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皮肤瘙痒与抗过敏药、抗炎症药物
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化妆品、花粉、某些食品、空气污染等,导致皮肤出现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发痒、脱皮及皮炎等异常现象。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有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及药物性皮炎等。
10.1 皮肤过敏常识
10.1.1 皮肤过敏发生的条件
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必须有两个条件,即过敏体质和接触过敏原。
1)过敏体质
一般将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的体质,称为过敏体质。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可发生各种不同的过敏反应,如湿疹、荨麻疹、药物性皮炎、剥脱性皮炎等。
2)过敏原
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过敏。过敏原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每类过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过敏性皮肤病,并伴随着相应的症状。
(1)接触性过敏原 这是指一切与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而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冷热空气、紫外线、化妆品、化纤用品、项链、戒指、微生物、植物分泌的汁液等。
(2)吸入性过敏原 常见的有花粉、柳絮、粉尘、螨虫、油烟、油漆、汽车尾气、香料、香烟等。
(3)食入性过敏原 食入性过敏原包括一切经口腔进入体内的过敏原,如牛奶、鸡蛋、牛羊肉、鱼虾、海鲜、酒精、大米、面粉、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此类过敏原在进入人体后会表现出消化道以外的症状,如皮肤过敏、哮喘等,有时两者同时出现,甚至交替出现。
(4)药物性过敏原 药物性过敏原,如阿司匹林、复方磺胺甲恶唑、苯巴比妥、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5)其他过敏原 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小贴士
敏感肌肤的护理要点
对敏感性肌肤,尤其是天气转变的时候,皮肤更加不稳定。最好不要胡乱尝试不同的护理产品,避免使用果酸或磨砂等产品。敏感肌肤的日常护理是越简单越好,不要做功效性护理,不要给皮肤增加负担,做好清洁及保湿的最基础护理就可以了。
10.2 常用的抗皮肤过敏药物
抗过敏药主要分为抗组胺、抗5-羟色胺和过敏介质阻断药等类型。
10.2.1 抗组胺药
组胺是过敏反应过程中由肥大细胞释放出的一种介质,作用于H1受体,引起肠管、支气管等器官的平滑肌收缩,还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局部红肿、痒感。
抗组胺药对多种变态反应病有效,临床用途广泛。这类药物大多有中枢抑制和麻醉作用,所以也用于辅助治疗某些精神病和神经病。它对前庭有抑制作用,所以又适用于梅尼埃尔氏病所致的眩晕、晕车等场合。此外,它还用作一般的止痒、止咳、止痛、镇静,作为复方感冒药的成分。根据抗组胺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作用不同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
(1)常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 氯苯那敏、苯海拉明、酮替芬等。本类药物大多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有引起困倦的副作用。高空作业者、驾驶员需慎用。
氯苯那敏(又称扑尔敏)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具镇静作用。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虫咬、药物过敏反应等。外用于皮肤过敏病,很安全。亦可与解热、镇痛抗炎药配伍,口服用于治疗感冒、过敏等。
【不良反应】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为乏力、头昏、困倦、嗜睡等。全身用药时个别患者可诱发癫痫,癫痫患者禁用。
【常用制剂和用法】①0.5%氯苯那敏软膏,外用。②氯苯那敏片剂,口服。
苯海拉明(又称苯那君)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抑制过敏发作,适用于皮肤黏膜的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可直接作用于咳嗽中枢,有镇咳作用,常与其他感冒药合用减缓感冒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镇静,预防晕船、晕车、晕飞机等晕动病。
【不良反应】偶有头晕、头痛、嗜睡、口干、恶心、疲乏;偶可见皮疹、粒细胞减少,长期使用可引起贫血。驾驶员工作时不宜使用。
【常用制剂和用法】盐酸苯海拉明有片剂、注射剂、0.2%糖浆剂、1%霜剂。
(2)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 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咪唑斯丁等。本组药物吸收快,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不引起嗜睡。使用方便,每夭口服1次即可。这些药物多数在30~60分钟内起效,维持4~12小时。第二代抗组胺药无嗜睡,但普遍有心脏毒性作用,慎用于原有心脏病特别是心律不齐的患者和肝功能不良患者。
氯雷他定(又称克敏能)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本药为强力长效和速效抗组胺药,抗炎、抗过敏作用强。无中枢抑制和抗胆碱等作用。广泛用于各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尤其是慢性过敏性皮肤病,还可用于急性、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不良反应】偶见眩晕、头痛、疲劳和口干等轻微副作用。偶可导致心脏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常用制剂和用法】氯雷他定片剂,10毫克/片,口服,1次/日。
特非那定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被视为无困倦感的第二代抗组胺新药。用于各种急性或慢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瘙痒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不良反应】该药不良反应较多,特别是有心肌毒性作用。
【常用制剂和用法】特非那定片剂:60毫克/片。1片/次,2次/日,早、晚服用。
西替利嗪(又称仙特敏)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中枢抑制作用较轻。用于治疗急慢性荨麻疹、湿疹和其他过敏性瘙痒性皮肤病,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等。
【不良反应】该药品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有困倦、嗜睡、头痛、眩晕、激动、口干及胃肠道不适等,偶有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
【常用制剂和用法】西替利嗪片剂,口服,1次/日。若过敏症状夜间明显,宜于晚餐时服用。
阿司咪唑(又称息斯敏)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为强力和长效抗组胺药,无困倦及嗜睡等中枢作用,每日1次可控制过敏症状24小时。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荨麻疹、皮疹及其他过敏性症状的治疗。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与特非那定类似,主要是心肌毒性作用。孕妇禁用。
【常用制剂和用法】阿司咪唑片剂,10毫克/片,口服,1次/日。
10.2.2 抗5-羟色胺药
5-羟色胺(5-HT)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外周组织,5-羟色胺是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和平滑肌收缩刺激剂。常用的有赛庚啶、苯噻啶等。
赛庚啶(又称二苯环庚啶)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本品选择性阻断5-羟色胺受体,亦可阻断H1受体,作用较氯苯那敏强,并具有轻度抗胆碱作用,还有刺激食欲的作用。用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和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偏头痛、支气管哮喘等。止痒效果好,皮肤瘙痒一般在2~3日内消失。
【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乏力、头晕、恶心、体重增加等副作用;机动车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年老体衰者慎用;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者、早产儿及新生儿禁用。
【常用制剂和用法】①赛庚啶片剂,口服。②0.5%霜剂,局部涂搽。
10.2.3过敏介质阻释药
色甘酸钠(又称咽泰)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本药抑制组胺、5-羟色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而发挥抗过敏作用。①软膏外用对慢性过敏性湿疹、色素性荨麻疹、疱疹样皮疹及皮肤瘙痒症有显著疗效;②用于各型哮喘的预防;③口服用于治疗食物过敏、异位性皮炎、肥大细胞增生症;④滴眼液用于花粉症、结膜炎和角膜炎。
【不良反应】毒性很低。吸入后,因刺激作用可导致支气管痉挛、咳嗽和鼻黏膜充血,过敏者可发生血管性水肿和荨麻疹。口服可发生头痛、失眠和荨麻疹。
【常用制剂】①2%~4%色甘酸钠乳膏剂;②2%色甘酸钠滴眼液;③色甘酸钠胶囊(片)剂;④色甘酸钠气雾剂。
曲尼司特(又称肉桂氨茴酸)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新型抗过敏药。能抑制组胺、5-羟色胺和白三烯等过敏介质的释放,降低血清中IgE的水平,抑制皮肤过敏反应。抑制瘢痕和硬皮病患者的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而对正常成纤维细胞无影响。
临床用于痤疮、瘢痕疙瘩、银屑病、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局限性硬皮病、肥大细胞增生症、肉芽肿性唇炎、变应性鼻炎及特异性皮炎等。也可用于支气管哮喘发作。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少而轻。
【常用制剂】曲尼司特片剂(胶囊剂),口服。
10.3 常用抗皮肤炎症药
炎症反应的早期以变质和渗出为主,临床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的晚期以增生为主,增生有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对机体有利,但过度增生会形成瘢痕。
抗过敏药和抗炎药可以治疗多种影响美容的炎症,如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等症状;抑制过度增生,防治瘢痕形成。临床上应用的抗炎药有两类:一类是非甾体抗炎药,即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另一类是甾体抗炎药,即糖皮质激素类,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10.3.1 非甾体类抗炎症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抑制白细胞的聚集、血小板的凝集,减少缓激肽的形成等而发挥抗炎作用。
乙氧苯柳胺(又称艾迪特)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①抗炎作用,本品能抑制炎症介质组胺、前列腺素(PG)和5-羟色胺(5-HT)引起的炎症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充血、水肿和疼痛,还可抑制炎性肿胀和肉芽组织增生;②抗过敏作用,对多种过敏反应都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安全性好。用于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寻常痤疮等,有效率与对照药氟轻松疗效相似,但无激素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局部出现如红、痒、灼热、脱屑等,应立即停药。
【常用制剂和用法】5%乙氧苯柳胺软膏剂,外搽,慢性湿疹4周为一疗程,神经性皮炎2周为一疗程,可连用2个疗程。
丁苯羟酸(又称皮炎灵)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5%霜剂对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的疗效与0.1%地塞米松、泼尼松龙的疗效相当,但无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皮肤瘙痒症和指掌角化病等;对婴儿湿疹、念珠菌感染也有很好疗效;对带状疱疹有缓解疼痛、促进水疱干涸和表皮形成的作用。
【不良反应】外用偶有肿胀、红斑、刺激症状或皮肤干燥等反应。口服有胃肠道反应,消化道溃疡患者和肝病患者禁用。
【常用制剂和用法】①5%丁苯羟酸软膏剂、霜剂,外搽,也可用包封疗法促进吸收和增强疗效。②0.25克丁苯羟酸片剂,口服。
吲哚美辛(又称消炎痛)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抗炎作用强于阿司匹林,与氢化可的松相似。临床外用治疗过敏性、光感性皮炎,部分缓解或消除炎症反应,也用于防治晒伤,还用于硬皮病、红斑狼疮、结节性红斑、关节型银屑病等。
【不良反应】外用制剂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常用制剂和用法】1%吲哚美辛乳膏剂,外用。
氟灭酸丁酯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急性炎症反应和紫外线红斑,抑制肉芽组织增生而抑制慢性炎症。临床用于治疗非感染性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外阴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等皮肤疾病。本品5%浓度与0.12%戊酸倍他米松制剂的疗效相似,无糖皮质激素外用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偶有过敏反应、酒渣样皮炎、口周皮炎。使用本品停药后可能有反跳现象。不可进入眼内。
【常用制剂和用法】1%氟灭酸丁酯软膏剂,外搽。25毫克片剂,口服。
皮考布洛芬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外用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用于治疗皮炎、湿疹、酒渣样皮炎、口周皮炎和带状疱疹等,无糖皮质激素外用的不良反应。偶见局部刺激、发红、痛痒,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予停药。禁涂敷于眼部区域。
【常用制剂和用法】5%皮考布洛芬软膏、霜剂,外搽。
10.3.2 甾体类抗炎症药物
皮炎平、派瑞松、肤轻松……这些耳熟能详的药品,都是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制剂。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1952年Sulzberger和Witten首先将氢化可的松外用治疗湿疹,并获得显著的疗效,从此开创了皮肤科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新纪元。由于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如丘疹性荨麻疹、苔藓、湿疹等严重的过敏性皮肤病,还可治疗进行性指掌角化病、女性颜面黑皮、慢性单纯性苔藓、日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是近年来皮肤科、医学美容方面最常使用的外用药之一。
1)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制剂的分级
根据外用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其强度大致可分为弱效、中效、强效和超强效4类,见表10.1。但其浓度和基质成分的不同也可改变其作用强度。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制剂主要有软膏、霜剂、涂剂以及硬膏剂等剂型。
表10.1 常用的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分级与应用浓度
2)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皮肤病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激素外用药不是万能皮肤药,有其适应症,主要用于:
(1)过敏性相关的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 包括皮炎和湿疹类,如湿疹、接触性皮炎、光感性皮炎、虫咬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2)免疫性或与免疫相关性皮肤病 如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银屑病、白癜风等。
(3)某些瘙痒性皮肤病 如神经性皮炎、阴肛部瘙痒症等。
特别要提醒的是,当患者是下列情况时,糖皮质激素是禁用的:(www.xing528.com)
(1)绝对禁忌症 对糖皮质激素或其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2)相对禁忌症 不能用于皮肤溃疡或有皮肤萎缩的部位;也不能用于局部有明显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的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不能用(只对胎儿利大于弊时才能用)。
3)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好比一把“双刃剑”。常见的应用误区有:
(1)激素类药膏是皮肤病的万能药 由于激素是免疫抑制药,可以诱发或加重感染,故其对病毒、细菌和真菌性皮肤病不适用。比如单纯疱疹、皮肤结核、痤疮、毛囊炎、足癣、体癣和股癣等皮肤病,就不能使用激素类药膏。
(2)激素类药膏可以长期使用 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类药膏,用药部位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潮红或产生瘀点、瘀斑,皮肤干燥、发黑或呈鱼鳞病样变化,以及出现脱发、多毛、激素性粉刺等。甚至通过皮肤吸收而引起全身副作用,出现骨质疏松等症,诱发或加重感染等。
(3)儿童、老年人都可以用激素类药膏 婴儿及儿童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对激素的敏感性大于成年人,故婴幼儿不用,或用低效且应尽可能减少药物的用量。伴有慢性疾病的老年皮肤病患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癫痫及精神病患者,应慎用激素类药膏。
(4)脸上可以涂抹激素 激素类药膏曾经使不少女士出现红色疹子的面部皮肤变得光洁。殊不知,长期使用含激素的药膏,不仅损害容貌,而且会加快皮肤老化。因此,千万不要随便乱用含激素的药膏,以免损害自己的花容月貌。
(5)孕妇不能口服或注射激素,但是能涂抹激素 妊娠早期禁止使用激素软膏。
10.4 常见的皮肤瘙痒及用药
10.4.1 荨麻疹
1)临床表现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急性荨麻疹先表现为皮肤瘙痒,随后在患处迅速出现散在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大小不一,形态不一,之后可融合成片。24小时内风团变为红斑,再逐渐消失,随后再不断产生新的风团。严重者可能有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病程长于6周,可认定为慢性。它反复发作,症状较急性轻,但持续时间可达数月以上。
2)西医药治疗方法
方案1:内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或肤痒颗粒开水冲服(照说明服)。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2次。本方案适宜一般急性荨麻疹患者使用。
方案2:内服氯雷他定或酮替芬(照说明服)。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或者丹皮酚软膏,1%的小檗碱炉甘石洗剂,每日2次。本方案适宜重型急性荨麻疹患者使用。
方案3:内服复方酮替芬胶囊(照说明服);每日早晨服氯雷他定10毫克,1次/日,同时加服曲尼司特,0.1克/次,3次/日。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2次。本疗法2~4周为1个疗程。本方案适宜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
方案4:内服复方多赛平胶囊,午、晚各服1粒,2次/日;晨服氯雷他定,10毫克/次,1次/日。加服曲尼司特,0.1克/次,3次/日;再加服中药百癣夏塔热片或肤痒颗粒(照说明服)。外涂无极膏,每日多次。本疗法2~4周为1个疗程。本方案适宜顽固性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
10.4.2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因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一种炎症损容性皮肤病。去除接触物后,皮损很快痊愈,若再接触,皮损可再发生。
1)临床表现
接触性皮炎多见于成年人,有明显或可疑的接触史。皮炎表现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机体的过敏状况与接触物的性质。早期反应轻时,仅在接触部位有红斑或密集的小丘疹;如反应较重可引起大片水肿性红斑、水疱;如为烈性原发性刺激物,可使表皮坏死、溃疡;当皮炎发生在面部、阴囊等组织疏松部位,常肿胀明显、局部光亮、纹理消失。皮炎的部位以面、颈、手背、腕、前臂等暴露部位多见,其范围、形态、排列与接触物的大小形状多一致,边界清楚。
2)西医药治疗方法
首先查明病因,避免再接触,避免搔抓、肥皂及热水烫洗。
方案1:内服氯苯那敏,4毫克/次,3次/日;外用30毫克/升(3%)的硼酸液冷敷,30分钟/次,3次/日。
方案2:内服苯海拉明,25毫克/次,3次/日;外用30毫克/升(3%)的硼酸液冷敷,30分钟/次,3次/日;冷敷间隙期,外搽炉甘石洗剂。
方案3:外用冷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皮损部位,10分钟/次,3次/日;间隙期外搽痱子粉水(1份痱子粉,加10份冷开水)。
小贴士
化妆品过敏,怎么办?
化妆品过敏占化妆品皮肤病的85%左右。化妆品中的香料、防腐剂是引起化妆品过敏的最常见成分。只要化妆品企业及其产品有合法批文,产品按正规方式生产,质量合格,不添加违禁成分,其引起的皮肤问题多与消费者自身的过敏体质有关。发生化妆品过敏时,应及时用水清除皮肤上存留的化妆品,冷敷皮肤收缩扩张的血管,减轻炎症及渗出,并避免用手抓、抠瘙痒部位。视病情轻重给予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或西替利嗪等)口服及外用缓和的糖皮质激素霜剂(如氢化可的松乳剂)等治疗。在此阶段,面部清洁不可过勤,不可使用温度过高的水及其他刺激性强的洗面奶。对于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妆品,如脱毛、防晒、祛斑、美乳等剂型,务必严格按说明书使用,千万不要滥用。注意:在使用新的化妆品时,应做皮肤斑贴试验,若为阴性,方可使用。
10.4.3 湿 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
1)临床表现
湿疹可发生于患者任何部位,常见于面部、耳后、四肢屈侧、乳房、手部、阴囊等处,呈对称分布,有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瘙痒等特点。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者并无明显界限,可以相互转变。
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的区别见表10.2。
表10.2 急性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的区别
2)西医药治疗
湿疹医学处置原则是尽可能去除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减少外界刺激,避免搔抓,勿用热水烫洗,保持皮肤清洁。
方案1:内服酮替芬胶囊,1~2粒/次,2次/日。外涂尤卓尔霜,3次/日。本方案适宜亚急性期湿疹患者使用。
方案2:内服复方多赛平胶囊,1粒/次,2次/日;同时内服氯雷他定10毫克,1次/日,或内服曲尼司特,0.1克/次,3次/日。外涂皮炎平霜,3次/日,或外涂尤卓尔乳膏,3次/日。本方案适宜慢性顽固湿疹患者使用。
方案3:内服氯雷他定,10毫克/次,每日早晨服1次,中午及睡前各服1粒复方酮替芬胶囊。必要时再缓慢静脉注射100克/升(10%)的葡萄糖酸钙10毫升,1次/日。
外用20~30克/升(2%~3%)的硼酸液冷敷局部皮损,30分钟/次,3次/日,冷敷间隙期外搽炉甘石洗剂。本方案适宜急性渗出糜烂性湿疹患者使用。
10.5 祛风止痒中药
中医学将过敏症状分为风寒、风热、胃肠实热、气血两虚等症型。在治疗上多采用疏风散寒、疏风清热、疏风解表、调补气血、通腑泄热、清热解毒等方法。防治皮肤过敏、皮疹、瘙痒的中药,称为祛风止痒药。
10.5.1 单味药材
单味药材常用的有防风、地肤子、白鲜皮、菊花、桑叶、薄荷、荆芥、柴胡等。
防 风
【性能与功效】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发表,祛风,除湿。
【美容效用】祛风止痒,用于皮肤过敏,面部瘙痒等。润肤祛斑、增白,用于皮肤干燥、黄褐斑、雀斑等治疗。也可配白芷、白僵蚕等作面脂用。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5~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地肤子
【性能与功效】苦、寒。入膀胱经。清热利湿、利尿、止痒。用于热淋、小便不利、湿疹湿疮、周身瘙痒等。
【美容效用】清热收敛止痒,外用可治疗各种皮肤瘙痒、湿疹、干癣、皮肤过敏等。药敷或煎汁皆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面,或敷面。
白鲜皮
【性能与功效】苦、寒。入脾、胃、膀胱、小肠经。清热燥湿、袪风解毒、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疮癣红肿、疮口渗水、皮肤过敏、阴道炎等。
【美容效用】①有消炎止痒、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作用,为皮肤病要药,用于脸部湿疹、过敏、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多与地肤子相须为用。②黄褐斑、面黑不净,可配白芷、白附子、杏仁等共研细末每夭用之洗面,能使皮肤白皙。③湿疹疥癣。
【用法】内服外用皆可。外用适量,煎水洗面,或敷面。
【附注】常用的生药粉,一般中药店都有售。
蔓荆子
【性能与功效】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生发之功。
【美容效用】祛风止痒,用于皮肤过敏。蔓荆子黄素有抑制黑色素形成、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生发美发,用于脱发,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内服,5~10克/次。外用适量。
细 辛
【性能与功效】辛,温。归肺、肾、心经。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美容效用】①祛风止痒,用于皮肤过敏、面部瘙痒等。②面黑晦暗,可配伍乌贼骨、瓜蒌、干姜等醋浸3日涂面。③香口除臭,用于牙龈溃烂,或因龋齿引起的口臭。④白牙固齿,用于牙齿黄黑、松动、疼痛等。
【用法用量】水煎服,1~3克/次;散剂服,0.5~1克/次。外用适量,研末涂敷。
【使用注意】细辛有小毒,不宜过量。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桑 叶
【性能与功效】辛、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美容效用】①祛风止痒,用于皮肤过敏、面部瘙痒等。桑叶所含的挥发油、苷类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②生发护发,用于头发脱落,或发黄不荣等。
【用法用量】内服,3~10克/次。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菊 花
【性能与功效】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美容效用】①祛风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痤疮等。②滋养润肤,用于皮肤干燥等疾病。③本品能滋养肝肾而美发、护发,用于脱发,须发早白,头风白屑等。④清肝明目,如杞菊地黄丸。
【用法用量】内服,5~10克/次,或泡茶饮。外用适量,煎水或捣烂敷,可煎汤汁过滤后洗发。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少用。
绿 豆
【性能、归经】甘、凉。入肺、肝、肾经。
【美容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美白润肤的作用。内服可治暑热烦渴、皮肤疮痈、丹毒等。外敷可美白润肤,治雀斑、黑斑、皮肤瘙痒等。
【用法】绿豆粉加水调成糊状,敷脸,具有美白洁肤、清热退红等功效。
小贴士
抗敏退红面膜
【配方与制作】绿豆、白芷、银花、地榆、地肤子、甘草粉各等量,洋甘菊精油3滴,生理盐水适量。将以上6种中药粉各50克,混匀装瓶备用。取混合中药粉1小匙,加生理盐水适量调成糊状,再加洋甘菊精油2滴,混匀。
【用法与功效】均匀地涂于过敏红肿处,20分钟后洗净。绿豆、白芷美白护肤;银花、地肤子、地榆清热凉血,抗敏退红;甘草抗过敏,减轻其他药物的刺激性;洋甘菊消炎抗过敏。
【适用者】配方有美白护肤、抗敏退红的作用,适用于脸部皮肤过敏发红、瘙痒者。
10.5.2 中成药
常用的有防风通圣丸、二妙丸、皮痒冲剂等。
防风通圣丸
【处方】防风、麻黄、芥穗、薄荷、大黄、芒硝、滑石、生栀子、黄芩、连翘、生石膏、桔梗、川芎、白芍、当归、白术、甘草等17味药物组成。
【功效与主治】属于解表类中成药,为外散风邪、内清蕴热的表里双解剂,本品适用于由外感风邪、表里俱实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眩晕、口苦、鼻塞、咽喉不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以及皮肤疮疡、湿疹等症。
【处方分析】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轻清升散,疏风解表,使风热之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泻热通便,生栀、滑石清热利湿,使内热经大小便排出;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当归、川芎、芍药养血活血;白术、甘草健脾和中。配合成方,则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从而达到疏风解表、祛除外邪、畅通气血之效。
二妙丸
【处方】苍术(炒)500克,黄柏(炒)500克。
【功效与主治】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白带,阴囊湿痒。多在湿疹或皮肤和全身瘙痒时应用,如湿疹、脚气、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手癣、臁疮、脓疱疮、脚癣。
【处方分析】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的功效。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损容性皮肤病。
小贴士
红血丝皮肤的日常保养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后可以使面部呈现一种“红脸”的外观,轻微运动或者激动都容易出现红脸,有时候进食一些刺激性或热量高的食物,面颊也会明显地红起来。不仅如此,面部常常会出现令人烦恼的异常感觉,如面部会出现发热感觉,或者轻微的瘙痒、刺痛等。如何保养呢?对于不很严重的红血丝,重要的是日常选用温和的产品加强保湿和防晒,避免刺激,慢慢地,红血丝就会有所减退,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平时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或过热的食物。多吃点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还要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避免情绪波动和害羞。药物可用含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制剂,对轻度红血丝有一定作用;中成药如知柏地黄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