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聪明人的起名艺术:化俗为雅,名实并重

聪明人的起名艺术:化俗为雅,名实并重

时间:2024-05-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人重名,这大约是史有定论的。有鉴于此,聪明人就在起名字上动脑筋,给那些不便直呼其名的东西安上个文雅的名字。药材名称的化俗为雅,可算有益的改动。庄子有言,“名者,实之宾也”;韩非子也主张“循名而责实”。可又有人不同意,反驳说:“风吹云散,云难敌风,应该起名为‘风猫’。”

聪明人的起名艺术:化俗为雅,名实并重

北京电视台的1991年元旦晚会上,韩善续、牛振华、蔡明等演员合演了一个小品,剧名忘记了,可剧中那小吃店老板把包子改名为“牛克西姆小面球”,哄骗顾客上当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令人回味。

国人重名,这大约是史有定论的。人们品评一样东西,干一件事,常常要看看是否有个好名字。这条清澈的溪流名叫“盗泉”,名字不好,正人君子就不饮它,虽然饮后不会变成强盗,但还是恶其名而不饮,哪怕嗓子渴得冒烟儿也忍耐再忍耐;叫“廉泉”,人们则趋之若鹜,渴不渴都要饮上一杯。有鉴于此,聪明人就在起名字上动脑筋,给那些不便直呼其名的东西安上个文雅的名字。如中药里把抹香鲸的粪便称“龙涎香”,把蝙蝠粪便称“夜明砂”,就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便于人们心安理得地使用。倘若医生在处方上直截了当地写上原名,病人从感情上无论如何也是难以接受的。

药材名称的化俗为雅,可算有益的改动。可像开头说的小品那样,还是那个店,还是那样的包子,只是换个洋味十足的名字,就让人糊里糊涂上当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理发店修个门脸儿,改名“发廊”或“美发厅”,烫发的价钱就上涨一两倍;雪花膏、洗头水里加点什么“作料”,起名这个“丝”、那个“宝”,价钱就贵得令人咋舌;饼干的原料、制作方法一如其旧,名字却赶时髦叫“克立架”,钱自然也涨了上去。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曾领教过某饭店别出心裁地开发出的“唐诗菜”,名字听起来成龙配套,非常美妙,可吃起来就傻眼了。如用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命名的菜,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不过是两个煎得焦黄的鸡蛋,配上几枝芹菜做成的拼盘;末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径直上来一盆莼菜汤就代替了。花钱不少,吃起来于实无补。凡是被那动人的广告引诱进去的顾客,几乎没有一个不上当的。

庄子有言,“名者,实之宾也”;韩非子也主张“循名而责实”。意思都是说,名实必须相符,名要以实为基础。倘若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偏要起个花里胡哨的名字唬人,必然经不起人家“循名”去“责实”。就说那“唐诗菜”吧,人们上当只一次而已,以后你从唐诗中选出再精彩、再动听的诗句当菜名,或再开发出什么“红楼菜”、“宋词菜”、“元曲菜”之类,人们也不会再相信你那漂亮的言辞了。(www.xing528.com)

信笔至此,不由得想起《应谐录》中一则给猫起名的笑话:某人养的一只猫颇为悍勇,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虎猫”。一次几个朋友聚会,一个人对他说:“虎不如龙神,更名为‘龙猫’才好。”又有人说:“龙从云,龙升天须有云才行,应更名为‘云猫’才对。”可又有人不同意,反驳说:“风吹云散,云难敌风,应该起名为‘风猫’。”又有人说:“墙能挡风,应叫‘墙猫’。”最后有个人一拍大腿说:“鼠能毁墙打洞,最好还是叫‘鼠猫’。”一位一直在旁边静听的老者笑了:“鼠不是要被猫抓住吗?猫就是猫,这是个多简单的问题呀!”

当然,只有最后这位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猫就是猫,又何必起什么莫名其妙的名字呢?弄虚作假,起花里胡哨的名字,可实际上又没什么真货色,虽能唬人一时,但结果恐怕就像舞台上牛振华卖的“牛克西姆小面球”一样,人们识破它的花招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去光顾的。

1991年2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