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工业升级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工业升级的影响

时间:2024-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是产业结构升级出现断环。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工业升级的影响

第四章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第一节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有所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经历了持续快速增长和几个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后,产业结构出现较大变化:第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基本满足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农产品的总量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业结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第二,工业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导,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轻工业为主导、20世纪90年代基础工业的发展以后,轻重工业之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不协调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提高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和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三,第三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得到较快发展,交通运输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

虽然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三次产业之间依然还存在一些不尽协调的地方。一是工业、服务业对农业生产的支持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加工、流通和营销滞后,第三产业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二是三次产业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逐年缩小之势转而趋向于扩大。三是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大幅下降,工业从业人数总量出现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受阻,出现劳动力就业向农业回流的现象。四是产业结构升级出现断环。我国工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资,实际只是在制造环节发挥劳动密集优势,起到制造车间的作用。由此必然造成的结果是,高附加价值环节由外资企业掌握,利润主要控制在国外跨国公司手中,国内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第三产业发育不足,同时也就表现为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这些部门的就业不足。

二、我国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变动加快

(1)农业在稳步增长中初步完成了结构调整。通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不断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得到快速发展;二是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高效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农业生产布局不断优化,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四是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五是市场机制的作用明显增强。另外,农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粮食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状况,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二是农产品质量管理亟待提高;三是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我国贸易条件却呈现出逐步恶化的趋势。工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而且随着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受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我国以电子汽车为代表的机械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带动了工业结构升级。同时,受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我国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我国工业在快速增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门结构升级较快,但技术开发和创新水平相对较低;二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刺激了“五小”工业[1]的抬头,延缓了原材料工业的结构升级;三是企业营销能力滞后于生产制造能力的发展,导致产品出现积压;四是出口升级依赖外资,传统产业出口出现贸易条件恶化趋势。一般而言,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产业,其生产和出口增长往往快于一般参与国际分工的部门。此外,各省区出口产品档次和结构雷同,造成国内企业间过度竞争,这加剧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

(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国第三产业的滞后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受城市化发展滞后及体制性约束的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甚至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教育、卫生、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服务供给明显不足。由于服务商品的相对短缺,服务业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劳动力主要流向了生产率较低的社会服务业,而生产率较高或对产业升级起重要促进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却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以传统商业交通运输业为主;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新兴第三产业仍发育不足。同时,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我国服务企业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比都存在有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当然,不可否认,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影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购买能力相对较弱,对服务业的需求明显不足,从而导致服务供给不能有效增加。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机制

一、消费需求的拉动机制

第一产业看,农业比重下降是由恩格尔定律和土地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恩格尔定律表明,在一个国家(地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相应减少,而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则会随之增加。从第二产业看,工业比重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主要由工业品的需求特征决定。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居民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满足程度低,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的需求满足程度达到较高水平,不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长,而是呈现出饱和甚至下降趋势。就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而言,生产量的增长和新的生产领域的开拓使社会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不断增长。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资料的科技含量增大、实物含量减少、物耗水平持续下降;生产发展更多依靠科技投入而非实物投入,社会生产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对减少,这两方面的动态平衡造成了生产资料产值比重的先升后降趋势。从第三产业看,第三产业比重增长是服务需求上升与服务供给上升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改善,对服务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从而拉动服务供给的快速增长。

二、科技进步的带动机制

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技术结构是导致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重要因素。技术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要素不发生流动的情况下,技术结构本身就带来产业结构的改进;二是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在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基础上带来产业结构的提高。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是技术升级,因而势必形成较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从而产生对先进技术的大量需求。为了有效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先进技术的需求,必须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改变对引进技术的过度依赖。因此,应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向传统产业渗透,应不断创造新技术的需求和培育市场,增强自主技术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支撑。总而言之,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物质基础。

科技进步通过改变需求结构,从而影响着产业发展前景。首先,产业间的生产技术关系决定了产业需求关系,并对生产性需求的量做出规定。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变了相关产业之间的需求关系,淘汰了旧需求,产生了新需求。其次,技术进步改变了居民消费需求,迫使工业生产根据消费需求的改变做出相应调整,进而对产业结构改变产生影响。在科学和技术发展到较高层次后,科技进步对需求结构的改变作用,必然通过产业结构的演变而表现出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取决于生产的吸引力,当企业发现某项技术或产品的生产收益率高时,就会大力发展这项技术或产品,从而导致产出大量增加。因此,科技进步对需求的改变,最终都会推动产业结构的改变。

科技进步还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演进离不开新技术的运用,而新技术归根到底要靠具有理性和创造性的科研人员来研究开发,并依赖于具备相应技术素质的劳动者去驾驭。只有拥有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及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才有条件将高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产业,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进。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培育、开发和运用又离不开科学和技术,因为科技进步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前提和基础;科技进步正是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

三、比较利益的驱动机制

相对二、三产业而言,农业是一个比较利益低的弱质产业,其发展要受到市场和自然两种风险的双重约束。由于比较利益的驱动,农业内部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必然要在非农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的双重作用下,流向非农部门。一方面是农业生产要素的大量外溢,另一方面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农业溢出生产要素的大量吸纳,从而必然形成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发展趋势。

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看,农业生产要素外溢过程是在农业的内部推力和非农产业的外部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从农业内部推力看,一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及其快速增长,超出了有限耕地的有效承载能力,迫使这些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二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及农民收入微薄严重限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非农部分高预期收入的吸引下,大量期望改变现状的农村劳动力将主动进入城镇非农产业,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从非农产业的外部拉力看,一是日益扩大的工农差距及收入差距,拉动了农村生产要素投向非农产业、流向工商服务业;二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城乡社会发展差距的持续扩大,拉动了农村生产要素流向城镇,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驱动着工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体制政策的推动机制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对推动后起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参照和模仿工业化先行国家在市场体制下的结构转换模式,来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基本上都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业发展顺序的确定,基本上都是由国家的宏观经济计划来决定。国家经济计划的调整,直接决定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建成,市场机制逐步成为生产要素配置的主要手段,政府的产业政策只是在产业发展中发挥调节和引导作用。在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我国产业结构在新时期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升级。

产业政策主要包含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其基本特征是政府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规范国内垄断竞争秩序而实施的干预性、指导性措施。从产业政策的绩效来看,要实现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产业政策作用于产业发展,既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又要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产业政策作用于产业演进,从政策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上,主要是改善一般的产业环境;在产业部门层次上,主要是协调产业结构;在微观层次上,主要是调整产业组织,指导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和有效竞争等。产业政策的重点在于促进结构的合理化和升级,这种合理化和升级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侧重点不同,后起国家通常更强调在演进升级中实现协调,以实现后发效应和赶超任务。产业政策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财政方式,即中央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补贴的方法(如增加转移支付)扶持某些产业尽快发展;被扶持的产业由于享受到财政补贴可能增加产量,非扶持的产业由于税负增加可能减少产量,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某些变化。二是信贷方式,即中央政府、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对某些产业增加信贷,从而促进这些产业更快发展。同时,对某些产业压缩信贷,从而使这些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

第三节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仍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从需求来看,我国消费需求继续转型升级。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加大,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的双重推动,将加大由制造业深化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对先进装备工业、原料工业与新型材料的投资需求。从供给来看,由于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增长的主导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此相应,我国的产业结构总体也将处于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高服务化升级发展的阶段。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为了走出经济低谷,在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大规模地增加了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与发展扶持。我国政府多次出台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进行扶持,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产业升级进程。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表现出如下主要趋势。

一、三次产业结构继续调整

不断进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方式。“十一五”时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并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做准备的特殊阶段,三次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与升级。随着农业科技运用力度的加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将不断提高,而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就业比重则会明显下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则会显著上升。但现阶段总体而言,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虽然显著增强,但与工业相比仍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尤其是,为了尽快摆脱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明显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投入,这将在短期内进一步强化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但从长期趋势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应该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持续增长,并逐渐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

二、工业化主导产业将发生转换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工业化更多的是侧重于原材料加工工业的发展,随着新型工业化的继续发展,工业化主导产业将从以原材料为主向深度加工工业为主进行转换。21世纪以来,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及国内市场国际化后带来的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我国工业化进一步深化,并且逐步走向了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新型工业化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方式将出现重大改变。我国工业增长的主导产业,将由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向住宅、汽车和信息制造业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虽然还有一定空间,但需与新技术相结合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资源约束型产业必须加快技术改造,努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工工业日益与先进技术紧密结合,通过深加工来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总体来看,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阶段,加工工业在重化工业中的比重持续增加,并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产业。

三、高新技术化倾向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依靠高新技术的发展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是当前全球各国竞争的焦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和先导产业。随着我国新经济增长观念的确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及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将持续加大。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推进,需要高新技术的优先发展来提供技术基础和工业装备,需要高新技术尤其是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推动之下,预计到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年均发展速度将达到22%,年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年增加值将达到2万亿元。与此同时,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环境技术等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将在重大装备制造、钢铁、汽车等产业中广泛展开,我国各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将有所上升,信息化程度将大大提升。

四、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将会出现不同的高增长产业。也可以说,是不同的高增长产业在特定时期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当前我国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第一轮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以轻工、纺织为高增长产业,以满足民众吃、穿为主。第二轮增长周期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公路、港口电力等)、家电产品(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等。第三轮增长周期是发生在2001年之后,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信成为新的高增长产业,并由此带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发展。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

第四节 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

一、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导向

我国的产业发展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转向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阶段,并在90年代后期至加入WTO前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推行这种产业发展战略,是我国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途径。加入WTO后,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将对这种产业发展战略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在2005~2010年的影响会较大。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种影响,而且经济体制环境和资源配置格局的变化能够有效推进这一产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继续加快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为特征的经济结构升级,是加入WTO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取向。在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明显具有现实的市场需求。实证分析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我国加入WTO之前,需求比重上升最快的是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其次是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而中低和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需求比重是下降的,尤其是大多数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需求比重降幅较大,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市场需求结构变动的基本态势。随着我国消费水平和生产水平的上升,国内需求结构将进一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倾斜,其拉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这将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战略的市场基础。一般而言,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总资产贡献率、经济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的综合分析,在29个制造业部门中,除了具有特殊性的烟草加工业之外,近几年经济效益较高和上升较快的产业主要是医药、印刷、饮料、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等,其中多数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产业发展战略的推进将带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目前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较低。根据郭克莎教授的研究,[2]2001年,8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中,贸易竞争力较强的只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3个行业;在18种技术密集型的大类产品中,贸易竞争力较强的只有7种;但与1991年相比,大多数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有所上升。2002年,在9个高技术领域中,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的只有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两个领域,其他7个技术领域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即使是与1995年相比,也只有3个技术领域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出现上升,其他6个技术领域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有所下降。这说明我国贸易竞争力较强和贸易竞争力上升的仅仅是少数技术领域,而多数技术领域的贸易竞争力仍在继续恶化或表现得不稳定。

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产业和产品,尚处于产业技术链条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的产业分工已经逐步向水平分工转变,但技术分工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工特征。因此,我国产业结构战略的推进,不仅要不断提高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而且要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升级,促进产业技术链条中中、高端技术产业和产品的发展。

同时,在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发展新时期,为了有效利用全方位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减弱不利影响,产业发展战略还要注重选择新兴主导产业并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考虑产业的增长潜力和带动效应,以及产业的技术密集度、生产率上升速度、就业吸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对这些选择依据的重要性和权重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了制造业中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结果。显然,以产业升级为基本目标所确定的新兴主导产业与以就业增长为重要目标所确定的新兴主导产业有较大的偏离。考虑产业的就业功能,是因为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主导产业作为一个比重很大和带动作用很强的产业部门,其发展战略及相应的产业结构战略也要重视增加就业目标的实现。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多边贸易协定的逐步取消,纺织业和服装业出口获得了快速增长,而这两个产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功能。兼顾产业升级的基本目标和就业增长的重要目标,由此确定的新兴主导产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纺织和服装、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些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在40%以上,其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强的带动效应,将对整个制造业的快速增长、产业升级、就业扩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有效的带动作用。为了加强新兴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效应,还要加快装备制造业中关联效应强的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加快纺织服装业中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和产品的发展。

二、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导向

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的新提法,这一概念先后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纲要的决议以及十六大报告中使用过,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一般而言,现代服务业通常是指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所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服务、移动通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服务行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如电信、金融、中介服务、房地产等行业。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实现了服务业的现代化。

各国在技术创新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了服务业的迅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在发达国家(地区)成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产业形态。2001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提高到66.8%,日本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达到64.4%,而澳大利亚在1997~1998年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已超过76%,英国当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在70%左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80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其中约有2/3是服务业创造的产值,物质生产产值约占1/3。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在发达国家为60%~75%,在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则为45%~60%,而在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仅为30%~45%。可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服务业就越发达,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也就越重要。显然,随着未来服务业在发展中国家产业规模的扩大,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将继续提升。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解决我国下一步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需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工业相比,服务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很少,并且很少占用土地资源,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节约资源和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业能够促进消费,提高国民支出中消费的比例,因而有利于改善投资和消费比例。服务业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休闲健身等产业加快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城乡、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将会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五节 未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选择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还将实现持续的快速增长,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继续深入。“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3]应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以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体制改革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为基本保证。具体而言,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与升级的政策应当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一、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当前第三产业的发展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而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十一五”时期,应将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或生产型服务业,努力推进我国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不断把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作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并以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为有效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应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进一步增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明确“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实施现代服务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其次,我国应把握住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新机遇,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开放服务贸易的承诺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推动力,把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作为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努力消除我国服务业当中仍大量存在的政策障碍和体制障碍,全面开放服务业市场。最后,应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改变当前因事业单位改革滞后而造成的大量服务业体制内循环的现状,积极促进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应改变当前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型服务业)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的现状,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引导重化工业健康发展

我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形成与经济增长阶段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对于重化工业的发展,应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提高产业投资进入门槛,以此促进重化工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制造工艺,加速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引导重化工业健康发展。当前需要注意解决三个现实问题:一是将资源、环境约束纳入到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构架之中,形成符合我国现实国情以及长远利益的国际分工体系,妥善处理重化工业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增加重化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减少资源及其他能源富集产品的大规模出口;二是避免因政府的直接干预和不当行为引起重化工业发展的大起大落;三是针对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有可能引起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问题,应考虑建立顺畅的企业退出机制。当前尤其需要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也就是将政府的管理职能由经济性管制转变到社会性管制上来,即政府仅对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等外部性问题进行干预,建立资源、能源审计制度,将其同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一道共同构成新的社会性管制制度。此外,要积极运用能源与资源产品的价格杠杆作用,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形成较有效的经济激励制度,促进重化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政府还应增强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职能,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合理化,避免因信息不完备而出现不必要的投资决策失误。

三、加快产业创新能力发展

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既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也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实现比较优势升级、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的基础。加快我国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应着力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当中逐步提升地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在分工中处于较低端状态的不利局面,由加工组装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鼓励发展国产品牌,鼓励技术开发、设计类企业的发展。第二,应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由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向原创型技术创新升级,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与科技队伍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购买创新技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研究开发资助、加速设备折旧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形成鼓励创新的有效激励。第三,针对某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如集成电路、飞机制造)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关键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建立国家重大创新工程,并积极邀请国内企业、国外机构与企业的参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的技术研发组织,力争取得技术创新的局部突破,逐步摆脱战略产业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第四,进一步采取鼓励性措施,吸引外资企业的研发中心进入甚至转移到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研发机构进入我国开展技术研发工作,从而通过技术溢出来推动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各类装备与生产资料的重任。但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程度较低,一些特定产业的装备还基本上都依赖进口来提供。在进一步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我国需要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逐渐摆脱对国外进口装备的依赖。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一是要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战略,制定鼓励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包括鼓励设备加速折旧、提供国产装备的买方信贷或卖方信贷、技术改造贴息等政策,促进国产装备市场的形成和壮大;二是应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努力改变当前在很多装备制造业领域对民营经济进入设置障碍的做法,例如在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允许民营企业平等参与;三是应加快清理和改变当前不利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例如进口国外整机装备可免税,而进口零部件却要征收关税;这一政策对于那些进口关键零部件生产国产整机装备的企业事实上构成歧视,降低了国产装备的价格竞争力。

五、规划和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单个分散企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效果是有限的,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则能快速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未来经济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采取发展产业集群的方式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可能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经济学家们认为,未来若干年,将会是一个产业地区结构大变动的时期。产业发展规划应从过去的总量规划转向产业地区结构规划,以地区环境容量、基础设施条件等作为约束变量,以形成地区间的合理分工、优化产业布局结构为目标,制定产业发展地区规划,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手段。国家应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倡导计划,并根据产业的经济特性,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相关企业在特定地域的相对集中。各级政府应注重培育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机制以及吸引要素集聚的机制。在中西部地区,必须结合当地优势,有选择性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以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但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应按照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产业集群发展规律,根据中西部地区可利用的区位、资源、交通等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产业来发展产业集群,进而优化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推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第六节 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

一、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在这些阶段,该产业先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然后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产业的转移,发展中国家不断地改造和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实现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Chenery & Strout的两缺口模型认为,当发展中国家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所需要的资源的数量与国内最大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缺口时,引进外部资源是弥补这些缺口的必要条件。该模型同时认为,外国资本的流入会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缺口和储蓄缺口,从而可以提高国内投资水平,并引进发展中国家自己无法生产的资本品,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均消费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消费结构不断高级化和多样化,这种变化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当该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业结构便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这些理论就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的各种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样,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其技术外溢效应推动了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经济增长。Caves(1974),Globerman(1979),Blomstrom & Persson(1953),Kokko(1996)等都得出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Meier(1959)指出,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创造产业升级效应,客观上要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项目具有“发动机单位”的职能。Hirschman(1958)把关联效应视为外国直接投资在经济部门之间创造较强外部经济的一种有效的产业带动方式。Lall(1980)在研究印度卡车制造业时发现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通过后向联系可以产生技术外溢。Lester(1981)发现,美国在马来西亚出口加工区的子公司的一般管理技巧已经基本上转移给了当地雇员。

二、影响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东道国的因素

(一)东道国市场及资源状况

这主要包括东道国当地的市场容量、经济环境的市场化程度和产业集聚状况。东道国的市场与资源状况,直接决定了东道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的产业选择。一般来说,东道国都倾向于承接国内供不应求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够与国内资源优势相结合的转移产业。对国际产业转移的转出方来说,究竟将转移到何处落地,外商也必须对拟投资的东道国市场与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东道国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为了占领当地市场,东道国的市场规模越大,发展潜力越大,越能吸引外商投资。外资企业倾向于进入市场经济发育较好的地区,一个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外资企业在东道国进行公平经营。产业集聚效应能大大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而且集聚区内企业还能够获得知识、信息、技术的外部性。因而外资企业往往偏好于在外资企业集中的产业聚集区进行投资。因此,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往往是从经济条件较好的产业聚集区域开始的。

(二)东道国竞争机制完善情况

东道国竞争机制和本地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增强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的必要前提。虽然外商投资企业具有相对的技术先进性,外资企业的发展确实能够直接推动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但外资企业的这一直接影响作用相对有限。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外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来实现,而这都依赖于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只有在东道国市场竞争机制相对完善的情况之下,东道国本土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充分感受到来自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从而自觉增强对外资企业进行学习的意愿,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东道国企业必须增强自身能力,尤其是讨价还价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和对外资生产及组织技术的学习能力,才能有效发挥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从而快速推动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www.xing528.com)

(三)东道国的制度环境

跨国公司一般都比较担忧东道国的政治制度和政策稳定性,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一个稳定的政策、制度环境,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制度环境对国际产业转移产业升级效应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东道国的产业政策,东道国政府产业政策的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对重点发展产业投资的支持,会影响资源在不同部门的配置。而国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则直接决定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可选择产业范围。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国际产业转移的进入,东道国将能够有效控制和引导本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此外,东道国自由开放的经济和制度环境有助于国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和强化,进而推动东道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而受到严格限制的经济和制度环境则会降低新技术向国内企业的转移速度,阻碍先进管理方法的引进,从而减弱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贡献。

(四)东道国的技术水平

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外溢效果与东道国、母国之间的技术差距成正比。虽然对国际产业的转出方来说,为了凸显其技术的优势,它们可能更倾向于将产业转移到与本国相比技术差距比较大的国家或地区,但这一转移策略显然并不利于东道国从国际产业转移中进行技术或管理的模仿与学习。如果东道国与母国之间技术差距太大,外资企业所采用的技术可能与东道国国内企业当前所采用的技术完全不相关,导致东道国企业根本无从学习,从而失去产生技术溢出的可能。即使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技术,若两者技术水平差距太大,东道国国内企业也可能缺乏相应的学习能力,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无法对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进行学习和模仿。所以,东道国与母国之间过大的技术差距,将显著减弱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的效果,从而弱化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对东道国来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要尽可能选择承接那些与本国技术差距不太大、具有一定技术先进性、符合国际技术进步趋势的国际转移产业。

三、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优化升级的具体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包含有直接作用的结果,也包含有间接的促进作用。整体上说,国际产业转移可以通过直接增量效应和间接外溢效应,从资本形成、技术外溢和产业关联影响三个层次来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目的。具体而言,国际产业转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东道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一)建立新企业或产业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东道国建立了新企业;如果这一产业在东道国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那么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入发展,以及东道国本国关联产业的同步发展,将在东道国建立起相应的新产业。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本和技术积累相对较少,难以在短期内建立与发展某些产业部门。对于那些本国尚处于空白领域的产业部门,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承接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成熟产业,显然可以直接快速地在本国建立起新的产业部门,从而缩短产业演进时间,推进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完善。即使是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引进的是本国已有产业,外资企业在技术上的相对先进性也能够有效提升东道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无论是建立新企业,还是建立新产业,都将有效推动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二)引进技术和技术溢出

与外国直接投资相伴随的产业转移,必然会给东道国带来相应的技术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由于技术进步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使用较低层次技术以及标准化技术的产业在发达国家逐渐失去了比较制造优势。为继续攫取这些技术的残余价值,跨国公司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将这些技术直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继续进行生产经营。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这些旧技术,也能使其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从而加快本国产业技术进步速度,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此外,由于外资企业在东道国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一方面会使企业运营过程中向外资企业所雇用的本土员工传播技术知识,从而有效提高东道国劳动力的技术素质;另一方面,也会通过竞争压力迫使东道国企业加强技术学习、技术模仿与技术开发,从而促进东道国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通过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升级

一般来说,特定产业总是或多或少地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有前向或后向的关联作用。相对而言,主导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前后向联系效应会更强一些。通过主动发挥国际产业转移转入产业的前后向联系效应,东道国能够更快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在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业进行投资后,这些产业的前后向关联作用将使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相关企业被纳入到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网络体系之中,从而使其生产和经营方向同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结构变动保持高度的相关性,这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东道国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带动效应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进行:一是通过导入新的生产函数,从根本上改变东道国产业结构形成的物质基础,促进东道国那些对其他部门增长有广泛影响的主导部门的建立,进而提高东道国整个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二是通过与东道国国内资本的嫁接、改造或购并,盘活东道国国内存量资产,实现原有资产的重组和改造,从而带来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积极效应。

第七节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一、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地位

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一直都具有很强的综合竞争优势,处于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的地位。尽管如此,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也仍然面临着周边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首先,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等软环境方面仍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研发活动向我国的转移。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同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相比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跨国公司在向我国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研发活动方面仍存在不少顾虑,这必然会影响一些技术先进、知识含量高的产业向我国转移。其次,近年来,项目外包和服务业务离岸化日益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流,并且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开放程度较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在承接外包项目和其他服务业转移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最后,证券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流,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往往通过跨国并购方式实现;跨国公司为加快产业转移和进入当地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倾向于借助金融市场通过证券投资和股权交易等方式对当地企业进行跨国兼并收购,以尽快实现产业转移和形成生产能力,同时也便于在需要时尽快撤出投资。但由于我国金融开放度不高,对资本流动仍有很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承接以证券投资、股权交易等方式进行的产业转移,也不利于我国创新利用的外资方式和扩大吸收外资的规模。

正因为如此,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仍以制造业为主,并且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程度高、资金和技术含量低的传统行业。即使是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大多集中在技术相对成熟的汽车制造和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性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在高新技术产业则以加工、生产、组装等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为主。在服务业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更是微不足道。这种状况虽然有助于巩固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有利于扩大国内劳动力就业,并且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但却使我国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低端和产品价值链的低增值环节,这将不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走向产品价值链的高端。因此,在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我国应当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应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技术和产品,将发展民族自主产业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效地结合起来,逐步提高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我国投资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由于政府一直都采取积极的外资利用政策,外国对华投资增长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下,我国外资利用出现快速增长趋势。总体上看,由外商直接投资所推动的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特别是推动了我国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一)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已渗透到各个产业,但由于政策导向的作用,对第二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发展趋势。1979~1990年,在外商协议投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为60.3%,第一产业的比重只有2.9%,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6.8%。1991~ 1998年,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上升为65.4%,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为1.7%,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也降低为32.9%。在外商实际投资中,1997~ 1998年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达70.4%,其中工业的投资比重高达66.6%,而第一产业的比重只有1.4%,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只有28.2%。

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二产业内部分布特征是主要集中于工业部门,并且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007年,外商投资于制造业的企业数为19193家,占全部企业数的50.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408.6亿美元,占总金额的54.6%。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加工工业,对原料工业的投资相对较少;对资源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的投资比重很小;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大于一般加工工业。外资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大量投资无疑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加快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化升级

总体来看,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了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完成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90年代,我国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从外资投资的趋势看,1997年以来,轻工业外资投资比重快速下降;1999年后,外资投资于重工业的比重达到59.68%,呈现出明显的重化工业化发展趋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汽车、钢铁与石化等重化工业的转移规模逐步加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重化工业巨头就开始加大在我国的投资力度。进入21世纪以后,重化工业向我国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外资对重化工业投资的倾斜成为推动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促进我国重工业内部向加工工业发展

外资工业高度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中又主要集中于加工工业。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加工工业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产业,外资工业对我国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加快了我国工业的高加工度化过程。同时,外国直接投资也促进了我国工业的高附加值化。从第二产业外商投资情况看,外国直接投资于制造业比重逐步增加,20世纪90年代基本保持在80%以上。在制造业具体行业中,外商投资在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深加工行业占有较高比重,同时在一些一般性加工工业的比重也较高。外资工业中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多数为国外跨国公司或大型企业的投资,而一般加工工业则大部分为来自港澳台地区的中小企业投资。资料显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是近年来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增幅尤其突出。近两年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是在向电子通信制造业、化工产业以及部分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倾斜。这充分说明,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已经开始朝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工业方向发展。

(四)促进了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促进了我国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移。近几年来,大型跨国公司开始实行“以技术换市场”为战略导向的产业转移,大量具有相对先进技术的新产业,包括现代信息产业,纷纷投资于我国内地。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了我国加工工业水平,带动了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成为我国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据国内研究,外商投资企业中,使用跨国公司母公司比较先进技术的企业最多,占调查的45%;使用母公司先进技术的企业次之,占42%;使用一般技术的最少,占13%。这表明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向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提供了母公司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技术。同时,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提供了填补我国国内空白的新技术。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先进技术对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此外,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往往是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系统转移;跨国公司为了在我国市场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并将我国作为研发基地之一来开拓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活动的加强,促进了其向我国的技术转移,提高了我国的技术研发能力。

(五)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体制与机制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主要依靠政府主导,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在于:首先,主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产业的形成往往缺乏市场竞争环境,导致产业的选择因没有充分的市场发展依据,不能形成产业内在的体系化联系,使产业的发展陷入相互分割与分散并存的孤岛。其次,产业技术研发体系要么没有创新动力,要么技术成果的转化往往由于行政体系分割而失去集合效应。同时,技术转让的市场链条被割断,技术形成的巨大效益不能成为科研再投入的来源,科研与生产及市场没有形成有机的良性循环。最后,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机制一直受到行政干预,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生产体系还没有形成。这些体制与机制的问题将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顺利进行都带来巨大障碍,这将导致我国的产业、技术、企业在与代表国际产业转移的强大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际产业转移加大了我国经济的外向化程度,这对政府主导型产业结构升级的体制与机制提出了挑战。为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目标,在体制与机制上应加大市场化,同时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要求,我国应着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机制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机制转变。

三、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利影响

(一)国际产业转移会阻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转移的推动力是来自国内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这决定了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投向不可能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完全一致。国际产业的自发转移,很可能会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构成阻碍。首先,国际产业转移在事实上加大了我国产业的结构性偏差。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部门,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过小,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也明显偏低。这对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我国工业过度扩张而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显然会阻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其次,国际产业转移过多地投向房地产、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等利润较高、回报周期短的产业。也就是说,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行为短期化特征,而且缺乏对我国急需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进行产业转移的热情。这种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对我国经济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上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既不利于我国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不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

(二)国际产业转移将对我国主导产业体系发展构成威胁

外资企业的大规模进入,导致我国部分工业行业已被外资企业主导,有些行业外资企业已经占据了行业的相对垄断地位,这将侵蚀民族工业产权和控制权,威胁我国核心战略利益。2004年,外资企业占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73.36%,占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业的61.84%,占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59.08%,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的53.23%。此外,外资企业在家具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食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中的比重也达到35%以上。《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资料显示,在39个工业行业中,外资企业在19个行业的销售额已超过30%,其中在采矿、皮革羽绒等加工、家具、文体产品、电子、仪表6个行业的销售额占50%以上,在服装、橡胶、塑料电器设备等重要行业的销售额也占到40%左右。2007年,外资装备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占据了装备制造业总体64.54%的份额,在国内销售产值中的比重也达到了30.94%。外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比重的共有15个行业,这些行业基本都是我国产业升级中需要大力发展的加工工业。这些行业既是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又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重点,如何在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我国重化工业进程的同时,防止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这些重点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维护产业发展安全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国际产业加大转移将使我国民族产业及产业体系发展可能进一步受到外资的市场控制与产业控制的威胁,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依赖外资产业转移,从而丧失产业的独立性。

(三)阻碍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开发为辅的技术体系对于提高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推进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仅仅依靠技术引进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外一些实证研究文献也证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相当有限。正是基于外资对技术的控制和国际产业转移技术扩散效应的有限性,我国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的要求。由于我国技术基础的严重落后,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与体系建设十分缓慢,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进步速度,一方面是国际产业转移的迅速发展,大量拥有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低下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这导致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及技术市场对我国相关产业技术的控制能力日益增强,我国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日益加大。这既不利于我国产业以技术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高,而且可能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更危险的是,跨国公司将把我国自主产业技术纳入其技术控制体系,试图达到长期控制我国产业和市场的目的,这对我国经济的自主发展和产业安全将极为不利。国际产业转移对自主创新发展的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缓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跨国公司在进行产业调整转移时,往往从其全球战略布局出发,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很少考虑东道国自身产业发展和布局结构调整的需要。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大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产业,而且大多集中在土地资源稀缺、环境压力大但靠近海外市场便于全球调配的沿海地区,这不但增加了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压力,而且加剧了我国产业地区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其次,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产业转移时牢牢掌握着核心技术和营销网络,千方百计地将我国纳入由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将我国长期固化在国际分工的低端。最后,国际产业转移有可能形成技术、品牌、市场和产业垄断,不仅严重压抑了民族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会侵害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国际产业转移给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机遇

(一)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当前,全球产业调整与转移步伐仍在加快,我国由于具有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科技教育基础比较雄厚、社会政治长期稳定以及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等综合竞争优势,对外商投资呈现出很强的吸引力,因而成为了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全球转移的加快,进一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而且将有力地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从引进吸收再创新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因此,继续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有助于同时从高端与低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基础。

(二)通过承接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据统计,全球大约有2/3的国际直接投资都与服务业有关。20世纪70年代初,服务业仅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1/4;2002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60%左右;而同期制造业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则由42%降至38%。国际服务业转移涉及的行业门类众多,国际服务业转移对带动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广泛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技术知识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尤其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产业保护期的结束,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法律、咨询、分销、旅游等服务领域都将继续扩大对外资开放力度,而这些领域也正是目前跨国投资和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从近年对华投资的统计数据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中只有28%投向了服务业,这一比例远低于外国直接投资投向服务业的全球平均水平。因此,抓住机遇主动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既有利于加快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服务业的素质和水平;也有利于促进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三)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产业集聚,可以快速建立优势产业集群,从而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看,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产业链转移的特征。面对国际产业链整体转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我国应在区域和产业开放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鼓励和引导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的、发达国家需要整体转移的产业链向有条件的地区,尤其是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通过主动承接国际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关联配套产业,可以促进产业集聚和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在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吸引同类国际产业向当地进行转移,也能快速完成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获得产业集聚效应。此外,应力争再形成若干外资密集、内外结合、竞争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带,以产业集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全面参与全球分工

基于技术水平落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一直处于产业低端。跨国公司既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也是全球分工的主导力量。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方式日趋多样化,为我国广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全面参与全球分工带来了大量新的机遇。我国应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契机,以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高增值含量的生产制造、研发和营销等产品价值增值环节转移到我国;同时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努力提高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应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来我国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服务业外包基地,以及物流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管理营运中心和地区总部,引导和鼓励国内企业加强与跨国公司的配套合作,推动国内企业逐步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营销网络。同时,应积极引导国内企业学习、借鉴和积累开展跨国合作和经营的经验,为我国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和全面参与全球分工逐步创造条件。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又会反过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第八节 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主要依靠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这在一定时期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就应开始关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致力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架构。在承接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基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原始创新能力发展,在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应努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并建立起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机制,真正做到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应借助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全面强化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二、借助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生物技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等,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先导与示范作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初表现形态。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能否占据主动,关键是要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它的竞争力。因此,我国应利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大力培育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那些对传统产业升级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我国已承接了部分包括微电子、信息等产业在内的信息产业的国际转移,这为我国进一步发展信息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应借此机会大力发展信息及相关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三、合理引导外资流向,优化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结构

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应根据本国产业发展战略的需要,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流向,优化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结构,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长期以来,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与我国的资源优势和扩大劳动力就业的政策目标基本上相一致,但这并不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还会因为与其他大量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产业结构趋同而引发更为激烈的竞争和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我国应实现国际产业转移接纳模式的转换,不断扩大对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的引进和吸纳。我国应通过有关政策措施的正确引导,使外商投资流向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相一致,积极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直接投资,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一些基础薄弱的第三产业的投资,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

四、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但国际产业转移过度集中于东部地区,对中西部投资的绝对数量和比重较小,导致地区间不平衡发展加剧。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发挥不同地区的各自优势,建立不同的产业承接方式与区域发展战略。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各自发挥不同优势,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东部沿海地区应以承接劳动密集和资本技术密集双密集型产业为主,大力吸引和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金融、保险、证券、电信、商贸、运输等服务业的外资引进和产业转移,促进东部地区服务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能源,具有良好的承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可承接对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依赖程度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有重点地承接发展部分高科技含量的新兴服务产业。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西部地区应积极承接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改变传统工业化中产业结构梯次演进的路线,跨越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过程。此外,中西部地区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绿色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产业等主导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五、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实现双向转移

跨国公司是参与产业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前国际合作与竞争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发展和利用跨国公司的能力将成为今后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自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契机。我国产业结构能否适应全球产业变动进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我国跨国公司能否成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主导力量。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企业应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积极开拓发展空间,在国外进行投资设厂和进行跨国并购,以将我国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通过国际转移转移到境外继续经营。我国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必须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国外去。因此,积极培育和壮大跨国公司、大力发展跨国经营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有着重要的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

[1]旧“五小”工业是指地、县办的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工业;新“五小”工业是指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在10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资源综合利用机组除外)、小炼油厂、小水泥厂、小玻璃厂、小钢铁厂。

[2]郭克莎:《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冯飞等:《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与“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国研报告,2005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