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制造业分析-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制造业分析-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时间:2024-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制造业分析第一节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概述一、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制造业,又称加工工业,主要指对以采掘工业和农业原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的工业部门的总称。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经济中心的转移都是制造业中心的国际转移。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此次转移率先从美国开始,是发达国家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的具体体现,同时,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

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制造业分析-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六章 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制造业分析

第一节 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概述

一、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

制造业,又称加工工业,主要指对以采掘工业和农业原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产品)的工业部门的总称。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经济中心的转移都是制造业中心的国际转移。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一方面是它直接增加了国内生产总值;另一方面,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制造业为其提供生产资料,制造业的发展将推动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

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将某个制造行业、制造产品、制造区段转移到相对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这种转移一般需经过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设立加工基地,输出装备技术和中间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开始发展加工装配产业。第二阶段是随着发达国家资本、技术、管理优势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低成本优势的结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最终产品产量增加,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最终产品的数量逐渐减少。第三阶段是随着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地采购增加,直至中间产品的大部分实现本地生产,最终产品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反向出口。只有进入到第三阶段,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才算真正承接了该产业,完成了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20世纪70年代,两次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导致能源与矿产资源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一部分大量消耗能源和矿产资源以及污染环境较为严重的重化工业部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球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导致国际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在这次国际制造业转移过程中,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此次转移率先从美国开始,是发达国家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的具体体现,同时,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

二战”以前,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从欧洲的英国德国向美国转移;“二战”以后,逐渐转移到日、韩等新兴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新兴工业化国家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根据转移的方式和特点来划分,国际制造业转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到90年代初,主要是国家或地区间的产品转移,通过国际贸易及其他方式将产品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转移。一些发达国家企业把自己的产品转移到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行业如纺织、食品、鞋帽、制衣等产品为主。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主要是配套产业转移,在沿海产业配套能力强、现代物流发展快等新优势的吸引下,以电子、信息、汽车为主导的国外产业及配套产业形成了加速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的新态势。第三阶段从21世纪初开始,由配套产业转移变为结构转移,最大特点是制造业的剥离,并已经出现制造集中化、开发分散化、采购区域化、产业链条化、外企本地化和要素配合的趋势。此次转移技术起点高、规模大、转移速度较快。这种转移为我国培育和完善自己的产业,提高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和向信息化迈进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制造业一直是我国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领域,外商对我国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保持在50%以上,2003年更是高达72%。外商投资向制造业的集中,大大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估算,200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1.44%。2006年,我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全球70%的DVD和玩具,50%的电话、鞋与数码相机,超过1/3的彩电箱包手机等产自我国。2008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占世界纺织品贸易的1/3,粗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40%。我国占有优势地位的这些产品不仅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由此可见,国际产业转移不仅为我国产业发展引进了大量资本,保障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二、国际制造业转移的趋势

(一)项目外包逐渐成为主流

从产品价值链看,制造业转移的方式不断创新。目前,跨国公司已开始将非核心的生产制造、采购营销、物流配送、研发设计等活动,以项目外包方式分包给成本更低和具有专业能力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专业公司。跨国公司还采取离岸外包方式将部分服务业务,如计算机软件编程和电话咨询转接等,转移到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同时,跨国公司加强与提供配套生产服务企业的战略合作,带动这些企业随同转移。与以往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自己的生产服务企业相比,这些新兴的国际产业转移方式不仅有利于跨国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成本,而且有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培育发展自己的配套企业和产业。外包发展使得贴牌生产成为制造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随着贴牌生产的广泛应用,国际制造业进入贴牌生产时代。而发达国家企业则侧重于做品牌,把资源更多地配置于产品研发、品牌塑造和市场开拓。

(二)控制价值链高端

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转移扩散使得竞争力的构筑不再依靠产品价值链的整体占有,而是根据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尽力参与并抢占价值链条的高端。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大比例的低附加值的制造和装配等低增值部分转移到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而将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开发设计以及产品销售高附加值环节保留在发达国家。随着制造业的国际转移和扩散,研究开发与生产制造之间的分工不断加深,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价值链梯度分工格局。虽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层次不断提高,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制造业向服务业、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提升的趋势;但这些变化并不会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地位的根本状况。

(三)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明显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不再遵循传统的产业转移阶段进行投资,而是发挥其社会化协作程度高和横向联系广的优势,主动引导和带动相关行业的投资,鼓励为其配套的生产服务企业和供应商一同到东道国投资,从而将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为充分利用东道国的各种资源,同时使自己的生产适应全球市场的不同需要,跨国公司除了转移传统的制造业以外,对其他生产经营环节如研究与开发、涉及跨国公司总部等,也开始向其他区域转移。这种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并带动关联产业协同转移的新趋势,是跨国公司加快建立全球生产营销网络和实现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不仅有利于跨国公司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球竞争力,而且也使得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规模和范围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四)全球垂直一体化

早期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实行垂直一体化投资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过去的垂直一体化投资演变为在全球市场上的垂直一体化生产,即对整个产品价值链、技术或工艺流程进行拆分,分别布局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实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产业整合。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割使东道国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个布局点,跨国公司通过充分发掘东道国市场的全球性价值来实现全球竞争战略目标。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价值链的拆分,国际产业转移对象越来越细化和分散化,即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流程中,发达国家从事技术、资金密集工序的生产,而发展中国家从事非熟练劳动密集工序的生产,形成同一产业内部非熟练劳动与技术交换垂直分工形式,即产业内的全球垂直分工体系。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

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建设我国现代制造业基地,应当在过去“以市场换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向“以竞争求技术”转变;应不断地提高承接转移产业的技术层次,切实增强我国制造业对技术引进的吸收消化能力。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立科研开发机构,并进一步培养企业独立的技术创新能力,改变对技术引进的依赖。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核心任务是承接国外先进产业的转移,吸引我国稀缺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利用国外先进产业和生产要素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层次和水平。因此,应根据我国制造业的基础和发展需要,合理选择、承接先进产业的转移。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少与管理机制滞后是目前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我国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时,必须以引进核心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出发点,要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鼓励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同时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实现以市场换技术、以技术促升级的良性循环和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最终目标。

二、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我国制造业要融入世界经济循环,最根本的条件是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职能应定位于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提供社会保障、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和鼓励技术创新等方面。政府应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国投资的力度,加快国外先进产业向国内转移的速度,加强对跨国公司的招商,鼓励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和跨国采购机构设在我国,并支持其采用收购、并购等多种投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要抓住国际产业新一轮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快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加大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能源、交通通信等硬环境,尤其是要重点加快软环境建设,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大力改进投资软环境。要进一步清理、修订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尽快建立和完善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体系。

我国制造业应积极开发自主知识产品,灵活适用知识产权规则,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加强知识产权滥用的立法限制,重视技术标准的应用与标准的创设,把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为政府的治国方略。要依法保护投资各方的合法权利特别是知识产权,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法律保障。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都明显地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地方制造业则更是徘徊在世界加工厂的边缘,许多高精尖设备国内无法独立研发和生产,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三、结合区域制造业发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层次性,应根据不同行业和区域实际,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各地应根据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会,接受世界产业链的分工,主动有选择地接受国际制造业的转移,为区域性制造业集群的形成创造条件;在刺激自发性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突出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注重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促进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向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通过引导国外制造业向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转移,可以逐步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结构和技术水平,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对那些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与产业专门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承接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力度。

四、推动我国制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我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还应积极利用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机会,将国内企业的产品积极推向国际市场。我国企业可以借助与之合作的跨国公司的各种销售、融资渠道“借船出海”,从而打开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因此,我国制造业企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加强对国际经济动态与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查研究,要加强对著名跨国公司的经营状况、管理策略、投资趋势、市场情况进行认真了解和学习,并积极介入跨国公司的销售网络。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我国应在科学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点,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指导,理清产业对接的重点,加快培育新兴制造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来推动我国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要积极培育我国世界级制造业企业。我国制造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缺少可以和国外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型制造企业,这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非常不利。我国政府应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对优秀的制造企业进行扶持,推动企业加速成长,积极引导国内制造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国内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借鉴国际大型企业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成熟的管理经验,树立品牌意识,提高自身信誉度,积极打造我国制造业的世界名牌。

第三节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装备制造业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概况

我国装备制造业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建立起来的。当时国力羸弱,国家不得不将有限资金投入多个行业。改革开放后,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重点建设“瓶颈”产业,装备工业成为调整压缩对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造成了一定影响。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出口增速同比分别回落了8.6个、15.2个百分点。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2009年2月4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技术目标: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2020年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我国已逐步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1999年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拐点,我国重工业产值首超轻工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突飞猛进。200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投资总额人民币26399亿元。截至2006年,装备制造业在全国有近7万家,从业人员达1658万人,占全国工业比重的22.47%。2007年,我国机械制造业增加值为18000亿元,是1978年的180多倍,年均增长19.6%;对外贸易出口额2007年为1929亿美元,是1978年的739倍,年均增长25.9%。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36393.63亿元人民币,约合19630亿美元;同期美国为19800亿美元;日本为15022亿美元;德国为11197亿美元。2008年我国发电设备产量1.3亿千瓦,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12.3万台,均居世界第一。1985~2008年,我国单位或个人拥有的装备制造业9大重点领域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和实用新型专利总量分别为17417项、61710项和128220项,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7.24%、39.75%和41.19%。特别是近3年来,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分别为9345项、34542项和52080项。我国机械产品国内自给率由改革开放之初不到60%提高到了2008年的80%以上,机械制造工业自主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国产机组已达80%以上;年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厂设备,国产化率达90%;国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与国产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运行;日产4000吨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0万吨乙烯、30万吨级合成氨、百万吨级钾肥等一大批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化。世界上最大的1.65万吨自由锻造油压机、250吨/630吨米锻造操作机、450吨三相三摇臂双极串联电渣重熔炉三大装备,在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所属的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全面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大型铸锻件制造能力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还不到30%,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5%以上,远低于美国的41.9%、日本的43.6%、德国的46.4%。从反映我国制造业最高水平的中国制造业500强的情况看,2007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数量、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占整个中国制造业500强总量的21%、25.42%、24.59%,远低于美国、日本与德国的水平。由于装备制造业的落后,近年我国进口的各种基础设备价值大致占我国进口总值的50%,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在大型飞机、大型医疗、光纤设备等领域,我国全部依赖进口。我国民航现有大型飞机1000多架,全部是从外国进口的。到2020年,还需大型飞机约1700架,每架售价大约7000万美元,需要耗资1000多亿美元。

虽然60年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装备制造在整个制造业中的比例仅为26.5%,远低于美国的42%、日本的44%、德国的46%。我国许多重大装备尚不具备研究开发与制造能力,不得不依靠进口,光纤制造设备的100%,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制造、数控机床及胶印设备的70%被进出口产品占领。而且越是重要、高档、技术附加值高的装备,进口就越多。我国装备制造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小的产品,而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部分也是国际竞争焦点的大型、高技术成套设备和重点产品,竞争力比较低。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起步较晚,加之科技投入不足和人才短缺,导致我国新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多较长,是美国的4~5倍。先进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在40%~50%,最低的也在30%以上,而我国却只有25%。[1]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市场集中度较低。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设的,出现了大型企业大而不强、产业带动能力差,小型企业小而不专、协作能力差的不利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装备制造业中90%的知名商标所有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而由于缺乏商标支撑,特别是缺少一批能与国外知名商标相抗衡、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商标,我国装备制造业至今依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商品的80%~90%是贴牌加工。

二、国际装备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

(一)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装备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也日趋明显,我国承接装备工业国际产业转移增长较快。一方面,国外许多知名大公司,都纷纷采用产品出口或合资合作等方式来增强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承接装备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振兴装备工业,实现产业升级的需要。

2002年开始,重型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热浪此起彼伏。2002年,受广州本田汽车公司所谓广本模式的刺激,丰田、日产分别与一汽、二汽签署了全面的合资合作协议;本田、丰田、尼桑都陆续将生产厂搬到广州,在广州地区迅速集聚起一个上千亿元产值的汽车及配套产业。同时,部分跨国公司也逐渐将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我国;飞利浦已投资15亿美元建立了芯片生产厂,新惠普、东芝、夏普与三星等跨国企业,也纷纷扩大在我国本土的生产规模。2002年,在我国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以及冶金工业7个行业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5%,拉动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而以上7大类行业正是跨国制造业公司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行业。

装备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掀起了我国近20年承接第三次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高峰。从2002年以来,国际资本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投资节节攀高。200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累计近3万亿元投资,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400.8亿美元,约占投资总额的12%,同比增长了29.4%。目前在中国区域内,装备制造业全行业的三资企业产值过亿元的就有上千家。根据2005年数据,三资企业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38.44%,利润总额的45.7%。随着国际装备制造业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的不断发展,国内初步形成了“3+2”的承接区域格局,包括三大传统承接区域,即长三角承接区、珠三角承接区、环渤海承接区;两大新兴区域,即东北承接区、中西部承接区(以成都、重庆、武汉、西安为中心)。这五大承接区的区域资源、禀赋各有优势:珠三角、长三角优势在于人才、技术、资金,而东北、重庆等地区的优势则在于产业基础、土地资源等。各大承接区为吸引国际产业转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资源状况看,东北承接区、中西部承接区虽然地缘特征不同,但都属于新兴的发展地区,经济基础、政策扶持和自有资源相似性高,预计未来会成为直接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区域。

(二)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进行转移,客观上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就业机会,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国际资本在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时,往往是并购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而一旦进入以后,就积极谋取控股权、控制销售权及财务权、品牌使用权。国际资本对我国重要装备制造企业的控制,无论对本土装备制造业发展,还是对国家经济安全,都存在不利的影响。关系国计民生和具有战略意义的装备制造业,我国不能依赖跨国公司来完成。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强化政府对民族工业在产业政策的扶持作用,避免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和资本实力,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某一领域进行垄断,从而制约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发展目标的冲突。在国际装备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过程中,我国更多地承担了“制造工厂”的角色,在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在装备制造业中重要产品和工艺技术仍然主要从国外引进,并要支付高昂的技术引进费用;而对引进的技术,往往缺乏能力消化、吸收,及进一步自主创新。跨国装备制造业公司在我国进行投资的技术转移非常有限,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成套设备都掌握在外方,我国主要承担加工组装的任务。在转移的产品结构方面,中低档产品居多,重大成套设备和高技术产品偏少。国际制造业的这种转移虽然能够实现跨国公司的国际产业转移目标,但无助于我国意图通过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实现技术进步的目标的实现。

(3)区域制造产业同构化问题。我国各地方政府纷纷把GDP贡献价值大、拉动地方就业程度高的装备制造业定位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这加剧了我国在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时的竞争程度。竞争虽然在客观上有利于刺激各地优化产业承接软硬环境,但也带来了资源低价处置、国有资产流失的弊端,造成全国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的同构化。在国际制造产业国际转移的区域承接问题上,国家应积极展开相关指导,地方政府应充分从自身地缘优势、产业基础、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情况等出发,明确区域承接定位,建立有针对性的装备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承接与发展计划。

第四节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造船业

一、我国造船工业的现状

我国近代船舶工业始于19世纪中期,1865年由安庆军械所制成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在上海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我国造船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有重点地改建、扩建了江南、大连、沪东、上海、武昌、新港第一批老的骨干船厂和地方中小船厂,同时新建了渤海、广州、黄浦等骨干船厂和众多的地方船厂,在我国形成了上海、大连、天津、广州、武汉、重庆等船舶修造基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造船工业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过60年的艰苦拼搏,我国已经快速成长为世界主要造船大国之一。1997年,我国造船业的市场份额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韩国,并且在技术水平、产品复杂度系数方面超过了日本。2006年,我国共承接船舶订单700万修正吨,成功超越日本,晋升全球第二大造船国。在过去10年,我国造船产量增加了500%。目前,我国船舶业已经全面掌握油船、散装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设计建造技术,并且成功进入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30万吨级浮式生产储油船、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建造。2006年1~2月,我国造船企业共承接新船订单380万修正总吨,占全球新船订单总量的49%,而同期韩国船厂的订单量仅为200万吨,这是我国首次超过韩国。截止到2007年5月份,我国已签订了425个船舶订单合约,占全球订单总量的45%,仍然超越韩国排全球第一位。

2005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21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新承接船舶订单16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手持船舶订单396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78亿元,同比增长47%。全年完工出口船舶7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占造船完工总量的62%。全国规模以上806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256亿元。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98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利润总额47.5亿元,同比增加24.8亿元。2006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全国造船完工量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新承接船舶订单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0%;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22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工业增加值422亿元,同比增长43%;全国规模以上913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80亿元,同比增长61%;全年船舶出口达到117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占完工总量的81%。2007年,经济规模快速增长,造船、修船和船舶配套业实现全面增长,全国规模以上1059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63亿元,工业增加值68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3%和70%;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增长60%以上;2007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8.5亿元,同比增长136%。2008年1~10月,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主要经济指标显著提高,船舶出口增长强劲。但自2008年底开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造船业受到强烈冲击。2009年2季度之后,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航运需求逐渐放大,使造船业景气略有回升。生产周期长和产能过剩可能给造船业未来复苏进程带来隐忧。因为造船生产周期一般是3年,目前主要依赖前年订单维持生产,如果出现后续订单不能及时跟上的情况,明后年生产可能再次下滑。同时,由于造船业前两年投资增幅过快,超过了合理水平。2009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入为550亿元,并以低端加工业为主,产能过剩状况明显。这一状况给造船企业带来巨大压力,预计船厂生产在2010~2011年再次下降。2010年,产能利用率将变成50%,2011年可能还会更差。

我国造船工业虽然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关键的船舶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我国在船舶性能和结构数据库、船舶性能和结构的综合优化设计、船舶结构直接设计计算方法等船舶共性和基础技术方面,都与先进造船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严重制约着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设计领域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在船型开发和船舶设计技术方面,真正属于我国自行设计的船型,大多数都是15万吨以下的散货船、原油船、中小型集装箱等船型,在设计技术、设计手段上也较为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低。最后,船舶配套业发展严重落后于造船业发展。我国造船业大约落后日韩10年左右,而船舶配套产业总体水平则要落后20年左右。(www.xing528.com)

二、国际造船业向我国的转移

国际造船基地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西欧转向日本,70年代转向韩国。日本以1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韩国以9年的时间超过欧美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并在2004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造船国;我国1995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第三的地位,并在2006年首度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造船国。目前,韩国、日本两国造船业的重点开始转移到新兴造船国家所不能生产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上。欧洲则因为劳动力成本过高以及韩国、日本等国造船业崛起的影响,在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从1993年的23%下降到目前只有15%。德国是目前欧洲最大的造船国家,可造船规模仅维持在1990年的2/3,只占全球市场份额约5%,排全球第4。瑞典在30多年前造船产量曾排名世界第2,仅次于日本,但目前仅剩下有限的几家船舶修理厂、海军舰艇修造厂及各类船用设备生产厂家。希腊目前也只剩下几家造船厂,大量船舶需要进口。但欧洲仍然保持了高附加值的船用设备的优势。现在船舶配套的一流产品、品牌大多仍集中在欧洲。

从造船业发展规律看,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船舶工业是技术、资金、劳动力三密集的产业,其产业格局有其自身的特点。综观世界百年造船史,有一条基本的规律,就是世界造船业中心从先行工业化国家逐步向后起工业化国家转移,从劳动力高成本国家逐步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目前,国际造船业正处在大调整时期,世界造船中心不断东移,东亚地区已经成为国际造船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一方面,作为世界传统船舶工业中心的欧洲逐步走向高端化,让出了利润偏低的船舶制造,英国、荷兰等传统造船大国已逐步淡出造船业务;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亚洲船舶需求量、海运业务量持续增长,带动了亚洲船舶制造的发展,特别是东亚地区已成为国际造船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日本、韩国在20世纪抓住了这一机遇,用了10年左右时间相继实现了造船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个最大造船国。而近年来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使日、韩两国造船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弱化,相比之下,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加上船舶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缩小,初步显现出承接国际造船业转移浪潮的良好势头。我国造船业在人工费用和大型船坞启动方面都具有优势。1998年以来,我国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连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造船泊位,以及大型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人力成本在一艘船中占到了30%左右,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日、韩的1/10~1/15。在这个新格局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船舶制造市场成长性最高的国家。

从我国的产业政策看,发展造船业可以享受到很大优惠。我国政府对发展造船业非常重视,把它作为具有潜在国际竞争力的五大产业之一,瞄准了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在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很大优惠。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投资,大量兴建新的造船厂和配套厂。有关银行进一步加大对我国船舶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加快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流造船大国的步伐。这些政策有力地保证了我国造船业的跨越式发展。上海、江苏、大连、广州、福建等地都把发展造船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千方百计加以培植和壮大。从近10年我国造船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显上升,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

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趋势是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造船业将对韩、日的领先地位形成有力的挑战。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其造船量占全球总造船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8%升至40%;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国。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把造船业的巨大机遇展现在我国企业的面前,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规避各种风险,如何掌握机遇,是与企业发展命运攸关的问题。但设计能力落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船舶工业应对国际造船业转移,应通过促进船舶产业集聚,尽快形成船舶产业集群,加大承接国际造船业转移的力度;应以产业集群、大集团为支撑,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我国造船业产业布局和产业基地,推动船舶产业发展和船舶产业升级。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统筹规划建设现代化造船基地;二是完善优化产业价值链体系;三是强调优势和特长,开展错位竞争;四是尽快提升我国船舶设计与开发能力。

但我国整体造船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不少高科技、高附加值船型,包括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石油气船、天然气船、豪华旅游船等尚处于开发阶段。配套行业水平较低,已成为制约我国造船业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日、韩等世界主要造船国家都拥有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船舶配套工业。日本船用设备业国产化率高达97.8%,而且还有大量出口,年产值达80亿美元。韩国船用设备业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迅速,国产化率已达到80%左右。由于配套行业水平低,我国造船业不得不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配套产品,从而大大压缩了我国造船业的利润空间。目前,造船业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与过去转移到日本和韩国时的情况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科技和管理的作用更加明显。我国造船业必须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研发制造上取得突破,以用产业升级来弥补产业转移给我国造船业带来的损失。

第五节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汽车产业

一、我国汽车产业现状

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1984年,建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以吉林长春、湖北十堰、安徽芜湖、广东花都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初步形成了华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六大零部件集中区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拥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在1000个左右,关键集群区域约100个。

2007年,我国生产汽车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我国汽车产销量世界排名分别位列第3位和第2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产销大国。在商用车方面,我国自主品牌过去3年国内市场上占有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轿车自主品牌车销量仅124.22万辆,只占轿车总销量的26%。2007年,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值668.78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259.82亿美元,同比增长24.45%;出口总值408.96亿美元,同比增长45.31%。2007年,汽车整车出口61.27万辆,同比增长79.85%,出口金额达到7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达145亿美元,高于整车出口,标志着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成为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民族汽车企业已经成为轿车出口的主力。2007年,我国汽车出口单价一改往年不断下滑的局面,从2006年平均单价0.9万美元上涨到1.18万美元。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历来是我国主要汽车出口市场,2007年欧洲市场出口明显增加。我国在中低档轿车、客车和载货车领域的竞争优势明显,并且开始输出资本与技术。华晨、奇瑞、力帆、吉利等自主品牌厂家纷纷加速海外生产基地的开拓,2007年以来先后在朝鲜、伊朗、俄罗斯、乌克兰等地设立海外工厂。海外收购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企业获得技术与品牌的重要途径,“走出去”的态势初步形成:上汽收购了双龙汽车公司,上汽、南汽收购了英国罗孚汽车公司。

2007年12月7日,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成功推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YC6L-50国V排放柴油电控发动机,标志着我国发动机研发制造跨入了新阶段,首次实现了我国发动机研发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同步。2007年,一汽解放J6重型载货车和东风1.5t级高机动性越野车的成功开发,标志着我国重型载货车和越野车开发能力的重大突破,具备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试制能力,掌握了关键总成的核心技术。一汽自主研发的V12发动机CA12GV的成功点火,意味着我国掌握了开发顶级轿车用V型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里程碑。奇瑞、吉利、长安、华展、比亚迪、力帆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在全力打造自主品牌轿车方面继续取得新的成就。一汽集团在2015年前将投入130亿元发展自主品牌,建设4个轿车平台,开发50款自主品牌轿车车型;东风公司为发展自主品牌成立的东风汽车乘用车公司,到2010年,自主品牌的销量将提升到72万辆,占销售量的53%;上汽集团2007年宣布将筹资270亿元投向自主品牌建设。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入重要的起步年。目前,全国共有60多种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在试验运行,建立了北京、武汉等4个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及6个相应的关键零部件测试基地,已有8个混合动力汽车进入国家机动车产品公告。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但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和纯电动轿车产业化方面已有突破性进展。

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路径依赖。合资企业在新车型推出和关键技术方面过多依赖跨国公司,中方在合资企业的产品本土化改进、投资、采购、市场开拓等经营发展方面缺乏主导权。在轿车领域,轿车底盘开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还相对较弱,导致自主开发产品的整体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外同类产品仍有较大差距。中高档轿车整体开发能力仍然很弱。在汽车零部件技术开发方面,目前国内零部件产业对技术输入有较强的依赖性,技术开发只能满足整车适应性改进开发和新产品推出的需要。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仿制外国产品。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只相当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10~15年的差距。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外资控股、独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影响了我国汽车工业产业链条的完整以及我国主要汽车企业的自主开发。

二、国际汽车产业转移概述

(一)汽车产业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

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汽车研发、制造、采购、销售各环节都具有资金密集特征,汽车产业的成本压力推动了产业国际转移进程的加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面临着成本压力。比如在产品的制造环节,稳定甚至降低工资成本也是削减生产成本的重要内容。尽管工资成本仅占汽车价值的7%~10%,但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业的工资增长率普遍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国外厂商总是致力于约束工资的直接或间接上升,而避免成本膨胀,但降低工资又受到工会等组织的牵制。为此,多数公司主动将汽车生产过程向海外转移,从而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国际转移。

(二)国际汽车产业转移的历程与特征

自1885年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发明至今,国际汽车产业已出现了四次转移:第一次是1915年前后从欧洲转到美国;第二次是1970年前后从美国转到欧洲;第三次是1985年前后从欧洲转到日本;第四次是从21世纪初开始,从发达国家转到发展中国家。与前三次转移不同的是,第四次汽车产业转移面临的形势不一样。首先,市场环境不同。前三次转移基本上还是属于区域性转移,其特点是尽管有“外迁厂”的存在,但区域市场里的本土企业生产的产品占主导地位。而第四次转移中,各大汽车跨国公司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各公司最直接的战略目标就是将全世界视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来进行全球竞争和运作,逐步把本土生产、区域生产转变为全球生产,产业转移实际上变成了全球性的转移。其次,跨国汽车企业集团掌控全球汽车工业的格局已经形成,市场壁垒提高。国际汽车产业经过几十年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和构筑战略联盟,汽车产业组织和产品结构已经高度集中,“6+X”的局面已经形成,后进入者的壁垒和竞争难度提高。最后,国际汽车产业链全球化配置加快,全球化经营已成跨国生产的方向性战略,汽车生产无国界性已成现实,原来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方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新型合作关系明显加强。

在这特定形势之下,第四次汽车产业转移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一是为了争夺新兴市场份额,跨国汽车企业加快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技术的步伐,技术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二是产业转移的重点从汽车制造业逐步转移到现代汽车金融和服务业上,产业利润也将向上下游产业转移;三是汽车产业集群现象越来越突出,中国、东欧、东南亚等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特点非常明显;四是跨国汽车公司在产业转移中独资化趋势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垄断逐步从隐性走向显性。

三、国际汽车产业向我国的转移

(一)我国具有建成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条件

一个汽车产业中心的建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是众多跨国汽车公司产业转移的结果和众多跨国公司共同的生产基地;具有巨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规模;具有开放性,并能向世界各国提供产品、服务与技术;主要是制造中心,但也将是世界研发中心、营销中心。

分析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情形可以发现,我国完全具备承接国际汽车产业转移、超越其他竞争对手,进而建设成为新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条件。第一,从20世纪末开始,世界经济开始进入第五次经济长波的起始时期,至少在2020年以前,我国GDP将会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这为汽车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第二,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庞大,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第三,我国具有建成汽车产业中心的劳动力优势;第四,国内现有汽车产业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第五,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一带,形成了汽车产品配套程度很高的企业群和产业群,为承接国际汽车产业转移奠定了空间基础;第六,我国汽车市场是一个相对开放竞争的市场,我国汽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汽车跨国公司都已进入我国,国内民营企业也进入了这个市场。总体上看,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开始步入国际化阶段,市场正逐步进入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二)我国汽车产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参与了汽车产业的国际转移。1984年,北京汽车厂开始与美国AMC汽车公司组建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建立了我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1984年,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组建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汽车产业引进外资速度开始加快。1992年以来,跨国汽车公司开始全面进入我国,国际汽车工业中的主要厂商都在我国设立了合资企业。截至2002年底,我国共设立1256家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实际利用外资44.74亿美元。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的战略布局基本形成,并且基本上在我国汽车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2003年以来,大众、通用、丰田等公司都在我国实施了积极的扩张计划。不过由于受到我国汽车产业保护政策的限制,外国公司并没有获得合资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从目前情形看,跨国公司在我国汽车产业领域采取了较为初级的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只是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加工点和设立营销网络,并没有将汽车研究发展机构、生产制造设施、企业总部等转移到我国。不过,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开始逐渐调整其在华发展战略,开始在我国市场加强新车推出的力度,并逐渐增加了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含量。

第六节 国际产业转移与纺织工业

一、我国纺织工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是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纺织行业六成以上的收入均来自出口。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居于世界首位,在发达国家将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过程中,我国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目标国之一。纺织业被认为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素来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等比较优势,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行业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纺织工业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1949~1956年为我国纺织工业公私合营完成后的恢复性发展阶段,1956~1983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阶段,1984~1996年是供求矛盾转化阶段,1997年以来是从纺织工业大国迈向纺织工业强国的阶段。1949年,我国只有棉纱锭500万枚、织布机6.4万台、毛纺锭13万枚,全年生产纱32.7万吨,布18.9亿米。1957年,我国成功生产粘胶纤维200吨,实现化学纤维生产零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乡镇纺织工业得到大规模发展,产值迅速超过国有纺织企业,成为我国纺织工业的主体。1997年,我国纺织工业供求矛盾发生转变,市场产品出现严重过剩。同年,我国开始对纺织工业进行压锭提效的全面整顿。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配额全面放开。我国抑制已久的竞争优势得到全面释放,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1997年,我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13.7%;2007年,我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快速增长到29.3%。目前,我国在服装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33.37%,超过排名第二的意大利26.78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国家。2007年,我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为3530万吨,约占世界的40%;国产化纤产量2390万吨,约占世界的50%;国产棉花800万吨,约占世界的30%;纱产量2000万吨,布产量660亿米。2007年,我国服装产量达到512亿件,人均为38.75件,不仅可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而且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服装。2007年,我国纺织工业共有企业13491家,合计实现销售收入7335.75亿元。2008年,我国人均棉布产量达到53.8米。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然实现1896.24亿美元的出口额,约占世界的30%。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纺织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走出国门,逐步向境外进行产业转移。为帮助纺织服装企业有效规避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纺织品出口方面设立的各类门槛,引导纺织服装企业成功“走出去”,2004年,商务部制定了《在亚洲地区开展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类投资国别指导目录》。2006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我国纺织行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后,很多有条件的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越南一直是我国纺织企业向国外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但动荡的经济形势已导致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一些纺织企业暂缓在越南的投资计划,将延缓低端纺织加工业向越南转移的速度。上海华源集团2000年在墨西哥投资9220万美元建立棉纺厂,江苏省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在柬埔寨金边设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欣兰(柬埔寨)制衣有限公司。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虽然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纺织机械,尤其是高端纺织机械主要依靠进口,进口的依赖度超过了65%;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较差,反应速度慢,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投放新产品;纺织服装的出口主要是贴牌加工,缺乏自主品牌。由于基本上以初级加工为主,行业利润大部分为国外所占有,我国全行业的利润率仅3%。纺织工业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我国纺织行业在劳动用工、社会保险、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制度及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执行亦不规范,尚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二、纺织工业的国际产业转移

纺织工业是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效率、低成本是纺织工业发展持续追求的目标。制造成本压力是纺织产业国际转移的根本动力。许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被迫转变策略,由原来依靠增加市场份额、扩大生产规模来提高收益,转而依靠降低成本来提高收益和提升竞争力。而降低成本最主要、最直接的办法一是大量裁员,二是向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

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欧、日开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导致一大批新兴工业的快速发展,如石油化工、宇宙航空、电子计算机工业、微电子工业等,同时又对传统的纺织、机械、钢铁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发达国家大幅度降低农业和低附加值的工业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而把淘汰下来的低附加值的工业产业向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转移。发达国家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将纺织工业的制造能力大量向亚洲“四小龙”、巴西、哥伦比亚以及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劳动力成本低并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的主要力量。1965~1980年,亚洲纺织工业所占世界总量从37%上升到45%,而欧洲北美纺织工业则保持在世界总量的44%,各占半壁江山。由于韩国、我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等地并不盛产棉纺织工业原料,因而这一时期的亚洲纺织工业以生产加工中低档产品为主,并大量出口常规产品,技术水平和资本投入远远比不上欧洲北美的纺织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纺织工业发生了第二次转移。随着韩国、我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进入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行列,亚洲纺织工业重心开始向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及东南亚地区转移。这次调整的趋势是:发达国家保留技术密集型纺织业,产品侧重于流行性、变化性、高质量与高附加值,特别是高技术纺织品;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资本密集型,生产经营中高档纺织品;发展中国家以生产加工中低档产品为主,并大量出口常规产品。今天,发达国家的纺织工业仅加工发展中国家纺织工业加工的1/3的棉花,而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消费总量已超过发展中国家的总量,是人均消费超过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三倍。发展中国家成为纺织品净出口国,加工生产的纺织品超过本国消费量的一倍以上,从而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品种齐全的纺织品。它们稳定和可靠的廉价劳动力来源和大量优质棉花的种植保证了自己有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机遇,把纺织工业发展作为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至此,以中国、印度为核心的亚洲纺织工业中心的最终形成,其他主要成员还有巴基斯坦、土耳其及印度尼西亚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全球纺织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产组织方式不断变革,使该行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外包成为纺织工业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而且“外包”已经不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代工”和“贴牌生产”,外包业务的范围从成品加工逐步扩展到了纺织原料和纺机研发、产品设计、展示与营销等更多领域。外包的发展使纺织工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更趋多样化,为全球纺织工业内部的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化的组织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纺织服装企业可以结成多种有效的分工和战略合作关系。相对而言,纺织工业的最终产品制造环节进入壁垒较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工业在接受了发达国家转移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具备了通过国内积累实现自我发展的条件。但纺织工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并未因此停止,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纺织工业的大跨国公司开始在纺织原料、高级服装面料、染整等产业的上游环节以及设计、展示、营销等下游环节进行大规模的海外直接投资。纺织产业转移向上、下游领域的延伸为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纺织服装企业以及当地企业提供了更全面的配套,有助于在当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从而完善产业链条,进一步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

近年来,在需求个性化和技术创新的共同作用下,纺织工业出现了外资回流的现象,即一些发达国家撤回了在发展中国家的部分投资项目,转而在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生产。如日本著名服装公司ON WARD、三阳商会、第一纺织等服装企业相继将在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生产计划撤回日本国内。此举不仅可以使生产更接近主流市场,以适应产品周期缩短、需求个性化的要求,而且有助于通过生产布局的多元化克服海外投资的风险。需求个性化和技术创新为纺织服装企业实行差别化经营营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发达国家企业在面料开发、产品设计和营销等环节固有的竞争优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纺织服装领域国际产业转移的门槛。劳动力优势已不再是吸引外资的唯一因素,而培育综合性优势则成为引资的关键。尽管部分外资回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纺织工业要素国际流动的区位指向,使纺织产业转移出现了双向互动、有进有出的态势。但从长远来看,劳动力成本仍将是纺织服装产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纺织工业的生产能力由高劳动力成本的国家和地区向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是纺织产业转移的主流。

三、国际纺织工业向我国的转移

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便宜;我国纺织产业经过长期发展也积累了较好的工业基础。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密集型的纺织工业成了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先锋产业。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都在加大纺织工业的投资,产品质优量大,迅速抢占国际市场,对我国棉纺织业进一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构成了极大压力。

(一)外商投资对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贡献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工业一直都是我国外资利用的重点行业。1983~2000年,纺织工业合同利用外商投资项目数约占全国合同利用外商投资总数的10%,合同利用外商投资额约占全国的5%。我国纺织工业利用外商投资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1年为初始发展阶段。以港、澳、台的中小项目为主,协议外资项目数和协议外资金额呈渐进式增长。第二阶段1992~1995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外商投资呈跳跃式发展,项目数和外商投资金额大幅度增长,独资的大项目逐步增加。第三阶段1996年至今为调整提高阶段。外商投资的协议项目数和协议外商投资金额均出现了下降趋势。外商投资的阶段性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纺织产业国际转移固有的特征和规律。

总体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带来了资本、品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推动了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扩大了纺织工业的出口能力。外商投资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资产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四项主要经济指标约占全国该行业的20%,尽管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仍达到了45%左右。

(二)我国纺织业在世界纺织业国际转移中的优势

(1)低成本的熟练劳动力是我国吸引纺织业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在国际纺织业转移过程中,国内生产成本过高是最主要的原因。纺织业作为传统加工业,劳动力成本始终是影响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为我国吸收世界纺织业的大规模进入提供了前提条件。2000年,我国纺织工业平均工资为0.69美元/小时,相当于日本的1/38,德国的1/26,美国的1/21。而且,我国纺织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培育了大量熟练工人,这使得我国与其他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相比,具有熟练技术工人优势。

(2)巨大的市场为吸引世界纺织产业进入提供了利润空间。除了前述优势以外,我国13亿人口的巨大潜在市场也为我国吸引世界著名纺织品牌增加了吸引力。我国的快速发展在世界上有目共睹,虽然在我国当前世界著名品牌还不是很多,但未来我国将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大多数跨国公司为了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会放弃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这决定了我国在将来仍然是世界纺织工业国际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三)我国纺织工业利用外资的新趋势

随着我国纺织工业自身的不断成长,以及国际纺织工业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推进,我国纺织工业在外资利用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外商独资企业呈明显增加趋势,而且其投资方式逐渐由单纯的直接投资转向并购、嫁接改造等多种形式。跨国公司趋向于寻求通过并购方式调整在华投资布局,力求迅速掌握投资项目的控股权。第二,外商投资的来源趋于多元化。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外资的来源已从港澳台地区更多地转向了美日欧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更注重我国的工业整体配套能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高端产品的生产条件。第三,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大项目、大企业明显增多。世界纺织业的大跨国公司均已在华建成或正在建设大型的投资项目,其中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建成了多家外商投资企业。第四,外商投资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投资领域逐步向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上下游辐射,但投资行业结构仍以纺织工业为主。第五,从外商投资地区分布来看,纺织工业的外商投资虽然仍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但在我国纺织产业转移政策的引导下,已经出现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注释】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发展》,中国日照网,2004年10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