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徐爱:程朱道学与心学大儒

徐爱:程朱道学与心学大儒

时间:2024-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王室弟子、明代另一名著名哲学家钱洪德称徐爱为“师门大儒”。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而王守仁则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观点内容为:一、“心即理”。

徐爱:程朱道学与心学大儒

第二节 心学大儒

徐爱

徐爱,字曰仁,号横山,马堰人,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进士,曾任祁州知州、南京兵部员外郎、南京工部郎中等职。为阳明(守仁)最早的入室弟子,人称“徐爱之于王,犹如颜回之于孔”。王室弟子、明代另一名著名哲学家钱洪德称徐爱为“师门大儒”。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是明代儒家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28岁登进士第,曾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南京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官职,受封新建伯,王阳明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古人将“立德、立言、立功”视为可彪炳史册的“三不朽”事业,王守仁则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将这三者合于一身的人物。从立德上看,王守仁同那些真诚的道学家一样,是一个身体力行的道德家,虽命运多舛,但终不移其志;从立言上看,王守仁为“破心中贼”,而综合和发展了朱陆的学说;从立功上看,王守仁由科举登第而进入仕途,他通晓兵法,善于用兵,屡平少数民族起义和王室的叛乱,建立起他所谓的“破山中贼”的功绩。

由于王守仁曾筑室故乡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自号阳明山人,因此世称其为阳明先生,也称他为王阳明。

要了解徐横山在哲学史上的贡献,必须先从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理学谈起。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思想体系,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

其基本观点包括:

一、“理一元论”,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二、“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

三、“存天理、灭人欲人性论观点。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是封建纲常与宗教禁欲主义的结合。

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和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他们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教育人们知书识礼、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更多的是巨大的负面影响。程朱理学把目标定得很高,然而大多数人又够不着,这样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其实无法操作,遂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事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

朱熹理学进步的方面是构筑社会秩序和人的秩序的规范性,然而它不是一门开放的学说,强调的是自己画地为牢,故而在它占统治地位的明、清两朝,中国自唐宋时期就拥有的开放优势荡然无存,体制更加专制,学术更加禁锢,从而使中国失去了原本可继续称雄于世界的一系列优势,而在近代处处挨打,进而沦为半殖民地。

与程朱理学相对的是陆王心学。陆即南宋陆九渊,为心学的主要人物,他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并在与道学一系的辩论中不断发展。至明代,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陆王心学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

而王守仁则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观点内容为:

一、“心即理”。所谓理就是心之条理,也是儒家的伦理,亦等同于礼,或者说也就是天理。心即理的命题,使作为一个知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心,成为一个具有伦理含义的义理之心。在心学家看来,因为心本身就包含着义理(伦理),所以首要的问题并不是道学家所说的格物穷理,由外而内,而是如何“发明本心”,由内而外,把人人同有的义理之心发散于外,付诸实践。

二、“心外无物”。王阳明用“岩中花树”来比喻。王阳明游南镇,一个朋友指着石头中的花树,问他说:“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我们的内心,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树对于心来说,其存在本身及其意义的被确认,在于花在人心中的显现。心外无物的观点,是对心即理的进一步发挥,也是对心即理的进一步论证。从而得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的结论,为心学接下来所提出的道德学说作准备。(www.xing528.com)

三、“致良知”。心学以良知作为人性本善的证明,以良知的蒙蔽或污染作为后天之恶的来源。人的本心(即良知)是至善的,后天的不善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物欲对于本心的污染,这种说法和道学一系的观点一样。其二是本心的“放失”,人心只向名利上求索,故而失掉了人之本心。名利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物欲。人心先天是本善的,后天虽然受到污染或“放失”,但人先天之善是可以恢复的。要发挥自身先天的善性,就要把自身内在的善性付诸道德实践,外化于心外的事物。

四、“知行合一”。在心学看来,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病症,在于人们缺少道德实践的勇气,能知而不能行。儒家的伦理及其道理在圣贤留下的经典中说得真切明白,所以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去书册上认识儒家的伦理,而在于把儒家的伦理用之于道德实践。于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在他看来,朱子与象山的错误,都在割裂心与理。朱子是把理与心为二,象山则是把心与理为二,知行合一则可使心与理或理与心合而为一。王阳明认为,与道德实践相对应的知,并不是对于外在事物之理的认识,而是对于引起或指导道德实践的主观意念的克制与省察。知行合一,就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万一有不善之念,就将不善的念彻底克制掉。王阳明把“一念发动”的促使行为的意识,纳入道德实践的范围,道德修养从道德行为本身扩大到道德意识。

王阳明的心学在明代影响很大,犹如一道闪光划过黑云密布的天空,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可谓当头一击。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以良知还原本性的面目,是对虚伪、空洞的官方理学的有力冲击,据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立者、王学弟子王艮遗集曰:“天性之体,本是活泼;鸢飞鱼跃,便是此体”,“良知之体,与鸢鱼同一活泼泼地……自然天则,不着人力安排”,“凡涉人为,便是作伪”(《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王守仁作为明代思想泰斗,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威、依傍书本,有平民意识,所以为后世一些进步的社会改革家所赞赏和推崇。同时他的心学对明后期哲学与文艺也影响巨大,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并扩展到东亚地区。

王阳明被誉为明代的孔子,弟子众多,有名者七十四人,而再传弟子更多,包括徐阶、张居正黄宗羲刘宗周、朱舜水等名臣名儒,还有朝鲜儒学泰斗李滉继承发扬了阳明学,日本近代的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曾为王守仁学说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低首拜阳明”。

而在王阳明的所有弟子中,徐横山是其中地位最高的,被称为“王门第一弟子”。不仅因为其入门最早,是第一个,还在于他为传播和研习心学所作的贡献最大。

徐横山是在王阳明还没出名时第一个拜在其门下的,是王阳明的重要支持者。

据《姚江文化史》载:“早在正德二年(1507),王阳明赴谪龙场驿途经钱塘时,时在省城应举的徐爱即拜王阳明为师。”正德二年是王阳明赴谪龙场驿之年,这时的王阳明官不过是个主事(七品),而且被贬至贵州去做一个更小的驿官(九品),政治上陷入低谷,而在心学方面也还没取得重大突破,正当王阳明落难之时,徐横山不避嫌疑,执贽拜王阳明为师,反映出了王阳明道德学术在徐爱心目中的重大影响力,也说明了徐横山对王阳明的深厚情感和远见卓识,从而确定了他在王学弟子中领军老大的特殊地位。

在“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影响渐大,在政治上也逐步走出低谷,从知县迁主事,再升郎中,正德七年(1512)年底,又擢南京太仆少卿,回家省亲,时徐爱升南京工部员外郎,遂与王阳明同舟归家。王阳明在舟中向徐爱讲授《大学》宗旨,据说徐爱听后如狂如醒者数日,胸中混沌复开。

由于徐爱悉心求教,学有所成,对阳明学有较高造诣。他曾说:“予始学于先生,唯循迹而行。久而大疑且骇,然不敢遽非,必反而思之,思之稍通,复验之身心,既乃恍若有见,已而大悟,不知手之舞、足之蹈,曰:‘此道体也,此心也,此学也。人心本善也,而梦恶者客感也,感之在于一念,去之在于一念,无难事,无多术。’”

徐爱对致良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对于“恶”不可任其发展,必须采取主动“绝之无之”,才可以真正保持禀性的善。他更进一步提出“德”与“文章名业”之间的关系,他说:“故心德者,人之根源也”,“文章名业者,人之枝叶也”,学者须先辨此,则在立志坚定以趋之而已”。

王阳明对徐爱极为器重,称他“温文敏达”“质美而淳”,寄予厚望。给徐爱信中说:“吾子年方英妙,此亦未足深憾,唯宜修德积学,以求大成。”又曰:“曰仁(即徐爱),吾之颜渊也。”

徐爱是王阳明最早的入门弟子之一,他对早中期阳明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自正德七年(1512)开始,徐爱陆续记录下王阳明论学的谈话,取名《传习录》。这是关于王学的第一本著作,对王阳明心学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的前面部分是徐爱与王阳明对话式的问答,是徐爱在经过深入研习后对王学的见解式提问,也反映出徐爱对王阳明心学的形成的积极作用。

据徐爱在《传习录》首卷自序中云:“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骇愕不定,无人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功夫,明善是诚身功夫,穷理是尽性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功夫,博文是约礼功夫,唯精是唯一功夫,诸如此类。”

徐爱主要的哲学思想是阐释并进一步发展了致良知之说,“疏通辨析,畅其指要”。同门萧鸣凤说他:“顾君所履历,动与权贵人轧,而二以邦本为念,有老练者之所不能及。”黄宗羲称他:“先生始闻阳明之教,与先儒相出入,骇愕不定,无人头处,闻之既熟,反身实践,始信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由此可知徐爱对阳明学说是经过反复体验之后才信从的,这是真正的做学问,故钱德洪称其为“师门之大儒”。

徐爱体弱多病,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一岁。“阳明在赣州闻讣,哭之恸。”徐爱死后,其父徐玺遂搜检徐爱遗稿,托蔡宗兖正讹、补缺、作序,编成《徐横山遗集》上下两卷,附亲友哀辞一卷,于嘉靖十三年付梓印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