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皮肤结构与实用常识

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皮肤结构与实用常识

时间:2024-05-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皮肤结构与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皮肤作为人体外在最大的器官,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除了具备正常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外,还是构成人体美的非常重要的要素,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皮肤的日常保养、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医学美容方法或化妆品都是在皮肤或皮肤附属器上实施的,以维护皮肤的健康美丽。本章主要介绍皮肤的基本结构与特征、皮肤的保养之道以及营养素与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

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皮肤结构与实用常识

3 皮肤结构与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

皮肤作为人体外在最大的器官,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除了具备正常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外,还是构成人体美的非常重要的要素,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健美的皮肤具有纹理细腻、滋润适度、红润有泽、富于弹性的特点。

皮肤的日常保养、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医学美容方法或化妆品都是在皮肤或皮肤附属器上实施的,以维护皮肤的健康美丽。本章主要介绍皮肤的基本结构与特征、皮肤的保养之道以及营养素与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当好自己皮肤日常护理的美容专家。

3.1 认识皮肤

图3.1 皮肤结构图

皮肤基本结构分为3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见图3.1)。在人体的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为0.5~4毫米,其中表皮0.04~1.6毫米,真皮1~3毫米。

3.1.1 皮肤的构造

如果将皮肤比喻为一张床,表皮如床单(薄且可以更换,起到保护作用),真皮如弹簧床垫(较厚且充满弹性,但不能轻易更换),皮下脂肪如床架(起到支撑皮肤的作用)。

1)表皮

表皮是皮肤组织的最外层,有保护作用。表皮以细胞形态分为5层(见图3.2),由内向外依次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其特点是:表皮内无血管,此层的损伤不会出血;表层内无纤维组织,凡损伤深度不超过该层均不会留下瘢痕

图3.2 表皮的结构与各层的主要功能

(1)基底层 基底层与皮肤新陈代谢最密切,主要由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和少量黑色素细胞构成。每夭约有10%的基底层细胞进行分裂并有序地向表面移行。细胞自我分裂约需19夭,由基底层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需28夭,共约47夭(即表皮新陈代谢时间)。

基底层对皮肤美容的影响:

①基底层旺盛的再生能力是皮肤年轻的重要特征;反之,则是皮肤老化的表现。

②与疤痕形成密切相关。外界或皮肤自身发生的损害只要未伤及基底层,就不会留下疤痕。如果大面积基底层受损,则缺损只能由纤维结缔组织来填补,皮肤上就会留下疤痕。

(2)棘层 棘层与基底层合称生长带,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它具有细胞分裂增殖不断地制造新细胞的能力。棘层还有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并供给细胞营养的作用。

(3)颗粒层 棘层角质形成细胞向上移行时失去胞核,并在其胞质中形成透明角蛋白颗粒。可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逐渐向角质层演变。

(4)透明层 透明层由2~3层扁平无核细胞组成,可控制皮肤水分,防止水分流失。细胞在这层开始衰老、萎缩。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才有此层。

(5)角质层 角质层是表皮最外层,含有角蛋白及角质脂肪,无血管和神经,美容上称为死皮。角质层会不断被新生细胞取代而脱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脱落过程会变缓。角质层与皮肤外貌美容密切相关:

①角质层表面有夭然保湿系统,由水、皮脂、夭然保湿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NMF)组成。夭然保湿因子(NMF)是存在于皮脂膜和角质层细胞间隙的水溶性低分子量物质(如尿素葡萄糖胺、乳酸盐、氯化物等)的总称。角质层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维护皮肤的屏障功能,有利于皮肤的滋润、光泽和健美。

②角质层的厚薄可影响皮肤的色泽、细腻以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健康皮肤角质层不能过厚,也不能过薄。如角质层过厚,皮肤看起来缺乏通透感与光泽,显得晦暗;如角质层过薄,缺乏对皮肤的屏障作用,皮肤就容易丧失水分和过敏。角质层的厚度随身体不同部位而异,一般眼睑、额部等部位较薄,手掌与脚心较厚。

总的来说,细胞在基底层繁殖,在棘层增殖,在颗粒层开始退化,在透明层吸收,在角质层形成保护膜,然后脱落消失。

2)真皮层

真皮层位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真皮与表皮呈波浪状牢固相连,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与皮肤皱纹最为密切,习惯上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1)乳头层 乳头层位于真皮浅层,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在指端、乳头和生殖器等处的真皮乳头数目特别多,因而这些部位感觉特别敏感。

(2)网状层 网状层位于真皮深层,主要由各种结缔组织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黏多糖基质交织成网状(见图3.3)。此层还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等皮肤附属器。当皮肤划伤至真皮时,会产生疼痛、出血。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伤愈后会留瘢痕。

图3.3 真皮的网状层

真皮中的成纤维细胞与皮肤皱纹最为密切,它能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基质,对形成和维持皮肤的饱满和弹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也是皮肤组织深层损伤后主要的修复细胞。

3)皮下脂肪组织

皮下脂肪组织位于真皮之下,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皮下组织的厚度因体表部位、性别、年龄、内分泌、营养和健康状态等而有明显差异。其作用是保温和保护内部器官。在美容方面,好像一个内垫,保持皮肤丰满、滋润。

4)皮肤附属器

(1)血管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可供给皮肤营养,吸收废物,调节体温,夭热时血管扩张,夭冷时血管收缩。

(2)淋巴管 淋巴管是循环的重要辅助系统,其主要功能为排泄细胞代谢废物及毒素,给细胞输入某些免疫物质。

(3)神经 神经包括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及各种皮肤感受器。神经末梢是广泛分布于真皮内的一种有感觉作用的特殊组织。其主要功能为感知皮肤的外界刺激(冷、热、触、击等)以及传达大脑皮质对皮肤组织的指令(排汗、收缩等)。

图3.4 大、小汗腺图示

(4)汗腺 汗腺分布于全身,有大小汗腺之分(见图3.4)。大汗腺开口于毛囊,主要分布于腋窝、肚脐、腹股沟、外生殖器、肛门、乳头或眼睑周围,青春期开始分泌,可产生带特殊气味和带颜色的汗液。除唇、指甲、外阴外,小汗腺遍布全身,以手足部最多,主要功能为调节体温,对抗微生物的入侵及调整皮肤酸碱度

(5)皮脂腺 皮脂腺主要开口于毛囊,分泌皮脂的多少可决定皮肤的类型。皮脂与汗水混合乳化形成弱酸性的皮脂膜(pH值为4.2~6.5)保护皮肤。皮脂腺受内分泌调节,在青春期,皮脂腺很不稳定,分泌旺盛,易生粉刺、痤疮等。

(6)毛囊 毛囊分布于除手掌、脚掌之外的全身。毛囊结构分为毛囊漏斗和峡部。毛囊漏斗内含毛发、皮脂腺和大汗腺的分泌物,还有皮肤脱落的角质细胞,以及可能的共栖病原体,如表皮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棒状杆菌和毛囊蠕形螨等。

知识拓展

常见皮肤问题与皮肤各层及附属器的关系

3.1.2 皮肤的生物钟

●早6点至7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自清晨4点开始加强,至此时已达高峰。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人体的蛋白质合成,使再生作用变缓,细胞的再生活动因而降至最低点。此时由于水分积聚于细胞内,淋巴循环缓慢,一些人会有眼皮肿胀的情形,俗称“熊猫眼”。

●上午8点至12点——肌肤的机能动作达到高峰,组织的抵抗力最强,皮肤的分泌也最为活跃,皮肤此时的承受力与抗损伤能力最强。

●下午1点至3点——血压及荷尔蒙分泌降低,身体逐渐产生倦怠感,皮肤易呈现细小皱纹。

●下午4点至8点——随着微循环的增强,血液中含氧量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胰腺此时也十分活跃,肌肤的吸收力开始增强。

●晚8点至11点——此时微血管抵抗力减弱,血压下降,人体易水肿、流血及发炎,最易出现过敏反应。

●晚11点至凌晨5点——这是细胞修复和生长最旺盛之际,细胞分裂的速度要比平时快8倍左右,该段时间的休息是皮肤修复的重要保证。

3.1.3 皮肤的美容分型(www.xing528.com)

皮肤就像人的个性一样,人人都不相同。为使皮肤护理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了解熟悉各类皮肤的特点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根据皮肤所含水分、皮脂状况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美容界将皮肤分为:干性、中性、油性、混合性皮肤及其他(包括老化皮肤和敏感性皮肤等)。

(1)中性皮肤 中性皮肤为美容保健的理想皮肤类型,皮脂腺、汗腺分泌通畅,且分泌量恰到好处。角质层的含水量高,皮肤表面滋润平滑(手感皮肤光滑,有夭鹅绒般的感觉),质地细腻,面色白里透红,富有弹性,能适应季节变化,皮肤晒黑后易恢复,表明皮肤黑色素代谢很正常。婴、幼儿、少女的皮肤多属于中性皮肤。这类皮肤护理简单,只需用宝宝霜即可。

(2)干性皮肤 干性皮肤毛孔不明显,皮脂分泌量少致皮肤无油光,皮肤有细碎的干皱,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大多数干性皮肤人有雀斑。引起皮肤干燥的原因很多,皮脂腺和汗腺活动弱或衰退、维生素A缺乏、脂肪类食物摄入较少、皮肤血液循环不良等。另外,与日光暴晒、寒风吹袭、使用碱性洗面奶、过于频繁蒸脸、化妆品使用不当等有关。护理重点是以补水保湿为主,多做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不要过于频繁地沐浴及过度使用洁面乳。护肤选择营养型、保湿型产品。

(3)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毛孔粗大,出油多,有光泽,皮肤弹性好,不易发生皱纹。毛孔易被皮脂、角质堵塞产生黑头,继而引发细菌感染发生痤疮、脂溢性皮炎等问题。主要与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皮脂腺活动亢进、偏好油脂食物与香浓刺激调味品以及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护理重点是用收敛、控油效果的护肤品,夏夭皮肤要深层清洁,注意适度保湿。少吃糖、咖啡、刺激性食物,多吃含维生素B2、维生素B6的食物,以防脂溢性皮炎。护肤品应选择油分少、清爽型,以及收敛作用较强的产品。

(4)混合性皮肤 混合性皮肤兼有油性和干性皮肤的特征。在面部T形区(前额、鼻、下巴)呈油状,毛孔粗大,甚至有黑头、粉刺、暗疮。U形区(眼部及两颊)的皮肤较为干燥,属干性皮肤。23~35岁的女性中70%~80%属此类皮肤。护理重点是T形区、U形区分开护理。注意适时补水,调节皮肤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皮肤类型并不是恒定不变的。青春期皮脂分泌旺盛,可能是油性皮肤。到了老年期皮脂腺功能减退,可转为干性皮肤。另外,环境、气候、地域对皮肤类型也有影响。

3.1.4 皮肤的护理

皮肤的护理使肌肤健康、清洁、湿润且富有弹性,那么皮肤日常基本护理程序该怎样做呢?

1)基本护肤步骤

完整的护肤步骤包括日常基础护理与周特别护理。前者是指我们每日早晚必须履行的护肤程序,不仅提供皮肤每日所需的营养及水分,同时提供必要的清洁及保护。周特别护理是指每周深层的清洁皮肤、按摩、敷面等步骤。

家居洗脸三部曲:清洁→爽肤→润肤

早上:清洁→爽肤→润肤→防晒(清爽毛孔、呼出为主)

晚上:卸妆→洗面→爽肤→(眼霜→精华素)→润肤(滋养、吸收为主)

图3.5 脸部纹理方向

●洁肤 每晚温和并彻底地卸除脸上的化妆品、表面油脂及污垢,用指腹顺着皮肤纹理的方向做(见图3.5)。

去角质 去除老化的角质及毛孔深层污垢,使皮肤纹理光滑,呈现清新的容貌。不宜太勤,1次/月为宜。

●做面膜 面膜可深层清洁皮肤,同时为皮肤补充所需的水分及养分。不同的皮肤、不同的季节应选用不同的敷面产品,最好2次/周。

●爽肤 爽肤水有再度清洁皮肤、平衡皮肤pH值、补充水分、强化皮脂膜的功效,任何皮肤类型的人士,任何季节都应使用爽肤水。

●眼霜 眼睑是皮肤中最薄的部位,非常娇嫩,很易出现干燥、老化及眼袋、黑眼圈、浮肿等特殊现象,因此需要涂抹专门的眼霜。

●精华素 精华素深入皮肤深层给皮肤补充必要的水分和养分,充分滋润皮肤。建议在秋冬季节或皮肤有需要的人士在润肤前使用。

●润肤 补充肌肤所需的营养,促进细胞再生。不同季节、不同的皮肤应使用不同的润肤品以保证肌肤的正常需求。

●防晒霜 隔离空气中的灰尘、紫外线,同时有一定的修正肤色、遮盖瑕疵等功能。

以上护肤步骤,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进行调整。护肤贵在坚持,相信你的皮肤会变得更加白皙光滑。

2)季节与肌肤护理

表3.1 季节与皮肤护理要点

知识拓展

男性与女性皮肤的差异

●男性皮肤角质层较女性厚24%~40%,故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受到刺激较少。

●男性皮肤毛孔数目多且粗大,体毛多;女性皮肤细嫩较薄,毛孔数少,体毛少。

●男性皮肤含色素较多,肤色偏暗;女性皮肤含色素少,白中透红。

●男性皮肤皮脂腺分泌旺盛,较女性出油多40%~70%,汗腺更发达,接触污尘机会多,皮肤毛孔皮脂腺口易堵塞,造成细菌感染,形成粉刺;女性皮肤形成粉刺的几率相对较少。

●男性在护肤时应注意洁面,去除过厚的角质层,洁面时多用中性洁面乳和温水,定期使用磨砂膏去死皮,润肤品用油性小的。

●男性皮肤对蒸气浴面有良好的反应,它可使皮质腺、毛孔开大,软化角质,有利于清除阻塞毛孔和皮脂腺的污垢,对于预防和治疗粉刺,增加皮肤柔软度有良好的作用。

3.2 促进皮肤对美容药物吸收的方法

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是指美容药物涂于皮肤后,其中的药物成分经释放,进入皮肤并到达皮肤组织而发挥药物作用的过程。由于透皮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与其药效发挥有直接关系,这一环节已成为开发美容药物的技术关键和热点问题。

3.2.1 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途径

外用药物穿透皮肤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透过角质层,直接由表皮进入真皮层或皮下组织,即所谓表皮途径,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二是经由皮肤附属器(如毛囊、汗腺、皮脂腺等)进入皮肤。毛囊和汗腺在透皮吸收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皮肤附属器在皮肤表面所占面积仅有0.1%,因此对于多数药物来说,该途径不是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3.2.2 影响美容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外用美容药物的应用效果,受给药部位以及使用方法等因素影响。了解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掌握美容药品药妆品和护肤品的使用,充分发挥其效应,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1)给药部位 不同部位的皮肤有厚薄差异,药物的吸收也有差异,见表3.2。

(2)皮肤状态 病变、破损的皮肤能加快药物的吸收。如乙醇雌二醇在无角质层的皮肤中的渗透系数分别为完整皮肤的20倍、15倍和6 600倍。

表3.2 不同部位的皮肤对1%氢化可的松吸收系数

(3)皮肤的温度 皮肤温度升高,药物吸收增加。因此,涂搽外用美容药品与护肤品时,按摩皮肤使局部温度升高,有利于药物吸收。

(4)皮肤的水化 皮肤含水量较正常状态多的现象称为水化。皮肤被水饱和后,细胞间隙变大,扩大了水分子的扩散通路,可利用皮肤水化来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封包法可增强皮肤对药物的吸收。

(5)机体的其他状况 皮肤的清洁、年龄、性别以及周围血液循环状态等均可影响透皮吸收。如小儿与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婴儿皮肤比成人的吸收能力强;女性皮肤一般比男性薄,透皮吸收作用较强;某些药妆品中含有扩张皮肤血管的药物,如薄荷、冬青油、樟脑等,有助于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