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服务业分析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与现代服务业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概述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纲要的决议以及十六大报告中先后使用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但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通常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或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服务、移动通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行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如电信、金融、中介服务、房地产等行业。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工业化特别是重化工业化大潮迅猛推进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明显偏慢。以2004年数据为例,仅餐饮、运输、旅游等几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就占到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总额的50%强,而高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信息、物流服务、专利技术、文教科卫等所占份额较小,其所占比例甚至从1997年的40.7%下降到2002年的34.7%,而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经达到70%~80%。我国现代服务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弱,逆差呈持续扩大趋势。2004年,我国商品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量的5.8%,居世界贸易第3位,但服务贸易却只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2.8%。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上升到世界第5位,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4%。但我国服务贸易优势仅集中在海运、旅游等少数比较传统部门,而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则很低。如2002年,计算机、信息、通信和其他商务服务出口只占世界同类服务出口总额的2.2%,低于美国20.7%的水平,也低于印度3.1%的水平。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国际竞争力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慢、力度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领域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服务业的开放则相当滞后、开放幅度小,许多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试点,一些重要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则更晚,如电信业在2000年9月才出台《外资电信管理规定》,允许以合资的方式进入;铁路于2000年8月才以合资的方式开放货运;公路在2001年11月才发布《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的管理规定》,允许以独资方式进入货运,客运则仅限于合资;而对金融业的业务范围和地域一直实施严格的限制。此外,对咨询、会计、审计、旅游、律师、教育、文化艺术、出版发行等行业的限制就更多。在世界贸易组织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发达国家一般开放覆盖面在80%以上,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我国一直徘徊在30%左右,到2004年才达到62%。服务业对外开放速度慢,使国际产业转移对现代服务业的贡献度较低;我国服务业外部供血不足是其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有利条件
我国GDP近几年来保持了年均7.7%的较快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购买能力得到显著改善,这既为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可靠的需求基础,也为我国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提供了可能。为了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我国政府制定了许多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对外开放的服务业领域更加广阔。这为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当中,现代服务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业化,也是与服务业相结合的工业化。因此,随着工业化的继续推进,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样,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将转移到城市;城市的规模将持续扩大,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改变。而与人们居住方式改变以及城市规模扩大紧密联系的,就是城市生活服务需求的增长。因此,城市化进程也必将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受到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所推动的服务需求的增长,必将为国际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那些高端生产性服务,基本上都依赖于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来提供。
(三)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为资本的盈利增长提供了可能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仅相当于美国的1/20。如此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成为我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巨大优势,为资本的盈利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受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贸易滑坡的影响,国际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尖锐。为此,许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被迫转变策略,由原来依靠增加市场份额、扩大生产规模来提高收益,转而依靠降低成本来提高收益和提升竞争力。而降低产品成本最主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向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转移服务。因此,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国际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产生了强有力的吸引。
(四)我国产业配套能力强,为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在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一带崛起了众多开发区、保税区、加工贸易区、工业园、科技园等,产业划分和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产业的集聚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产业集聚平台和新型的规模经济,形成了产品配套程度很高的企业群和产业群。集群经济的发展既大大降低了成本,又促使同类型相关配套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集聚,从而形成规模庞大、业务复杂的生产基地。这为我国大规模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基础。此外,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我国物流环境大为改善,物流服务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参与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有效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对策
(一)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
虽然我国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符合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需要的高端人才相对匮乏。我国应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尤其是要加强培养能适应国际服务业要求、熟练掌握外语的实用型服务业人才。要建立人才的多渠道培养机制,加强服务业岗位职业培训,努力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和完善国家服务业资格评价体系。
(二)进一步改善服务业投资环境
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对投资环境的要求大大超过制造业。为了更好地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我国应努力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应加强软硬件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尽快实现城市数字化建设,降低商务成本,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高政府、企业、公共领域及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在软件方面,政府应加强职能转变,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营造健康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做好管理工作。应高度重视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坚持以市场换市场、以市场换资源、以市场换技术,增强国际产业转移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要建立完备的市场标准体系,推动外资转让技术、交换销售网络;纠正一些地方单纯依赖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与现代服务业的做法,统一外资优惠政策;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搞好国内配套,拉长产业链,增强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外资利用的战略引导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对外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是一个逐步推进的缓慢过程,这就要求我国政府站在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角度,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制定科学的战略,包括现代服务业的外资利用和国际产业转移战略。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然是选择合适领域优先突破。对现代服务业应采取逐步开放战略,避免国内服务业遭受过大冲击。对高新技术产业、国家战略性服务产业的引进外资应实行国家审批,避免出现外资对我国战略服务性产业的垄断或控制。
(四)加快面向全球服务中心的建设
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沿海城市的服务业相对发达,具有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优势与潜力。由于这些大城市面临着商务成本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土地资源制约加深等不利条件,因而应发挥这些城市服务聚集功能,加快其向服务业转型。这些沿海城市应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致力于建成若干面向全球的服务中心,培育一大批以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专业供应商。目前看来,大连和上海已经在国际特色服务业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大连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而上海则在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五)继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加入WTO以后,除了一些限制性领域外,我国服务业的大门基本上都已经完全对外资敞开。但在独资与合资、控股权问题上,外资可能仍然受到一些约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国服务业进行保护是必要的,但只有通过对外开放,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一方面,可以通过竞争来迫使我国服务企业寻求变革、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能够给国内服务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技术,从而通过溢出效应来推进我国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我国当前应主动利用服务业全球化转移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和市场准入,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应加快金融业、电信业、分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市场的开放,降低对外商业务规定注册资金的要求,放宽对其业务品种、业务对象和经营区域的限制,在相关政策上贯彻国民待遇原则;应大力促进内地与香港服务业的合作,推动香港地区服务供应商进入内地服务市场,尤其是要推动沿海中心城市与香港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
(六)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搭建服务业发展平台
现代商务服务业不仅是产品和服务价值实现的渠道,也是价值创造和增值的重要源泉。根据流通生产力理论,现代商务服务在提高生产力、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和出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应大力发展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加快生产和服务的网络化和国际化;应着力推动市场营销服务的升级;应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等现代化交易方式,广泛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服务,促进商务服务业本身的创新和升级。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服务产品的价值增值和提升我国服务业的运营水平,而且通过服务业发展平台的完善,能够有效增强我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吸引国际服务业的投资进入。
第二节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国际贸易
一、我国货物贸易发展现状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国际货物贸易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国际货物贸易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54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3位。2004年以来,与排在第2位的德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2004年两国货物贸易差额为4711亿美元,2005年为3261亿美元,2006年已缩小到2544亿美元,2007年进一步缩小到2122亿美元,2008年更是缩小到1099亿美元。197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只相当于美国的6.4%、德国的8%;2008年已分别提高到73.9%和95.9%。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37万亿美元,货物贸易进口和出口世界排名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2位。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561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23倍。其中,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14285亿美元,增长146倍;进口总额从108.9亿美元增长到11331亿美元,增长103倍。1979~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7.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8.1%,进口年均增长16.7%。
我国国际货物贸易的地位也在快速上升,在国际货物贸易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78年,我国国际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0.8%,在世界贸易中位居第29位。2004年,我国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6.2%,其中出口上升到6.5%,进口上升到5.9%;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跃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之后一直稳居该位次。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7.9%,其中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6.9%。对外贸易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居世界贸易的位次迅速提升。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我国的贸易伙伴已由1978年的40多个发展到目前达到220多个,国际货物贸易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我国国际货物贸易的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我国外贸的主打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我国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一个转变,即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的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46.5%。199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比重转变为25.6%和74.4%,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08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进一步转变为5.4%和94.6%,工业制成品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打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5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111亿美元,占17.9%。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连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出口商品地位。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82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自此之后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8年的11%提高到29.1%。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位居世界第2位。1979~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6.8%,比同期全部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出口市场结构也逐步走向多元化,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覆盖了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出口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也在悄然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逐渐成为我国进口的主要商品。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口由1980年的56.5亿美元增加到5387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8.2%提高到47.5%;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由1998年的292亿美元增加到341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8%提高到30.2%。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尽管我国贸易结构正逐步优化,但“三弱”现象依然突出,即创新弱、营销弱、品牌弱。我国企业拥有自主商标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大部分企业国际营销投入不足,121家自主品牌出口企业平均境外广告投入不足300万元。
加工贸易是当前我国国际货物贸易的主要形式。1978年,广东省签订了第一份来料加工协议,我国加工贸易开始起步。1981年,加工贸易为26.4亿美元,仅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1995年,加工贸易出口比重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并保持了快速增长。2008年,加工贸易增加到了1053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1.1%。其中,加工贸易出口由1981年的11.31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675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5.1%提高到47.3%;进口由15亿美元增加到3784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由6.8%提高到33.4%。1982~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24.8%,高于同期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8.6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增长26.7%,比同期出口总额年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口年均增长22.7%,比同期进口总额年均增速高7个百分点。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日益明显,而且具有较高的对外依赖度。我国外贸依存度2006年达到65%,稍高于全球约60%的平均水平。我国一些产品过于依赖国外市场,如服装和鞋类的出口依存度为71%、DVD机84%、摩托车为63%、照相机56%、电冰箱47%、彩电46%、空调42%。我国很多关键技术都依赖进口,关键产业、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依赖度高,机械设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设备的50%以上都依靠进口,民航飞机完全依靠进口,微电脑的核心部分基本依赖进口。我国多种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30%以上,如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35%、36%和46%,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5%以上。我国国际货物贸易商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技术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品上,而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和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大多缺乏国际竞争力,竞争力系数大于0.5的商品主要是旅行箱包、服装、家具等。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对外服务贸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对外货物贸易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服务贸易,包括发展国际旅游,开展国际间经济、科技以及学术文化等合作与交流。尤其是我国在加入WTO后,服务贸易基本对外开放,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个小类中的100个,占服务业部门总数的62.5%。当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旅游、运输服务为基础,以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为增长点的服务贸易全面发展格局,服务贸易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商务部发布了《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制定了战略目标,并出台了《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出现快速增长,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快速提升。1983~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7%,比同期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增长21.3%,比世界服务贸易总额增速高10.3个百分点。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只居世界第34位,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仅为0.6%。200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跃居世界第11位,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为2.2%。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345.7亿美元,其中出口624.3亿美元、进口721.3亿美元,分别居世界第9位和第8位。到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50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出口1216.5亿美元,增长33.1%;进口1292.6亿美元,增长28.8%。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4%,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上升到世界第7位和第5位。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上升到3045亿美元,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10.6%;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2%;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均居世界第5位,其中出口1465亿美元,进口1580亿美元(见图7-1)。
图7-1 2000~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情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以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占比达8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迅速,在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额由1997年的0.84亿美元增加到62.5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0.3%提高到4.3%;咨询服务出口由3.5亿美元增加到181.4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4%提高到12.4%。而传统的运输和旅游业两大行业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79%降至2008年的54.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敞开国门,积极发展餐饮旅游业,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大力挖掘旅游资源,积极吸引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人数逐年增多,客源更加广泛,营业收入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从1978年的180.9万人次增加到13003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6亿美元增加到408亿美元。过夜旅游者人数居世界位次由1980年的第18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4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居世界位次由1980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5位。居民出境旅游也快速发展。2008年,国内居民出境人数由1993年的374万人次增加到4584万人次,居世界位次由1995年的第17位提高到2007年的第6位。国际旅游外汇支出由1995年的37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33亿美元,占世界比重由0.8%提高到3.6%。我国在各国留学生的比重中名列前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非常欢迎的、努力争取的生源输出国。197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仅有860人,2008年已经达到17.98万人。1978~2008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39.2万人。2008年,来华留学人数由1978年仅1000人左右增加到22.3万人。目前,我国已经和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4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和交流关系,设立了18个双边教育工作磋商机制,签署并正在执行的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协议达到154个。
我国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世界地位远低于货物贸易,货物贸易顺差长期保持波动上升趋势,服务贸易则保持逆差波动上升趋势。我国的服务产业主要集中在旅游和运输上,占到服务贸易总额的56%以上;金融、保险、通信等新兴的服务贸易行业所占比重不足8%。我国服务贸易主要由旅游、交通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等传统服务业构成,三者占我国服务贸易的78.7%,其中出口占86.1%、进口占72.3%。我国服务贸易中,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贸易为顺差,运输服务贸易长期逆差,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05年,我国旅游、其他商业服务顺差额分别为75.4亿美元和75.0亿美元,是最大的顺差来源。运输、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是最大逆差来源。1990年,运输服务贸易逆差5.4亿美元,1995年发展到61.7亿美元;进入21世纪,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快速攀升,2004年已经达到124.8亿美元;2005年运输服务逆差额为130.2亿美元,约为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1.4倍。2005年,运输服务出口154亿美元、旅游出口293亿美元;运输服务出口占20.7%,旅游服务出口占39.4%;而在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1982~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与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0%左右,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全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为8.9%,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占本国总出口的比重全球为18.9%,其中美国为28.1%、英国为32.7%、印度为42.9%。
三、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外贸发展的促进作用
(1)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产业结构调整。长期以来,我国外贸能够良好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劳动密集型的外贸产业结构。近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部分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甚至向少数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工序。目前,我国已经承接了部分包括微电子、信息资讯等行业在内的信息产业的国际转移。据统计,外商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这一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投资比重高达66.4%,大大高于此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的23%和民间投资的10.6%,这表明在制造业内部对我国的国际产业转移已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产业转型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这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从而推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使我国外贸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有利于提高我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发展。
(2)有助于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践证明,国际产业转移显著影响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转移的重要目的地;90年代,我国已经牢固确立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世界中心。近年来,美、日、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确立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把一般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投资环境、市场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决定了我国将成为一般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产业转移目的地。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已取代初级产品,占80%以上的比重。我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在一些行业中,我国制造业已经拥有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规模、投资领域、投资方式已经并正在逐步改变着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着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在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在我国积累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强度加大,花样翻新,领域不断延伸。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上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案出现了迅速上升的趋势。我国过去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我国的不公正待遇,同时,我国企业不应诉的问题也助长了这种趋势的发展。2005年,共有18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63起,涉案金额21亿美元。其中,反倾销51起,涉案金额17.9亿美元;特保案件7起,涉案金额2.2亿美元;保障措施5起,涉案金额0.9亿美元。美国还对我国7种产品发起“337”调查,涉案金额12亿美元;欧盟、美国、土耳其等国对我国纺织品启动“242”调查或实施限制措施。近两年,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高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17起反倾销和9起反补贴调查,涉及金额总计102亿美元。其中,美国对我国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共16起,涉及金额占到全球贸易调查总金额的57%。
我国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例长期以来维持在2/3以上。我国巨额外贸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资企业造成的。外资企业享受了贸易顺差下隐藏的经济利益,而我国企业则承担了贸易摩擦的后果。东亚地区跨国公司将其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充分利用我国劳动资源低廉的优势,在我国建立组装基地。其结果是,这些企业大规模进口生产所需的中间产品,使我国对周边经济体形成巨额贸易逆差。与此同时,这些产品在内地组装后输往这些企业原有的传统市场,主要是欧美市场,导致我国对欧美市场出现较大贸易顺差。在过去生产的国际化还没有成为普遍现象的时代,国际贸易顺差往往意味着该国的产业利益,二者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但在今天生产高度国际化的时代,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生产的承担主体,即便在东道国没有任何作为的情况下,仅仅跨国公司进行的公司内生产和经营环节的重新配置就会为其所投资的东道国制造出贸易差额,是顺差还是逆差和东道国自身几乎没有关系,全在于跨国公司的资源调配方式和流向,而这些数据本身则要表现为东道国经济指标的变化。2005年,我国向美国出口商品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商品487亿美元,中方实现了1142亿美元顺差。如果仅从数字本身分析,容易得出中方获利美方吃亏的结论。如果把问题放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分析,结论并非如此简单。美国向我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上都由美国本土企业生产,利益主体是美国的企业、雇员和各流通环节;而我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包括我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我国的订单生产等,利益主体不仅仅是中方,还包括大量外国公司和经销商。2005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达1092.43亿美元,占我国对美出口总额的67%,显然其中的利益主体是外资企业。
(三)利用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对策
(1)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充分利用竞争优势。应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建立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出口战略。劳动力成本低是我国最主要的比较优势,但单纯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发展对外贸易有可能使我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不利于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我国制造企业应力争早日实现产业升级,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从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以技术研发为中心转移,建立具有较高层次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业。应把当前比较优势体现的短期竞争力与未来竞争优势形成的长期竞争力结合起来,将个别产业发展的局部竞争力与提高整体优势的综合竞争力结合起来,着重建立长期优势,增强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
(2)加强与跨国公司全面合作,推动企业融入国际经贸体系。鼓励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全面合作,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资源、人才、销售网络等优势,享受跨国公司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成果,借助后发优势,尽快缩短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应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本国新兴产业的培育紧密结合,积极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扶持力度,增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应努力提高我国出口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
(3)积极承接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加入WTO以来,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关键领域。为此,国家应加快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应当逐步扩大金融、电信、运输、咨询、商业、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应积极借鉴过去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成功经验,在服务领域大力吸引外商投资,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要积极参与发达国家服务外包的承揽。
第三节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金融服务业
一、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金融服务业作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产业,既包括银行、证券、保险这些主要的金融服务行业,也包括信托投资、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典当业等。有关资料显示,如果对服务各行业门类的法人单位数、年末实收资本、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单位实收资本、单位从业人员、单位收入7个指标进行综合排名,金融服务业位居第3;但如果对服务业各行业门类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资本、资金周转率和相对劳动生产率四个指标进行综合排名,金融服务业位居第一。与服务业其他行业相比,我国金融服务业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大致以1995年作为分界点:1995年之前是金融服务业恢复形成阶段,1995年之后则进入逐渐完善和不断深化时期。1978~1989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到1989年金融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最高达到了7.3%,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总增加值的比重也高达25.9%。20世纪90年代,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基本保持在6%左右。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我国加大了对信托、典当、保险等行业的清理整顿。2007年,我国金融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1057亿元,是1978年的162倍,年均增长19.2%;金融服务业在GDP中占比为4.4%。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73.7万亿元,是1978年的388倍。在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的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四大国有银行中已有三家位居全球市值15大银行之列。截至2009年7月底,我国共有上市公司1628家,18年间增长115倍。沪深股市总市值23.57万亿元,占2008年GDP比例约95.4%。其中,流通市值11.67万亿元,市值全球排名第3位。截至2009年7月底,107家证券公司总资产2.02万亿元,净资本3322亿元,管理客户资产9.66万亿元,1~7月证券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578亿元;61家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502只基金,基金总份额2.29万亿份,基金净值2.55万亿元。截至2009年7月底,境内资本市场累计为企业股票融资2.5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2.9万亿元。1993年6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H股;到2009年7月底,已有154家境内企业实现境外上市,筹资总额1137.79亿美元。期货市场也稳步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品种体系初步形成,金融期货产品也在积极准备。截至2009年7月底,我国期货市场共有21个期货品种上市交易;2008年,我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已占全球的1/3,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市场和第一大农产品期货市场。截至2009年8月底,保险行业总资产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20.97%。
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也取得了很大发展,但逆差却存在逐年扩大的趋势。1997~2004年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一直在0.1亿~0.4亿美元波动,2004年之后其出口额才突破1亿美元,2005~2006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1.45亿美元,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有了一定增长。2006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占整个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尚不到0.2%。2001~2005年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都没有超过0.2%,而英国金融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几乎达到30%。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2001年之后一直处于逆差。2005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额为80.54亿美元,2006年为104.17亿美元,但金融服务贸易逆差却达到90.28亿美元。2007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额达到123.55亿美元,增长了18.6%,逆差却进一步扩大到100.87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保险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引起的,这一年我国保险服务贸易逆差上升到97.6亿美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17.8%。(www.xing528.com)
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过于缓慢,内部行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不协调。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左右,而我国2003年金融服务业的实际比重大致为4.14%,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过慢,低于GDP的平均增长速度,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乏力;金融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均衡,银行业居绝对主导地位,而证券经纪与交易业、保险业、信托投资业的比重相对偏低;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需要。金融服务各行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有效地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产品。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能力不强,外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创新上具有绝对优势。国内金融机构开展跨国业务的能力低下,除中国银行以外,其他银行海外业务的拓展尚在起步阶段,而外资银行在综合化经营模式下,通过大规模的并购和重组,其分支机构早已遍及全球。在业务开展方面,国内银行大都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而发达国家跨国银行已经把业务重点放在利率互换、出口保理及福费廷等一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上,利用金融创新来获取利润和规避风险。
二、外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近年来,流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5年,我国金融服务业实际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达2.197亿美元。而2006年流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又有新的增长,实际利用金额高达2. 937亿美元,增长了33.68%。2007年,我国金融服务业签订外资合同51个,金融部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到了78亿美元,与2006年相比金融保险业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22%,但是实际利用的外资额却有所下降。2007年,我国金融服务业注册登记了301家企业,投资总额为201亿美元,其中外资有143亿美元。
2004年开始,我国银行业加紧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2005年以来,三大国有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相继露面,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大幕全面拉开。2004年,我国银行业共吸引了134亿美元的外资。2005年,我国银行业共吸引了来自外资银行的150亿美元投资,其中美洲银行、新加坡淡马锡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分别出资25亿美元、14.66亿美元,获得了中国建设银行9%、5.1%的股份。苏格兰皇家银行、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均出资31亿美元分别获得了中国银行10%的股份,而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则分别获得了中国银行约5%的股份。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资产、存款和贷款的年增速均在30%以上。从2005年12月1日开始,我国进一步开放汕头、宁波,并提前开放哈尔滨、长春、兰州、银川和南宁5个城市,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已达到25个,外资银行开展业务的地域分布更加合理。截至2005年10月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到845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左右,其中外汇贷款额占我国外汇贷款总额的20%。截至2005年10月末,已有138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人民币资产总额已突破1000亿元。其中,73家分行可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1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开办网上银行业务,41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从事衍生产品交易业务,5家外国银行分行获准开办QFII托管业务;外资银行在规定的12项基本业务范围内,经营的业务品种达到100多个。2005年,我国外资银行总资产达6353亿元;到2006年增长了29%,达到了8194亿元。
2006年,我国开始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所有权、经营权的设立形式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向我国居民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截至2006年5月,已有71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197家营业性机构。截至2006年底为止,所有的外资银行资产占我国全部银行业资产的1.8%;2007年底,这一比例为2.0%左右。2007年4月,汇丰、渣打、东亚、花旗四家在我国首批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外资银行正式开业,面向我国居民推出人民币零售业务,外资银行全面抢滩我国,布局网点不但深入部分二、三线城市,更逐渐延伸至农村市场。2007年12月,汇丰在湖北随州设立了第一家外资村镇银行。2009年7月,汇丰又成为第一家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外资银行。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的出口结算业务已经占我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而且这一趋势有增无减。截至2009年7月底,有86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5家外资银行获准开展QFII托管业务,30家基金公司和9家证券公司获批QDII资格,共设立9家合资证券公司、33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还有113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38家境外资产管理机构和8家境外证券交易所获准设立驻华代表机构。
从2002年开始,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机构寻求在我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筹资,满足其贷款需求。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获准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各发行人民币债券20亿元,而当年我国发布的《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为国际开发机构在我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制定了政策框架。
2003年底开始,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营业机构。2004年底开始,对外资保险公司取消地域限制。2006年年底,我国已有中外合资保险机构41家,分支机构接近400家,可以从事除法定保险外的几乎全部商业保险业务。截至2007年底,境内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总共达到了43家,省级分公司达到90家,分别增长了19.4%和34.3 %。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据2009年《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调查报告显示,外资保险公司在华发展缓慢,目前它们仅占寿险市场的5%,产险及意外险的1%。在国内中资寿险增长53.2%的情况下,2008年外资寿险反而下滑了8.79%。
截至2006年6月,我国已设立合资证券公司7家,合资证券基金管理公司23家;在上海设立从事A股交易的境外证券经营机构39家,在深圳设立从事A股交易的境外证券经营机构19家,并且有42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2006年底,我国金融服务业全面向外资开放,外资开始全面加速进入我国金融服务业领域。在我国证券市场,外资公司在A股上市的相关准备工作也已趋于成熟,为进一步吸引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纳斯达克北京代表处、纽约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在2007年12月先后成立。
三、承接国际金融服务业我国应做好充分准备
(1)培养金融业的服务理念和意识,使其真正成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重要产业。把金融服务业看做一个高度市场化、商业化的服务领域,看做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产业,有助于加快促进金融服务业本身的增长,带动会计、信息、法律服务等关联产业的加速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2)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制。建立健全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有效控制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注重金融服务内部各行业和地区的均衡协调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较好地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加快证券、保险和信托等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与实体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
(3)注重金融服务业在中、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加大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建设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整治农村信用环境,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
(4)大力培养金融人才,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金融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和信息化向金融服务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服务传统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正逐渐变成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资源的多寡在现代金融业中基本决定着金融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金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景。因此,有必要继续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多渠道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办法和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
“随着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上海一定能在2020年前实现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全球青年领袖、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表示。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步伐在加快。2007年成立了上海金融仲裁院,标志着上海已引入了国际通行的解决争端的机制,进而提升了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
最新资料显示,上海目前各类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的年成交量120万亿元。银行间市场、黄金市场等正接轨国际金融市场,吸引许多对冲基金、共同基金聚集,单在陆家嘴就聚集着50多家私募股机构,浦东张江也有6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全国共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0家,其中有6家在上海。落户上海的养老保险公司有4家,资金占全国的六成。上海有6家信托投资公司,虽然其资金只占全国的10.7%,但管理的信托资产却高达1000亿元,占全国的20%。截至2008年初,上海中、外资金融法人机构858家,比2002年时翻了一番。其中,外资法人银行14家,中资法人银行九成以上选择上海作为注册地。独掌2.8亿美元的“今日资本”已成功投资中华英才网。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投资公司之一,管理着89亿美元资产,在我国投资了20家企业。此外,亚菲特、东风日本汽车金融、松下电器(中国)财务、日立(中国)财务、申能集团财务等相继落户上海。截至2009年6月,在沪的外资法人银行总数已达19家,其资产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资产总额的57%,盈利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盈利总额的71%。
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交总额38万亿元,同比增长313%。如按市场总值计算,已超过香港联交所,排名全球第六。2007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总额为23.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4%,占全国期货总成交量56%。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交易总额4051亿元,同比增长27.6%。浦东的改革开放为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千年难遇的机遇。浦东小陆家嘴正在被打造成上海的金融城。截至2007年底,浦东聚集了493家金融机构,占全市金融机构总数的70%,其中有455家金融机构落户于陆家嘴。作为我国唯一以“贸易中心”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近年来,陆家嘴CBD的金融服务业发展迅猛,基本形成了以中外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体系。2006年,陆家嘴金融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3.98亿元,同比增长24.9%,占GDP的13.3%。
第四节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运输服务业发展
一、我国运输服务业现状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战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发展方式上将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历程表明,交通运输发展必然经历由单一运输方式的各自发展向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过程,综合运输是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截至200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5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3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农村交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乡镇公路通达率为98.54%,建制村公路通达率为88.15%;全国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35753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1403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3万公里,其中50%为等级以上航道;民用航空机场达到152个,民航航线总条数1506条,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2008年,我国新增公路里程10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6433公里,达到6.03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沿海港口新扩建泊位15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89个,新增吞吐能力2.8亿吨;内河港口新增泊位282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1个,改善内河航道里程943公里。
2007年,全社会旅客运输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全社会主要运输方式累计完成客运量223.65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全社会主要运输方式累计完成旅客周转量21515.8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2.1%。2007年,全国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3.57亿人次,同比增长8.0%;完成旅客周转量7217.1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9.0%。2007年,全年完成客运量205.8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完成旅客周转量11445.0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3.0%。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42亿人次,同比增长9.6%;完成旅客周转量77.2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5.0%。2007年,民航运输完成客运量1.85亿人次,同比增长16.0%;完成旅客周转量2776.33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7.1%。
2007年,全社会主要运输方式累计完成货运量221.46亿吨,同比增长11.1%;完成货物周转量97348.5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7%。2007年,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31.31亿吨,同比增长8.6%;完成货物周转量23793.1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4%;铁路日均装车116514车,同比增长6.4%。2007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62.84亿吨,同比增长11.0%;完成货物周转量11257.6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4%。2007年,水路运输完成货运量27.28亿吨,同比增长9.7%;完成货物周转量62182.1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1%。2007年,民航运输完成货运量394.87万吨,同比增长13.0%;完成货物周转量115.5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2.6%。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64.1亿吨与1.127亿标准箱,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亿吨级的港口达到14个。其中,沿海主要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8.48亿吨,同比增长12.5%,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6.40亿吨,同比增长12.5%。
据统计,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约为88.8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物流业增加值完成约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4.6%;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5.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2008年,全国铁路日均装车144868车,比上年增长3.1%,其中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20455车,增长2.3%。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32.9亿吨和24828亿吨公里,增长4.5%和3.7%,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7.4亿吨和23375亿吨公里,增长3.7%和3.5%。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4.5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旅客周转量完成7728亿人公里,增长7.1%。其中,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和周转量分别为14.4亿人次和7688亿人公里,增长10.6%和7%。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完成221亿人次和1263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6%和9.8%。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完成181.7亿吨和12999亿吨公里,增长10.9%和14.5%。水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完成2.4亿人次和74.8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和下降3.8%。水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9.7亿吨和65218亿吨公里,增长5.7%和1.5%。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7亿吨,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9.2亿吨,增长7%;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626万标准箱,增长12.2%。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跨境运输服务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1997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29亿美元,到2006年达到553.8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17.6%。1997~2006年,运输服务业一直都是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第二大行业和第一大逆差行业;2007年,运输服务业仍然是我国第一大逆差行业,而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则跃升为第一大行业。2007年,我国跨境运输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745.9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占当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9.7%。其中,出口313.2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当年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5.7%;进口432.7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占当年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3.5%。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一)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业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尤其是如此。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入,国际货物运输与国内货物运输量大规模增长,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交通运输的紧张。为了适应国家产业转移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大了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2008年,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近一半将用于铁路建设。截至2008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7.97万公里,公路里程373万公里,内河航道12.28万公里,民航运输里程246.2万公里。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过程中,外资也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我国道路建设自1979年开始向外资开放,不过外资所占比例不高。2005年,外资仅占建设投资的1.3%。允许外资控股现代物流业,但持股比例可以达到75%。2007年修订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指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将向外资全面开放;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的投资虽然须中方控股,但已可以吸引外资进入。国内船舶融资租赁业也可以在外资比例不高于50%的情况下进行合资经营。
(二)国际产业转移加剧了我国交通运输服务贸易的逆差
我国90%的国际贸易物资依靠海运完成,而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却差强人意。虽然随着运输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2007年我国运输服务竞争力指数已经上升到-0.24,运输服务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已经达到1.13,但事实上我国国际运输服务更多地依赖服务进口来提供。1990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为5.4亿美元,1995年增长到61.7亿美元,1997年增长到69.9亿美元;进入21世纪,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快速攀升,2004年已经达到124.8亿美元,2007年也高达119.5亿美元;21世纪以来,运输服务贸易一直都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来源。运输服务贸易国际逆差的增加,显然和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大宗货物运输的迅速增长有密切联系。一方面是我国跨国运输服务竞争力和运量的不足;另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国际运输需求,国际产业转移显然加剧了我国运输服务的国际逆差。
三、我国交通运输业继续对外开放的对策
(一)加快市场化进程,完善法制建设,加强开放力度,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要改善投资的软环境,首先要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逐步取消与WTO规定相违背的措施,对投资者实行国民待遇,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法制建设的另一个急需完善的方面是要规范基础设施投资的审批程序。建立一套简明、完善、稳定的涉外经济法规,并切实地执行是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合理控制外资规模,保护国内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交通运输业的对外开放,港口服务、国际海运及辅助服务将首先对外开放;外资、外企的进入将会对港口、海运业造成较大的冲击。必须设法避免外资集中地、过多地进入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我国交通运输服务业,避免外资利用过程中过度损害国内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在货运市场开放方面,应采取适当保护、有序推进开放的策略;选择有条件的港口作为试点,允许与我国有良好关系的班轮公司进、出入试点港,从事装卸货物业务,允许其租用或建造码头;试点举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对外方股权或出资比例要加以限制,不能让其拥有控股权,不宜采取外商独资经营。客运服务应实行对等互惠的开放并加以严格限制;航空运输客运服务只设立合资、合作的航空运输企业,并对外方的股权加以限制,一般不能超过25%;铁路、内河及陆路客运服务禁止外商进入;远洋运输客运试点举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三)积极利用外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交通管制系统由国家投资和管理、军民合用机场不允许外商投资外,其他与交通运输相关的配套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均应积极寻求外商投资,或参与经营与管理;应积极引进外资建设航空港、飞行区、港口、码头、铁路;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应采取较优惠条件来吸引外商投资。
第五节 服务外包
一、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包括商业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服务外包企业系指根据其与服务外包发包商签订的中长期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服务外包业务的服务外包提供商。
近年来,国际服务业外包产业获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服务业外包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模式,对服务业外包东道国就业问题的缓解、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有着重要意义,从长远看也有利于服务业外包母国的成本降低、效率和利润的提高。随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系统、网络、存储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业务流程外包和信息技术外包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服务外包既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也给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发展相关产业、推动服务业出口带来了巨大机遇。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的服务外包输出地,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地。承接全球服务业外包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重要新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正是借助服务外包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印度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金额为422亿美元,相当于我国的9倍。
据统计,2004年全球服务业外包总量为3040亿美元,2005年为3344亿美元,2006年增加为3980亿美元,2007年为4736亿美元,2008年估计为5850亿美元。国际服务业外包的增长速度不断提升,2005~2007年平均增速约为20%。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未来5~10年国际服务业外包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2010年预计为1.2万亿美元。据统计,在全球1000强企业中,仅有1/3参与了离岸服务外包,还有2/3未参加到服务外包的浪潮中,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仍具有长期增长的巨大潜力。麦肯锡公司预测,今后5年内美国白领工作岗位的离岸外包将达30%。美国信息产业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到2010年,发达国家中25%的传统工作将转向印度、中国和俄罗斯。从市场结构来看,全球服务外包正逐渐从“最基础的技术层面的外包业务”转向“高层次的服务流程外包业务”,BPO继续保持高于ITO的速度快速增长。从服务外包市场分布来看,2008年全球服务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日本、亚太和拉美地区,其中美国服务外包市场较为成熟,亚太地区保持强劲增长,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业务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服务外包输出地,在全球外包支出中,美国占了约2/3,欧盟和日本占近1/3,其他国家所占比例较小。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地,其中亚洲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中国、印度、爱尔兰、菲律宾和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是全球外包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但随着全球服务外包业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中国和印度已成为吸引发达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的最主要地区。
当前,随着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与高新技术相关和以高新技术为手段的服务外包发展迅速,但其中主要以IT和金融服务外包为主导。随着IT业与金融业的交叉和融合,两者以相互结合的方式强化了服务外包的离岸趋势。因为现代金融业已经是知识和信息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金融业国际外包主要以各种IT服务为主,IT外包服务市场中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对象之一。
二、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必然会持续增长,服务贸易将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随着产业分工的发展,制造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效率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我国发展服务贸易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承载力的双重压力,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具有特殊意义:与制造业最高不超过15%的增值幅度相比,服务外包的增值幅度高达100%;而从收益看,服务外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制造业来料加工的20倍,而能耗却只有制造业的20%。
许多跨国公司出于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考虑,正在向我国转移相关服务产业,我国服务外包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支持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在目前国际外包市场上,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基本停留于劳动密集型、相对低端的外包业务。尽管由于地缘因素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软件公司成为日本软件业外包的主要合作对象,但我国软件外包行业高度分散的格局、大型企业的缺乏(没有服务外包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国内企业),导致我国不能有效获取大型外包和集成项目。
根据商务部的规划,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将在全国建成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我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实现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在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推动下,2007年我国服务外包出口合同执行金额20.94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18%。2008年,在国际经济形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我国服务外包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1~8月共执行服务外包出口合同金额19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7%。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6月,全国服务外包企业共6673家,从业人员121.5万人。2009年1~6月,全国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406家,新增从业人员29.7万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林哲莹预测,到2013年我国将实现服务外包业产值300亿美元,年均增长40%。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在“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第二届金融服务外包交易会”开幕式上说,覆盖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并成为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竞争优势工具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金融机构对金融服务外包的需求日益扩大。
三、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策
尽管我国服务外包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还很小,但发展潜力巨大。跨国公司制造业向我国的不断转移,为我国承接配套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提供了市场;而国内企业对外包服务的需求,将继续吸引外资企业在华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我国既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也逐步优化了服务外包政策环境,基本完善了服务外包发展所需要的交通、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这些都为我国承接与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1)应强化政府对服务外包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全面调动各种资源,加快推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国承接服务外包能力的发展,我国政府正在采取一些积极措施。2009年9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对服务外包产业的金融支持手段,旨在加大金融对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重点做好20个示范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按照商务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划,我国将于今后5年内(2009~2013年)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2009年,商务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央财政给予企业每人不超过4500元的培训支持。
(2)应尽快研究出台全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成长,应根据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优惠政策在现代服务外包行业的覆盖面;应建立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应大力改善服务外包企业投融资条件,鼓励银行向软件出口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服务外包领域;同时,可以给予服务外包企业在工商税收等方面享受软件企业同等待遇。为支持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做大做强,有关部门将在20个示范城市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包括自2009 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离岸服务外包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统筹规划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对于有利可图的领域,我国资本往往习惯于采取一拥而上的投资策略。完全自主式投资策略的后果就是:投资资源被分散、产业发展缺乏区域特色、总体投资过度、总体产能严重过剩。面对国际服务外包这一拥有巨大潜力的投资机会,如果政府不对其进行总体筹划,一样难以逃脱投资发展不合理的结局。
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深圳、广州、武汉、哈尔滨、成都、南京、西安、济南、杭州、合肥、南昌、长沙、大庆、苏州、无锡等20个城市已经被确定为我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各地政府应在国家统筹规划下,根据自身特色、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领域,明确重点承接国家和地区,积极实行错位发展,打造城市服务外包品牌。国家认定的服务外包重点城市,应抓紧组织编制服务外包发展规划,明确服务外包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和区域;应立足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管理营运中心等;应着重承接与发展高端服务外包产业,发挥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产业辐射与带动作用。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应科学规划、建设服务外包集聚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引导、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
各地在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和引进外包服务提供商时,也应加强招商引资的总体筹划。在初期阶段,不可避免地会承接一些低层次的国际外包服务项目,也会引进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国际服务外包商,但在服务外包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以后,各地应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服务外包提供商的力度,逐步提升我国承接国际外包服务的产业层次。当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引资的重点应是吸引欧、美、日等国来华设立服务外包企业,旨在通过这些先进国家先进服务外包提供商的引进来带动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同时,应积极培育我国本土服务外包企业与服务品牌,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