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中国新型工业化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中国新型工业化

时间:2024-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一节新型工业化道路概述所谓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经过30年的不断追求和奋斗,已经成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任务;但全球信息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生存和发展压力,却要求我们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即走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中国新型工业化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概述

所谓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工业化定义为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其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经济学家张培刚认为,工业化是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变化的过程,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也包括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其实,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阶段,工业化的起点不同、道路不同、技术革命的内涵不同,工业化的速度也就不同。英国从18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发生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中间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则用了70年;韩国的工业化进程则用了30年。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就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它是在二元经济的发展框架中逐步向前推进的。但在21世纪的今天,传统工业化道路正逐渐失去其应用性和可行性。

传统工业化理论有两个重要观点: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二是认为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传统工业化理论实际上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社会、自然制约,也掩盖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如贫富差距愈趋扩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传统工业化理论也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所处国际环境与发达国家历史环境的不同。我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推动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我们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化的老路。中国共产党经过30年的不断追求和奋斗,已经成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较深层面上探索中国工业化的目标任务、增长方式、制度安排和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以及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的批判和反思。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我们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称之为传统工业化道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任务;但全球信息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生存和发展压力,却要求我们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即走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早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步入信息化社会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步伐,而采取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也就是说,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工业化道路;就是以科技进步作为基本推动力,追求更高经济效益,致力于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追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道路。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目前国内理论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王新天与周振国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实现高速高质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有效结合并且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统一。曲格平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既要追求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即应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史清琪认为,新型工业化是指将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后工业化以及信息化三个阶段的任务三步并作一步走,在跨越式发展中实现工业化。张志刚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是指工业领域的发展,还包括商业、服务业、环保业等其他领域的共同发展。国内一些学者还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制度变迁保障工业活力、区域开发创造基础条件、工业结构调整促进效率上升、通过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重点突破等实现路径。魏礼群认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完成工业化任务、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路径。江小涓指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为关键的是科学选择与确定新兴主导产业。曲格平认为,坚持清洁生产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正确选择。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对过去传统工业化道路具有双重突破和超越意义。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突破了以集权型、封闭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另一方面突破了“先污染后治理”和“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西方发达国家旧工业化模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论的提出,初步解决了在世界传统工业化向现代信息工业化转变过程中,工业化后起国家如何有效实现工业化的崭新课题。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历史上的伟大创新,也是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突破。

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论是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衍生出来的,它既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应用,又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拓展与完善。但是如何在追赶与超越中追求工业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研究尚存在诸多缺陷。而且,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当前经济环境,并不必然支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树立科学发展观。我国资源总量虽然尚可,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多。我们必须放弃过去那种依靠大规模开采与消耗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努力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把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作为经济发展工作的出发点。

(2)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必须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消除要素价格的扭曲现象,弱化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大力发展服务业。传统工业化道路片面地关注工业部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与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这既造成了传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工业的健康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要继续推进工业的现代化,同时也必须关注农业与服务业的现代化。尤其是服务业,已经成为当前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并将进一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部门。在21世纪,推进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信息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信息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信息产业的服务功能,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国民经济效率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促进科技与教育发展。工业化的实现需要技术提供支持,而技术的突破则需要人力资本来完成。应当实现激励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度化,大力促进科学繁荣和技术进步,推进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应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尤其是要加强技术型人力资源的积累。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一、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根据经济发展的正常顺序和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信息化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西方发达国家就是先实现了工业化,然后在工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信息化。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新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各个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支撑。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我们必须将信息化作为当代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使我国工业化无须再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的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后发优势,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同步发展,从而显著缩短工业化时间,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新型工业化必须做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并重,一方面要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大力推进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按照信息化的要求调整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使工业化和信息化实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进而顺利完成工业化阶段和信息化阶段的双重任务。

二、新型工业化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工业化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化的发展付出了沉痛的资源与环境代价。部分先行工业化国家利用当时比较丰富的地球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从而快速地实现了本国的工业化。我国在过去两个阶段的工业过程化中,利用国内一些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了一些资源消耗型或资源密集型工业,也在事实上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当前我国工业化要充分考虑环境承受能力,应当走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化新道路。新型工业化传承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而且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非常重视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是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工业化道路,因为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就属于知识密集、低资源消耗、低污染的产业。优先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可以在快速提升经济增长率的同时,降低工业化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利用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的改造,也将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会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对环境的保护,致力于降低工业化的社会成本和经济代价。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进程中,不仅要加强政府管制,而且要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资源价格更能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从而强化对资源高消耗经济主体的利益约束。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在工业化过程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推进资源再利用与节约为目的的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因此,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加注重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资源效益。

三、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早期工业化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有充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这为工业发展带来了廉价劳动力,有利于提升工业的利润水平,从而引致对工业部门的不断投资,最终实现工业化。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开始寻求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由于发达国家的人口总量相对较少,因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并不严重的失业问题。但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考虑到现实国情,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我国工业化既要充分利用工业化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又着眼于扩大就业,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跨国公司的制造加工企业进入我国,就是试图把它们的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品牌优势与我国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结合起来,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虽然会对我国企业造成一定竞争压力,但对于我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有效增加就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资本、品牌,从而迅速推进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需要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我国科研人员总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而且科学技术人员与国外同行相比,也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有利于我国与国外研发机构开展合作,并在合作中迅速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和核心技术。

四、新型工业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业化

工业化本身既包括城市的工业化,也包括农村的工业化。但长期以来,传统工业化过于强调城市工业化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并扩大了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激化了城乡之间的矛盾。新型工业化以科学发展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我国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随着我国城乡分割体制的逐步破除,新型工业化将实现在城乡之间的协调推进。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引下,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一些农村企业会向城市转移,一些以农产品初级加工为主的城市企业也可能向城郊与农村转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农民不断减少或不断进入工商业、农业本身不断现代化或农民分享工业化成果的过程。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也应重视改造农村的小农经济,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将农业产业化或现代化也纳入到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框架。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致力于提高农民的专业化素质,将更多的农民纳入工业化与城市化轨道,使他们能够分享到工业化的成果。同时,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纠正对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片面认识,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努力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不能片面追求大中型城市的发展,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城乡协调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模式

理论界通常认为,传统工业化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和新型工业化国家模式等工业化模式,但这些传统工业化模式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来说,它们都已不再具有效仿的价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模式。目前对新型工业化模式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而且基本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模式。王颖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新型工业化模式的产生,探讨了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设计问题。那小红、郭俊华等研究了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模式选择。宋小芬、王岳平从新型工业化目标实现角度研究了五种新型工业化的具体模式及其在西部地区的应用问题。方家平、苗圩等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两化融合模式进行了探讨。郑少春、张落成等则对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新型工业化模式进行了研究。所有上述关于新型工业化模式的研究,事实上基本上都只不过是表现为一些关于新型工业化实现的具体操作建议而已。

一、新型工业化模式的基本框架

王颖指出,依据我国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新型工业化模式的框架应包括五个基本环节:目标环节、中心环节、基础环节、调控环节和保障环节。在目标环节上,发达国家仍在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质上是在动态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中实现工业化,从而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王颖指出,制度创新是新型工业化模式构建的中心环节。在经济转轨期和新旧体制的交替中存在着大量制度空档或制度缺失,甚至还存在着与旧有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制度,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包括鼓励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制度调整与创新、鼓励产业结构转换的制度调整与创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与创新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新型工业化模式的基础环节。构建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模式,首要问题和关键所在就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环保型转变。政府宏观调控是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调控环节。新型工业化是超常规的、跨越式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只依赖作为常规模式制度基础的市场制度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同时加强政府的行政干预。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是新型工业化模式的保障环节。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作为保障。

二、两化融合模式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我国工业化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迫切需要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升级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是加快工业化发展的动力。信息化不仅拓展和丰富了工业化的内涵,更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历史机遇。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既密不可分又互相促进,二者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事实上,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信息化的发展并不必然以工业化的完成为前提。根据后发优势理论与经济赶超战略,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在进行工业化的同时进行信息化,通过二者并行发展,同时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两化融合意味着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互相渗透。两化融合模式的内涵,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技术、产品、业务、市场等多个层次上实行融合,是生产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等发生全面剧烈转变的过程。理论研究指出,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必须全面落实如下五项工作:第一,应当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第二,应大力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产生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应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第四,应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第五,应深化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三、技术进步模式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技术改造使得生产函数实现上移提升,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从技术进步的地位属性看,技术进步可以分为辅助技术的升级与进步、主导技术的升级与进步和整个产业的全面技术升级。面对国际贸易摩擦与日俱增、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挑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新型工业化最重要的内容。

技术进步模式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构建的新型工业化实现模式。技术进步的功能和效果是多方面的,其影响既可能是累积性的,也可能是变革性的。一项主导技术的突破不仅会使单个企业的生产技能得以提升,而且往往会带动整个行业,甚至是多个相关性行业的突破性发展。辅助技术实现突破性升级,再和其他技术组合,也有可能形成一种全新的产业。而全面技术升级则会直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但技术进步模式并不必然导致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该模式有可能在提高高科技含量、增加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取得成效,但是,由于目前的技术进步往往是节约劳动、增加资本有机构成和自动化倾向,虽然技术进步有可能通过产生新的行业来增加就业,但总的来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有时甚至可能是负面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技术进步的结构和方向特征。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依托,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不同,资金和人才各地区也有差别,可行的方法是在某些有条件的地区或城市建立高新区,并通过推动科研能力较强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大企业进行合作研发来实现特定技术点或局部技术的突破。在我国技术经济体系中,军工企业往往具有高新技术的优势,我国可以走一条军转民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国内先进军工技术在民用生产领域的应用与扩散。

四、非技术创新模式

非技术创新是一种非物质方面的创新,包括意识创新、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非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一样,也是智力不断投入的结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竞争力和经济生产力增长的主要因素。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些成员国在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发现,非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经济绩效也起着重要作用。新型工业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用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虽然技术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但企业的成功也需要在非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特定优势。这些非物质、非技术方面的创新,往往表现为其他企业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因为它的产生往往具有形成的累积性、环境的匹配性和整体组合性,离开了企业特定历史因素和环境条件,往往产生不出其特有的效果。非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矿物资源都相对缺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的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大多数企业往往热衷于价格战,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并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强化以意识创新、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主的非技术创新,其意义尤为重要,并且具有更广阔的创新空间。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更新观念,需要敢冒风险和具有创业精神,我们应当在非技术方向寻找出路,利用新的市场营销方法、新的管理方式、新的管理理念等非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五、循环经济模式

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模拟生态系统,把经济活动组织成循环的闭路式经济,使原料和能源在循环中得到合理的、持久的利用,使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的特点是低投入、低排放、高利用,是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是在工业活动中对循环经济的具体运用。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y Park)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生态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内废弃物,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些要求正是循环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循环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实际效果。不仅如此,循环经济还强调对生产与生活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强调工业的生态化发展。因此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发展形式。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使新型工业化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必须以循环经济来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依靠技术进步来为循环型工业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并且以必要的政策和制度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业产业结构。

六、产业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进行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集群优势已经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使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学习、向高增值价值链发展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多种效应,例如知识、信息、新技术的流动和扩散,交易费用的减少,市场不确定性的降低,机会成本的下降,企业和区域对知识创新复杂性适应能力的增强等,并将带来产品创新与产品升级的加快以及区域竞争能力的提高。产业的集聚不但可以促进地区繁荣、增加就业,而且还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污染的统一治理。因此,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的功能目标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但产业集群要发挥集聚效应,必须依赖于分工协作的体制和机制条件,各地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确定与发展适宜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模式认为,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各行政区域应当根据区域经济条件,扶持区域内产品或技术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以产业集群模式快速实现工业化。

七、西部新型工业化模式

由于西部地区相对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工业化阶段,其工业化的任务与道路显得更为艰巨,因此,宋小芬、王岳平、那小红、郭俊华等人特别针对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对其新型工业化的模式进行了探讨。郭俊华根据国内外工业化模式的比较分析,建立了继续工业化、再工业化、工业现代化相结合的三元工业化模式。首先是农村的继续工业化。要用工业组织和工业生产方式来改造农业,以工业资本、技术和管理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行继续工业化模式;在降低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比重的同时,提高农产品转化与加工工业的比重,延长农业产业链并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利用信息资源,拓展市场范围,最终使西部农业增收和农村繁荣,逐渐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其次是传统工业的再工业化。西部地区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实现具有现代意义的、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再工业化。信息技术是高新技术的先导,信息产业是现代产业的龙头,它可以带动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进而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最后是工业现代化,即产业的融合与创新。西部地区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具有优势区位、技术等条件,应以抓住区域骨干新型产业—经济带和新型产业—经济带上发展潜力最大的增长点作为基础,以新型产业为依托,实现工业的现代化。

第四节 新型工业化与自主创新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提法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过渡期结束后提出来的。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经济技术一体化发展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已达70%~80%,而我国只有30%~40%。在机械工程领域,我国的高端数控装备和大型重载装备的独立制造能力不足,中档及以上数控系统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品牌垄断。在精密化制造技术方面,我国的精密成型和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水平整体落后于发达工业国家。我国许多产品的产能居世界前列,如电风扇产量占全世界的50%、空调占1/3、照相机占50%以上、拖拉机占83%、集装箱占83%,但技术附加值不高,利润低。唯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自主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市场体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把自主创新与人力资源素质提高、企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与发展。自主创新是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从其发展历史看,基本上都是由技术进步所推动的。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与技术基础明显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且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技术封锁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我国早期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投资推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工业发展中技术创新的贡献明显不足,对外技术依存度明显偏高。根据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美国排第一,而我国只排在第34位,这与我国当年排名世界第四(我国经济总量现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与日本)的经济总量极不相称。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不是世界制造强国;我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但并不是世界经济强国。造成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关键原因是我国工业大而不强,而这又根源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我国工业企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从技术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看,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美国与日本是全球最主要的技术输出国,虽然它们也从国外进口一些必要的技术,但其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仅不足5%。事实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基本上都受制于人。因此,尽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党中央之所以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就是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国现阶段工业化的战略基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必须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关键技术领域的科研投入;必须不断强化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推动我国技术的全面进步,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来装备我国工业企业,不断提高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以此促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促进我国由工业大国变成工业强国。

二、自主创新是新型工业化实现的基础(www.xing528.com)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显然有利于加速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新型工业化是兼顾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工业化。通过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以达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目的。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科学技术不断加快工业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规模,决定着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技术进步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企业和经济发展后劲的有效途径。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以粗放型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是依托高投入、高能耗取得的,技术创新明显不足,这种粗放型高增长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日渐严重。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发展异常迅速的今天,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越来越大,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率。加快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实现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加快自主创新是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利器。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要由注重产业大而全的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资源型工业为支撑,以集群化发展为手段,大力优化工业结构,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结合起来,把工业发展牢固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强支撑,确保新型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工业化下的自主创新政策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撑,也需要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为自主创新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增强科研机构和企业推进自主创新的动力。我国政府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自主创新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和自主创新服务平台政策。

(一)财税政策

政府应当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通过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大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完善科研公共基础设施,减少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同时通过税收优惠,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研发中心,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政府自主创新财税政策主要包括:提高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扶持力度;建立推动自主创新的财政资金引导机制;促进或扶持风险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的形成,引导它们进行创新投资;调整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的环节和对象,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进行扶持,避免误导企业偏离研究与开发方向。

(二)金融政策

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各类金融服务市场及创新金融工具,努力扩大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渠道,包括资金信贷、证券融资、风险投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政府可以利用创新基金、贷款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技术产业化,尤其要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扩大企业自主创新资金的来源。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促进风险资本与技术的结合,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政府采购政策

政府采购是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政策,是激励企业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重要政策导向,扶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是政府采购的核心目标。政府采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集中表现在培育和拉动创新产品的早期市场需求、引导市场发展方向、保护本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它可以降低技术创新产品早期进入市场的风险,提高企业效益;激励和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信心,加速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扩散,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基于政府创新产品采购政策,创新企业可以获得更多中标机会,从而激发出企业更大的创新和发展热情。建立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科技与财政部门要制定有关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和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管理办法方面的制度规范。

(四)人力资源政策

政府应当制定适用于高科技人才的特殊保护政策。科技人才是国家竞争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科技人才的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对高科技人才取得的创新成果应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国家应在中心城市、国家级开发区和重点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高科技人才保护基地,吸引高科技人才回国开展科研和进行创业,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应加强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培养,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力度;同时要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加快增长创新的激励机制,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营造加快自主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

(五)自主创新服务平台政策

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政府必须构建自主创新服务平台。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建立“政、学、研、企”科研协作机制,加快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建立与完善自主创新服务平台。政府应当支持企业采用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形式吸引与稳定技术人才;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对接,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的转化,使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政府引导,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各种技术创新服务、专利服务、信息咨询等知识密集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采取社会资金投资、政府集中扶持的多元化投资方式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第五节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发展

一、新型工业化与农业发展

在传统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几乎没有重视过农业的发展,甚至在特定阶段采取了牺牲农业以发展工业的发展对策,这在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要求在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来实现工业化。因此,农业的工业化成为了新型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型工业化必须同步推进农业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要总结我国传统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我国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把农业的工业化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化,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农村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离开现代农业的支持,新型工业化将会成为一纸空谈。农业工业化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农业工业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出总量,从而直接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其次,农业工业化既为工业化的继续发展提供了需求市场,同时也推动了农业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了国民经济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产业升级做出贡献。最后,农业工业化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节约,从而为现代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农业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必然带来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购买能力,扩展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内容,推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从而进一步推动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制定适宜的发展政策,积极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业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打破了城市办工业、农村发展农业的旧格局,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农业的工业化,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使农业发展由以自然条件为比较优势的发展方式转化为以技术为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使农业经济结构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逐步下降,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并最终占据优势。

广大农村的工业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与转型、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实现充分就业不仅意味着要在城市中降低失业率,减少显性失业,同时,也应当致力于发展农村工业来有效减少农村潜在失业。我国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就是解决潜在失业,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表现。随着农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大量出现。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既是要求农村发展工业与服务业的现实压力,也为农村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劳动力来源。随着农业工业化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了乡镇企业和城市非正规部门之中,他们主要从事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建筑等工作,从而促进了我国充分就业的实现。因此,农业工业化进程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同时,也促进了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

二、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发展

虽然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工业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已经有所下降,但工业发展依然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传统工业化的理念与策略,显然已经不再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89年,罗伯特·福罗什和尼古拉·加劳布劳斯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战略》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系统等概念。1991年,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提出生态可持续性工业发展概念。1993年,保罗·霍克恩在《商业生态学》一书中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确立,在学术理论界、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和众多企业的共同推动之下,生态工业的研究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为主要实现形式的生态工业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也必将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

生态工业作为仿照自然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原理来规划和运行工业生产系统的全新发展模式和经济形态,它有着传统工业模式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能够从根本上缓解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尖锐冲突,代表了未来工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同时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其中包括原材料与能源过量消耗所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污染物过量排放所带来的政府和公众压力以及消费者青睐绿色产品和生态消费所带来的产品竞争压力等。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化解生存压力的必然选择。首先,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原材料和降低能源消耗成本,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末端治理成本,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其次,随着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大幅减少甚至零排放,企业在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环保要求的同时,还可以树立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绿色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赢得更多社会信任和支持;最后,由于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生产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绿色产品,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拓展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从具体的产业领域看,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的信息工业将得到高度关注和优先发展。首先,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必须努力提高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而技术水平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新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其中的信息技术的进步;因为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技术研发的范式,而且可以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助于生态工业战略的实现,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较少使用自然资源,而且也很少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质。因此,信息技术产业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生态工业战略下新型工业化的优先选择。最后,新兴工业化本身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业化,是以信息技术推动的工业化。因此,新型工业化下工业化的发展,必须以信息技术的优先发展为基础。

此外,清洁能源工业也将成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优先工业。能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且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也加剧了我国自然环境的污染。清洁能源工业的发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能够在确保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实质性地解决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中所遇到的能源稀缺问题。经济的发展,消费社会水平的提升,都需要能源来提供支持,但传统能源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工业。因此,我国已经把清洁能源技术列为13个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之一。

三、新型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我国经济不可能直接跨过工业化发展阶段而进入到服务经济社会。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服务业发展的支持,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必将有力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全面进步。首先,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会产生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新需求,从而推动服务内容的深化与拓展;其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将改变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以技术进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新型工业化对服务业发展的首要影响是,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增值的基本要素,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帮助制造业提高生产率、降低可变成本和促进规模化生产。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的补充与延伸,而制造业的发展则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许多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来提供支持,因为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没有制造业,社会就不会产生对特定生产性服务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在现代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密切,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现代工业生产融入了大量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而生产制造中间需求的扩大则成为了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当代市场竞争环境中,要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将不得不依靠大量生产性服务的软投入,因为生产性服务已经成为形成竞争差异性的主要手段。生产性服务,无论是内部化服务还是外部化服务,都对产品价值增值起着关键性作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中,企业利润的主要价值链已经不在加工制造过程,而在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开发等生产性服务链条上,在生产的上中下游阶段都有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绝大多数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其主要活动集中于产品和服务价值链中价值含量最高的部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生产性服务业以其拥有高度创新性、广泛渗透性、高度效率倍增性和深度产业关联度的优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过分强调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忽视工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协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阻碍工业结构优化和能力升级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破解其发展“瓶颈”,通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实现新型工业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工业化对服务业发展产生的第二个重要影响是,推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产业融合是新经济的一个必然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是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服务业为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升级的指导方向。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从产业演化视角看,是一个从最初分工、中间互动到最终融合的过程。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着制造业与服务业从互动到融合的重大转折。我国经济表现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将会加速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则会通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与扩大就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渗透,特别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直接作用于第二产业的生产流程。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而加工制造环节附加价值比重则呈现出下降趋势。

新型工业化对服务业发展的第三个影响是,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普遍运用。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的,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服务产业相结合的产物。现代服务业出现在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阶段,工业的先行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无论是科技咨询服务,还是通信与国际互联网服务,都得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来提供支持。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为了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优先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致力于加快信息技术新成果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全面运用。

最后,新型工业化还将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新需求。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目标。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非农产业转移,这将引起就业和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信息服务、中介服务、交通服务等服务业部门需求的增大。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劳动者掌握更复杂的技术与知识,这将推动高等教育、科技、信息、文化、娱乐、保健、旅游、休闲服务等全面提高居民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的服务业部门的发展。

第六节 国际产业转移对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被深度卷入到国际产业转移的洪流之中。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环境中推进新型工业化,其工业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无论是外商的直接投资,还是我国资本主动全面承接发达国家相对先进产业的转出,都将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产生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国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主动发挥国际产业转移的积极影响,有效回避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实现的不利影响,从而有效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

一、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积极影响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影响,更多的是表现为积极的推进作用,而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与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之间存在着互动的积极影响。一方面,正确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会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将有力地促进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因为从长期来看,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发展都直接影响着投资环境,从而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性。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工业化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我国招商引资奠定良好的投资环境基础。

首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能够直接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推进我国工业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新型工业化的加快实现。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一些对环境存在有较大污染,或者是已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失去比较制造优势的工业产品,需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以寻找新的市场。如果能够引导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这些具有相对技术优势的转出产业转移到我国进行生产经营,将直接增加先进技术企业在特定产业中的比重,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加快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外商直接投资无论以何种形式在我国设立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企业生产设备或生产技术的转移。这种直接或间接的技术转移,无疑都将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有利影响。而且,外商直接投资也会为我国企业带来新的管理方式,能够推进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当国外先进企业基于自身发展战略调整而准备整体放弃某一仍具有相对技术优势和市场空间的产业时,如果我国资本整体购买该产业,然后回到国内投资设厂进行生产,也能对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这一国际产业转移方式不一定能够让我们获得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技术,但却可以让我们快速获取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从而有效提升我国工业制造水平,加快我国工业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新型工业化的实现。

其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产品加工制造水平,从而推动产品技术研发水平的提高。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在产品的实践制造过程中,我国产业工人和产品研发人员能够有效丰富产品制造经验,深入了解产品制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可靠方案。这一方面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企业寻找优化制造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制造装备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长期制造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我国研发人员积累产品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我国研发人员完善和发展产品的能力,推动国内产品设计技术的进步。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芯片制造企业向我国的转移,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芯片封装技术和芯片开发技术的进步,从而快速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地区之间在芯片领域的技术差距,这无疑对我国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消极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并不必然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积极影响。从国际产业转移的出发点看,如果发展中国家不对国际产业转移进行有效引导,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可能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国际产业转移可能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实现产生不利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动力来自转出国的环境与资源压力,这意味着国际转移的产业基本上都属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型产业,承接这些国际转移产业虽然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推动我国经济技术进步,但必然会影响到新型工业化所提出的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目标的实现,而且环境与资源状况的恶化,还将进一步影响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其次,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转出产业可能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升级要求不一致。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外转出的都是在本国不宜继续进行生产经营的产业,这些产业并不一定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并不一定符合我国新型工业化对产业升级的要求。因此,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我国必须根据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接受那些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目标实现的转出产业。总体而言,我国应积极承接具有一定技术先进性的国际转移产业,尤其是应优先承接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从而有效促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此外,国际产业转移还存在一些不符合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弊端。我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往往是重制造业、轻服务业,而且在制造业方面又侧重于投资能源消耗大、附加价值低的行业,这些做法并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企业的技术锁定战略,往往会削弱我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效果,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期的技术溢出效应。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应当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对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进行调整。一方面,要限制外商投资高能耗、高污染的不利于环境保护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业项目;另一方面,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此外,要努力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相结合,获得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强与产业转出方谈判的话语权,促进先进技术与产业的同步转移,进一步强化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