,比古代人丰富了几个数量等级,特别是有了计算机以后,在传播信息、加工信息、记忆事物的能力方面,古代人无法与现代人相比。由此带来了思维活动中的思维方法的不同,以及思维模式在效率上的区别。当计算机发展到了互联网络时代,到了“云计算”时代,人类的大脑功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变。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络和云计算,已经成为现代人脑的外挂的、物化的思维模式。这种外在的物化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人脑外挂的“云世界”。
如果说,人脑比电脑高明,可能一般人都不会反对。人脑的思维机制极为复杂,消耗能量极为节俭。但是就数据、概念等存储能力而言,就计算速度而言,计算机已经远远走在了人脑的前头,并且有着一个美好的前景。
当前,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数量级。比如,中国国防科技大学2009年10月研制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天河-1A),被评为(截止2011年5月)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它现在安放在天津滨海新区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其重量160吨,相当于19个“神舟”飞船,占地700平方米,其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2570万亿次,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电子计算机。它计算一天,够家用电脑计算800年。它的存储量相当于4个藏书量为2700万册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此前排名第一的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美洲虎”超级计算机,速度达到每秒1750万亿次[20]。“天河一号”主要采用了美国公司的处理器,但其内部的互联技术由中国研究人员研发。互联技术主要涉及处理器之间的信息流动,对于超级计算机的整体性能起到关键作用。当然,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还是明显的。进入超级计算机全球500强的队伍中,美国有274台,中国只有41台。在最快计算速度方面美国人显然也不甘于落后。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2011年3月23日报道,美国新型超级计算机“泰坦”(Titan)由克雷研究公司制造,已由美国能源部定制,其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万万亿次,是“天河一号”的8倍。“泰坦”可能还不是2012年唯一问世的超级计算机,IBM计划也推出同样速度的机器“红杉”(Sequoia)。[21]
当然,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面前,单台计算机的能力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20世纪后20年发展起来的全球互联网技术,使得全球信息在理论上可以无障碍地全都联结起来,尤其是搜索引擎可以方便地把整个互联网信息一网打尽。当网络技术使得电脑可以不要硬盘来储存海量信息,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信息时,一种新兴社会现象出现了,那就是“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新方式,通过互联网上的服务,为个人和组织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由于资源是在互联网上,而在电脑流程图中,互联网常以一个云状图案来表示,因此可以形象地类比为“云”,“云”同时也是对底层基础设施的一种抽象概念。人们利用大脑中的信息资源,通过记忆和检索机制,从思维的模式中提取概念的、图形的、音像的等信息,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储存。而云计算的资源是动态、易扩展且虚拟化的,通过互联网来无穷地提供。终端用户不需要了解“云”中基础设施的细节,不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无需直接进行控制,只关注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以及如何通过网络来得到相应的服务。云计算所面对的整个互联网信息世界,笔者称之为“云世界”(cloud world),它是现代社会人脑的自动化延伸,是大脑思维模式的“外挂”。
今天,如何建设和利用好“云世界”,是技术发展的新课题。面对海量的信息世界,目前人们用网络搜索系统来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然而,网络毕竟与大脑不同,其功能本质上还是机械的,而非智能化的。互联网业界有一则笑话说,一位女士在网络上开出的交友条件是“有车、帅……”,经过网络检索搜寻,找到的结果是“中国象棋”。信息检索系统能避免信息海洋,但有可能出现检索了“中国象棋”这样的例子。因此,发展“精准搜索”,实际上就是智能搜索,已经成为今天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前,信息以爆炸性增长,现有的信息技术已经无法使人们有效使用已有的信息。只有将巨大的信息转变成有用的知识,才能最好地利用信息,这将开启从信息技术向知识技术的巨大转变,从以数据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互联网上的巨大开放信息,为知识库提供了数据基础,云计算和并行算法的巨大突破,为实现这样的巨大的知识库提供了硬件和计算平台基础。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需求,我们现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模式,这就是从以电脑为中心,走向以互联网为中心,人们思维的模式通过物化操作,化为虚拟的“云世界”系统。在“云世界”里,电子计算机不仅能够计算,它还进行互动通讯,自动化生产的控制,以及与人性相通的娱乐。整个网络架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走向矩阵式,人们的社会分工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展,而且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创新的机遇。这从根本上影响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样式和发展。
网络化的发展,尤其是以“云计算”为特征的移动即时互联网络的发展,将对现有的奠基于工业时代的一些基本理论提出挑战。网络和信息构成了现代生产力要素中极其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因素。随着社会进步,人类操作生产工具越来越省力,但其做功却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在以往的工业时代是无法预料也无法解释的。社会化工业生产造就了越来越细致的分工,但在网络上,旧式分工会被打破,旧式中介经济组织会被淘汰,同时又会出现新的分工,产生各种新的生产关系。在所有权方面,互联网络的自由、开放、免费上传与下载,又对以往的信息、知识产权观念提出了挑战。网络使得人的社会集成化程度增加,而人的个性化特点也更加突出,这种双向的发展,充分体现人的“主体间性”的增强。网络化发展还对传统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不同的人利用信息、知识的能力、效率、效用是不同的,即使同样的信息给不同的主体,它所产生的效用也不会一样,这里就有信息增值的问题。另外,充分利用网络也会使社会生产得到大大增值,即网络增值。谁掌握公共网络服务业的经济规律,谁就将执未来经济的牛耳。
“云计算”关键的资源是数据、智能与结构化,它已经从以往互联网海量的数据,发展到有用的信息,进而变成一个支持智能的角色。人们在互联网上的即时互动,是虚拟的“云世界”的一个变种,如“脸谱”(Facebook)网站。在其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看来,社交网站“脸谱”,比搜索巨无霸“谷歌”更优越,因为,脸谱通过人们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社会交往,由内在的人脑提供的信息,要比外挂的引擎更可靠。真正重要的信息都储存在人们的脑子里,而不是在搜索引擎上。当决定要购买某个物品时,你是更相信朋友的推荐,还是更相信Google算法给出的结论?从这一点上说,脸谱比谷歌具有更强大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与网站“脸谱”相类似的,还有Twitter等微博,它已经成为消息传播最快速和便捷的通道,它的影响力在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2009年迈克尔・杰克逊逝世、中国央视新台址大火、2011年美国部队击毙本・拉登等事件中快速体现出来。它可让信息瞬间传遍世界,也可以让人亦步亦趋“追随”用户,快速地构成一种人际交流网络。微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移动性。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认为,移动互联网用户5年内将超过桌面用户。与传统报刊和广播电视媒体相比,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呈现自己的观点,并实时获得反馈,用户可以自由地表达意见并互相回应。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微博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维模式习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微博的意见领袖,能够极大地影响社会信息的传播,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和思想。因此,思维的外挂模式,由于移动网络的发展,将发生样式与状态的巨大变化。
“云世界”的发展,随着“维基”模式的引入,将推动着现代人类的思维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维基百科”模式或者“百度百科”等的模式,遵循着一个重要的精神:人人参与创作,共建共享知识。这改变了以往知识创造与传承的模式。传统的知识传承和积累,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因而人们得到的各类知识总是落后于现实发展。而维基类百科(包括百度百科等)则实现了这样的可能性:当某个学科术语初创或某个事件发生时,人们可以“同步收录”,使得知识的创建与分享同时发生。网络阅读者也可以反过来修改知识词条,使其得到多次补充,最终完善。这种模式,大大增加了百科产品的即时性和实用性,使每个知识点都得到了精确阐释,并保持更新。维基模式还创建了意义建构的新途径:意义上传,或者叫语义的在线加工。无数即时的各种意义上传,在线上进行语义加工,能够不断地填补许多概念的意义空域(Blank domain),使人的思维的模式空间大大地拓展。在知识竞争的自主推动下(我们把它理解成“世界三”的自主动力),上传知识的人们会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尽可能地用精确的、新颖的知识来解释概念,从而推动着上传意义的有效性和可用性。这对于人类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这其中,不排除上传的意义内容含有大量的知识侵权行为,因此,如何在保证网络自由、开放、免费原则的同时,保证知识的原创动力,是互联网发展中必须加以关注并妥善解决的问题。
在“云世界”中,知识建构的主体发生了改变。无数的网络阅读者和使用者不计报酬、不辞辛劳敲击键盘,对他们所感兴趣的词条进行编撰、讨论、修改,呈现出某种“蜂群思维”的特征。这是新时代思维方式的新特征,是一种人类创新、高峰体验和自我纠错的三种机制同时显现的生动过程。新时代的“蜂群思维”体现出某种草根文化的特点,它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彼此高度连接,具有自洽的性质,通过网络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产生出新质来。
据初步统计,从2001年上线到2011年10年中,维基百科已经拥有276种语言的独立运作版本,总条目突破1700万,登记用户超过2650万人,而总编辑次数超过了10亿次。百度文库建立后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有近2000万份文档上传。知识概念系统的扩展,通过“人人动手,共同创造”的全民参与方式来进行,知识整理、传播、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全民既成为知识的学习者和受益者,也成为知识的贡献者和审查者。在这种状态下,知识建构的成本极大地降低。互联网为知识的创新与传承奠定了很好的条件和基础。
但是目前的“维基”模式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它只能是更新或充填概念网络系统的庞大意义空间,无法即时对新出现的情境问题,或者在问题解决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对问题解决真正有帮助的,还是人类大脑中活动着的思维模式,它才能体现真正的智慧,外挂的“云世界”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维基模式不能保证鼓励原创,实际上维基(包括谷歌、百度)等都曾存在着令人诟病的网络侵权现象,而网站本身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对此侵权内容的上传至少采取默许的态度。目前,有的网站如百度,承诺通过特定过滤软件对上传内容进行后台识别,其效果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维基”模式只能提供散装的“知识零件”,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学术体系。对于需要艰深学问与创见的著作,这种“蜂群思维”还显得低效和无力。
“维基”提供的答案有可能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其权威性一直以来受到许多人的质疑。关于“云世界”中的解释是否具有权威性问题,可以举一个例子,从中每个人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笔者在写作本书期间,从“维基百科”中文版上寻找到了“思维”的解释:
“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加工形式,以内隐或外隐的语言或动作表现出来。思维是由复杂的脑机制所赋予的。思维对客观的关系、联系进行着多层加工,揭露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特征,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由生命进化而产生。思维的本质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而百度百科对思维的解释是:“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是高级生物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做出概括与间接的能动的反映……”
有人认为,这种无组织、开放的乌合之众式的写作方式,既不能保证内容的正确与严谨,也不能防范别有用心者包括政治与商业力量的破坏。当然,有研究表明,尽管维基百科不断受到破坏,但绝大多数错误总能在5分钟内被修复。这得益于无数网络阅读者不间断的修订和维护。正是这种自我修复的机制,使得维基百科保持了绝大多数词条的相对客观、全面与正确。据介绍,2005年,美国《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随机抽取的若干词条进行比较,维基百科的错误率与传统《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错误率相差无几。今天,越来越多的科研、教学甚至司法实践,开始引用和参考维基类网站的词条。亿万普通网络使用者的智慧结晶,已然勾勒出人类知识的宏大网络。[22]
当前,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使得人的思维方式、娱乐方式、通讯方式等,发生革命性的质变。这是一场新的互联网革命,也是一场新的生活方式,它是人类进入第3个千年之交的文化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iPad也借此大行其道。2011年3月2日,该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带病出席新品iPad2的发布会,当天,苹果公司的股票上涨为每股352美元。苹果公司所开辟的是一片新的“蓝海”,是新的产业与利润的增长点,美国的微软、谷歌等大公司,中国的中兴通讯、联想等企业,都纷纷向这个领域进军。由商业原则引领,追求满足人性化的需求,移动互联网正在促使整个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家庭发生巨大的变化,它势必影响到未来社会中的人们,迅速从时尚到普及,然后发生整个社会的变迁。苹果公司发动的这一场革命,不仅创新时尚,而且引领科学发展的潮流。因此有人说,地球上有三个著名的苹果影响了世界:第一个苹果引诱了亚当和夏娃,第二个苹果砸到了牛顿的头上,第三个苹果将引起人的大脑外挂模式的一场革命。(www.xing528.com)
【注释】
[1]参见史忠植:《知识发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参见史忠植:《认知科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7页。
[3]郭湛:《面向实践的反思》,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25页。
[4]M.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293页。
[5]丹尼尔・丹尼特:《意识的解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6]威廉・卡尔文:《大脑如何思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
[7]约翰・艾克尔斯:《脑的进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90页。
[8]福尔克・阿尔茨特等:《动物有意识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9]王华平等:《概念内容与非概念内容》,《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
[10]朱长超:《思维: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50页。
[11]弗朗西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12]罗杰・彭罗斯:《皇帝新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490页。
[13]陈明远:《语言学与现代科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4页。
[14]丹尼尔・丹尼特:《意识的解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15]参见史忠植:《认知科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4页。
[16]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页。
[17]安东尼奥・梅内盖蒂:《也说盗梦》,《光明日报》2010年11月27日。
[18]参见邢强,黄伟东:《心理科学》,2008年第四期,第982页。
[19]V.德鲁齐宁等:《思考・计算・决策》,战士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第28页。
[20]新华网2010年11月15日。
[21]见“美国要造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参考消息》2011年3月25日。
[22]参见王舒怀:《“捏泥巴”中的知识革命》,《人民日报》2011年1月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