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清末立宪运动:改名为帝国宪政会

清末立宪运动:改名为帝国宪政会

时间:2024-05-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名的日期定为丁未新年元旦,即1907年2月13日,届时保皇会各分会皆举行重大庆典,宣告保皇会结束,庆贺国民宪政会开始。康有为接受了这个意见,1907年2月13日将保皇会改名为帝国宪政会,对外国亦可称中华帝国宪政会。3月23日至4月2日,帝国宪政会在纽约召开了各埠代表大会,康有为作了报告,会议讨论通过了会章。

清末立宪运动:改名为帝国宪政会

五、帝国宪政

帝国宪政会由保皇会改名而来。朝廷下诏预备立宪之后,康有为闻之大喜过望,“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他以为预备立宪与其标榜的“君民同治,满汉不分”,“非改为立宪民权不为治”的宗旨是相符的;“皇上日渐有权,圣躬必可无恙,从此不复劳吾同志之忧矣”,保皇会的任务已经完成,就考虑把保皇会的事情结束。1906年10月21日,他写了一篇布告会众文,说:“皇上不危,无待于保,归政虽要,尚属更端”。“中国所欠,但民未有权耳,苟行立宪,民可有权,国即能强”,“然则从今切近之急务,莫如讲宪政矣”(68)。同时拟订了《行庆改会简要章程》,说明所以要改名的理由和具体办法,决定“改保皇会名为国民宪政会,亦称为国民宪政党,以讲求宪法,要求进步”。改名的日期定为丁未新年元旦,即1907年2月13日,届时保皇会各分会皆举行重大庆典,宣告保皇会结束,庆贺国民宪政会开始。负责人要发表演说,“激励大众,讲求宪法,尽国民之义务,以成中国最先最大之政党”。并将改会名之事电告北京商部,禀呈载泽、载振、端方及两广总督存案,然后分设支会于国内各省府县。保皇会票一律换发国民宪政会票。(69)

梁启超不同意用国民宪政会名称,主张用帝国宪政会。康有为接受了这个意见,1907年2月13日将保皇会改名为帝国宪政会,对外国亦可称中华帝国宪政会。

3月23日至4月2日,帝国宪政会在纽约召开了各埠代表大会,康有为作了报告,会议讨论通过了会章。确定“以君主立宪为宗旨”,“以君民共治、满汉不分为本义”。具体纲领为尊帝室,扩民权,监督政府,讲求宪政之事。(70)

帝国宪政会在国内的活动除了要求召开国会外,就是运动开放党禁。康有为、梁启超以国事犯而流寓海外,一直未得赦免,不能回国,始终耿耿于怀。1907年11月4日康有为致函梁启超等人说:“恨我党不能大入内地,肃王既来提携,内情必极急,那拉旦夕必有变。若能入内地而开会,则以吾党之名誉财力,海内尚无与角者。则为今之计,以开党禁为最急,而一面推行会事焉。”(71)极想回国开展活动,发展势力,以便将来成为中国第一大党,执掌政权,为本党谋取利益。正如他在鼓励会员筹款时所讲的,各宪政国通行之例,“一国大政,俱归政党执权,其党多得政者,所有行政职事,俱为本党人所允。不入本党者,不得享受。凡一切铁路、矿山、银行、工厂开辟大利,俱给本党人承受……今中国尚无政党,吾党实为之先。若筹款有厚力,各省府县中能开办报馆支会,则吾党众愈大,将来所得之权利,不可思议”(72)。于是从1907年起,康有为即不断指示梁启超多方运动满族亲贵善耆、载泽、铁良、世续、载涛、载洵等人,开放党禁。可是,由于种种阻力,他们的目的没有达到。(www.xing528.com)

在国外,帝国宪政会开办了商务公司、华墨银行,经营商业,出版发行报刊,一方面筹措资金,资助政闻社;一方面宣传立宪。由于经营牵涉到个人利益,管理无方,账目混乱,会内矛盾百出,攻讦迭起。尤其是1908年欧榘甲、梁应骝、叶恩、刘义任与广西刘士骥谋商开办振华公司,因在华侨中募集股款,发生公司权归属问题,与康有为、徐勤等发生分歧,闹得不可开交,终至涉讼。康有为气急败坏,大呼:“权利竞争,人心日坏,事变日甚,内乱日多,思之怒甚”(73)

内部的矛盾削弱了帝国宪政会的力量,革命派在海外的发展又使得一部分会员转变了立场,因此声势已不如保皇会时期之大,在立宪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也较迅速崛起的国内立宪团体为逊色。

清廷灭亡,民国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已无可能,1912年2月19日,康有为通知各埠会员将帝国宪政会改名为国民党(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