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至清,中国总共产生了两百多个皇帝。这些富有天下的统治者的特征之一,就是骄奢淫逸。不过,凡事不可一概而论,细检史籍,也能发现有些皇帝曾有过一些躬行节俭的事迹。
汉文帝刘恒,就很有些勤俭节约的名声。他“亲耕籍田,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所幸慎夫人,衣着朴素,帷帐无文绣”。大臣们建议他修建一座露台,刘恒“召匠计之,直百金”,便感慨道:“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于是取消了建台计划。他在位24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皆无所增益”。唐太宗李世民患有“气病”,不宜居潮湿地方,公卿奏请给他在高地建一所寝宫,他以“靡费良多”为由没同意,左右“固请之于再三,竟不许”。
与奢侈挥霍相比,节约尚俭当然是好品质。可是作为一国之君,仅仅在勤俭节约上做好样子是远远不够的。宋仁宗赵祯,一日早朝时对近臣说:“昨夜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近臣问为何不降旨索取,赵祯说:“我听说禁内每有索取,外间就当制度立下来,我怕的是以后天天宰羊,浪费太多了。”还有一次秋初宴会上有人献蛤蜊,赵祯问价得知每枚千钱,很不高兴地说:“我常诫尔辈勿为奢靡,今一下箸费二十八千,吾不堪也。”结果连吃都没吃一个。这两件事,无疑可以当成尚俭的佳话看待。不过,纵观赵祯当政42年的总体情况,他才智平庸,忠奸不辨,无所建树;对外屈辱求和,忍辱苟安;他治下的宋王朝日益腐败,财政空虚,内部矛盾重重。本来,最高统治者应从大政方针、改革吏治上正确决策,为民造福,才算抓住了主要矛盾。赵祯的节俭之举在那个社会里,在那样的情形下固然不简单,比“大事无德政,小事无善举”的昏君要强。但是,以治国安邦的政治家要求,赵祯的“佳话”则有没抓到点子上之嫌了。(www.xing528.com)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有的皇帝尚俭竟导致形式主义,其弊端就更加显而易见了。清朝道光帝也有节俭的名声,如他有一件黑狐罩袍,“衬缎稍阔,令内侍将出,四周添皮”,内府造了个计划,说这么一添皮就需银千两,于是道光帝赶紧说别添了,凑合着穿吧。还有,他的一条套裤,膝盖处已磨了个洞,便“令所司缀一圆绸其上”,打了个补丁。没想到这样一来,膝盖处“打掌”竟成了时尚点缀,有些大臣为了“紧跟”,连崭新的套裤也打上了个圆掌。有一次召见军机大臣,道光发现跪得较近的曹振镛的新衣服膝头也有补缀痕迹,便问他新套裤怎么也“打掌”了?这位曹先生赶紧来一番特效皇上节俭美德的恭维,把道光说得心满意足,以为他的榜样作用已深入人心,影响天下了。其实,大臣们表面上亦步亦趋地“不走样”,恰恰是在搞形式主义,造假象讨皇上欢心,背地里他们谁又把节俭当回事?八旗子弟的不成器,贪官污吏层出不穷,大清的腐败直至倒台,都为这膝盖“打掌”的表面文章作了最好的注解。道光帝满足于手下人对自己的恭维和形式主义的回应,致使所谓节俭发生异化,有其名而无其实,用表面的虚应故事掩盖背后的穷奢极欲,并且给说假话办假事之风洞开方便之门,这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悲剧吧!
1992年5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